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性破缺》演员特辑:与难题交手,共星云同驰
晚冬的深圳万木蓬勃。
湿雨沉沉的回南天里,经过打磨升级的《对称性破缺》(以下简称《对破》)2.0版本在深圳万象天地剧场迎来了首演,场内日日满座,泪意与星云同驰。
纪刻着时间的游标卡尺横亘绵延、奔涌不迭的云潮起伏舒卷,场灯亮就的星空亦牵引起舞台上下的交汇——这是科学家叶启荪、吴大有、瞿健雄舟行海上的遥遥相顾,也是演员张巍、李晓辉和路雯三人「共此好风」的起伏征途。
永恒的追问、片刻的不答
《对破》一共分为三幕:恒星、棱镜、宇称。其中「恒星」篇最大的修改,莫过于对「叶启荪和学生们」这一主要故事线的删繁就简。白手起家的办学之难,不再单纯通过叶先生的讲课场景轻易带过,而是以三个具体的师生故事丰富了细节:
兼代化学系的课程,讲至关键处时又戛然而止,巧妙「预告」:“这部分内容,明日我的理论物理课会讲到。”
为劝说在车行的学生重回物理课堂,不惜谎称自家操着一口唐山话的厨子是四川人,拿手好菜正是学生最爱的「麻婆豆腐」;
旁听「搅和」陈寅恪教授的历史课,试图游说历史考了满分、物理却只有5分的小钱同学大胆提交转系申请表......
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渐次「前来报到」,年轻无畏的声音在耳畔交叠不绝。而多年以后,当叶启荪被风暴裹挟时,高悬当空的恒星光辉依旧,时代乱流里丢失的错对却似乎早被大雪掩埋。
“收紧后的叶启荪线变得非常明确了——他是如何一个一个找到他的学生,后来又是怎么样一个一个失去他们。”
对于剧本优化,编剧朱虹璇、叶紫铃早在2022年上海首演期间就已经有所讨论,尔后历经南北双城演出后观众的反馈、无数次排练厅中的尝试与摔打,清华园中那枚凭香独立的芳荪便一点点修剪出了如此这般的枝芽。
而一次次透过叶启荪的双眸,于微茫中仰见星体的张巍也在《对破》的旅途中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感受。
“从北京来深圳的飞机上,从高空下降、机身斜着穿过淡淡的云层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开始默起了「万物的组成」那段词。”
「万物的组成,始于质子和电子的吸引结合,形成一个氢原子……在漂浮过程中,两个氢原子又结合成为氢分子……许多氢分子通过引力不断聚集,最终形成一颗恒星。」
“那一刻好像特别神性地感觉到了那段词的意义,好像忽然知道了叶先生毕生追求的东西是什么,瞿健雄内心不能挑战的是什么,吴大有虽然一辈子烟熏火燎、但内心不肯说出来的话到底是什么。”
“人在「地面」待久了以后,都会忘记抬头看看星空。我是想说,我们可能常常忘了去感谢一些人、感谢他们曾经做过那些事。”
从遥远的星到亿万年后的自己,原本宁静的宇宙因生命的出现与联结而显得弥足珍贵。张巍与叶启荪的对话仍在进行,不过许多问题「并不急着回答」。
三个演员勾勒的百年史诗,无一刻出戏,信念感极强,切换自如,最终长卷如刀,全在我心。
——大麦用户 @麦子 0114场观众
终于懂了巨型催泪弹“张巍扫地”的梗......
——微博用户 @歪_w
最震撼我的是最后老人的演技,包括肩膀等全身的动作、说台词重复的语气和方式,都让我想到家中之前阿兹海默的外公,张巍老师演技是真的很厉害!
——微信用户 @飞阁流丹
大海本身比天空更蓝
吴大有「不想做天上的星星,只想做地上的凡人」。
“我们组内有两位同事,在看过《对破》1.0版本后提出一个讨论:戏里对于第二幕西南联大的描述,是否太接近于「典型叙事」上的西南联大——战火纷飞中,人们艰苦朴素地生活。”
于是朱虹璇又一次做起了细致的案头工作,她想知道除了「苦中作乐」这四个字,西南联大还有什么其他值得发掘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战争年代里知识分子很重要的一点,是努力地保存学问的火种。但仔细看西南联大那个年代,容易被我们忽视掉的一点还有,知识分子除了「知识」,也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努力保存一种独立与自由。”
2.0版本改了又改,最终在排练的最后一周,新增了一段精彩的“灶台辩论”。张、冯两位先生就“是否接受所有高校必须开设三民主义课程的上级指令”,拎着锅铲、握着红葱,横刀立马在了吴大有的灶前。
而于这段争辩中三言两语便「解开了题」的吴大有,也在新的境遇下面临了新的叩问:如果那道关于生死的题目落在自己的桌前,又该如何去解?
“站在吴大有的角度,就是我这辈子没有做过特别坏的事、也没有做过特别伟大的事,我只是做特别实在的事。我想照顾太太、想小富即安,可是如果我造原子弹,那么我就是摁下按钮即可「取远方无数人性命」的那个人了,我吴大有这辈子都没有被放在这样的位置上呆过。”
两相沉默后,吴大有只身从叶启荪家离开,午夜钟响、群鸦阵阵,沉闷的夜色与心中那团解不开的迷雾交织汇聚成一张巨网,裹挟着他直直下沉。
《对破》2.0版本中,李晓辉在这一段人物的处理上也更加令人动容。导演直言,除了剧本内容的调整之外,这或许也与一个戏进入到复排阶段总会生发出新状态有关——当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段路以后,主创们互相之间的信任、敢于袒露的脆弱都会变多。
“一个演员在台上流露自己的脆弱,没有什么好羞耻的。”虹璇在排练厅里说,“我特别喜欢(群鸦)那一段,因为我能感觉到那里不止有吴大有的彷徨,也有晓辉的迷茫和不甘。”
「在台上寻找和角色相通的脆弱」。
娓娓道来的讲述人与身处其中的吴大有之间,「饰演吴大有的李晓辉」亦看到了这方寸天地间的浩渺无垠。
突然意识到,九人的作品如此打动我,是因为每个人,无论出于多么艰难的境地,都那么温柔而坚定地活着。
——微博用户 @会躲进壳里的蜗牛
晓辉老师的台词特别特别棒,在泊安和程无右的论战那段,无论是两个人物的角色转换,还是单个人物的情绪和说话习惯,都拿捏得特别好。在短短几句话间几次进出这两个人物,超级不容易!
——微信用户 @思凡
感觉李晓辉老师有一种非常讨喜的气质,可能是一种没有攻击型的非刻意搞笑的喜剧天赋......和演技结合,之前的所长、这次的吴大有我都很喜欢,觉得是很有趣的角色。
——微信用户 @飞阁流丹
熠熠繁星有答案
健雄收到学生自制「诺贝尔奖杯」的段落,灵感其实源于一场《春逝》彩排。
三十六岁“光彩熠熠的顾静薇女士”收到了健雄独家定制的生日礼物——用领带改成的领结。当说完「我高兴还来勿及」后,顾静薇的眼眶蓦然通红。
因是彩排场,导演朱虹璇坐在了观众席的前排。她看着台上收到领结、眼眶通红的小欢,心里感慨万千。
“突然感受到了很多她的孤独。看起来非常乐天派的一个人,别人都觉得她理所应当是一个乐观又开朗的人,未必能意识到她其实多么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切。所以说健雄的那个领结对静薇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为什么会哭。”
那么,健雄呢?当她失去了静薇、失去了崎路同行的诸多前辈时,她内心还可以依凭什么?
“我想到了她的学生。这个故事最好的闭环就是「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始终年轻」。”
摇头晃脑朗读贺卡内容的小袁摘下领结,再看向健雄时已是身姿板正、双目殷殷——此时,是健雄的学生们在对她说,「谢谢您教给我们的坚持和勇气」。
“我这次在演的时候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就是当初顾老师教给健雄的,也正是坚持和勇气。”
从上海的《春逝》《对称性破缺》两戏连演,到北京深秋《春逝》「重回旧时」,饰演瞿健雄的路雯一遍遍在时间之尺的两端孑然徘徊。
“1.0首演接受采访的时候,我曾经说过「我和健雄都很需要一个答案」,这一次在《对破》2.0里,我觉得健雄收到了这个答案。”
已是迟暮之年的瞿健雄回到故乡,沿着时间的长尺一路逆行。破败的庭院、墙角的薇草,悉数被存放成刻度上的幽微光亮,昭示着她与此地别去近半生的无情岁月。而当骑着自行车的年轻女学生莽莽撞撞地一头冲过来时,散落的物理学课本上编者的名字,与天上流转的星云一起,给了她无声的回答。
「顾静薇」。
“她曾经告诉我,「我们的努力是能被看见的」——你看,顾老师没有骗我,她永远都是说到做到。”
得益于剧场特别的建筑设计,观众席头顶的星空灯也在此时应声亮起,像漫天的繁星闪烁,指引着每一个踽踽独行的人。
“所以后面那一句「而我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原本是我对自己说的。但现在我改成了对静薇说。我就是想告诉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也会继续这么往下走了。”
好喜欢好喜欢这部剧,演员的演技和信念感让作为观众的我一起又哭又笑了两个半小时……路雯小姐,开场的阎师傅唐山话很有梗,一直在期待健雄女士的角色登场,坚韧有力、专业扎实,看到这样的角色真的很感动。
——微博用户 @葵葵不想早睡早起
特别喜欢路雯演健雄的时候压低的声音,冷静克制里有真情。
——微博用户 @酥皮土豆浓汤
吹爆三位老师的演技!今天是张巍老师、李晓辉老师和路雯老师的脑残粉!
——微博用户 @一颗牛油果嗷
“人们在黑暗中互相找寻”
当问起如何看待在创排《对破》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关系时候,三位演员无不提到了一个词:「托底」。
“《对破》跟很多戏不一样,除了在完成基础的技术点或者是台词的表达之外,它还有一种微妙的磁场般的存在。”
藉由讲述人为桥梁,凭借肢体动作和语音语调,演员们须自如地穿梭在繁多的角色之间,串联起时代群像中的命运指向。“可能一个人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信心,但只要另外两位演员站在那儿,就能获得很多力量——因为你知道他们是在和你共同承担这件事儿。”
然而相较于最主要的三位科学家,演员们更担心演不好的反倒是其它分饰的角色们。
“叶、吴、雄的事迹都在那摆着,他们往那儿一站就已经足够动人。但是比如演联大的女学生或是男学生,你很难保证能一下捕捉到那个情境下的准确度。有时候一百三十分钟演下来,可能只折了那一瞬间,心里也会战战兢兢地去检讨。”
演员张巍形容,他与晓辉、路雯的《对破》1.0演出,只能算是答完了一套卷子上最简单基础的单选题;当台词、调度、迁换等技术问题都已经足够熟悉,《对破》2.0的排演则是走入了答多选题的阶段;而后面考验「活性」的主观题、问答题,都还需要在更多轮次的演出中摸索。
「先不急着回答」。
深圳首演前日,路雯将她很喜欢的、戏中叶启荪的这句台词送给了与她并肩作战的两位演员朋友。
“和二位共享《对破》的这个过程,也是我人生中一段很美好的故事。所以不管是戏外我们排练演出的过程,还是戏里所讲的那些故事的过程,慢慢来、不着急,可能一时达不到特别理想的状态,但我们一起走一走,总归有一天是能达到的。”
持续地追问、持续地前行。
或今朝囊萤映雪,待明日春野花涛。
话剧九人是一支由北京大学校友创立、拥有丰富创造力与高口碑的青年戏剧团队。
自2012年至今,九人已走至成立以来第十一个年头。话剧九人坚持原创剧目的创作、演绎,希望在剧作中照见现实的社会、呈现真诚的思考。话剧九人已出品、制作的代表作现有《对称性破缺》《双枰记》《春逝》《四张机》《落梅风》等。以上剧目都以高度思辨性的内容、扎实的舞台呈现,收获了稳定的高口碑。
话剧九人作品《四张机》豆瓣评分8.7,获得包括第四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奖、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2021壹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奖、戏剧中国“2019年度话剧类”优佳剧本等奖项,并入围大麦2020年度高分话剧榜单,曾赴上海、西安、深圳、青岛、南京等多地巡演。作品《春逝》豆瓣评分8.9,获得第五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奖,曾赴全国多城演出,受邀参加2020年北京喜剧周、2021年乌镇戏剧节、2021年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2021年西安戏剧节等进行展演。作品《双枰记》豆瓣评分9.0,再创佳绩,受邀参加第九届乌镇戏剧节,同时亦被评为新京报“最艺术”演出榜2021年度十大戏剧之一,并成为“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入选剧目。
坚守原创,锐意创新。话剧九人拥有丰富多元的主创团队,既吸纳了具备丰富舞台经验的专业戏剧人才,亦集结了来自各行各业、拥有多元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非职业戏剧爱好者。作为戏剧圈的一支「良心出品」团队,话剧九人正建立起独树一帜的影响力。
THE 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