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hatGPT刚来,EctoLife已在路上,思考和生育都将交给机器吗?

任乐平 记忆弹窗 2023-02-24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不久前,德国柏林生物技术学家和科学传播者哈希姆·盖利发布了一个名为“EctoLife”的人造子宫创意概念视频,令世界为之哗然。



无独有偶的是,国内某些省份“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的公布,也在各路媒体上引发了热议。 


2023年刚刚开端,生育问题俨然以非同寻常的姿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与“不婚不育”“人口负增长”“女性终身无孩率”“延迟退休”等社会问题裹挟在一起,触碰着大众的敏感神经。


尽管是创意视频,但哈希姆声称相关技术已经准备就绪,大概10年之内相配套的生产设施就会面世——如果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对生育方式进行选择,“母腹or人造子宫”,你会如何抉择呢?


此外,EctoLife为何会存在?它是如何进行具体孕育工作的?有没有相关技术渊源?又会不会引起伦理争议?凡此种种,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未曾获悉的一个盲区,但让人不得不接受的是,人造子宫技术或许真有可能实现,因为在科技前沿领域,我们永远不要质疑“永远到底有多远”……


    抵御低生育率的“孵化”术


该创意视频,最初是在推特上火爆开来。这个概念片的名字叫做《EctoLife:全球第一个人造子宫工厂》,其创作者正是分子生物学家、科普博主哈希姆。



视频里,配音解说的措辞严谨且专业:


“EctoLife是全球首个人造子宫工厂,由可再生能源进行驱动,帮助全球不能生育的夫妇拥有自己的亲生孩子。”


“对于罹患疾病失去子宫的女性来讲,这是一个绝好的取代。”


……


据哈希姆所言,基于全球人口下降,人类文明面临危机的现实,他整合了过去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构想出这样一个技术上可行的解决方案:建立一个看似魔幻实则势在必行的“分娩舱工厂”,每年“孵化”出3000个婴儿,对“全球不孕症危机”进行技术层面的抵御。


他的理念,对人口现状这一困境做了科学层面的呼应。有一项来自于2020年的研究显示,到2100年,全球大概将有23个国家的人口将削减到一半的数量,到本世纪末,8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或许会达到8亿多人次,而对比2017年的1.41亿,显然触目惊心。


并且,传统的生育方式越来越被更多的女性所诟病。女性受教育程度增高、婚姻家庭关系嬗变、男性精子浓度下降、职场高强度、养育成本增高等因素,无疑促使了一部分女性群体干脆摒弃生理构造强加于人的“生育功能”,试图做回自己。


哈希姆在回应《科学玩意儿》的采访时还补充:“这种外部生命的诞生,之所以会取代传统分娩,不仅对全球生育危机是一场防御,还能满足那些担心妊娠并发症者的需求,有些父母同时也厌恶收养机构对他们的漫长回应。”


 一键分娩,全程无痛


怀孕辛苦,生产痛苦,还伴随着意外的风险,但有了EctoLife,烦恼通通减除。


在这个人造子宫工厂,有75个实验室整装待用,每一个实验室能搁置400个完美模拟母体环境的人造子宫,准父母们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将卵子和精子结合起来,选择“优质遗传胚胎”,借助基因编辑工具,在胚胎植入人造子宫之前,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把家族可能带有的遗传疾病一一消灭在初始状态。



“每个婴儿都会有定制的特定营养素,身体的任何特征都会被监测,且偏离正常妊娠的异常情况会第一时间上报。”


哈希姆称,婴儿的父母能360度无死角地观摩胎儿生长过程,包括体温、血压、氧饱和度等体征的数据,都可以连接至他们的手机,即便忙于工作,也能“分个短神”同步观测到孩子的发育进程。分娩舱也可以高清直播孩子的成长画面,有雅兴的家长能够分享到朋友圈,迎接亲朋好友的海量点赞!



当然,还有升级的服务,家长能对着胎儿进行胎教。强大的VR头盔一戴,就能体验在舱里的近距离接触,父母可以播放语音和音乐给孩子,让他们提前学习一点新单词也不是难事,甚至还能感受婴儿的胎动,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



总之,这人造子宫的环境不会比母体差,每个分娩舱都有两个中央生物反应器,一个把营养和氧气通过人造脐带传给婴儿,一个用于丢弃孩子的排泄物,可谓面面俱到。当然,如果父母实在不放心,还可以买一台分娩舱放到家里,全程自控。



10个月后,同样的瓜熟蒂落,只消按下按钮,羊水就会慢慢排空,新手父母能就把小宝宝从生产荚舱中抱出来了!



魔幻,源于生殖技术的进步


简捷、魔幻的EctoLife生育方式,刷新了人类对于生殖问题的认识。


实际上,早在1978年,人类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就在英国曼彻斯特某医院出生了,她是首位通过体外受精技术诞生的婴儿。


医生从路易丝母亲的卵巢中取出一个成熟卵子,在培养皿中与路易丝父亲的精子进行结合,生成胚胎后植入母体子宫内。9个月的正常妊娠后,路易丝诞出。接着,这对夫妇又用同样的法子,生出了次女娜塔莉。



这个家庭很有意思,他们仿佛从这种生育方式里找到了乐趣。上世纪末,妹妹娜塔莉也沿袭了父母的老路,通过试管技术生了一个孩子,时隔几年后,她的姐姐路易丝也藉此新添了一名健康男丁。据统计,目前通过体外受精技术诞生的婴儿,已超800万。


2017年的生物袋实验(Biobag)对人造子宫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科学家利用Biobag培育了8只羊羔的胚胎。


到2021年,以色列科学家雅各布.汉纳又在这种类似于Biobag的人造子宫内,把小鼠的胚胎培育了11天。这些人造子宫里培育的动物,落地后与其他同类物种并无二致。



耐人寻味的是,脑洞大开的作家们也对这些魔幻的生殖技术进行了文本上的探讨。美国小说家Ira Levin有一部作品叫做This Perfect Day,作者带着黑色幽默的口吻,把人类的生殖问题带入了一种程式化的流程:


人们一出生就被圈养,由计算机进行数列编号,再由电脑操控他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就像批量生产的零件,语言一致、食物一致、着装一致,生命的任何阶段,都被程序来设定该做什么事,比如同哪个“零件”结婚,又在何时继续生孩子……被注射了药物的人们,变得麻木,开始满足于这种生活,直到62岁时被集体处死。



这样荒谬的魔幻情节,映射了人们对于生殖技术的社会情绪,如果Ira Levin当时能看到人造子宫工厂的话,真不敢想象作品还会构思出一些什么花样来。


从《蛙》到“批量产婴”,争议不断


不光是国外的作家对生育问题关注,国内也涌现了优秀的作品,莫言的《蛙》则是其一。



《蛙》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把“姑姑”这位乡村女医生由计划生育前的“送子娘娘”变成计划生育实施后的“杀人恶魔”的故事,写得入木三分。


实际上,莫言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则“生吞蝌蚪避孕”的荒诞新闻,他用最接地气的故事直击了人物灵魂深处的极致痛苦,呈现了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


“《蛙》讲述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计划生育放在当时,肯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历史的反诘与拷问,如今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人造子宫的批量生产,将要颠覆原有的生育模式,不得不说,随之而来的伦理考量又会掀起巨浪。”有学者如是说。


果然,创意视频在网上公布后,第一个争议的问题就是“精英套餐”是否有意义。基因编辑技术能改造300多个基因,包括发色、肤色、瞳色和身高、智商等,家族遗传特征与疾病也能被抹杀,这需要层层收费的“个个皆精英”模式,遭到了一些人的狂怼:


“哈希姆恐怕是疯了,他想扮演上帝,搞坏传统家庭格局。”


“没有坏,就不能体会好,没有疾病与短板,就不知道健康的意义,不经过痛苦,就得不到任何深刻,这是生活赋予世界的多样性。这种概念视频,恶心!”


“这只是冰冷的工具,把亲情推得更远了,家庭纽带难以紧密。”


“批量生产韭菜,榨取价值而已,这是养殖业!”


……



哈希姆期待打造的“完美婴儿”计划,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狂喷,不知他本人得知后,会作何感想。


也有人理性分析,生不是最痛的点,育才是,如果大量人造婴儿面世,那他们能不能获取毫无保留的母爱父爱呢?连伦敦国王学院也有一位产科教授发言,哈希姆的视频并非科幻,技术上的确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但尚需考虑道德层面的问题。


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是个全新且谨慎的开放性话题,至于最终如何走向,只能拭目以待了。


(图源网络)



打造全球最大车企,丰田第二代掌门人离世

打败三个世界第一,他为中国首夺世界冠军!

从16年老兵到狂飙“老默”,棒棒糖杀手如何养成


在记忆碎片中找寻与世界的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