查看原文
其他

顶尖机构也被狂割韭菜!

投行精英社 智超讲财商 2023-09-06





4个月前,高瓴、高毅、中金、葛卫东、摩根大通、开域资本等17家明星熠熠的内外资机构和牛散高调参与用友网络(600588.SH)的53亿定增,一时成为市场最受关注的大事件。但随着6个月配售股解禁期越来越近,公司股价却连续狂跌43%,53亿资金浮亏22亿,被套在了高点。


17家机构的无奈之举似乎从定增一开始就注定了。据可靠消息称,用友在去年底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不佳的情况下,仍然给出了定增认购方大幅高于实际的业绩指引,直至年报一出业绩“爆雷”。定增虽然完成了,但市场对其的评价自然走低,这也是定增后股价暴跌的原因之一。


高瓴浮亏5.7亿


1月25日,用友网络53亿元定增尘埃落地,公司以31.95元/股的价格向17位对象发行1.66亿股股份,募资总额为52.98亿元。


从定增结果来看,获配方可谓是明星云集,包括高瓴、高毅、葛卫东、易方达、万家等内资明星资本,也有GIC、摩根大通、开域资本、UBSAG、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资巨头,一时风头无两。


定增结果出炉当天,用友的收盘价是37.70元/股。通联数据显示,17家定增方刚一进入就浮盈9.5亿,获得了开门红。然而,股价在经过短暂的上涨后,很快就陷入阴跌,从K线图来看,4个月来一泻千里。截至5月27日收盘,用友报收18.12元/股,相较定增的价格已经大跌43%,几近腰斩,17家参与定增的明星资本合计浮亏22.79亿。



当时用友定增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因为是两家私募头牌高瓴资本和高毅资产的共同选择,其中高瓴资本是在定增中获配最高的机构,获配3129.89万股,金额近10亿元,比第二名中金公司获配的股份多了近一倍,也是“受伤”最深的机构。4个月的时间,高瓴10亿的资金账面上只剩下了5.7亿。


4个月后,对参与用友的定增,高瓴资本三缄其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因合规限制,不便对上市公司做评论。

目前看短期解套可能性很低。看来这次,张磊真的要做“时间的朋友了”


再融资新规实施以来,高瓴资产参与了13家公司的定增,获配金额达191.79亿。截至目前,还有3只股票尚未解禁,分别是用友网络、三环集团、伊利股份,且均处于下跌状态,其中用友跌幅最大。


牛散葛卫东是定增中唯一的个人投资者,获配626万股,获配近2亿元。用友网络今年一季报披露,葛卫东是公司的第六大股东,但在参与定增后又很快进行了两次减持,共计3800万股,粗略估计市值近10亿元。这是他自2017年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后首次密集大举减持,而且还发生在刚刚参与定增后。


定增的波折


5月6日,用友网络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高管徐洲金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执行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职务,辞呈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经公司总裁王文京先生提名,公司决定聘任公司董事吴政平兼任公司财务总监。


资料显示,徐洲金在2020年4月加入用友网络,当年6月被聘为财务总监。在此之前,徐洲金曾在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属于“空降”高管。


2020年6月30日,用友网络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决定聘任徐洲金为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吴政平自2020年6月30日起将不再兼任公司财务总监。


一般来说,财务总监对上市公司的资金流向和资金分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总监也被视为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位。一旦有财务总监突发离职,往往会引起二级市场一些不好的猜想,进而对上市公司形成一定的利空影响。


目前看,徐洲金空降用友网络并上任财务总监之位,似乎与用友网络的定增事项有关。


2020年6月30日,也就是徐洲金被聘为公司财务总监的当日,用友网络还公布了《公司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根据这一定增方案,用友网络拟募资资金不超过64.3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用友商业创新平台YonBIP建设项目(45.97亿元)、用友产业园(南昌)三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28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借款(12.0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用友网络上述定增方案一度引来外界质疑。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定增方案公布前一个季度),用友网络货币资金高达51.4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金为16.35亿元,合计约为68亿元。因此,用友网络并不差钱,自有资金就可以支撑上述募投项目。


更为蹊跷的是,用友网络一面保持了数十亿的货币资金,一面又维持着很高的有息负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用友网络短期借款余额高达48.40亿元。


此事一度引发监管层的问询。在有关《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中,证监会要求用友网络就其账面货币资金余额较大,短期借款余额较大、资产负债率较高等问题做出合理性解释,并要求公司结合银行函证、资金流水等核查程序,说明货币资金是否真实存在。


最终,用友网络对上述质疑做出了解释,并调整非公开发行预案,将拟募资金额由不超过64.3亿元下调至不超过53.3亿元。


用友网络的经营业绩迎来至暗时刻


2021年,用友网络实现营业收入89.32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为7.08亿元,同比下降28.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4.05亿元,同比下降55.3%,扣非净利润为2018年以来最差。


其实,用友网络已经遭遇了发展瓶颈。2019年、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5.10亿元、85.25亿元,加上2021年,营业收入已经三年止步不前;净利润方面,2019年登高至11.83亿元,2020年下降至9.89亿元。


更为糟糕的是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2.79亿元,同比增长5.39%,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93亿元、3.62亿元,增收不增利特征十分明显。


整体来看,一季度是公司业绩淡季,2010年以来,除了2019年一季度实现盈利外,其余年度一季度均出现亏损,但今年一季度的亏损金额创了新高。


早从2016年开始,用友网络就推进产业转型,提出以“企业互联网服务”为战略业务,从财务软件到企业ERP,再到提出云服务,不断转型升级。


2021年,云服务业务收入为53.2亿元,同比增长55.5%,在主营收入中的占比为61.6%,较上年同期提升15.8个百分点,已经成为用友网络最大收入来源。


但是,从目前来看,用友网络仍然处于阵痛期。


二级市场上,2020年3月4日,用友网络的股价一度攀高至54.85元/股,去年1月25日也曾达到51.82元/股,今年1月24日的高点为40.33元/股,总体上呈现下跌趋势。但在今年1月24日以来,用友网络的股价跌跌不休,4月27日下探至16.53元/股,创下近五年新低。


另一点需要关注的是,王文京作为用友网络的创始人,曾于2019年初也是用友30周年之际以高管任职年限为由卸任CEO退居二线,但是2021年却再度出任CEO,重掌用友网络的“生杀大权”。

  

也是随着王文京的回归,用友网络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本运作。

  

首先,将此前分拆的旗下汽车行业营销信息系统相关业务——用友汽车火速推动科创板上市。乍看之下,以为用友也要加入新能源造车赛道,实则还是停留在服务软件行业。虽然,2022年3月7日,用友汽车的IPO申请已经通过上交所审核,但在此过程中,该公司的科创性等问题被持续问询也被市场所诟病。毕竟,用友汽车仅有87项软件著作权、3项专利,其中还包含外观设计专利,且近6年没有新专利申请被授权。

  

用友网络还将金融科技业务分拆成用友金融,在2016年11月3日在新三板挂牌后正在全力冲刺北交所上市。目前,用友金融已经收到北交所的三轮审核问询函,且用友金融也面临着业绩大幅下滑、研发人员不断下降、同业竞争等诸多问题。

 

除此之外,用友网络分拆出且正在IPO的公司还包括新道科技,而港股上市公司畅捷通也正在谋求回A可能。


信息差完成定增


但一位接近用友网络的市场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17家获配机构之所以参与定增,或许是因为当时从用友获得的信息和事实有出入。


他表示,用友在2021年初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云服务与软件,给出的全年营收同比增长的市场指引是25%,良好的业绩预期让各大机构投资者趋之若鹜。然而,年报一出,该业务营收为86.41亿,只增长了15.7%。从给出市场指引到年报出炉,中间有一年的时间,足够公司靠信息差完成很多资本运作。


据该市场人士称,事实上,在去年12月,用友网络对定增参与方进行过路演,那时全年业绩基本可以预见了,但公司给出的说法仍然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到了今年1月定增,公司继续将错就错,仍然没有对市场指引进行更正,定增认购方直到3月份年报披露后,才知道业绩不达预期。“这已经算是业绩‘爆雷’,基本面出了问题。”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某定增获配机构人士的确认。


本次定增的股份还有两个月解禁,如果届时有机构止损离场,对于用友的股价将是雪上加霜。但上述市场人士表示:“应该不会卖,实在是跌得太多了。”


5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用友网络证券部,对方表示,1月底的定增是公开形式的市场发行,参与定增的一部分机构是对公司长期业绩看好的战略投资人,不会受短期业绩波动的影响;一部分是财务投资者,之后的买卖操作要看他们自己的判断。公司在与参与定增的机构持续进行沟通,他们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很了解,相信在投资上更加理性。


年内多家券商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部分项目浮亏较大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吸引了多家券商参与定增投资。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按照增发日期,年内已有82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实际募资总额为1344.46亿元。据《经济参考报》记者初步统计,共有20余家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现身上市公司定增市场。

  

具体来看,国泰君安参与了12家上市公司的定增,为年内参加定增次数最多的券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参与定增次数分别为10次、9次、7次、6次。

 

用友网络、深南电路、盘江股份等多家公司的定增更是吸引了券商“扎堆”参与。用友网络此前披露的定增结果显示,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31.95元/股,发行股数1.6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2.98亿元。公司最终确定了17名发行对象,包括中金公司、申万宏源等四家券商。其中,中金公司以5.12亿元认购1602.50万股,申万宏源以4.30亿元认购1345.85万股。

  

深南电路2月22日公告,公司确定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107.62元/股,发行股份数量2369.4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25.50亿元。公司确定的19家发行对象中包括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中信证券等4家券商。其中,华泰证券以3.53亿元认购328.01万股;中国银河以1.04亿元认购97.10万股;中信证券以7499.99万元认购69.69万股;中金公司(资产管理)以7099.99万元认购65.97万股。

  

盘江股份4月20日公告,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7.12元/股,发行股份数量4.9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近35亿元。公司本次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6家,所有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其中,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四家券商斥资入股,获配股数分别为1502.81万股、3384.83万股、1404.49万股、1924.16万股,认购金额分别为1.07亿元、2.41亿元、1亿元、1.37亿元。

  

此外,券商对同行的定增项目也十分“捧场”。国金证券5月12日公告,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8.31元/股,发行数量为7亿股,募资总额为58.17亿元。在其7名发行对象中,光大证券、中国银河占据两席,分别获配6016.85万股、1599.87万股,认购金额分别为5亿元、1.33亿元。

  

不过,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年内多家公司定增“破发”,随着定增限售股份进入解禁期,或导致部分券商面临浮亏压力。按照5月16日收盘价格计算,用友网络、深南电路较定增发行价已分别大跌41.53%和12.05%,国金证券也已跌破定增发行价。

  

开源证券最新研报显示,2022年以来,在市场下行背景下,定增市场收益率承压,但随着市场底部逐渐显现,收益率有所改善。2022年至今,竞价定增平均收益率为-13.1%,胜率14.8%,4月平均收益率有所回升恢复至-5.33%,超额收益则持续为正。(部分参考:华夏时报、经济参考报等)





END



推荐阅读


女星刘涛回应丈夫炒币亏3.5亿及协议离婚传言


魔都:金融皮包公司靠金融皮条创造生产力


但斌:“本垒打”机会近在眼前!


以美国为例深度解读:国运靠运气也靠运作!


深度解读:家族办公室的秘密


央视怒爆发债造假:凭空虚增百亿利润!


真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全名单


刘益谦、马化腾与海伦司董事长的“时空伴随”


热搜:你被裁了没?失业大军怎样破而后立?


降息+不限购不足以救经济,建议合理核酸复工复产……

 

别闹,越南能干得过深圳?


郭广昌谈人才和管理:皮不厚的人走不远


稳了!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投资如掼蛋,掼蛋如人生(附掼蛋规则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