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展“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马桶(Everyone will have their own toilet)”已于2024年7月12日开幕。本次展览邀请了27位艺术家共同参与,现与大家分享展出作品和展览现场,展览将延期至2024年8月5日。The group exhibition "Everyone will have their own toilet" opened on July 12, 2024. This exhibition features the work of 27 artists. We are now sharing the exhibited works and scenes from the exhibition. The exhibi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August 5, 2024.《亡灵口述》(Narrative of the dead), 2024聚乳酸、纸本(Polylactic acid, paper)陈迅超,1996年生,福建厦门人,生活、工作于杭州。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从事策展、写作与翻译。发起“华侨农场计划”并联合发起“悬针:环杭州写作计划”。其写作与译作 见《Ocula艺术之眼》、 《画刊》、《44月报》、 《艺术世界ArtReview》及 《Leap艺术界》等平台。
《缘绪机》(Vein Automata)》,2023 单通道计算机图形影像(Single channel computer graphics video)陈欣,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199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UFO媒体实验室成员,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主要关注泛计算论语境下的机器智能与万物有灵论,控制论影响下的自治系统的递归生长与偶发变异,以及基于元胞自动机、黏菌模拟、鸟群算法等电子生物模型延展开来的有机且自主反馈的计算机视觉体验,以 audio-visual现场演出、数字影像、屏幕装置、声音装置等媒介创作。2023年获第二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学院奖”,作品《移公愚山》入选第十八届台北数位艺术节。
(后)《赝品:圣维罗尼卡的面纱(Forgery The Veil of Saint Veronica)》,2024(前)《如同穿过战争的从林(Like traversing through the jungle of war)》,2024杜劲风,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杜劲风利用图像的增殖和日常物品背后潜在与不确定的联系,制造质疑与审视的余地,在荒诞和幽默之间冷峻的刺探瑰丽的环境之下矛盾的生活、社会、历史的现状与理想。
《CAPITALISM-REGARD s480-T》,2024杜可言,二零二零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浙江杭州。他感兴趣于符号系统的产生与其内部的矛盾,作品多以文字的游戏呈现现实的困局,以政治性话语来消解符号现有的政治性。
(下)《我们要飞向何方(Where are we flying to)》,2023傅抱一,2001年出生于浙江诸暨,现生活与杭州,关注于绘画、雕塑、影像等媒介。目前的创作以戏谑和幽默的方式取消对于现实的既定认知。
《弟弟~快看(Watch, my brother~)》, 2023
木板, 丙烯颜料, 油画颜料, 丝网印刷(Wood panels, acrylic paint, oil paint, screen printing)井二 ,199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 202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居杭州,他的作品通过丝网印刷、图层涂抹等绘画方式,重构图像制作的视觉实践,在其作品中呈现了“图像的话语”。
不锈钢上印刷(Stainless Steel Printing)李科,1997年生于常德,现工作生活于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他的作品从现实感出发,营造和讨论萦绕在我们如今现实感之上的是为何物。并以浪漫主义和虚无主义切入历史感的构成,作为创作所思考的脉络。他相信艺术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环,其本质是审美感与现实感的吐吸,因而通过绘画、影像、装置、项目策划等方式介入以上感受之间的缝隙——吐出美学,吸入现实,或者吸入美学,吐出现实。
木头、丝带、金属和马达组件、"DJUNGELSKOG "猩猩毛绒玩具(wood、ribbon、metal and motor assembly、“DJUNGELSKOG”吕晓凯,1998年出生,202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7年联合发起艺术媒体Procurase,2021年起联合发起艺术平台三角洲INST,并于2023年初联合成立其线下空间项目GODOWN。 绢本水墨、玻璃、旧木框(Silk, ink on paper, glass, old wooden frame)李欣遥,1996生于福建福州,2022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浙江杭州。李欣遥长期投入于边缘题材的创作,在传统东方绘画语言的基础上展开对生死、宗教、魔幻现实的讨论。作品中的具象物体以非常规的状态出现,以非现实的方式扭曲、组合。综合性材料的使用制造了空间的延伸,更多层地容纳被遗弃之物、被感召之物、以及感而未应之物,将绘画建立起的特殊空间作为存储记忆、寻找信仰的场所。
木板、树脂、油画、宣纸(Wooden board, Resin, Oil painting, Rice paper)罗心紫,1997年生于音乐世家, 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作品涉及绘画、雕塑、行为以及公共参与艺术,以更敞开的感性知觉世界并表达。同时致力于个人与集体灵性成长,组织艺术小组并策划大量社会项目,关注探索个人与社区之间的多孔流动性关系, 工作室作品和社会实践致力于乌托邦式的再现建构、重新定义先入为主的等级界限。
《在那一天,我学会了“左右互博”之术(On That Day,I Learned The Art of Left Fight Right)》,2023林珈亦,2000年生于台州,现生活工作于杭州、台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作为千禧年出生的中国艺术家,林珈亦的个人经历与日常体验让她意识到当今时代的艺术的话语建构依旧是与阶级相关的权利问题,并通过多种媒介的艺术形式去回应自身与时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她近期的参展经历包括:“美国”,三角洲GODOWN空间,杭州(2023);“π沙龙:多维表现空间”,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9)等。
卷尺、印刷物等(Tape measure, printed materials)梅组,你可以叫我们:梅组、M组、梦组,梅菲斯托艺术小组(梅组)前身为电影放映组织,成立至今组织过数百场电影放映活动,并联合承办过第十三届中国独立影像展短片电影展映(CIFF13),十荐•张献民影像推介展映,中国国际女性影展-女性主义电影创作与交流展映等。2021年起,发展成为不固定成员的艺术小组。曾作为铜场“游策计划”策展集体,参与所有相关项目的决策执行,组织一系列事件,以艺术为媒介延展至更多。梅菲斯托艺术小组(梅组)关注一切新的可能性,从既定系统中将不可能转化为新的形势来获得下一次行动的可能,他们的行动是不停地跨越于日常步伐的穿梭。
《走向土地:部分(Step Towards Land)》,2024
尚龙,1996年生于河南郑州,半个农民,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作品多以行动、装置、雕塑出现,强调事物于人的真实感知,近期作品多以现实体验为基础,试图探索土地与人之间的多重状态。
盛元俊
行为《立方-重力- 可能性》(cubic;gravity;possibility)部分文献 ,2022
木制品喷漆、钢(Painting of wood products, steel)
尺寸可变,(Variable size)
盛元俊,1997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专,202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并且取得学士学位,现2022年于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硕士
。
《毕业创作,双城往事:零八到二三(Graduation Work, Tales of Two Cities 2008 to 2023)》,2024魏翰林,网名蔚男子,男,工作生活于浙江温州鹿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前Room
Group房间小组成员。近期作品关注现代城市生活以及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多采用拼贴的形式呈现碎片化的景观和情感。近期最喜欢的歌曲是《七月七日晴》。
王一,1995年生于徐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是一位新兴的当代中国艺术家,王一希望成就一种属于信息时代的绘画艺术,这是一场视觉艺术的革命,它将改变绘画中真实与虚拟的关系。他用传统的造型法重新诠释了新时代下的新视觉经验。他相信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参与记录了时代。
《拳拳到肉(Hard-hitting)》, 2022
项启昊 ,1999年生于浙江杭州 202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居杭州
《黑洞可以填补蒙娜丽莎的乳房(Black Holes Can Fill Mona Lisa's Breasts)》,2021棉纸上艺术微喷(Ink ink on tissue paper)杨罡,艺术工作者,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多维表现工作室,23年赴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交流学习。作为九十年代末出生的中国艺术家,杨罡的个人经历与日常体验让他关注到当下艺术生产的全球化和制造业的全球化是同一问题,并通多种媒介方式“组装”与回应自身与时代、艺术史及同时代生产者的关系,进行“为区别而区别的实践(a diacritical practice)”。
《灵魂就是这么脆弱,出卖了(The soul is just so fragile; it has been betrayed.)》, 2024拼贴、综合材料(Collage,comprehensive materials)于果,1998年生于浙江金华,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叶斯
《关于一次性—豁达绿的诞生
(on disposability— the birth of Hold-up
Green)》,2024,菲林片打印, 帽子和漫画
(Film Printing, Caps and Comics)
尺寸可变(Variable size)
姚桢
《天台夜色(Rooftop Night)
2022,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60×80cm
姚桢,浙江湖州人,2017年考入入中国美术学院本硕连读,摆烂艺术家
布面综合材料(Comprehensive materials on canvas)章灵杰,199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本硕均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23年赴维也纳美院交换。创作以自身为出发点,讨论欲望和理智的对立以及现代生活的矛盾。作品主要以绘画媒介为主,并用综合材料介入的方式探索媒介语言的边界。
(下)《阿猫阿狗(Cat and Dog)》, 2023周聪颀,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庄睿哲
(左)《无题(untitled)》,2024
铝板上综合材料裱于铝合金框架(Composite materials on aluminum panels
mounted on aluminum frames),240×120cm
庄睿哲 ,1999年生于江苏,现居杭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和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硕士。庄睿哲的创作立足于对周遭世界与现实问题的系统性反思:深入历史、潜入社会,并通过多样的创作行动和开放式的公共项目促进对于艺术世界的思考。
张听
《汉堡和汉堡刀 (Hamburger and Hamburger Knife)》, 2024
布面油画、不锈钢(Oil on canvas, Stainless steel)
82×102cm(带框)
张听(b.1999,浙江宁波)硕士、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他通过对童年时期图像的检索和提炼,把年轻一代人曾经熟知且已经淡忘的形象再次展现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他认为这种形象能够唤起为娱乐着迷、随着时代的洪流变得麻木的一代人的记忆。在2019年创立并注册服装品牌Gragactions,对于他而言服装也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张誉骞
《赴历婴(Fleeing)》,2020-2023
数字摄影机(Digital Camera)
尺寸可变(Variable Size)
张誉骞,长居于纽约。202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目前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在读。短片《推理的理由》(Reasons For Reasoning)荣获亚洲电影摄影奖最佳学生电影。短片《赴立婴》(Fleeing) 入围Lift-Off Global Network电影节、Student World Impact电影节等。短片《羞画小事》(Unmentionable) 于2023入围罗德岛电影节半决赛、入围2023年度顶尖独立电影人、多伦多电影节奖获得者。与声音艺术家夏靖茹合作的《异同》(Difference) 入围 2023年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第50届)学生奥斯卡实验短片单元半决赛。
三角洲The Delta INST + GODOWN三角洲GODOWN出现于2023年,位于中国杭州,是由当代艺术创作与策划平台三角洲(The Delta INST)的艺术家联合发起的独立空间项目。三角洲GODOWN的工作聚焦于:组织独立策展项目及艺术家展览;邀请艺术家创作和展示实验性的作品;搭建常态化的多元艺术社群。同时,三角洲致力于与同时代艺术家分享资源、共同成长,并通过艺术家“自组织”的工作方式发起三角洲国际工作室(Inter-Studio),组织国内外艺术驻地,以及平行展览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