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明代美学谈起,不尚雕饰与繁缛的当代“长物志”

回归本心的 安邸AD 2022-10-24

一直以来,《安邸AD》以建筑、设计、艺术、人文的方式去回应“美,是什么?”美有不计其数的表象,我们不止步于呈现美的事物,更试图沿着生活的脉络去解析支撑美的精神建筑。10月刊《去繁就简 回归本心》从“眼之所见,耳之所闻,乃至五感到心之所感为‘美’”的感受,与你一同领略美作为观念之存在的当代“长物志”。本期专题从6位收藏家、创意者、设计师的视角出发,分析明代美学的构成,立足当下视角,体悟汉文化的风骨与精髓;再去到8个世界各地的气韵生动之家,它们无不展现着内敛节制的纯粹质感,是设计师对简与繁的思考及实践。愿你在这趟去繁就简的美学旅途上,回归本心并生活于美之中。



风骨的细节

Aesthetics of 

Ming Dynasty

自宋代美学与“四般闲事”之后,我们探寻传统美学新传承之旅,把目光聚焦在明代以及最能体现这个时代气质与风骨的明式家具。承上启下、汇聚东西的明代,在文脉上既继承了汉唐与宋代的荣光,又因造船业的兴盛、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家具与器物因海运贸易,让西方人接触到真实的东方生活细节。那是一个物质文化极为丰富的时代,也是一个发现内在、回归本心的时代,明代的文人、艺术家、哲学家,将汉文化的精髓,骨子里的内敛、节制,又不失风骨的分寸感,借匠人之手,化解在家具、器物,与它们所构建的空间氛围里。

向左滑动

多年潜心于古典家具研究的田家青先生,是王世襄先生唯一的入室弟子,开创了视家具为艺术品的创作实践。无论是鉴赏艺术与古典家具,又或是从明式家具出发,探索符合当下时代精神的创新设计;多年来田家青先生一直跟自己较着劲儿,寻找“不差一口气的好”。那一口气,往往发生在最微妙、难以捕捉、又最见功力之处,凝结在艺术修养、为人处世、人生境界之上。

向左滑动

壹贰入木品牌的创办人、设计师路阳认为,明式家具这座美学“大山”,古人已经做到了极致,不一定有人能超越过去,但他一直循着传承与创新的道路,攀登着这座文化与美学的大山。他相信明式家具与我们这个民族所传承的性格、文化脉络是相通的,其中蕴含的那种内敛、含蓄的底层逻辑,以及文人、士大夫的隐趣,延续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态度,也对当下生活极有启发。

向左滑动

保留了明代徽州建筑的格局与制式的文郁堂,几根大柱一撑、木梁一横,便把精神骨架立了起来,身在其中,人有人的风骨,物有物的气度。在文郁堂主人郁建明先生与建筑师王灏慎之又慎的修复和改造下,这座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的明代万历年间建筑以穿透时间、纵横自如的美感自然“拥抱”了某种恒久的价值,将上下数百年的风度意趣尽数收编。正如郁先生所说:“‘明代’就是‘当代’,这个‘当代’审美不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种品位概念。”

向左滑动

作为明代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开山鼻祖,徐渭总以聪明狡黠、爱捉弄人的天才形象出现,其狂放不羁之诗书词话承前亦启后。担纲建造徐渭艺术馆的建筑师胡慧峰,尝试与这位明代大艺术家进行跨越时空“对话”,他从相似的艺术语言出发,追求精神上的理解与契合,而非表面的形似,以这座建筑致敬艺术家的精神特质。

向左滑动

提出明代家具特有的“素工”美学概念之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秦一峰对于明代素工家具的研究又成为他开启负片摄影创作的契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凝视所摄之物,其本质其实是对时间的凝视,深入寂静虚无之地, 捕捉源自生命深处的声音。

艺术家杨凯从2012年开始“画椅子”,10年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39幅作品的系列《礼》。他反复将明式椅子的形象嵌入画面,但表现风格与创作手法却颇为先锋。在明式椅子严谨、极简的审美态度中他看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内核,恰如历史时光中的一面镜子、一个符号,几百年的“距离”亦让他更加冷静地思考不断变化的当下。


五感的建筑

Architecture For

The Five Senses 

向左滑动

建筑师隈研吾近日在北京的展览“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将人的感知作为主角,形、声、闻、触、心成为他创造的建筑的底色,更是他认为的21世纪建筑的发展方向。


自在的秩序

Free in Orders

向左滑动

素元创始人、设计师武巍将草场地 一个杂乱的仓库空间改造为集工作、生活功能于一体的双栖空间。家具和艺术品皆因必要而存在。新空间多了平常生活里家的影子,在每一个房间中,精雕细琢的手工木质家具与艺术家的画作互为风景,叙述着漫不经心的闲适与悠然。


石我合一

Spirit in Stone 

向左滑动

工作室的空间布局对称,呈现规整之气,木门敞开时,整个空间被贯通起来,中国传统空间的气势感扑面而来,满足了家具品牌“历目”创始人、设计师、收藏家唐春光对工作室设计“正”的要求。“正”是他打造空间的基础语言,而“生活”如何被安排在规整之下,唐春光认为需要“净”和“松”两个境界,这亦得益于空间中安放的石雕艺术及无数物件的工艺和历史感。


居纯粹而闪耀

Pureness and Glamour


简与繁,似乎对应着相异的视觉呈现与生活方式。然而这8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家化繁于简,用纯粹质感叙述超越具象的丰富与浩瀚。家主人与设计师以节制、内敛的设计笔触,勾勒生活的无限曼妙之景,亦让心灵回归本源。

在宁波 / in Ningbo

AD100设计师王践与年轻的一家人共同打造了一个纯粹且自在的家,极简包纳着丰富,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找到了自己舒适的状态。

在上海/ in Shanghai

这栋可以触发创作灵感的房子,承载着美学布道者、艺术家、时装设计师张旭(Nicole Zhang)的心灵成长史,更让她感到温暖和爱,找回自己内心的力量。


在长沙  / in Changsha

设计师彭洋的家用黑白极简的基调诉说质感的丰富,既为她的生活绘制了舒适的底色,更让心灵拥有广阔的休憩天地。

在深圳 / in Shenzhen

设计师沙千帆为自己打造出一套面积逾200平方米的临海公寓。空间中新旧事物交替着,他通过慢慢地感知、调整,希冀空间可以随他心愿保持生长。

在纽约 / in New York

建筑师程翠瑜(Eva Ching)因工作结缘艺术,并从此爱上了艺术。在她位于纽约的公寓中,她以极简风格为主轴,黑与白辅以中性色调营造舒适氛围。不同国家艺术家的作品交汇于此,它们与空间呼应,为家注入灵动的气息。

在北京 / in Beijing

SunS LIVING GALLERY的主理人、藏家坚果用艺术和设计建构起自己的家,更持续地在居住中向内寻找自己和家的连接,让生活场景映照精神世界。

在北京 / in Beijing

设计师蔡蛟将空间整体流动的气韵为设计焦点,让其承载室内、自然、材质以及来自东西方的设计。这个家无所谓风格的限制,一切舒阔交融着。


器物与生活

Daily Humble Beauty

向左滑动

器物,如何在功能上服务生活,在精神层面带来满足?本期实用手册携手莨室及失物招领Lost & Found创始人李若帆,从“识”“赏”“寻”的角度,解读器物为生活带来的温度,感受器物作者对材料、工艺以及创作的追求。


东风西渐

When East Meets West

20世50年代是现代设计史上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东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时代。本期经典栏目来到这一东风西渐、兼收并蓄的时期,回顾诞生于此的杰出设计作品。



马拉布特之家

移动城堡

出生于法国的Clément Cividino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长大,十几岁时就开始收集设计品。2013年,他在法国佩皮尼昂的一座前修道院创立了自己的画廊, 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预制建筑有深入的研究和大量收藏。

在加泰罗尼亚北部Terra Remota的庄园里,修复后的马拉布特之家展现出设计的精简和巧妙。这个由Raymond Camus(1911-1980)最初为法国陆军设计的优雅大帐篷,由13个集成铝制面板构成,是预制建筑和可移动单元的范例。

几乎被遗忘的“预制建筑”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得益于设计品藏家Clément Cividino多年的摸索和寻觅,他最新发现的马拉布特之家(Marabout House),是法国工程师Raymond Camus(1911-1980)设计于1958年的作品。作为预制建筑和可移动单元的典范,这顶优雅简约的铝制大帐篷充满自由精神,在广阔天地中来去自如。


Poul Kjærholm 

与钢共舞

Poul Kjærholm (1929-1980)用钢材塑造极简主义家具,因其低调的优雅和简洁的线条而备受赞誉。Kjærholm在PK22座椅的设计上精简了扁钢支柱,将帆布套套入框架上产生张力,用以支撑身体。

Kjærholm在职业生涯伊始便对层压板材料进行了探索。当时任职于Fritz Hansen的他设计了PK0单椅,将两块黑色漆木层压单板用橡胶减震器间隔块连接,创造出全新的几何结构。1997年,Fritz Hansen投产并限量发行了600把。2022年,品牌150周年诞辰之际,推出再版 PK0单椅——PK0 A版本。

表达材料、展示结构,让每一个人读懂设计是丹麦设计师Poul Kjærholm(1929-1980)的毕生追求。这位与钢共舞的材料先锋在工业现代主义和丹麦手工艺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将日本极简主义、密斯式美学和大自然的启发完美结合在一起。


George Nelson

日常生活艺术

作为Herman Miller的创意总监,George Nelson(1908-1986)在25年的时间里促成品牌和许多著名设计师的合作,诞生了诸多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家具设计。

1952年,Nelson和同事William Renwick设计泡泡灯的各种模型。插入穿孔环的钢丝在张力下能够保持原有形状,形成球形框架,无需焊接。他们将为美国军方开发的一种半透明白色塑料喷雾技术沿用到设计中,用这种树脂漆喷涂,形成纤维网,最后再涂上一层塑料。

George Nelson(1908-1986)是美国现代设计史绕不开的名字。仅从1952年诞生的泡泡灯就能一窥他的设计天赋和远见卓识。他通过源自古老亚洲的灵感和军用材料的优化再造,创造出更安全、更耐用、更便宜、更易量产的经典之作。 



INTERACTION

话题互动

去繁就简之后,

家与心灵都回归于纯粹。

 你会用什么样的设计,

让自己生活与美之中?

留言与我们分享!



图文来自《安邸AD》10月刊

编辑 | Simona

视觉设计 | 大仙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这本《安邸AD》10月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