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亲节呼唤“父亲回家”,“去父留子”没有那么爽、“父亲缺席”的家庭孩子在流泪·····

吴小曼 汉娜书房
2024-09-26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丁丁是我写作班的孩子,他活泼、好动,看起来与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其他小伙伴都不爱与他玩,我问原因,他们都说他太粘人、总想参与到他们谈话、游戏中,但他什么都不懂。

他比同龄孩子心智低,眼睛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喜欢讨好人,反而让这些小朋友觉得他“粘人”。他妈妈说他自出生就没有见过父亲,一直与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他,或许他急切需要朋友,反而让小伙伴觉得“用力过猛”。

我们这代人多生活在“父母完整的家庭”,“计划生育”刚开始,因此很多家庭都有2-3个孩子,从小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即或父母工作忙疏于照顾,但还有爷爷奶奶照顾,因此很少有孩子觉得孤单、患上情感障碍。

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自由流动,独生子女与传统婚姻面临解体,这些00后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父亲缺席”(应酬增加、男人不回家)或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而“消费婚姻观”正在年轻一代中流行,他们认为不合适就分,最好“去父留子”,省得因教育分歧彼此撕扯。社会文化、婚姻爱情观的变化,使孩子正在承受着这些后果。


01

曾经我并不认为“父亲缺席”的家庭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几年前看了武志红的《巨婴国》才感到问题的紧迫。疫情前看了一个“爸爸、回家”的视频,才发现“父亲缺席”已经成了全球性困境,这一现象不仅在我们国家、在非洲、美国、欧洲已普遍存在。非洲是因为长期的“多妻部落文化”,有很多年轻的未婚妈妈,欧美是受“性自由”影响,传统的婚姻、家庭在被拆毁,中国文化比较重视家庭,但“共产主义运动”和消费主义已在改变着很多人的择偶、家庭观。

拍摄“爸爸、回家”的卡西·卡斯滕斯在全球发起了让“世界需要父亲”的事工,他认为当今很多的社会问题与“父亲缺席”有很大的关系。卡斯滕斯出生在南非,他一直在非洲参与扶贫和教育项目,他看到非洲社会的危机根源,非洲的贫穷、疾病、饥饿看似是由自然环境与人口结构构成,背后却是父亲的缺失。“性自由”、经济单一带来的后果是大量未婚低龄妈妈和离异家庭的出现,这些挣扎在饥饿状态的妈妈根本无法去完成孩童的教育,社会长期循环下去,就造成整个社会的“教育程度低下、孩童智力滞后”的现象,他认为靠物质支持根本就不能解决非洲的贫困问题,而是要从他们的文化根源、思想观念来改变这种状况。


02

卡斯滕斯把他的观察和采访写成了《世界需要父亲》,这部书很快成为畅销书。青橄榄文化公司出版了中文版,我在2020年对卡斯滕斯做了采访。后来这部书再版时进行了重新编辑,书名改成了《做个真父亲》

今天是“父亲节”,我想到很多家庭“父亲缺席”,他们忙于工作、应酬,但“父职”不比外在的财富、事业重要吗?因为亲情的陪伴、对孩子品格的塑造是一位父亲用生命在影响生命,这个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卡斯滕斯在书中写了阿布恩吉尔,她从未见过她的生身父亲。

“我从没想过父亲,”她说,“你看,妈妈就是家,家就是妈妈。然后这个男人来的时候,我只有5岁。”   根据她所在的科萨族文化,如果女人离婚,新的丈夫有权决定孩子们是去是留。但那个男人说“孩子们必须走”。所以她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但去哪里呢? 

  “去祖母那里。”妈妈说。这样,她5岁时被离弃。   

 “但祖母对我们很好。”阿布恩吉尔说。 

几年后祖母死了,她必须再一次离开,这次是去托姆比阿姨家。她搬进新家不久,托姆比阿姨就病了。这病反反复复,最后托姆比在45岁时死了。一些人知道她得了“那种病”,其他人只说是肺结核。 

 现在去哪里?判决下来了。两年后她被送到妈妈的一个朋友那里。她当时只有12岁,在那里待了一年。“那一年很艰苦。我不认识那里的孩子,我总觉得自己在那里很多余,我回到托克(Thoko)阿姨那里,14岁时,她与另外五人住在卡雅曼迪(Kayamandi)镇上一个小木屋里。“我们四个人睡在一张床垫上,一对同居的情侣住在隔壁房间。”   

 情况没有好转。托克阿姨负担太重,养不了这么多人,有一天她说:“你得离开,去找到你自己的地方。”她又不得不面临着离开,但去哪儿呢?    

孩子从小没有固定的住处、被寄存在不同的家庭,对于他们内心的惶恐我们很难感同身受。
卡斯滕斯在“世界需要父亲”中说,父亲缺席给儿女带来的创伤影响深远,这伤痛制造了“人间地狱”而非天堂的预表。他呼吁全世界的父亲们勇敢地正视现实,回归家庭。
写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原因是前天写意大利女总理 :她是7国集团唯一的女性领袖,曾被媒体丑化为“法西斯主义者”、需要打官司来维权 她的父亲在她小时候离开了她们,她不得不“半工半读”、历经了很多艰辛。她后来加入右翼政党兄弟党,呼唤回归信仰和家庭,这与意大利受“进步主义”文化影响、夫妻离异、家庭解体,很多单亲妈妈陷入贫困有很大关系。
“我是焦尔吉娅!我是一个女人!我是一个母亲!我是一个基督徒!这些身份绝不可能被夺走!”2019 年,梅洛尼在演说中如此高喊。
意大利兄弟党的口号是 “上帝,祖国与家庭”,媒体为了黑化右翼党,把他们的口号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口号“信仰、服从、战斗”相比较。2022年 8 月,她在演说中称:“意大利兄弟党的基因中没有怀旧的法西斯分子、种族主义者和反犹分子。”

03
可见,今天的主流文化是“自由消费文化”,婚姻也从盟约变成了“自由选择”,但孩子却需要在一个有爱、稳定的家庭成长,让“父亲回家”承担家庭责任这的确是反本能的一件事,从人的本能来说,人都想过随心所欲的生活、追逐身体欲望,而基督教的家庭观却是要战胜人的自然欲望,活出一种全新的生命,把孩子带向圣洁的生活,虽然看似受到了各种限制,却也避免成为欲望的奴仆,培养出良好的品格,人最终可以超越自己。
今天的中国离婚率不断增长,“父亲缺失”与“父亲影子化”正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很多父亲从教导孩童的职责中退出,把家庭的主导权交给妈妈,导致越来越多的亲子关系失衡与冲突。
借父亲节,我们再次呼吁“爸爸,回家吧!”
这里,我们不仅仅是要让父亲的身体回家,而是要他们把心放在家里,让父亲的心转向儿女,而情感疏离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人心背离”。
在以色列的先知书中,上帝就借先知的口责备以色列人:你们又行了一件这样的事,使前妻叹息哭泣的眼泪遮盖耶和华的坛,以致耶和华不再看顾那供物,也不乐意从你们手中收纳。你们还说:“这是为什么呢?”因耶和华在你和你幼年所娶的妻中间作见证。她虽是你的配偶,又是你盟约的妻,你却以诡诈待她。虽然神有灵的余力造多人,他不是单造一人吗?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愿人得虔诚的后裔。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谁也不可以诡诈待幼年所娶的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休妻的事和以强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恶的。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不可行诡诈。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犹太人在各个领域取得显著的成绩,这与他们非常重视家庭、婚姻有很大关系,而且他们特别强调父亲、母亲在家庭中的平等职责,使家庭成为一个小共同体,才能建立社会这个大的精神共同体。孩子从小受到爱与服务社会的训练,他们就会有改变社会的热情。
主张拆毁家庭、高喊“去父留子”极端文化的人不妨看看非洲,他们的性、婚姻就很随便,很多女性不到20岁就生孩子,他们的孩子通常也会走上他们的老路。今天在美国很多非洲裔家庭,也是单亲妈妈比例最多的,他们的子女受教育、吸毒的比例也是最高的。
而很多犹太家庭,父母为博士,他们会生几个子女也会成为博士,这样他们整体文化水平就会不断提升,这就是注重婚姻价值、一夫一妻对于家庭稳定、和睦、培养敬虔后代的益处。
在传统中国也注重家庭,但三妻四妾会让家庭成为等级制中心,这使不同妻子与孩子之间的勾心斗角和财产战争会让人陷入人际关系的网络中,他们很难发展出完整的心性去创造、改变这个世界。
要让家成为天堂还是地狱,其实就在于个人的选择,这两条路早就通过历史、事实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END
因为所写内容容易“擦枪走火”,曼话空间已经几次封号,请关注小号!

往期精选

“苦难”都是有缘由的,73%的巴勒斯坦人表示支持10月7日的“恐袭”

这个女人这么可怕吗?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法国掀起反“勒庞游行”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汉娜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