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锡长安创新未来城国际咨询第一赛段成果公布

城市设计 TOD关注 多维城市 2022-08-06


为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促进相关各方共同参与,共谋无锡长安创新未来城的科创蓝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以“采集全球智慧,凝聚发展共识,共同制定方案,联合发布成果”的创新模式,组织和策划了《无锡长安创新未来城战略规划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活动,活动将依次开展“战略规划研究”、“城市设计编制”、“实施策略研究”三个赛段(链接:《无锡长安创新未来城战略规划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公告)。

2022年5月19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成功组织了第一赛段“定位未来城”——战略规划方案评审会。


战略规划方案评审会无锡主会场


会议推选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担任评审委员会组长,由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富海,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设计大师张京祥,学会常务理事、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司马晓,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委会副秘书长、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钱林波等5位规划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会议还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人士担任公众代表参与本阶段方案评议,其中无锡市惠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惠山区人大开发区委员会主任沈伟良,无锡市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王立成作为公众代表发言。






三家方案简介

(排序为方案汇报顺序)







1 号方案


创新驱动城市新典范、绿色高质发展新样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楷亚锐衡设计规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高力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联合体


全球领先的智能未来城市场景实验室

长三角创新导向的共享互联枢纽中心

践行双碳战略的绿色生态发展新高地



# 总体定位:

本项目是长三角最适合打造“创新驱动城市新典范、绿色高质发展新样板”的区域,作为无锡链接全球的新触点,塑造“全球领先的智能未来城市场景实验室”、“长三角创新导向的共享互联枢纽中心”、“践行双碳战略的绿色生态发展新高地”。


# 产业功能:

以应用研究促进平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侧驱动前端创新研发,调配区域科研成果,提高应用转化率。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战略新材料,以“3+1”产业体系打造“特而精”的硬核创新技术产业集群。




#

空间结构:

京沪高速东西两侧分别以创新平台与研发、生活形成两大区域核心,环状布置生活服务带及创新发展带,向外辐射,形成“双核驱动,圈层递进”的总体空间结构。 

# 功能分区:

遵从场地优势与未来生产生活模式趋势,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形成包含高端智造、生活居住、综合服务、科创研发等功能组团。



# 专家点评:

1. 方案对无锡的产业基础、上位规划、政策认识比较全面,注重与周边创新板块的“错位”发展思路;方案以“链接”为概念,立足宽广视野,提出了高标准的发展定位。

2. 方案提出重视市场需求侧驱动创新产业链发展,关注创新转化、应用研究,符合无锡以制造业为主的特点;方案提出的基于汽车、石墨烯、生物医药三大既有产业的门类筛选较为准确。

3. 方案基于不同资源和条件的圈层研究,对空间结构形成和优化进行了较深入思考;方案以产业发展空间需求为根本,通过建筑模数化设计与园区功能模块组合,构建弹性单元的规划方法有一定特点及参考价值。 









号方案

超线中脊,魅力城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世联君汇不动产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


长三角特色产业创新集群

长三角青年人才创业基地

无锡都市产城深度融合平台

锡澄一体高质量发展先导区





# 总体战略:
衔南拥北、共建多维江湖轴、构建无锡都市区,把长安打造成为(梁溪+霞客湾)的纽结,无锡创新空间从「1+5」进化为「1+2+3」。


通过“南北纵贯、强脊壮腰、四向汇合、外链内聚、超线中脊”五大策略,破除挑战,构建“超线中脊、魅力城链、创新簇团、生态脉络”的空间结构,成为都市区中的创新功能节点。


# 南北纵贯、强脊壮腰

南北衔接,串联各大创新平台。强化产城服务功能,发挥优质的生态本底,吸引人才、创新要素集聚,策应两大市级创新平台,从价值洼地变为潜力高地。



四向汇合、外链内聚

北侧以文化聚合的方式与徐霞客文化文创中心连成片区;南侧通过通江大道北延线与梁溪科技城进行交通缝合形成联动效应;东侧布置生态产业集群,与原有的农田生态肌理达成耦合作用;西侧则打造魅力城链成为产城融合的新高地。


# 超线中脊

设计从一个基础,三个平台(霞客湾科学城,梁溪科技城,惠山未来城)五个维度共筑超线中脊(交通维度:站城一体、产业维度:组织中枢、生态维度:城绿交融、人文维度:产城活力、价值维度:用地更新)。




空间结构:
超线中脊、魅力城链、创新簇团、生态脉络



# 产业布局:两轴、三片、两岛

“创新科技中枢+产业集群+科研邻里”的组合模式,打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 专家点评:

1. 方案基于空间关系分析,提出对定位、产业、布局、交通、实施策略等系统全面研究;方案注重锡澄一体化协调,强调共谋共建共享,具有区域、城市整体思路。 
2. 方案特色是注重战略空间节点打造,并对节点间的强连接进行战略性结构性的思考;方案对未来城定位较全面务实,不仅关注产业,还关注青年人才的创业与吸引;方案提出六大挑战和五大策略,有独到性。 
3. 方案的空间结构强调南北轴线发展带的整体构建和东西两侧统筹协调布局;方案“1+5”组团布局结构清晰,小街区密路网有利于创新活动生成。方案提出产业雨林的概念和刚弹性产业用地控制线的思路,有利于对创新路径的实现以及创新创造的协同发展。









3 号方案

无锡新象限,共创未来城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Tekuma Frenchman Urban Design LLC联合体


全国经开区科技转型新标杆

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新高地

无锡副中心绿色宜居新家园





总体定位:

立足惠山国家级经开区增存并举的科技创新转型需求,抢抓长三角科创共同体、锡澄一体化等多重战略共识叠加机遇,以“无锡新象限,共创未来城”为发展愿景,探索一体化创新、绿色化发展、智能化升级、品质化服务的“未来”苏南模式创新转型路径,打造全国经开区科技转型新标杆、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新高地、无锡副中心绿色宜居新家园,实现从长三角廊道交点向未来科创焦点的蝶变。




产业创新:

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2大主导支撑、X个战略培育的产业体系,并依据产业空间需求特征和产业用地更新潜力评价,精准匹配尺度弹性的产业空间,打造“2+X”产业集群,领携区域共建长三角应用转化创新高地。



空间战略:

以“十字双轴、蓝绿再织、产城单元、精准迭代“四大空间战略,形成”一衣带水链‘龙头’,双十骨架锚‘双睛’的总体结构,并串联四个生态廊道、多个二级服务核心和功能混合的产城单元,形成人产城景共创的未来新格局。依托五横五纵的对外复合交通网络,强化北统南融、东进西联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做强太湖长江发展轴产业创新脊梁支点和无锡北部副中心服务锚点。



# 专家点评:

1. 方案对战略规划的内在逻辑认识较为合理,对从乡镇工业到未来城的迭代发展研究、对区域及场地现状分析、对响应沪宁走廊环太湖创新带的认识分析等较为科学合理;方案关注南部与市区联系的门户地位较有价值。
2. 方案对产业创新战略的分析研究系统全面,通过产业筛选分析工具建构产业体系,创新性较强;方案提出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生态及其形成机制,体现了对地区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资源的正确认识。
3. 方案对空间战略布局研究比较全面,既关注空间布局与结构的研究,也重视产城单元、产业用地有机转型等空间策略研究;方案提出分区分类城市更新单元发展策略以及塑造零碳智慧城区的概念,值得肯定。



 END 
内容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注:本文为多维城市编辑、排版,转载请在开篇注明来源


//相关阅读//

2021,哪些城市设计&TOD项目竞赛值得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