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冷静的头脑,温暖的心丨我的光华记忆

望熙晨 走进光华
2024-10-27

作者简介

望熙晨,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2017级本科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等称号,毕业后将入职波士顿咨询公司。

写在前面

还记得最初踏入光华的那一刻,我在入学开学典礼的新生代表发言稿中诉说着自己对光华的期待——“商业上的成功绝不是自私的享受,而是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人文关怀”,以及“光华人的发展已不是单调的、无味的,而是多元的、全面的”。如今走过在光华的四年,回首最初眼里澄澈的梦想与一步步走来的或晴朗或萧瑟之路,不禁感激光华没有让那个曾经仰望她、对她抱有极高期待的小女孩失望;不仅如此,她还带她看过了最亮丽的风景、经历了最低迷的时光、与各种温暖而美好的人相遇,让她在起起伏伏中不断充实自我、收获成长。

站在大学的门口,你或许也与当时的我一样,对光华有着美好的期待,却又掺杂着很多紧张不安。在这里,我想与你分享几段我在光华的几段经历。

01

“Aggressive”

“Aggressive”是什么意思?

在高中课本里,它被解释为“好斗的、富于攻击性的”,也被解释为“积极进取的、志在必得的”——一个褒贬色彩很微妙的词。而高中时第一次学到这个词的我,没有意识到在来到光华之后,会与这个词展开长久的纠缠、斡旋。

如果你见到高中时候的我,一定会惊讶于那时的我与现在的我的不同。

记得高中时,我是较为典型的看上去比较内向含蓄的学生。尽管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没有很强的欲望将其表达,或者出于害怕犯错的心理抑或是出于对被人公开议论的本能性逃避,我不是很想在公众场合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每当老师上课点人回答问题时,我会习惯性地避免和老师的眼神交流、以防“中枪”;当班级或者学校有类似模联、辩论之类的活动时,我也很少去主动报名。

高中时代,身边大多数的同学和我一样。大家有着“不争、不显、不露”的情怀,一心在课业与书本中默默耕耘;而每次期中或者期末考试后确定的分数与揭晓的排行榜自然会将每个人耕耘的成果以两个数字的形式精准刻画——该多的一分不多,该少的一分不少。

于是,我也在这样的舒适区内自得其乐。不需要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要把目标函数——六门功课的总分最大化就好了;不需要特地去争取什么,考试是自己与自己的较劲,将知识输入、处理再在考试中变着法子输出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唯一要做的事情。抬头看路似乎不那么要紧——路,前人已经铺好了;我要做的,只是埋头一步一步扎实走下去。

上了大学之后,我再一次听到“Aggressive”这个词。只是,此时的“Aggressive”的概念被具象成了某一类人。他们气场强大、带着一种天生的傲慢,他们特别能说、能说到根本不让别人插话,他们很“卷”很拼、目标明确,有时候甚至会让周围的人略觉不适。而“他们”,也经常成为新生们讨论的话题,P大树洞(北大的一个匿名交流平台)上大家带着调侃的语气津津乐道的“典型光华人”,大多也是指他们。

这些人的存在,将我的舒适区打破了。因为他们的存在,我感到了一种隐隐的压力——仿佛我若不发声,便没有人听我说话;我若不展现自己,便没有机会会垂青于我。在这个囚徒困境中,作为新生的我有些乱了阵脚,于是也开始学着他们,去做一些在当时的我看来是“很A”的事情。

在这种尝试中,我的确受到了重重阻力。记得在一次讨论课上,老师给出了一组数据,是一段时间内部分公司的股价表现与标普500的对比。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标普500指数的含义,只知道标准普尔作为评级组织为投资者提供公司的信用评级;但依旧站起来,基于我粗浅的认识发表了一通对这组数据的解读。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很多观点都没有触达问题的核心、甚至是谬误的;但讨论班的老师也并没有因为我犯的错指责我基础知识不扎实、或者浪费他人时间,而是对我的“best judge”表示了认可,并温和指出了我的不足。尽管老师和同学对我的错误体现了极大的包容,但这次经历也告诉了我,形式上的积极主动只是表象,需要有强大的内容与逻辑的支撑——不要为了说话而说话,重点在于我要说什么;同样的,不要为了表现而表现,看似做了很多、其实什么都没有做。

带着这样的教训,我开始思考我在做大多数事情时背后的逻辑——为什么这样做。例如,经济学讨论班上,我会努力尝试着主动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因为我希望促使自己去有逻辑地思考身边的经济学问题、并在与老师同学们的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我加入了辩论队(这是一件对高中腼腆的我而言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我希望自己能适应在高压力下快速组织逻辑与高效语言表达的氛围与节奏,哪怕屡屡犯错。再例如,我报名了迎新晚会的小品,一改之前内向的作风,去演一个爱犯花痴、语言动作夸张的喜剧角色,因为我希望自己能探索更多的可能、同时给同学们带来欢乐。毕竟,进入大学以后,选择变得太多太多——学习、学工、社团、工作、兴趣……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变很容易陷入焦虑迷茫的状态、堕入同辈压力的陷阱。

在光华的这些经历让我渐渐明白,不是说话快、特能说就叫A,也不是疯狂刷存在感就叫A;“Aggressive”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并且朝着这个目标有计划地行动、主动地争取。

其实“佛”也好,“A”也罢,都是不错的生活状态。核心问题是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之上,“佛”和“A”都不过是外在的形式罢了。光华的环境表面上催化了我从“佛”到“不佛”的转化,但更深层地,是教会我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主动去争取、主动与“不适感”作斗争、主动一次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而成长,或许就是不断走出舒适区的过程。


02

光华是我实现目标的土壤

与走上学术道路的同学不同,我将就业作为自己的主要方向。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高中的竞赛经历告诉我,我更喜欢与人交流、去应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如果让我长期闷头与一些数字/理论去较劲,我可能会疯掉。二是觉得自己在逻辑思考、沟通能力方面有相对优势,与咨询行业的人才要求比较匹配。三是在调研了许多公司的要求之后,发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入职之后没有差别。于是决定尽可能本科就业。

而幸运的是,光华为我提供了实现目标的土壤。

大一的时候,在光华的学长告诉我,咨询是企业的医生。当时便觉得这个表述特别有趣,也在他的“怂恿”下熬到凌晨两点,拼凑了人生第一份简历,递给了PCA(北京大学咨询学会)。现在回头翻了翻那时的简历,真可谓是搜肠刮肚,把所有有用的没用的经历统统堆砌了上去(包括高三暑假给人补课培训的经历),就差把家底翻出来告诉面试官了;简历的底端,还特地附加了一段“自我评价”,显得稚嫩而不专业。

现在回想起当时拿着这份简历、穿着正装,有模有样地去面试的自己,又傻又认真的样子,还挺可爱的。心中对当年面试我的光华的学长学姐充满感激——居然不仅没当着我的面笑出来,还给了我加入社团的机会。

此后,我便从零开始了我的求职路程。从PCA到HFA(对冲基金协会)、到CMA(资本市场协会),我了解到金融领域的各个细分行业是做什么的、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以及什么样的人适合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愈发明晰。同样地,我也从零开始学习到行业研究的方法、尽职调查的步骤、估值建模的技能……一步一步地,积累自己的行业经验。

后来的我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公司的面试,也在不同的行业进行了实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无数次感到巨大的压力与深深的焦虑。然而,我始终记得在我大学的起点的这场面试中,两位光华师兄师姐对我的鼓励与包容;以及在社团活动、商赛、实习的道路上光华的前辈们对我的指引,还有光华的小伙伴们与我的同舟共济、互帮互助。这一切,都指导并激励着我更有信心地向前迈进。

其实,我的经历只代表了在光华里无数种可能中的一个。在我的身边,还有沉迷于经济学研究的同学、一心奔赴在学术的前线,有勇于实践的同学、在校时便已启动了自己的创业项目,也有多才多艺的同学、用说唱为光华和北大代言……光华是一个多元的、多彩的地方,她尊重每一个努力者的选择——无论是成为“学术大牛”、“商界精英”,还是走向文学、艺术、法学等等其他领域,抑或是做一个平平淡淡的普通人——并且为我们提供最丰富的资源与支持。多元多姿、百花齐放,当是如此。


03

“Cool Heads and Warm Hearts”

在光华的第一堂经济学课上,老师便跟我们讲到“Cool Heads and Warm Hearts”。诚然,在理性人假设下,我们要有“冷静的头脑”,去仔细测量、分析、计算利弊得失,从而做出最优决策;而同样重要的,是“温暖的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关怀。正如萨缪尔森在其书中所言:

The ultimate goal of economic science is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people in their everyday lives.

如果你问我,在光华的四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育之一是什么,或者说,我离开光华后会铭记一生的格言是什么;那么我一定会说这句话,“Cool Heads and Warm Hearts”。

大学四年中,我一直在寻找公益领域的机会,也在思考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我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在大一时,我报名了光华管理学院的公益案例大赛,第一次了解到共益企业(Benefit Corporation)的概念、运作模式及其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大二时,我为一家致力于乡村教育创新的创业公司提供义务咨询服务,并且为他们争取到了一家公益基金的投资。但在这些经历中,我都是旁观者与参与者,从未有机会进行主导。

而在大四时,即将成为咨询分析师的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北京大学咨询学会,独立领导一个帮助某女性权益保护相关的NGO项目。从与客户沟通需求,到组建团队,再到项目的计划、执行、与客户反复沟通、再计划、再执行,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感觉肩负着前所未有的责任。

我看到,在公益项目的运营中,负责人难免有对未来的迷茫,“有的时候付出和成果不成正比”;有对难以凝聚项目成员的感慨,“全职公益收入真的很少,大家都需要生存下去,有买房、买车的各种压力……所以我觉得真的很难”;也有对机制不完善的无奈,“国内对公益的支持真的很少,注册起来尤其困难,任重而道远。”

同时我也看到,投身公益事业的人是如何义无反顾,“从小到大就喜欢做志愿者的事情,经常往养老院跑”、“听了她们的故事,我真的很难过,想要做点事来帮助她们”、“一旦做了这件事,你就有责任了呀,项目就像一个孩子,它是有生命的!”

一字一句,都格外触动人心。多么真实,多么赤诚,多么感人。

有的人到了顶峰,只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有的人身在高处,却仍不忘弯下腰,将忧虑的目光与关怀的手伸向仍在山脚蹒跚的人。

我还记得项目结束时,客户对我们方案的称赞与感激,以及看到客户真正去践行我们为他们提供的建议时的那份满足感。如果说现在的我能做些什么,那么便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用咨询的技能帮这个组织变得更好、更强、更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如果说未来的我能做些什么,那么便是不忘初心,始终践行“Cool Heads and Warm Hearts”的精神内核。

“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是光华人一代代传承的使命。我们都在路上,我们都在不停探索着。

还有很多想说的话,奈何纸短情长。最后的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跟着人群走是一种选择,一种安全的选择;跟着爱好走,跟着理想走,是冒险的选择,有不可预料的成功和失败等在前面。但因为年轻,选择得起,失败得起,可预料的未来反而无趣。”

我很庆幸当年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来到光华,并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认识并接受新的自己。希望站在大学门口的大家,也能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所爱的、所想的,去经历、去成长。
作者

望熙晨

审核

吴蝶

编辑

侯相至


特别鸣谢光华本科研究生项目办公室

走进光华

https://gsminspire.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走进光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