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日 | 中国中化以科技创新“守土”尽责
今年6月25日
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
宣传主题是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
土地是生命的载体
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中国中化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以科技创新守护土地
快跟小化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领先的农业科技龙头公司,中国中化旗下先正达集团中国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农业减肥减药,开发绿色产品,并不断探索保护性耕作,多措并举,与农业从业者共同守护土壤健康。
“厚圃土壤健康+”服务平台
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在“土壤健康+”战略之下,先正达集团中国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厚圃土壤健康+”综合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方案集成应用,守护土壤健康,激发土壤潜力,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改善土壤健康首先需要一套科学的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厚圃土壤健康+”已迭代出一套土壤健康基础评价指标,涵盖物理、化学、生物三大项约20项二级指标,能够结合区域土壤类型和作物特点,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目前,“厚圃土壤健康+”已形成“土壤调理、土壤防控、土壤激活、土壤治理”四条产品线,并在云南、山东和河北等多地开展试点,通过各项针对性的举措,解决耕地土壤存在的酸化、土传病害、有机质和微生物菌群缺失、重金属污染等土壤退化问题,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MAP免耕种植技术
破解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推广关键难题
黄淮海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冬小麦产区,然而,多年的集约化冬小麦生产给黄淮海地区的土壤和水资源带来很大压力。
先正达集团中国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与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大自然保护协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开发了适配小麦区的免耕播种技术。该技术利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和镇压,采用种子处理技术还能起到防病防虫抗逆提苗效果,同时制定了标准的作业流程并进行技术推广应用。
最新的推广示范成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在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的同时,使土壤氮和磷含量分别增加13%和10%,0-40厘米土层土壤固碳平均增加7%,农户生产成本每公顷减少约1500元,每年净收益平均每公顷增加约2700元。
根际生态系统管理理念
打造更强大的作物根系
“耕际空间”是先正达集团中国针对土壤和作物根系问题提出的一套根际生态系统管理新理念,从调节根际微生物环境、优化土壤理化环境、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三个维度,共同营造作物与环境的互动和谐关系,为作物健康和丰收打下基础。“耕际空间”有全面、专业的产品方案及更新完善相匹配的服务中心。目前,“耕际空间”已服务过万用户,帮助他们解决土壤及根际生态问题。
盐碱土地种上水稻新苗
吉林省大安市龙海灌片的耕地以盐碱地为主,大部分土壤pH值在9.5以上,含盐量0.4%以上,属于重度盐碱地,不适合作物生长。
根据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特性,中国中化旗下中化环境有针对性地从施工面、改良面及种植面进行技术创新与相关产品研发,建立一体化改良培肥技术体系,打造“耕-种-管-收”智慧农业系统。
2023年1月,土地平整工作有序进行
盐碱地修复项目团队通过一体化改良培肥技术及施用复合改良剂交换脱碱,帮助土壤建立“淡化表层”,并通过施用“稳定性有机物料”及多功能营养调控物质,对“淡化表层”进行快速培肥,使之转化为“熟化耕层”。目前,项目已进入培肥地力、持续改良的管护期。
2023年5月,育苗大棚的水稻新苗郁郁葱葱
2023年6月,插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老场地”的新故事
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铅锌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第九标段)项目位于湘江边的常宁市水口山,是我国重要的铅锌产地。
这片土地因矿而兴,也因矿而困。
该修复试点项目为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申报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涉及常宁市水口山镇、柏坊镇23个行政村,治理范围76平方公里,土壤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
中化环境科学业务板块企业中蓝长化在常宁生态修复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按照“三同治”模式,推进废弃矿山山上山下同治理、地上地下同治理、流域上下同治理,对生态系统进行完整修复,实现“山青、水净、林绿、田广”的预期目标。
土生万物,地载万代
耕耘栽种,繁育生机
中国中化致力于以先进技术和有效解决方案
守护土壤的健康,回馈大地的脉动
保卫“大国粮仓”之基
守护“粮食安全”之本
来源:先正达集团中国、中化环境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