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则不蔽 · 科学的实证方法系列| 第一期:引言

朱景琛 走进光华 2023-09-28


郝卿年是一名高一学生,正如其他高中生一样,还保有着一颗赤子之心,至少现在还有。


     这个学期,卿年在政治课上要学习《经济生活》这本书,这一天他听到老师讲到央行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感觉经济学如此奇妙,小小的一个变动竟然能够撬动偌大一个国家的民生福祉,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豁然开朗。当晚,他就和父亲说:“我以后要学经济学,成为一名大经济学家!”



 然后他就又被他爸灌了一次顶,只是这次不是醍醐,而是凉水:“瞎扯什么玩意,你给我老老实实学一门技术!”


经济学是科学

郝卿年他爸这样的观念很常见,认为经济学、金融学玄玄乎乎地,不如一门理工科实在。这个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因为科学的经济理论真正引入中国是近三十年的事;另一方面,在高中,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的科学性并没有在任何课程中普及,相比于数理化生或是触手可及的计算机,经济学是神秘而缥缈的。


      然而可以理解,并不代表这就对。认为它“虚”、“玄”的人,玄不在经济学,而在于这样的人。不了解,自然认为不实,但不实的是人们的认知,而不是这门学科。科学的实质在于论断是否可以被证实和证伪,这与它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领域无关。就如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不断揭开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一样,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是要发掘人类社会背后的各种问题,他们所用的方法和精神都是科学。经济学就好比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它的理论假设和推理十分清晰(这很大一部分有赖于数学的应用),并且有着自己的一套实证方法来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本质上唯一的区别就是关注的问题不同,比如物理学关注的可能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电磁的交互这样的自然问题,而经济学关注的问题则可能是资本市场如何能健康运作、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教育如何改革可以同时照顾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经济问题。


      也许更高级的批判就要在这里介入了。有人说:“物理、化学、生物都可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变量实验来证明或证伪结论,经济学就不可以!”

内生性——科学性的威胁

诚然,人类社会中有关市场、政权、民生的问题,做不得实验。若想佐证论断,只能用现实中的观测数据(observation data)。比如我想选择大学,可以从A校和B校中进行选择1,我怎么才能知道A校是不是真的比B校更好?我不能找一波高三同学,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上A校,一组上B校,四年后出来看他们哪波人更厉害,因为如果B校确实不好,那么我岂不是坑了那一组同学?所以我只能找来两校的毕业生数据来比对。发现A校本科毕业的人全都一个月5万,B校本科毕业的人全都一个月……不到五万,(Q:具体多少?)一千七。


1 随手命名,并无特指。


   

      这时的我心满意足,准备填报A校作为我的第一志愿。就在这时,B校老师突然给我打电话。我想,多些信息总是好的,于是接了起来,对面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你被数据骗了!”


      他们的解释也不无道理。那个B校老师说,B校保研2更容易,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都去读研究生了,而A校的本科生都没地方读研只能去找工作,找工作的收入必然比读研的高。由于我很想多读点书充实自己,所以我决定报考B校来保研。但这时又有人说,如果不想做科研工作,研究生都不是必要的,如果本科毕业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没必要读研,只有本科不行的人才拼命保研,于是我又考虑回到A校……


2 全称“推荐免试研究生”,即保送攻读研究生。

这就是社科让人感觉看似“不科学”的地方。由于我们只能依靠观测数据,而观测数据背后的解释却可以千奇百怪,至于“两校的本科培养差异”到“两校毕业薪酬差异”的因果关系,看上去很难验证。那么,以这种容易引起争议的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可能从根上就是错的。


经济学家的武器

     按照这种认识,经济学家这么多年来就是在死皮赖脸地自欺欺人。(不好意思,这里我还是得用一下经济学的思维逻辑3)既然这样,那么经济学不值一提的学科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被大众认识到,从而不再相信经济学成果,也就不再需要经济学成果,对于应用经济学成果的行业(金融、咨询等)需求降低,这些行业的薪酬就会变低,选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会越少……


3 这里所谓经济学的逻辑,指的是我们相信在长期市场会通过价格(工资)对实际价值做出反应。


     

     依据现实情况,似乎经济学没有那么不堪。确实,“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4仅仅依靠可见的信息,认知必然会有边界——自然科学也是如此,只是自然科学的边界可能看上去广一点,但到了量子领域,仍然无法通过实验观测到一切。比如在物理学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然而在牛顿的时代,当时的技术和知识还不足以使人们发现这些局限。然而,“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发挥人心灵和思想的作用往往会把认知的边界向外推上一推,这种作用可以是对现实在理论上的提炼,也可以是对于现实观测进行某种奇妙的整理,进而达到和自然科学实验几乎等同的效果——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


4 出自《孟子·告子上》,后同。


Economics is as exciting as any science can be: the world is our lab, and the many diverse people in it are our subjects.


——Mastering Metrics,

Angrist & Pischke

     

     社会科学研究难,因为人是如此复杂的一种事物,但困难不是放弃研究的理由,“鸟兽不可与同群”,只要你还在跟人打交道,就总会有冲动想要把这个社会搞得更明白一点。首先,经济学关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做实验,只是涉及人的实验会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解决;其次,即使仅通过已有的观测数据,我们仍然有办法识别自变量到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相信我,这里不是在危言耸听,当你学会之后,你会为之惊叹——至少在刚学完的时候)。


     我们会在后面的推送中陆续为大家讲述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各种巧妙方法和其应用实例。下一期,我们会介绍经济学中的随机实验。当然,经济学中要做实验就会面临自然科学实验中遇不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像《叶问4》里李小龙说的:“the door will not fight back, but I will.” 当你希望对人进行一些操控时,他很可能不听你的。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做什么假设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咱们下回再说。

作者  朱景琛

审核  刘浩宇

排版  刘穆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