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定疫情”突上热搜:看,这就是放开的代价

刘娜 水木先生说 2022-12-29

文/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看,这就是放开的代价。”


这句话,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然流行。


但我希望你,不要盲目认同。



保定疫情,冲上热搜。


热搜上的保定疫情@截屏

原因是,不少保定人,都发现自己确诊了。


有人在网上发帖:


说药店买不到连花清瘟胶囊;


相关部门竟然让阳性患者居家隔离;


就连供暖公司的暖气都不热了……


总之两个字:


心冷。


有人趁机放出那句憋了很久的话:


“看,这就是‘放开’的代价。”


言外之意:


“你们不是哭着闹着要放开吗?


放开后,比放开前,更难过!”


这种带有幸灾乐祸的训导,让对“放开”持恐惧态度的人,更加恐惧了:“哎呀,要是我感染了,可咋办呀?”


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幸好我们都生在网络时代,民众都有自己的发声渠道,我们能在多种声音中思辨。


第一,很多药店买不到连花清瘟,是真的,因为这药全国都缺。


别说保定,就连广州、北京和上海也缺货。


但保定各个药店,具有同等药效的其他感冒药,货源充足。


连花清瘟,全国都缺货@截屏

第二,保定的确不少居民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


但,优化防疫政策后,保定没有封控,居民确诊后可以去医院去方舱,也可以选择居家隔离。


但很多感染者选择了居家隔离,因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尤其是,看了外网内网的消息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奥密克戎只是比普通感冒严重一些,去医院或去方舱,和在家隔离是一样的。


何况,家里的网速,比医院或方舱更快,躺在床上看个八卦刷个剧什么的,也更惬意。


保定自媒体博主的分享@丁川的日常

第三,至于暖气不再暖了,这和疫情没啥关系。


这是供暖公司为节省成本,惯用的偷奸耍滑。


这种现象也不仅仅保定有。


北方很多城市的小伙伴都称,今年暖气不太给力。


分析完这些后,我们不难发现:


“保定”冲上热搜,但“疫情”并不恐慌。


保定人民,只是以一个小切口,让我们看见:


我们所在的城市,还有我们自己,在接下来这场大爆发中,将面临什么,将该怎么做,以怎样的心态。


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大部分不得不去面对“阳了”的结果,那我们像保定人民那样淡定就好了:


该吃药吃药,该喝水喝水,该居家居家,该去医院去医院。


恐慌,除了加重问题本身,对事情的解决,并无益处。


做好自己该做的,就是最好的。


而我今天写这篇文,是因为——



根据其他国家的疫情走向,伴随我国各地防疫政策的优化,接下来的三个月内,会有一大波感染。


这波大感染,很多人都没法幸免(家中有老人、孩子和基础疾病的人,尽量要避开这波大感染)


“看,这就是放开的代价”,这句话将在这波大感染中,非常流行,也非常有市场。


阵痛和恐慌中,很多人会想念过往岁月的封控岁月。


希望回到过去的,大致分为这样两类:


第一类人,就是想趁机疯狂反扑的核酸公司。


为了巨额的利润,核酸公司会用恐吓的方式,鼓动公众的恐慌,试图让人们撵回“天天做核酸”的老路上。


这几天,某些不要脸的核酸公司,已经雇水军在网络上夸大其词地散播“看吧,这就是放开的代价”的言论。


普通人的恐慌,就是作恶者的黄金。


资本为了利润,不惜铤而走险,这是真相,更需要看清。



第二类人,就是被病毒驯化后,认为只有封控,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的人。


我不愿用激烈之词,恶意揣度这类人——


说到底,我们都是被疫情伤害的可怜人。


但我有个思辨,想和更多朋友分享:


一个人在监狱蹲久后,哪怕刑满释放,他依然会在“习得性无助”中,恐惧出狱。


因为,出狱,意味着新生,意味着未知,意味着改变。


而他已经在习惯中,对监狱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依赖。


这在心理学上,叫“受害者困境”,也叫“熟悉的味道”


你之所以一遍遍回到受害者的角色里,对创伤成瘾,因为那里有你熟悉的味道。


在熟悉的味道里,你宁肯沉迷于有毒的惯性,也不愿作出有益的改变。


但是,不踏出监狱,不面对未知,不直面考验,不历经风雨,又怎么成长呢?


成长的本质,是一场接一场的改变。


而改变的本质,是投身生活的真枪实弹里,在血与泪、歌与炮中,创造出新经验。


当新的行为,创造出新的经验,带来新的反馈,形成新的认知,加强新的强化,我们就穿越了暴风雨,并找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成长的本质,是在改变中创造新经验@网络


动不动就封控,动不动就全员核酸,是过去的旧经验。


这种旧经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


因为国家帮我们筛查了身边的每个人,并将危险与我们隔绝开来。


但病毒演化至今,旧经验已经违背了科学规律。


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正在吞噬掉很多人的希望和生路:


很多工厂倒闭,很多百姓失业,大量行业拉胯,很多人没有感染肺炎但因其他病症无法就医,正在逝去。


疫情之下的打工人@网络


这时候,我们必须舍弃旧经验,创造出一种新经验来。


如今,保定正在经历的,广州正在经历的,北京正在经历的……


这片土地上每座城市都要经历的,就是创造新经验的过程。


创造新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有忙乱,会遭遇凶险,会得到教训,会付出代价。


但,这是改变和成长必然承受的啊。


就像一个孩子,长久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中,被宠爱,被保护,被善待。


但有朝一日,他必然要从父母的臂弯里钻出来,去走向自己生活的战场,去解答自己人生的考题,去接受自己奋斗的命运,去在“历经风雨,终见彩虹”中,创造自己人生的经验。


当下疫情,是每个人当好自己第一责任人的时候,是每座城市创造自己新经验的时候,是14亿人成长改变的时刻。


抱怨“看,这就是放开的代价”,没有任何意义。


有意义的,是习得“打败忧虑的万能公式”——



在《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卡耐基总结了任何时候、任何境遇下,人类打败忧虑的万能公式。


这个风靡全球的公式是:


向自己发问,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如果必须面对这个最坏结果,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内心保持平静,想办法去改善那个最坏的结果。


消除忧虑的万能公式@《人性的弱点》

回到疫情这个主题上。


最坏的情况是:


“万一,我和家人确诊了怎么办?”


为了避免这个最坏的结果,我们最好要做的准备是:


第一:


就算陆续放开,“我”(泛指)也不会不戴口罩、不洗手、不消毒,胡乱出门。


第二:


就算确诊,“我”也不会恐慌,手忙脚乱,上网控诉,就叫嚣“看吧,这就是放开的代价”。


“我”要冷静下来,搜集并运用权威又专业的防疫知识,备好口罩、感冒药品、检测试剂和生活物资。


第三:


一旦确诊,“我”选择居家隔离,服用药物,观察病情,及时检测,不胡乱跑传染给更多人。


第四:


确诊后,哪怕症状很轻,“我”也会和社区、医院提前沟通,问清一旦病情加重,如何去方舱或医院的程序,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如是,才有资格当一个被好运青睐的良人。


这是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每个人的功课。


最后,请允许我以一位生活在保定的自媒同行“二旭妈妈”的文字,来结束今天的文章:


“在一个阳性确诊可以居家,基本没有任何监管的城市,公园依然有零星出门的人们。


公园角落,一个大哥正在跟着音乐打鼓。


大哥打完一曲,旁边不多的几个人竟然拍手喊着:‘再来一曲!再来一曲!’

那一刻,泪目。


冬天下午三四点的阳光照着,柔和宽容,我心底竟有点感动。


病毒阻碍不了阳光,阻碍不了新鲜空气,阻碍不了音乐,更阻碍不了人们热爱生活的心。


不说正能量,但每个人都真的在很用力地活着,生命本身就应该如花绽放。


期待春暖花开,病毒快点散去。



愿远方的你,好人好运。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新书《见字如面》全网热销中。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水木先生说经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