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枰记》背后的故事|章士钊:红尘浪里,孤峰顶上
在《双枰记》中郎世飖的扮演者张巍眼里,“虽然(戏中)程无右见他张嘴就骂,但对他情感上的寄托和友情上的依赖都是很强烈的;卢泊安碰到了一件自己搞不定的事,便想着「我要把郎兄叫过来」。”这份信任深刻而珍重,“被人叫做「郎兄」,不是一件轻松事。”
而舞台上的这位「郎兄」,人物创作的灵感源自章士钊不甚“轻松”的一生。
张巍 饰 郎世飖
章士钊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区别于幼年失怙的胡适与声称自己“从小没有父亲”的陈独秀,章士钊自小在身为私塾教员的兄长士锳的悉心教导下念书识文,尤好柳宗元、戴震等人的文章。加之晚清以来,楚地投身政治改良及革命运动的人士辈出,呼吸着这种空气成长起来的章士钊也踏上了同样的道路。
1901年在武昌的两湖书院结识了同学黄兴(后为辛亥革命领袖)。
1902年被选调至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学校由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辜鸿铭参与筹建,章士钊于此首次习得外文,后利用于所学日语将日本人宫崎寅藏所作《三十三年一梦》编译成《大革命家孙逸仙》一书,将孙之别名“中山樵”与姓氏连在一起,国内由此书而知重孙中山。
章士钊,著名民主人士
学者、作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
(图源网络)
1903年
拒俄运动发生,上海各学校学生罢课,章士钊不顾学堂总办俞明震劝阻,率同学三十余人赴上海,加入蔡元培、吴稚晖等人为推翻清朝而组织的爱国学社,与邹容、章炳麟(章太炎)建立深厚情谊,结为异姓兄弟;期间任《苏报》主笔,并与陈独秀等人创办《国民日日报》,一同宣传革命。1914年
于日本创刊《甲寅》,李大钊欣喜投稿,二人结为挚友。
1917年在北京大学任逻辑学教授,举荐李大钊入北大任图书馆长。在此期间李大钊与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的领袖人物汇合,成为《新青年》《每周评论》的中坚。
1917年,章士钊,《预科同学纪念录序》
(图源北京大学公众号)
1918年北洋政府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和岑春煊(岑西林)以交战双方最高领袖身份发表主和通电,次年在上海举行南北和平会议,章士钊当选南方代表。
1919年“五四”前后,工读思潮下大批青年投入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湖南新民学会积极组织会员参加,毛泽东、蔡和森赴沪筹款。章士钊得悉后,当即相赠两万银元。
1924年与“素无连谊”甚至多年“互为政雠”的段祺瑞“一见倾心”,被委任以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后兼任教育总长。
章士钊甲子(1924)年作行书五言对联
(图源水印)
1930年受张学良之聘任沈阳东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次年任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到上海正式挂牌做律师,为杜月笙宾客。
“吾弱冠涉世,交友遍天下,认为最难交者有三人:一陈独秀,一章太炎,一李根源。”回首一生,晚年的章士钊写下这三个名字,“但吾与三人均保持始终,从无诟谇。”
《双枰记》首轮演出(2021)剧照
程无右(杨楠饰)、郎世飖(张巍饰)
章士钊评价陈独秀,如“不羁之马,奋力驰去,回头之草弗啮,不峻之坂弗上”,如此精准贴切,非深知陈者不能言;“言语峻利,好为专断,性狷急不能容人,亦辄不见(被)容于人”,如此深刻恳切,亦非亲历此害者不能省。
作为爱国学社言论阵地《苏报》的主编之一,二十二岁的章士钊曾在评论中抨击清朝是“二百六十年四万万同胞不共戴天之大仇敌”,呼吁应对其采取“杀人主义”,最终才能“活人”。还参与出版了友人邹容论述反清革命的《革命军》一书。
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革命军》出版
邹容于书中以高昂的激情,论证了推翻清朝统治、实行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他写到:“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甫一问世,便迅速传播开来,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首位,成为引导无数仁人志士的明灯。
此书一经出版,其中的激进主张迅速引来朝廷的暴怒,不仅《苏报》被查封,邹容及为此书作序的章炳麟皆经庭审入狱。而主办此案的江苏候补道恰是陆师学堂总办俞明震,章士钊因此未被追究,侥幸脱身。
三个月后,章士钊与黄兴前往长沙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在继续宣传革命的同时,还参与更为激进的刺杀行动。次年,会中一同僚企图枪杀广西巡抚未果,被捕入狱。曾参与谋划的章士钊前去探视,回途中被人跟踪,致使黄兴等革命人士被捕,章士钊虽很快被保释出狱,但也因此流亡海外。
不到两年,邹容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0岁。
章士钊在回忆录中写道:“上海之新败也,吾才短力脆,躁妄致敌,潜怀我杀伯仁之惧,兼蓄愿为周处之思;加以未达壮年,了无学植,人众茫然无主,事到不知所裁,眼前失机犹小,将来误事必大”,发誓再不以过激手段“趋重实行”,愿“假数年之力,隐消大过之媒,审时度势,或庶几焉”。
注:周处,西晋人。年轻时声名狼藉,人皆惧之。后痛改前非,悉心向学。章士钊此处引伯仁、周处故事,盖悔恨自己曾陷朋友于险境,因此将努力治学完善自己,不再犯同样错误。
此后七年,章士钊辗转日本、英国,系统学习政治学与法学,并广泛吸收西欧种种立宪政体。他自称“记者”和“哲学家”,为中国应追求怎样的政治形态积极作出原理性探讨,只认社会国家,不认党派,发表政见,不谈党见,一生“从未加入任何党派”。
梁启超有言:“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并指出该三大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推动者则是报馆(报社、杂志社)。他描述道,“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负有“荟萃全国人之思想言论”的责任。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商人、买办、洋务官僚等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们曾陆续在中国各主要城市创办和发行报纸,关心政治的记者们在这些报纸上发表过大量政论文章。只是,时年的报纸上所刊载的相当部分仍是商业性文章,而不全是政论文字。
《甲寅》,时人称“老虎报”
1914年,章士钊在东京创刊《甲寅》杂志。因坚持“不党”立场,《甲寅》成为当时唯一不受政府或某一政党控制的政论刊物,也是《新民丛报》之后、《新青年》之前影响最大的杂志。中国共产党的两位主要创始人“南陈北李”,都与《甲寅》杂志有着密切联系——陈独秀的“独秀”之名,就是首先在这一刊物上出现的;同在日本的李大钊则是因投稿《甲寅》杂志,结识了章士钊,成为挚友。胡适亦是投稿作者之一,与远在日本的章士钊虽未谋面,但出于对彼此文采的欣赏惺惺相惜,常有书信往来。1917年,章士钊在北京大学任逻辑学教授,举荐李大钊入北大任图书馆长。李大钊因而与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的领袖人物汇合,成为《新青年》《每周评论》的中坚。
其中胡适与章士钊年纪不过相差十岁,一个是白话领袖,一个为古文拥趸,于文化史上不啻为两代人也。只是二人的文章明确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即他们都主张并坚持对不同论点、观点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
胡适之自幼饱读诗书,成年后却竭力倡导白话文。而同时期的章士钊办《甲寅》杂志,仅刊登文言,“文字须求雅驯,白话恕不刊布”。1925年正月,胡章二人在前门外廊房头条一菜馆偶遇,有人给章照相,章便邀胡合影。
卢泊安(朱冠霖饰)与郎世飖(张巍饰)
之后章士钊在送胡适之照片时在背面题了一首白话诗:
你姓胡,我姓章
你讲什么新文学
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
你不攻来我不驳
双双并座,各有各的心肠
将来三五十年后
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
哈哈
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
总算是老章投了降
胡适看后,题了一首旧体诗于照片正面:
轶事:章士钊与胡适之的文白诗斗
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
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
“愿长相亲不相鄙”——这一观念,在当今已不新奇。但在近代中国,它曾经并非理所当然。
民国成立伊始,章士钊曾设想中国政府应采用英国式议会制度,并就应赋予大总统及国务总理以怎样的权力、以议会为活动舞台的政党应以怎样的态度参政议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但后来因政党相互争斗和内讧不断、袁世凯及其麾下军人等干涉议会,议会政治最终流产。1922年秋,章士钊从欧洲考察回国以后,曾经力倡“以农立国”论,主张恢复体现“农国”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礼教。他在给章太炎的信中写道:“弟猥与时会,适长国教,自信粗有计略,足挽时趋。”他的这些主张,深合段祺瑞口味,并准备付诸实践。
1924年,段祺瑞上台,邀章士钊赴京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昔日颇具声望的学者,如今跻身腐朽的北洋集团,一时间众叛亲离,形影相吊,时人颇为之惋惜。章士钊进入段内阁后,他的新老朋友纷纷宣布和他分道扬镳:吴稚晖就说章士钊此举简直跌入了“粪坑深处”,登报发表《友丧》;胡适说“老章又叛变了”;沈尹默宣布与章士钊绝交;陈独秀的讽刺则更为辛辣:“我更为章士钊辩护了,办理《甲寅》周报的股款,都被章士钊送到交易所了。现在不恭维段祺瑞,这周报哪来的经费出版,而且教育总长的位置又如何保得住?”
话剧《四张机》剧照
右一:求三野(李弘扬饰)
李大钊却几乎没有公开正面指责批评过章士钊。将章士钊1918年违心南下帮助曾共同倒袁后又一同赴日活动的岑春煊、1924年“一言投契,遂许驰驱”依附段祺瑞,与1905年孙中山、黄兴邀其加入同盟会而章坚决不肯的情形作一番对比,不难发现中年的章士钊与青年时期大有不同。章士钊说他自己:“大抵三十五岁以前理恒胜情,三十五岁以后情恒胜理。”当时有人在《现代评论》上评价他:“人或责其逢迎军阀,邀宠固位,吾则谓其感恩情重而已。盖彼此乃吾国旧式读书人之常态,可毋深责。”
因此,尽管李大钊深知他二人在政见上的分歧是无法修补了,章、李两家的情谊却日益深切。他对章士钊的夫人吴弱男说:“行严(章士钊的字)沉溺太深,吾不能救。但吾何能卸却保护其家属之责任?”李大钊成为章士钊三个孩子的家庭教师,李大钊的大女儿李星华,则是章吴夫妇的义女。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及儿女经常至章士钊的家里做客,亲如一家。
1926年3月18日,是鲁迅笔下“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北平各界举行爱国游行示威,队伍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遭到血腥镇压,造成四十余人死亡,二百余人受伤,遇害者中包括北师大女学生刘和珍。远在上海的陈独秀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章士钊虽未亲自下令向学生开枪,但也是难辞其咎的帮凶,气得立马去信北平,与章士钊“断绝关系”。
1927年春,张作霖军阀政府逮捕了李大钊。章士钊四处奔走,多方设法,重托和张作霖有私谊的潘复向张说情,称李大钊“学识渊博,国士无双”,请求爱惜人才,早日释放。吴弱男曾回忆章士钊营救李大钊的经过:“守常(指李大钊)被捕前,避居苏联使馆已三月余。我尝假借为儿子签护照,去使馆见守常,劝其火速设法出国赴苏联,并建议先化装离开东交民巷到我家暂匿。行严(指章士钊)知风紧,亦力主速行。而守常殊镇定,迟迟未行动。不久,北方政府取得各国使馆同意,突派军警包围苏联使馆搜查,拘守常等。行严闻讯返北京,企图设法转机。先见张学良、杨宇霆陈说……学良首肯,杨亦同意,于是入见张作霖。作霖踌躇,谓此事不可独断,须与京外十一将领商量。至是行严知已无望,但仍请张分别函询十一将领,不以联衔通电方式。不久十一将领联名电至,坚称李等并非空谈理论,应对罢工罢学负责。”
1927年4月28日,张作霖控制下的北平特别法庭不顾各界人民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宣判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死刑。对于李大钊的后事,章士钊不便露面办理后事。他让夫人吴弱男筹集巨款,购买棺木寻找庙宇存放,并对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和子女加以抚慰,筹措生活费用。
李大钊牺牲后,章士钊悲伤不已:“伤哉守常!我老而无似,诚愧对此宅心长厚之良友已!”
1932年10月15日,上海租界总巡捕房拘捕谢德培、罗世凡、彭述之、濮一凡、宋逢春等5人,此后,又到岳州路永吉里11号拘捕了病中的陈独秀,并抄去中、日、俄三国文字的共产主义书籍多种。18日,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下达逮捕令,要“公安局严慎各列管押候命迅办”。经过法院简单讯问案情后,认为属于“危害民国”的案件,根据上海市政府的意见,于19日将陈独秀等人解送南京首都卫戍司令部。
《双枰记》程无右(杨楠饰)
陈独秀被捕,在上海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他的一些故旧好友纷纷设法营救。宋庆龄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奔走呼号,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等人联名致电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列举陈独秀早年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的功绩,“伏望矜怜耆旧,爱惜人材,特宽两观之诛,开其自新之路”。远在北平的胡适也致电蒋介石,为陈独秀说情。这些营救呼声,给国民党政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10月24日蒋介石来电,谓陈独秀等系犯“危害民国”罪,应交法院审判,以重司法尊严。25日,国民党政府决定把陈独秀等案件交江苏高等法院审理,审判地点定在南京。
曾有记者问陈:是否请辩护律师?陈答:“我等案件是政治问题,也可说是学理问题,似无需请人辩护,如欲请人辩护,须有钱才行,但我系一穷人,而信件来往每月仅一次,哪有时间作请人准备。”就在陈独秀打算以自辩的形式面对法官时,章士钊从上海跑到南京,表示愿意出面为陈独秀辩护。
《双枰记》首轮演出(2021)剧照
程无右(杨楠饰)
郎世飖(张巍饰)
卢泊安(包凯华饰)
二十一年前,从日本归国访友的陈独秀也是这样风尘仆仆赶至南京,结识了21岁的章士钊。所谓古典的桥段好像总是这样,主人公在一个决定里仿佛极轻易地交出所有。可事实是,这个看似偶然的决定里,包含了两个人的“总角旧交”,包含了我们知道、不知道名姓的无数性命,包含了章士钊此前经历的戚戚半生。
章士钊当时已是“名闻全国的大律师,普通讼案,即以高薪奉请,也难得其应允。”此番却主动义务为陈辩护。而陈独秀也在蔡元培、胡适为他援请的律师中,选择了这位分手多年的故友。
《双枰记》定妆照
1933年4月20日,该案第三次开庭,也是最后一次法庭审讯,允许律师辩护及陈独秀等人自辩,因此旁听的人极多,总计达200余人。
这次开庭前,陈独秀曾挥笔疾书,写下了洋洋数千言的《辩诉状》,并将底稿托友人带到社会上翻印且广为散发。他指出:“共产党之终极目的,自然是实现无剥削、无阶级,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社会,表示只要“一息尚存,予不忍眼见全国人民辗转悲号外国帝国主义及本国专制者两重枪尖之下,而不为之挺身奋斗也”。
是年5月1日的《国闻周报》上“陈独秀案开审记”一文,详细记述了庭审过程:
开庭后,经过一番审理,审判长胡善称问:“是否尚有抗辩?”
陈独秀大声说:“有抗辩。”
这时,大厅里一片安静,只听陈独秀说道:“我只承认反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却不承认危害民国,因为政府并非国家……孙中山、黄兴等,曾推翻清政府,打倒北洋政府,如谓打倒政府,就是危害国家,那么国民党岂非已两次叛国。”旁听席上传出阵阵哄笑。
陈独秀抗辩后,章士钊律师起身为陈独秀辩护——
他首先将言论分以公、私领域:“以云私也,甲之自由,当以不侵乙之自由为限。一涉毁谤,即负罪责。独至于公而不然,一党在朝执政,凡所施设,一任天下之公开评荐。而国会、而新闻纸、而集会、而著书、而私居聚议,无论批评之酷达于何度,只需动因为公,界域得以“政治”二字标之,俱享有充分发表之权。”其次,“国家与主持国家之机关(即政府)或人物,既截然不同范畴,因而攻击机关或人物之言论,遽断为危及国家,于逻辑无取,于法理不当。”此外,章士钊还紧紧攀附住孙中山和国民党自身,反复引用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观点和国民党自己就是暴力夺权的历史抨击检察官的起诉。
然而就在章士钊辩护至53分钟时,审判长问陈独秀与斯大林派有何意见,陈“惨然不答,并求审判长勿复进叩党事,致陷彼于自作侦探之嫌。”章士钊进而说,陈独秀“不得视为表里如一,首尾一贯之共产党……托洛茨基派多一人,即斯大林派少一人,斯大林派少一人,即江西红军少一人,如斯辗转,相辅为用。谓托洛茨基派与国民党取犄角之势以清共也,也无不可。”章士钊亦深知陈独秀的苦心,“此义陈独秀必不自承,应请审判长依据法文,谕之无罪,以保全读书种子,着重言论自由,恪守法条之精神,省释无辜之系累。”
此前因大革命失败,陈独秀在消沉、迷茫中逐渐转向托派。但他加入托派,完全是被托洛茨基的观点所打动,并无对抗或分裂共产党的想法。因此,章士钊话音甫落,陈独秀立即严辞声明:“章律师之辩护,以其个人观察与批评,贡献于法院,全系其个人意见,并未征求本人同意。至本人之政治主张,应以本人文件为根据。”
陈独秀终审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实际服刑4年零10个月,于1937年8月获释出狱。
《双枰记》首轮演出(2021)剧照
郎世飖于狱中为程君写辩词
虽然章士钊的无罪辩护最终失败,但其辩护仍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子谓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此语常用来形容法官与律师的职责作用。章士钊作为陈独秀一方的律师,他的辩词中言尽了陈独秀无罪一端的理由,让法官真正能够“执其两端”居中裁决。这篇辩词理论功底扎实、文采斐然,因而轰动一时,中外报纸竞相登载,后被上海沪江大学、苏州东吴大学选为法学系教材。
《双枰记》的故事,就发生在1933年料峭春寒的南京。“郎世飖”这一名字被蓦然提起,像在这牢狱中随手一挥,撩起一阵呛鼻的纤尘,难免惹出几滴泪来。
都言金陵山川好,须看江宁道,一回来,一回老。
END
剧情简介
民国二十二年春,南京江宁。
狱中的程无右明日就要被开庭审判,友人卢泊安深夜来访,为他带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辩护律师、昔日故交郎世飖。三人少年时曾是无话不谈的知己、棋友和对手,却在二十年间彼此疏离反目。
这一场特殊的辩护能否继续?棋盘之上,胜负难断;暗室幽微,火光分明。
INFORMATION
售票信息
DOUBLE DUAL
【购票渠道】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直达购票
【演出时间】
10月1日 14:30 19:30
10月2日 14:30 19:30
【演出地点】
北京·二七剧场
(北京市西城区二七剧场路15号)
【票价】
180/280/380/480/580
CAST&STAFF
演职员表
DOUBLE DUAL
张 巍 饰 郞世飖
杨 楠 饰 程无右
朱冠霖 饰 卢泊安
叶 蓁 饰 邵玉筝
相安琪 饰 冯小寒
出品人:江信文
编 剧:朱虹璇、叶紫铃
导 演:朱虹璇
制作人:郑晓娟、潘夏言、任慧岩
舞美设计:王楠
音乐设计:孙术乔
灯光设计:李光璞
舞台监督:郭爱伦、杨佳依、马祎繁、任海汇、赵阳
道具统筹:靳曦、朱姿桦、张欣、周紫叶、孙沛
服化统筹:靳曦、贺晓、董竹君
摄影摄像:贺天、王梓妍、谭姝婷、白雨竹
票务统筹:张菲菲、周诗曈
制作助理:徐逸纯
宣发推广:马延婧、高羽茹、宋卓如、吴子衿、刘博涵、李梦琦、刘晓茵、叶诗桐、张亮、陈乃彬、田海遥、王伊、王昕馨、成炜
歌曲演唱:普布扎西
戏曲指导:唐柯、陈刚、梁晓岚
THE NINE
关于九人
DOUBLE DUAL
话剧九人是一支由北京大学校友创立、拥有丰富创造力与高口碑的青年戏剧团队。自2012年至今,九人已走至成立以来第十一个年头。
话剧九人向来坚持原创剧目的创作、演绎,希望在剧作中照见现实的社会、呈现真诚的思考。话剧九人已出品、制作的代表作现有《春逝》《四张机》《双枰记》《落梅风》《柳叶枯刀》《西风长歌》等。以上剧目都以高度思辨性的内容、扎实的舞台呈现,收获了稳定的高口碑。
话剧九人作品《四张机》豆瓣评分8.7,获得包括第四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奖、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2021壹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奖、"戏剧中国“2019年度话剧类”优佳剧本奖“,并入围大麦2020年度高分话剧榜单。曾赴上海、西安、深圳、青岛、南京等多地巡演。作品《春逝》豆瓣评分8.9,获得第五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奖,曾赴国家大剧院、大麦·超剧场、陕西大剧院等地演出,受邀参加2020年北京喜剧周展演、2021年西安戏剧节展演、2021年乌镇戏剧节展演、2021年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展演等。作品《双枰记》豆瓣评分9.0,再创佳绩,同时亦被评为新京报“最艺术”演出榜2021年度十大戏剧之一,并成为“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入选剧目。
坚守原创,锐意创新。话剧九人拥有丰富多元的主创团队,既吸纳了具备丰富舞台经验的专业戏剧人才,亦集结了来自各行各业、拥有多元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非职业戏剧爱好者。作为戏剧圈的一支「良心出品」团队,话剧九人正建立起独树一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