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河弦歌丨山西这座古镇 靠什么活跃千年?

山西日报 2024-04-29


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日前,记者前往山西晋城泽州县大阳古镇,成为当地的一名“大喇叭广播共建员”。大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晋东南风情的社火表演,在这边热情的乡土上孕育发扬。
依托特色的民俗文化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让“文化”搭台、让“旅游”唱戏、让“群众”做主角,走出了一条从“挖煤炼铁”到“挖文兴旅”的发展之路,展现出景区化村庄的独特魅力。
这座2008年就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称的大阳古镇,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县太行山麓。历经2600多年的沧桑,这里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风貌,城池寨堡、官商宅居……青石板铺就的街巷自然连接着古建和民宿,让祖辈扎根在这儿的农民与游客都能共享这份慢生活。

古镇五里长街起点

大阳古镇曾两度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它的文化密码是什么呢?记者带着好奇来到了大阳古镇文化站。第一份工作就是用广播的方式为五一假期景区表演招募社火演员,播报结束不到十分钟,已经有好几位应征者到文化站报名了。
社火,在晋城又叫耍故事、闹红火,原本是当地春节期间的传统庆典。铿锵有力的锣鼓、五彩斑斓的服饰、行云流水的表演……游客们慕名来看,村民参与热情也高,于是现在演变成了每逢过节都会展示的民俗活动。
社火上百人的演出名额先到先得,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上场,大阳古镇每个分街村都规划了主攻的表演项目。比如一分街的代表项目是跑驴,东街的代表性项目是杠箱,景区经理赵燕妮也来报名,她帮公公婆婆报名舞龙舞狮。她介绍,在一些大型节假日或者节庆的时候,整个老街上全部都是社火,各式各样的轮番上演。

跑驴、杠箱、舞狮等社火表演

社火表演没有专业剧团、全是村民参与,这样的表演能行吗?大阳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李鹏鹏看出了记者的疑问,他说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自营的“农民演艺”,已经成为大阳古镇文化产业的一大特色。2016年是古镇向文旅融合转变的关键时刻。当地发动老百姓,把社火表演,比如跑旱船、担花篮儿、二鬼扳跌展现在广大游客的面前,传递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淳朴表达。

大阳民俗文化:二鬼扳跌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群众”做主角,这样的模式为晋东南地区样态丰富的民间艺术提供了活态传承的机会,还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了家乡的开放和发展机遇。李鹏鹏表示,农民演艺既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样解决一部分致富增收;他们也会把一些濒临断代的非遗项目,重新搬到舞台上,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会,通过对外的展示实现传承。这几年积累下来,发现了大量年轻人才,就引导他们在古镇文旅相关产业中就业,培养了新生力量。

年轻人回到家乡从事演艺工作

在广播站工作之余,记者来到古镇里四处转转,没想到解锁了社火表演中另一项民间技艺的魅力。山西晋城古称泽州,有“煤铁之乡”的美誉,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大阳镇。如今,晋城的“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走进古法制铁小院,铁匠贾师傅和秦师傅分别演示着锻造打铁和铁钉焗补工艺,不少游客跟着抡起大锤,感受起了“趁热打铁”和“千锤百炼”。赵燕妮告诉记者,景区把这些老艺人请回来展示自己的绝活,白天可以在这打铁和游客互动,到晚上的时候他们可以从事阳阿之夜打铁花的演出,等于本来是农民,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而且是双份的收入。
师傅展示趁热打铁
这些曾经在铁器铺做工的师傅们,随着产业升级、手艺一度没了用武之地。现在大阳独创的“演艺+场景+体验+文创”,可以一站式、全天候感受“打铁”文化,让老技艺再度焕发新活力,也让更多的游客爱上了大阳古镇。游客杨大壮就是其中之一,他对记者说,下午在铁匠铺体验了古法的打铁和非遗,傍晚到文化馆看了上刀山下火海,然后晚上看打铁花,很震撼,很壮观,感受特别好。

阳阿之夜演出

从“挖煤炼铁”到“挖文兴旅”,创新的业态提升了旅游消费吸引力,也带动了产业发展。让泽州铁货制作技艺传承人晋晓津津乐道的是,如何用创意设计和技艺升级擦亮铁器品牌。他告诉记者,孔子回车是晋城的四大典故之一,现在他们尝试把经典的故事雕刻在铁壶身上,结合高科技,去做一些更难的花纹设计。

大阳古镇游人如织

特色的民俗文化与广泛的群众基础,让大阳古镇展现出景区化村庄的独特魅力,而“非遗+旅游”的有效链接,也助推当地经济在发展中蝶变升级。晋城市泽州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郭婕表示,2023年泽州县文旅行业全年接待游客551.72万人次,同比增长391%,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了267.29万人次,占比47%。下一步将努力促进美丽乡村资源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
星空为幕,铁花为景。晚上,记者结束了大喇叭广播共建员工作,和游客们共同欣赏着城墙上的炎炎铁水挥洒,看绚烂铁花在夜空中绽放。这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大阳古镇在活态保护传承中所迸发的持久生命力,在这里守得住时光,也看得见未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姚琪钰

校对:薛江凌

审核:杨继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