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没气了怎么让它满血复活?这个方法让你再也不用买苏打水 | 科学DIY
本文由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 提供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大瓶可乐,喝到最后没气了,直接变成了糖水,味道变得很奇怪。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一下呢?
用今天这个简单的方法,你就可以重新给可乐打气,甚至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制造任何口味的苏打水,比如卖得很贵的巴黎水。
关键概念
亨利定律
材料和操作
2个可乐瓶
醋
小苏打(碳酸氢钠,菜场和超市有卖,价格很便宜)
食品袋
一根软管(直径比可乐瓶盖要小一些)
制作过程不复杂:
1. 在2个瓶盖上各钻一个和软管差不多直径的洞,然后把软管插进去,用橡皮泥等材料把封口封死防止漏气。
2. 在一个可乐瓶里加入醋,然后把小苏打放到一个食品袋里,像这样塞到瓶子里。
其实你可以开动脑筋,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控制小苏打和醋的接触,比如把小苏打塞到软管里,然后把软管插到醋里也可以。
3. 把2个瓶子的瓶塞塞好,然后摇晃有醋和小苏打的瓶子,使它们充分混合,这时神秘气体就产生了,它通过软管通入了没气可乐的瓶里,为可乐打气。
4. 反应结束后,就可以重新喝有气的可乐啦。你还可以给其他饮料加气,把它们变成汽水。
效果怎样,看看用这个方法重新加了气(右)和没气的可乐(左)的对比吧:
原理
可乐还有许多苏打饮料里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的实验需要有二氧化碳,而且需要让二氧化碳重新溶解到可乐里。这2个步骤分别有各自的科学原理,相信你也猜到了其中一个。
首先,小苏打,也就是碳酸氢钠遇醋酸分解形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二氧化碳的来源。
反应式:
CH3COOH + NaHCO3 → CH3COONa + CO2 + H2O
其实,没有小苏打和醋的话,你也可以把酵母和糖水混合,制造二氧化碳。
那么,为什么二氧化碳会乖乖地溶解到可乐里呢?
二氧化碳溶解到可乐里的原因,也是它从可乐里跑出来的原因——亨利定律(Henry's law)。
亨利定律,是由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William Henry)在19世纪初发现的一个气体定律。亨利定律指出,在常温且密闭的容器中,溶于某溶剂的某气体的体积摩尔浓度,正好与此溶液达成平衡的气体分压成正比。
亨利定律
啥意思呢?
这么说吧,一瓶没有开封的可乐瓶上面的气体中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的分压很大,使得溶解在可乐里的二氧化碳不会跑出来。
但是,当你打开可乐瓶,倒了一部分可乐出来以后,液体上方的气体成分就发生了变化,二氧化碳的浓度变低,分压下降,因此可乐里溶解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随之下降。
反之,如果让可乐瓶里重新充满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那么可乐就会重新被冲上气。你明白了吗?
那么,什么饮料比较适合变成汽水呢?
美国科技网站科技行者(CNET)用这个方法测试了不同饮料充气后的效果。
橙汁汽水
根据他们的测试,橙汁比水更容易冲入二氧化碳,成品的气泡会更多,但是注意不要有果肉,果肉容易使溶解的二氧化碳重新变成气体逸出。原因嘛,我们上次讲过的,成核位点太多。
咖啡汽水
咖啡也可以充气。其实在2000年左右,可口可乐就出过一款叫做可口可乐 BlāK 的咖啡味汽水。
在充气的时候,注意使用冷咖啡,热咖啡的充气效果很差(可乐热过以后也没气了啊)。
不过咖啡汽水的味道嘛…怎么说呢,BlāK 咖啡味汽水到了2008年就不卖了,原因可能和这有关系吧。好奇的小朋友可以试一试,说不定可以制成一道特殊的黑暗料理。
绿茶汽水
茶水的充气效果不如橙汁或者咖啡,但是味道据说很好喝,可以想象一下冰红茶嘛。另外,和咖啡一样,不要用热茶,用冷茶或者冰茶才能顺利冲入二氧化碳。
哇,自己也能做苏打水了,感觉帮爸爸妈妈省了好多钱啊。家里再也不会缺肥宅快乐水了呢。
亲爱的小伙伴们,
你有没有尝试“自制苏打水”?
想让更多小伙伴看到你的作品?
可以把你拍到的照片发给我们哦~
你也可以把孩子的小名
一起发过来展示在我们推送中。
我们将每月抽一次奖,
送一期电子版《环球科学》!
读者投稿
芝麻 小朋友按照把科学带回家的一期节目做的冰棍炸弹,好像提前引爆了:
夏目漱石 小朋友做的可乐瓶汽转球:
可乐不仅是肥宅快乐水,还可以变成激萌的快乐蒸汽机 | 科学DIY
不过瘾,请戳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转载请联系 kids@huanqiukexue.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为保护原创,图片来源和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https://shimo.im/docs/cEmaLHlV7w0O5d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