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龄前儿童社区血压管理模式

陈奕彤 中国全科医学学术平台 2022-03-22




本文来源

陈奕彤,马明静,姬阆,等.学龄前儿童社区血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Epub ahead of print].

通信作者:孟玲慧,副研究员 

单位:北京市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技处循证医学中心

原文请扫描文章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官网:www.chinagp.net









高血压造成全球巨大疾病负担,每年因高血压死亡的人数可达1050万。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7~17岁的儿童高血压检出率持续上升,儿童青少年血压形势严峻。儿童期高血压在儿童阶段可导致靶器官损伤,如左心室肥大、动脉硬度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蛋白尿,是成年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儿童期高血压不能简单归因于等位基因改变,而是儿童早期生活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如超重/肥胖、高盐高脂饮食等对儿童血压的危害也愈发明显。在儿童阶段对血压进行管理,识别并干预危险因素,对防止或延缓成年后终末器官损伤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目前对于儿童的血压管理及研究主要针对学龄儿童及青少年阶段,对学龄前儿童高血压的关注较少。这可能与前者的血压管理依托学校有关,而学龄前儿童所在幼儿园规模小、卫生人员配备不足或缺乏相关保健知识,如果以幼儿园为中心进行管理,人力物力分散、执行难度大,可行性势必降低。本研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学龄前儿童进行血压分类管理,初步探索学龄前儿童社区血压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管理模式如下:



学龄前儿童社区血压管理模式:

 

采用201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的研究制定》中血压测量方法及诊断标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园对辖区内幼儿园所有学龄前儿童实施筛查,根据血压水平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分类管理:


(1)高血压儿童“复测—上游医院”管理: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血压标准P95,该类儿童至少间隔2周后进行血压复测,连续3次均为高血压者推荐至儿童医院或专科医院心内科门诊进行临床确诊、靶器官损害评估及治疗干预;


(2)正常高值血压儿童“生活行为干预”管理: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为血压标准P90~<P95,该类儿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儿童及其家庭进行健康宣教和生活行为干预;


(3)正常血压儿童“常规”管理: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标准P90,该类儿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常规管理。


END


扫码二维码

获取原文

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