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克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碳中和专委会 智超讲财商 2023-09-0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注重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上升4个百分点。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4%、50%以上,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10.6万、3.8万、3.3万平方公里。人民群众越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数据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中心作为数据流接收、处理、存储与转发的“中枢大脑”,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但与此同时,传统印象中,数据中心也是能耗“大户”。一边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一边是人们对能耗问题的强烈关注,数据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备受瞩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一直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今年两会他特别关注了数据中心碳排放管理和政策优化,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应对之策。


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166亿度,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2.6%;碳排放量1.35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14%。“数据中心已成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但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总量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也不可避免地随之上升。”杨杰表示,数据中心能耗绝对量确实在增加。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各级政府对数据中心的能耗均采取比较严格的限制,这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数据中心在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全社会节能降碳方面的重要作用。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总体而言,我国现有的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未充分体现数据中心的经济效益和减碳效益,对其能耗与碳排放水平的衡量不够全面、科学。”杨杰认为,一方面,评价体系未充分考虑数据中心承载的经济价值。与其他产业不同,数据中心所消耗的能源,不仅为自身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也为运行其上的各行业数字化应用贡献了大量经济价值,具有“传导溢出效应”。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数据中心每消耗1吨标准煤,可直接贡献产值1.1万元,同时可带动数字产业化增加值88.8万元,并通过支撑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间接产生360.5万元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另一方面,评价体系未考虑数据中心带来的减碳效益。数据中心通过集中性满足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可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特别是钢铁、石化等高能耗产业的节能降碳,产生“阶乘降耗效应”。权威机构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对工业、能源、交通等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带来的减排量,将超过信息通信行业自身排放量的7到10倍。


除了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外,杨杰认为管控政策也亟待优化。一方面,部分地区对数据中心建设的限制过严。如有地区明确规定,2021—2022年除现有资源整合和企业建设有边缘计算自用需求的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增数据中心机柜;2023—2025年则根据供需情况,在确保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可完成的前提下,再考虑支持新增或扩建数据中心项目。另一方面,部分碳排放管控指标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升。部分地区基于能耗总量、电能利用效率(PUE)、直接税收与产值贡献等多重考量,严控数据中心建设总量。以PUE为例,有地区要求,年消耗3万吨标煤以上的大型数据中心PUE要小于1.15,这一要求不仅远高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寒冷地区新建数据中心PUE力争小于1.25的指引,同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难以满足。综合影响下,我国核心区域的数据中心资源已较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北上广深等地区平均存在约10万台的数据中心机架供需缺口。


完善管控政策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等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国家战略要求,还是建设实际需要,数据中心高质量建设的相关政策配套都亟需优化完善。


杨杰从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政策指导、考核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是建立更加科学的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充分考虑数据中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传导溢出效应”和对于其他产业的“阶乘降耗效应”,合理测算数据中心拉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能源产出率,科学衡量数据中心赋能全产业体系的碳减排贡献,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二是加快推进数据中心项目能耗单列进程。建议结合《“十四五”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实施方案》,制定数据中心项目能耗单列的政策指导文件,加强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的协同联动,明确报审及后续落实等流程规范,对重要的数据中心项目实行能耗单列,有效解决数据中心供需矛盾。


三是有序推进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考核。建议引导各地政府以电能利用效率(PUE)而非整体能耗作为数据中心管控的重要考核依据,结合各地实际气候条件和能源情况,递进式、差异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中心的PUE性能指标,引导行业企业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数据中心的生产运营过程,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图为茹振刚在试验田查看麦收情况。(资料图) 李超庆 摄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杨大勇 李超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作物的碳汇功能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农业碳汇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事小麦科研工作的茹振钢,长年累月忙碌于田间地头,先后培育并推广了多个小麦新品种。

“建立农作物生产的碳汇经济,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一项举措。”茹振钢说,研究表明,农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固定能力和净化空气的能力,远比单位面积的森林作用要大得多,建议把农作物生产纳入到碳汇经济中。

茹振刚介绍,西方国家主要是把森林纳入碳汇经济,并未把农作物纳入碳汇经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特别是黄淮流域农作物一年两熟到接近三熟,农作物的群体构建速度快,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强,远比森林起到的作用要大。因此,农业强国就要构建区别于西方的森林碳汇规则,把农业纳入碳汇经济中。

茹振刚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该省粮食总产连续六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农作物碳汇经济潜力巨大。“河南省这么大的农业生产板块,不纳入碳汇经济实在可惜。”(完)


缪汉根:落实总书记嘱托,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

聚焦两会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会后,当面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缪汉根激动不已,他表示,总书记的讲话坚定了盛虹发力实体经济,深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走绿色创新发展路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广大制造业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擘画了光明前景。

盛虹集团从盛虹村的两个车间做印染起步,到今天形成“石化炼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纺织”三翼并进的全产业链条,从一家村办企业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在缪汉根看来,关键在于坚定跟党走、跟着国家战略走,扎根实体经济,围绕国家需要、用科技创新闯关夺隘,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盛虹在牵头组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后,就一直在努力发挥平台效应,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先进功能纤维领域的创新突破。缪汉根说:“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时指出,要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这给我们大力推进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建设鼓了劲、加了油”。

“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了总书记给予江苏和江苏企业的重托和期望,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缪汉根表示,他将把总书记的嘱托贯彻落实到企业发展实际中,带领盛虹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航道,加快光伏级EVA、丙烯腈、可降解材料三个百万吨级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在关键技术攻关、数智化升级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将现代化中国制造打造为响亮的“中国名片”,在全面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继续发展壮大。

吉利李书福:完善商用车碳积分管理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公布了《关于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 促进企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的提案》、《关于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的提案》及《关于推动轻型多用途货车转型升级的提案》。

商用车碳减排对国家能源安全及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李书福建议 ,为了加快商用车的低碳转型升级,建议借鉴乘用车积分机制,同时考虑多能源并驾齐驱的现状,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目的,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

李书福重点建议如下:

1. 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优化碳市场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创新以配额为基础的碳金融产品,突出配额的资产属性,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多元化碳交易产品种类,尽快重启自愿减排(CCER)项目申报,扩大CCER项目类型,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扩大碳市场的参与者,激活碳市场流动性,提高碳市场交易量和交易价格。

2. 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有序地分批将重点碳排放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建议争取在“十四五”期间纳入数据基础较好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行业,“十五五”期间纳入所有重点排放行业,同时稳步推进非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工作

3. 全面普及碳标签及碳普惠制度,推动全社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及碳标签认证制度,鼓励商家及个人采购带有碳标签的产品;全面普及碳普惠制度,鼓励基于碳减排生活方式的创新创业,同时引导低碳消费,形成全民降碳的良好社会氛围。

海尔周云杰: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周云杰(左一)在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调研 图源:海尔集团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今年两会将提交6份建议和1份议案,涉及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区域、新兴产业和绿色低碳等领域。

其中的议案建议制订《碳普惠促进法(草案)》,周杰表示,希望以此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碳普惠作为一种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已经在河北、广东、上海等地试点。2021年9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多元参与、可持续的碳普惠机制。

周云杰认为,碳普惠是我国在实现双碳目标道路上探索出的特色制度之一,已经在很多省市进行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今年两会上,周云杰还将建议加快建筑节能改造,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他表示,这将对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周云杰建议编制绿色建筑推荐产品目录,给予相关购置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推进绿色建筑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构建碳核算体系。

他还有另外5份建议。第一,以数据高水平应用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第二,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第三,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上合示范区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第四,加快推动中国特色适老服务体系建设。第五,加快建设我国航空温控物流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威刘汉元:川渝地区有望率先实现碳中和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指出,全中国生产的高纯晶硅的全球占比去年已经达到90%。在未来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对中国能源转型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续称,作为资源大省的四川,水、电、光伏、风力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储能能力正在快速集聚,新能源生产已在逐渐替代煤炭化石能源消耗。成都、重庆等城市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刘汉元认为,如果足够好地发挥这些能源优势,川渝地区有望在2040年以前,率先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碳中和。

刘汉元从实际出发,作了详细的解释:“建成1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一共需要300度电左右,可是这1千瓦的光伏电站建成之后,平均在全世界、全中国1年就可以发1500度电。而整个光伏系统的设计寿命是25年。所以,今天生产多晶硅投入一度电,通过零污染、零排放以后,25年可以回报高达50度电到100度电,并且光伏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到40年,甚至是50年。”

刘汉元表示,同样从工业硅到多晶硅、电池再到组件环节,生产过程中排出一吨二氧化碳,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里可以减排500吨到1000吨二氧化碳,这样的投入产出比就是支撑我们能源转型的主要力量。因此他认为,在有限的能源消耗和可以接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光伏产业是推动全球能源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最有效路径。

通威的“渔光一体”项目

“渔光一体”作为通威独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在全国广泛落地,对于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刘汉元提到,“牧光互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值得推广和研究的方向。它兼顾生态发展和国土资源利用的共同需要,有很大的空间和作为。他说:“通威十年前在理塘建设的光伏示范电站,已经显现出了它的作用。我们看到,凡是在光伏板下阴凉处的草,它的厚度、长度都比周边被暴晒的草生长得更茂盛,而草原上的牛、羊也相当于‘打着阳伞吃草’。这样将形成更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助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天能张天任:建设电池碳足述核算体系



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今年两会期间,将带来《关于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体系的建议》《关于大力促进碳交易加快“双碳”战略落地的建议》《关于大力支持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29项建议。

张天任指出,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车的心脏,是实现我国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能源载体,建立健全完整、清晰、准确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体系,是助力新能源汽车和二轮、三轮电动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已发布3批共24个行业碳足迹核算方法,但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碳足迹政策管理体系和核算体系。

对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的制定,张天任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应牵头制定和完善新能源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模型,明确碳足迹核算的对象、范围和边界,确保同一类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统一;同时,建立碳足迹测量及评价标准体系,明确计量精度、数据来源等要求,提高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为动力电池企业及相关机构开展碳足迹核算及评价工作提供明确指导。

张天任还表示,要建立新能源动力电池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产业链骨干企业,围绕能源类型、原材料、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建立口径、标准一致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行业数据库,支持行业内可共享碳足迹的数据获取、存储、挖掘和处理分析,为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碳足迹评估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

除了建言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外,张天任还将视角聚焦在碳交易上。张天任指出,我国碳排放交易实践目前尚在起步阶段,碳市场运行一年多来,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提升空间。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分别是市场活跃度较低、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具体来看,张天任表示,从当前的交易主体看,全国交易系统仅允许电力行业的2225家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交易主体和产品类型单一,未能将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响有效传递给其他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碳金融服务等新兴碳业务有待挖掘,全民碳生态圈尚未形成。

“尽管全国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总量超过欧盟两倍,但是其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只是欧盟碳市场的5%和1.3%,说明市场参与度不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急需从顶层设计上建立并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交易的长效管理机制。”张天任表示。

针对上述行业问题,张天任建议,要加快《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提升碳交易市场立法层级与效力。“通过立法,明确碳中和相关工作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并指导碳市场、碳交易等工作的开展。”


外商高度关注碳中和



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谢雪

除本土企业家之外,大型跨国企业对于碳中和高度关注,巴西淡水河谷(VALE S.A.)中国区总裁谢雪接受国际金融报专访时表示,淡水河谷密切关注2023年全国两会,以期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两会中讨论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话题,一直是该公司的关注重点。淡水河谷作为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期待与中国继续合作,共享繁荣,并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拥抱“碳中和”的绿色未来。

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主要生产铁矿石和镍,同时也生产铁矿石球团矿、铜、铂族金属、金、银和钴等重要原料。淡水河谷是最早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企业之一,其第一船铁矿石出口中国距今已有50个年头。近年来,该公司不断深化与中国在可持续开采和炼钢脱碳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


END

投资如掼蛋,掼蛋如人生(附掼蛋规则指南)

巴菲特2023致股东信全文

杰伦不怕罚钱,就怕你不满意

这类项目,宁死不投!

10万亿美元,五步改造地球!马斯克发布“疯狂计划”

贾跃亭升官记

河南挺住!人口连续负增长的阵痛

2023年轻人接吻报告

一死一伤!蔚来试驾车闯祸了!

值得收藏:上市必看新宝典

早就该去日本化!気の消失

直面美国拼多多Temu,SheIn该咋整?

快来看中央一号文件!

世间清醒任正非

霸总说:和领导二人局,叫了7个妹子

深圳!太哇塞了!

你的新能源车降价了吗?

人际关系怎么搞?

财通证券ChatGPT撰写的研报出炉!

华为长公主和二公主的春夏秋冬

金融人会被AI替代失业吗?

于智超:从产业投资角度看创业企业成长

泄密 小米 雷军

谁能活到延迟后的退休年龄?

比亚迪和特斯拉的春天哪个更绚烂

日涨3800亿,特斯拉多头真的杀疯了

狂赚300亿,原神封神

注册制开闸!人无股权不暴富的日子来了!

发改委公布:24个盘活存量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REITs、PPP、CMBS等)

2022,储能元年!

北上广深是现在,县城才是你我的未来

好书扫码购:

 ▲ 识别上方二维码,购买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