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邸AD

其他

Tiffany & Co.续写纽约传奇;文艺复兴杰作来到上海;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Norman Foster回顾展|AD News

Co.蒂芙尼的曼哈顿旗舰店,这里见证过太多美好的故事,这颗“宝石”再现璀璨光芒。北京的肌理爱马仕中国内地首店新启爱马仕中国内地首店——京王府半岛酒店专卖店拓店新启。图源:爱马仕,摄影:©Tsing
2023年5月6日
其他

AD Solution 空间救星 | 3种有生机的餐厨方案,将倦怠一扫而空

右滑查看更多改造细节右滑查看更多改造细节右滑查看更多改造细节吴斌90后新锐设计师,天生ISFP(创作者)。2018年创立Tree
2023年5月5日
其他

设计师江柏明的家:修整上海郊外五层独栋别墅,看古老物件的重构与新生

今年,设计师江柏明将一幢独栋住宅修整为家、工作室及展厅,如同他的设计语言,在传统东方中融入现代,营造反差张力,空间中几乎所有新家具都出自他本人之手,而他的灵感大多源自中国传统,其中融入了对当代设计的理解和想象。多年来收藏的古董旧物经重构及设计也有了崭新的样貌。数量众多的艺术品和雕刻,生动构成了一幅幅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主人江柏明,“凝具”创始人/设计总监、“多少MORELESS”设计总监、“MCD”脉奇建筑设计创始人/设计顾问。江柏明的新家位于上海闵行一栋带花园的独立别墅中,地下两层,地上三层,层数看着挺多,但单层面积较小,原始结构其实不算理想。经过一番颇花心思的规划之后,江柏明对空间进行了合理布局:一层是客厅和餐厅,与洒满阳光的花园相连,平时也在这里举办或轻松或正式的宴会。位于一层的餐厅,正对着阳光明媚的露天花园。“梳条”单椅是江柏明的新作,榆木制成。“悦人”长桌也是他的设计,从环保角度出发,用鸡翅木和白蜡木余料混制而成,新颖别致。地下二层面积最大,但没有自然采光,不适合居住,于是被设计用作展厅,展示他自己品牌“凝具”的新设计,以及他收藏的古董和艺术作品;地下一层是工作室,他和助手们平时就在这里工作;二层和三层是五口之家的居住空间,分布着他和太太的卧室,5岁小女儿的卧室和游乐室,以及已经成年的大儿子和二女儿的卧室。花园里混搭着不同形制的石墩子,错落有致,呼应着高低相间的植物,阴与阳,空和满,和谐相生。花园里除了石墩子,还有13世纪的石灰石牛像石雕塑和16世纪的砂石羊身石雕像,都被江柏明拿来当作凳子使用了。中国的传统雕塑里,龙和狮子特别多,江柏明家中各处就摆放着形态各样的龙和狮子。“但羊、猴、马就特别少,我特别想收藏各种各样的。我有一只羊的雕塑,以前应该是放在陵园或庭院里镇宅用的,但是被敲掉了一部分,成了残件,但是我觉得很有风味,形体也很漂亮,就以它为基底,在上面加了一个不锈钢桌面,可以360度旋转。面对一些老物件的残件时,我通常会想象它们可以重新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然后再考虑设计所用的材料,不会给自己设定任何局限。”客厅,榆木朱红漆矮柜出自17世纪,米老鼠雕塑是艺术家赵一浅的作品。墙上挂着的香樟木雕龙纹圆柱出自18世纪,榆木亮格书架出自18世纪,大桌子原本是一张旧的榻,上面摆的瓜棱纹锡制水壶出自18世纪。地毯来自JAIPUR佳布尔品牌。在客厅中有一块惹人注目的漂亮白色石头,据江柏明介绍,它的历史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是寺庙图腾柱的一个中段,六角形的,也是一个残件,江柏明在下面做了一个不锈钢支柱,让它重新具有了使用功能。而摆在上面的红色亚克力笔筒也来自于他对于传统的复刻,“中国有很多用老树瘤做的东西,比如笔海,就是很大的笔筒。中国的老东西都是仅此一件,木头被卖掉了就没有了。于是我把这个笔海复刻下来,重新翻模,用新的亚克力材质重新设计,并且做了很多颜色,尺寸有大有小,可当笔筒用,也可当作花器或雕塑摆件。”客厅角落,有18世纪的药柜班台,18世纪的花梨木随形花器,19世纪的砖烧雕龙纹小炉-19c,17世纪的猴像石柱,麻花纹笠型花器是江柏明自己的新作。墙上是艺术家杨丹凤的作品《混沌一》(2022),布面刺绣。客厅里那张一张面积特别大的桌子,其实原本是一张旧的榻。“以前的榻都会比较高一些,比一般的茶几高,方便全家人使用。这张大桌子成了我们一家人的聚集地,我们可以同时待在这里,每个人做着自己的事。如果没有这张大桌子,家里人能聚在一起的时间就少多了,很快会回到各自的房间里。”位于地下二层展厅的沙发区,“青藤”禅凳是江柏明的作品,用花梨木和藤制成“,凝空“不锈钢摇椅是江柏明的新作,采用不锈钢镀古铜制作而成,“凝空”沙发也是江柏明的新作,材料为血檀和羊毛,“凝天”花几也是新作,材料为血檀和大理石。旁边是艺术家孙文涛的作品《似是而非》,海绵制成。收藏的红砂石石鼓墩出自18世纪。墙上挂着的油画出自艺术家赵一浅。艺术摆件来自艺术家杨丹凤。地毯来自JAIPUR佳布尔品牌。位于地下二层的休闲区,榆木明式架子床出自17世纪,上座架子遗失,现在被灵活使用,榉木圆座束腰炕几出自18世纪,墙上挂着一块老铁力木桌板,出自18世纪,柚木小凳出自19世纪。地毯来自JAIPUR佳布尔品牌。艺术摆件来自艺术家杨丹凤。步入地下二层,这是一个经过精心布置的沉浸式展厅,空间按照生活场景划分为玄关区、沙发区、书房区和休闲区。这里展示着江柏明作为设计师的理想和成果,也有未完成的实验作品,不少物件是从仓库里搬出来的,这些随时可见的物件也随时激发着新的灵感。玄关区线条流畅的“青藤”沙发是江柏明自己的设计,材料为花梨木和藤。他说:“中国传统家具中没有软的材质,不像西方会用很多皮面或布面材料,我觉得绫罗绸缎用在坐具上不太适合,所以我想尝试一下藤,它柔软,也比较能代表中国。”在同一层的沙发区还摆着一只质朴的圆几,同样是出自他本人的藤编设计。位于地下二层的展厅,玄关区,墙上是艺术家杨丹凤2021年的作品《心》,由赝品包配件、海绵制成。“青藤”沙发是江柏明的新作,材料为花梨木和藤,沙发后面的墙上,挂着艺术家南超的一幅油画作品,取名为“游山玩水”;“凝空”圆茶几同样是他的新作,材料为血檀和大理石。地毯来自JAIPUR佳布尔品牌。挨着“青藤”沙发的是“凝空”圆茶几,也出自他的设计,材料为血檀和大理石。江柏明说,他非常热衷于尝试和探索各种新材料与中国传统材料的混搭和创新,不管是大理石、不锈钢、玻璃还是亚克力。这种古典结合当代极具反差性的玩味,与江柏明自己设计中流露出的审美形成一种有趣的张力。此般场景在这个家中多处可见,比如餐厅里那张长度颇为壮观的排椅,以前是老祠堂里供游客和香客们歇息用的,原本也很残破了,座面坏了,江柏明对它进行修复,并且用大漆赋予它渐变的色彩,从浅蓝到深蓝,挺当代,摆在空间里挺抢眼。位于一层的餐厅,“梳条”单椅是江柏明的作品,榆木制成。地毯来自佳布尔“。悦人”长桌是江柏明的设计,鸡翅木和白蜡木制成,“赤心”灯柜是江柏明的设计,用19世纪榆木老柜与亚克力结合制成。地毯来自JAIPUR佳布尔品牌。餐厅靠墙摆着一个明代的老柜子,江柏明寻到它时柜门已不知所踪,“柜门就像柜子的脸一样。中国人讲山水,讲意境,人们说一个柜子好不好看,要看柜门是不是对花对纹。这个柜子很好,但没了门,非常不完整,可我也不想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去给它重新做个门,无法还原其味道,也了无新意。”于是,他别出心裁,将它做成了一个会发光的展示柜,在内部使用了亚克力材质,让新与老结合,美其名曰“赤心”灯柜。位于一层的餐厅角落,放置的榆木翘头四联柜出自18世纪,黑大漆镶螺钿彩绘黄花梨方盒出自17世纪,茶园石龙鱼石雕出自18世纪,以及艺术家杨丹凤的作品《内在的别致》(2019),回收香水瓶和内壶画,墙上挂着杨丹凤的作品《拼贴》(2010),材料包括手工刺绣、帆布和绣花架。长达三米多的稀有榆木翘头四联柜出自18世纪,集合了大漆、镶螺钿和彩绘等数种高难度传统工艺的珍贵黄花梨方盒出自17世纪,茶园石龙鱼石雕出自18世纪,而墙上与之相配的则是艺术家杨丹凤的实验性作品《拼贴》,所用材料是手工刺绣、帆布和绣花架,以及她的另一件作品《内在的别致》,回收香水瓶很当代,而内壶画则是传统之妙用。江柏明和太太的卧室,榆木贞观红堆漆套几是江柏明的设计,墙上是艺术家杨丹凤的作品《混沌二》(2022),布面刺绣。江柏明说,30岁以前,他追崇新潮,对传统几乎无感。30岁以后,当他进入家族企业“春在”(中国第一个新中式设计品牌,创始人是江柏明的舅舅陈仁毅),走上中国艺术品与工艺的学习与鉴赏之路,从此就迷上了收藏古董,包括各种古董家具和木石雕刻及摆件,也迷上了将那些古老物件重新带入当代人的生活之中,这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理想和志向。榉木整木茶盘出自18世纪。经过多年的收藏与设计生涯的历练,江柏明逐渐培养出独到的眼光,善于对老物件进行重新想象,经过重构,让它们重新焕发出崭新生命力。他极为热衷收藏石雕和木雕,其中有些甚至是此前并不被人珍视的残件。主浴室,也放着一只江柏明收藏的石墩子作为坐具。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江柏明将自己对传统文化和工艺的理解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在传承与创新中,致力于创造属于当代的中式人文品味生活,他为自己和家人设计的家就是一个理想范本的展示。在他的家中,最动人之处,莫过于数量可观的几百年前或是更古老的老家具、雕刻或摆件,经过他的重新构造或精心铺陈,与当代设计和当代艺术品一道,生动地构成一家人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AD
2023年5月4日
其他

AD Solution 空间救星|不拘一格的客厅改造,不止3个方案

YOUNG设计师,从2017年做设计助理,到如今成为不少网红空间的设计师,大嫩算得上是设计圈“天赋型”的选手,她凭借自己独特的审美,自在地游走在住宅设计与商业空间设计之间。大嫩注重材质,色彩、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曹峰的“空间策展”秘诀:让情绪化作一颗石子,投入生活的湖中

人们常常通过一个空间来感受居住其中的主人的气质,每一个“家”都不同,但精心布置过的家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都拥有扑面而来的“个性”。它们或沉静,或跳脱,或稳妥有序,或天马行空。我们今天的故事,就从一个神秘的“主人公”开始,听听这里的故事,看看此处的生活。曹峰(左),二十世纪设计画廊创始人、收藏家与「小有」创始人李君(右),两人在一次机缘巧合相识一拍即合,正在为新空间找空间“策展人”的李君立刻决定邀请曹峰来完成这里的空间策展。2012年左右,李君开始陆陆续续改造上海多处私宅及公共地产空间,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现在已经成为上海非常受欢迎场所之一的——2020年面世的“现所”一期。在随后的10年里,逐渐积攒了改造经验的她决定开始专注于发掘空间的设计与艺术感潜质,并创立了小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空间资源整合者的身份,挖掘具有文化记忆且极有潜力的空间,通过美学设计改造提升空间的价值,为空间赋能。曹峰,二十世纪设计画廊创始人,收藏家,美学传播人。曾任北京奥美互动创意总监,获得了诸如戛纳、ONESHOW等众多国际奖项,后创立了二十世纪设计画廊,目前藏品已达到了上千件,是这个项目的“空间策展人”。空间的硬装部分由COLLISION的Mike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AD Table|春日艺术茶席,与璞素一同深度解构“茶”的DNA

惜茶、懂茶的璞素,从创立至今不仅深耕于当代文人家居艺术,更置办了众多主题和风格都很明确的风雅茶席,化身茶美学的推动者。在陈燕飞与陈晏平看来,茶席的形式可千变万化,却始终离不开“喝好茶”,才能为好茶造妙境。从烟火日常到赏物惜物,从“喝茶”到“品茶”,究竟是一把什么样的密钥让品茶产生质的飞跃?跟随本期《AD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比起出席时装秀场,更想在米兰看看这些品牌的家具展览!

Philia游牧至废弃教堂,发起“去神圣性”之问2023米兰新品直击|亲手“打开”今年最值得亮起的80盏厉害灯具点击上图直达订阅小程序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跟随Maria Porro游走米兰:是设计,让古老的城市常看常新

Fontana创作的“霓虹结构”,这是他于1951年为第9届米兰三年展的楼梯间天花板设计的灯光作品,后来被安置在这里,在一个装有落地窗的厅室,面朝大教堂广场的景致。(上图图源:Mondadori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独家探访设计大师Piero Lissoni工作室,聊一聊2023年家具新品

Rohe为Knoll所做的设计,背后墙上挂着摄影艺术家杉本博司的作品。一旁放着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矮桌。老式电视机出自意大利品牌Brionvega。墙边是Wolfgang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2023米兰新品直击|亲手“打开”今年最值得亮起的80盏厉害灯具

Mari回顾展即将落幕,揭开大师要求40年不公开的设计我们飞了12个小时,从米兰为你送来160+份精彩展览预告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米兰深度独家|路易威登Objets Nomades旅行家居系列新品全揭秘

Mari回顾展即将落幕,揭开大师要求40年不公开的设计我们飞了12个小时,从米兰为你送来160+份精彩展览预告意大利遗珠?米兰全城都有他留下的珍宝
2023年4月19日
其他

Enzo Mari回顾展即将落幕,揭开大师要求40年不公开的设计

pantera”黑豹形象与主张自主设计的Autoprogettazione系列手稿。包括Vigo在内,共有10位艺术家为Mari的展览创作了装置,而已故设计师、LV前男装设计总监Virgil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我们飞了12个小时,从米兰为你送来160+份精彩展览预告

将为公寓带来了彻底“Japandi”的装饰风格,置入了来自日本和北欧的品牌之作,希望在受大众消费和潮流驱动的时代里,让专注于结合最好技术和工艺来生产日常用品的品牌来促进更为享受的生活方式。Loewe
2023年4月1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AD Solution 空间救星|3+X个浴室改造方案,哪一个正合你心意?

Studio设计工作室。致力于为高端住宅,历史文保建筑,及独特的商业空间提供定制化的空间设计,灯光布置及软装陈列服务。并于2020年创立Lumos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独家专访|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的合作、对话与慷慨

“接到评委会的电话时,我正在煮汤,一边儿听电话、一边儿顾着汤,两边都十分‘烫手’。”奇普菲尔德玩笑着,回忆起得知自己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时的场景。约到戴卫・奇普菲尔德爵士的采访绝非易事。他的建筑事务所在伦敦、柏林、米兰和上海都开设有办公室,在建作品遍布全球,其中等级高、规模大、周期长的项目不在少数,这也决定了他频繁飞行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一个月前,当建筑界最高的殊荣宣布将奖项授予奇普菲尔德之后,他变得加倍忙碌。在长长的普奖得主名单上,在中国建筑师王澍以外,矶崎新、汤姆・梅恩、阿尔瓦罗・西扎等都在中国留下了作品,但是奇普菲尔德无疑是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拥有最多建成和在建作品的获奖建筑师。在奇普菲尔德事务的柏林办公室,我们见到了这位普奖桂冠建筑师。我们的采访从奇普菲尔德爵士新近完成的作品上海徐家汇书院开场,随之深入,他欣然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建筑思考。戴卫・奇普菲尔德爵士,202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他在1985年成立了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如今在伦敦、柏林、米兰、上海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西班牙)设有办公室。其代表作包括柏林新国家艺术画廊、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旧行政官邸大楼改造、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扩建等。事务所在中国也拥有众多实践成果:上海徐家汇书院、上海洛克・外滩源项目、上海西岸美术馆、景德镇陶溪川总体规划、杭州良渚博物馆新馆......2023年元旦,由奇普菲尔德事务所设计的徐家汇书院对公众开放。“谁要了解十七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汇过程,谁就会把目光投向历史上的徐家汇,”历史学家朱维铮曾这样说。书院毗邻徐家汇圣依纳爵堂,作为落在教堂前广场南侧的一笔,使得整个区域新旧交融、更为整体。轻盈的薄片结构贯穿了书院的立面,实墙、凉廊、骑楼退隐在薄片之后,既形成统一的立面韵律,也为欣赏教堂提供了绝佳视角。徐家汇书院一开放,就成了上海最热的文化地标之一。徐家汇是中西融通的象征,是近现代上海乃至中国科学、文化的源点。因此,徐家汇书院的项目非常有意义,同时必须兼顾传统与创新。您能谈谈这个项目吗?是的,正如你所说,书院所在的是个伟大的地方。我们关心的始终是场所的文脉和场所的独特性,无论在历史维度还是社会维度皆是如此。我们也一直从中寻找能激发思考的线索,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展开项目时这点尤其重要。我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从英国开始的,最早的项目在日本,之后是德国、意大利,当然还有中国。当你在另一种文化中做建筑时,要么是在“输出”,要么是在“交换”。我们希望带着责任和对话的态度进入每一个项目,这包括和业主、场所、历史、还有和在地人群的对话。如果没有这样的态度,我们就成了“星巴克”,只是一味地输送奇普菲尔德式的产品。你刚才提到了徐家汇的文脉,要把这种文化背景转化成建筑并不简单,但是这样的背景的确升华了我们对这座建筑的理解和远景。对教堂的关照无疑是项目讨论的基础,书院和广场烘托教堂的呈现,同时对徐家汇源显示出足够的尊重。我很高兴书院现在的功能更接近于图书馆,这意味着更多的公共性。徐家汇书院开放之后马上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点,很多人去书院打卡自拍。您怎么看?在做了这么多文化类的项目之后,您会把这种趋势视为一种新的文化吗?这倒不在我们设想的范围内,我还没法判断这是不是件好事。至少我们可以说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以外,人们依然愿意去实体空间,翻阅实体的书。回到文化项目的话题,这一类别下的项目认知度更高,因为它们更有趣,也更能吸引公众的参与,但是我认为所有项目其实都与文化有关。除了满足既定的功能,建筑应当对城市慷慨、对环境慷慨、对可持续慷慨、对社会慷慨。在我看来,如何在每一个项目中达成这种慷慨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必须权衡不同层面的利弊。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座慷慨的建筑并不一定是文化类型的,而是它拥有某种文化。就像事务所持续了多年的洛克・外滩源项目,其中真正的文化建筑——外滩美术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外滩源共同创造了一种文化。当我们参与到项目中时,外滩源的历史建筑大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和违规改造,甚至一度出现过拆除建筑的声音。我们推动了保护和修复的工作,尽管这么做代价不菲,但是我依然将其视为对城市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外滩源是事务所在中国较早开始的项目,但不是最早的,杭州的九树公寓才是。这组住宅建筑坐落在一片竹林中,我们说服了委托方不要砍掉竹林,让建筑和竹林共存。这样看来,我们对城市中历史建筑的态度和对自然文脉的态度是可以类比的。在此很适合引入讨论办公架构的问题。当您的实践遍及全球时,如何保证您和团队对每一个项目的历史、文化和特点都做到充分的挖掘,又是通过怎样的工作方式做到的?这是个好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发展出了一种态度,或者说设计哲学。一直以来,建筑行业都很强调个人才华和天赋,倾向于把建筑师看作是带着鲜明风格的天才,每个项目都应该有艺术创作的成分,而建筑师是这种创作的控制者。我并不相信这套说辞,即便我们有这样的艺术风格,那也不是我所感兴趣的。因为拥有某种态度远比拥有某种风格有意思得多。什么是最重要的?如何切入一个项目?想通过这个项目达成什么?如何深入这些想法?坦白讲,我对建筑最终的呈现抱着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因为建筑的结果本当源于它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足够明智。首先是理解场所、理解历史、理解委托方的意图、理解社会影响力,最后进场的才是建筑师。很多人以为我们有自己的建筑“颜料盒”,通过摆弄各种组合得到结果,但奇普菲尔德事务所不是这样工作的。我一直努力与各地办公室的成员们对话,讨论项目的理念是什么,应当往何处发展。如果你相信一个建筑项目取决于一位建筑师的天才,那是控制,而控制往往会走向失控;而我相信建筑是一种合作的过程,这种从控制到合作的转变至关重要。在过去的三十年,所有人关心的都是这座建筑看起来如何,这使得创作建筑和理解建筑更像是在超市选购图像。现在“看起来如何”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这不是我们的未来。您的回答让我想到以Stable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他让座椅变成空间魔方,并试图让过去与未来重叠

Ile扶手椅承袭着创始人的理念,将上世纪50年代的装饰美学以流畅的线条结合Minotti精湛的手工与复杂的裁缝技巧制作,走过半个世纪依然经典。在Meda这个意大利家具制造的著名小镇上,Gigi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在上海:从老洋房到旧仓库,保持优雅,无关“时髦”

LIAIGRE告别了上海老洋房,搬进苏州河北岸的旧仓库空间。这处旧仓库见证了中国20世纪初期的工业历史与东西方贸易往来。LIAIGRE保留了原有的框架,将一个预制“木盒子”安放其中,巧妙地构建出环形动线。旧仓库时间痕迹与品牌安静、奢华的设计语言形成融合与观照。新泰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历史建筑经过活化,展现出新的面貌。这座英式建筑落成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用于制造和储存纺织品。该建筑曾属于地产商贝润生,他是建筑师贝聿铭的叔父。四年前,LIAIGRE在中国的首间旗舰店落址上海,位于淮海中路上双子别墅的一栋小洋楼内。如今,LIAIGRE揭开上海新篇章,搬入一处与先前空间氛围迥然相异的场地——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工业建筑遗址,新泰仓库。在设计过程中,LIAIGRE工作室对建筑进行严格保护,突出建筑部件中的历史元素以及它们所代表的记忆。该区域呈现着LIAIGRE的多件经典之作,包括Galet书架与白色Nagato边桌(亦可做凳)。一处是老洋房,一处是旧仓库,虽然两个空间的历史属性截然不同,但在打造展厅的过程中,品牌都曾面对相似的挑战:这两座落成于20世纪初的空间均为登记在册的历史保护建筑,包含许多不可改动的部件,LIAIGRE需要去适应、去融入。这座英式建筑的前身是一座工厂/仓库,用于制造和储存纺织品,是中国早期工业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也是彼时东西方贸易的互通往来之地。在延续新泰仓库历史属性的基础上,LIAIGRE致力于为展厅赋予新貌。在结构上,挑高的旧厂房空间与纽约的Loft不无相似,LIAIGRE工作室利用这一特点,对空间进行开放性布局。“我们保留了整个空间的框架,将原有的梁柱结构展露在外,我们希望述说空间的历史,再将其与LIAIGRE的室内设计形成映照。”LIAIGRE创意总监Frauke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AD Conversation|Joseph Walsh:用木头记录风的人

Walsh仍然有着平静清澈的眼神,也一直强调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谦虚、明确的态度。也许就如他所说,当一个人充分专注于自己眼前的热情,那付诸于其上的热忱便能在作品上展现,就是这么简单而已。AD
2023年4月10日
其他

藤本壮介新作“天空之山”驿站;line+洛杉矶酒店改建;HERMÈS PARADE以舞蹈铺陈叙事 | AD News

Parade由家居物件构成的舞台空间不断重塑,令宾客的视线沉迷其中。他们超脱旁观者的身份,随舞者游移于空间之中。腕间的精致艺术2023香奈儿全新制表作品香奈儿Mademoiselle
2023年4月8日
其他

她在上海这个89平方米的小家中,用建筑师思维做“反收纳”的生活策展家

“人们花费一生的时间都在思考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马尔克斯如此说。而我们之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清晰的期待,同时也深知其开阔,黎苏柳祎(Royi)便是其中之一。学建筑出身的她,从Gensler纽约公司回国后,选择了在同样充满各种可能,包容丰富的城市——上海,安一个家。她用建筑师的思维,让这个只有89平方米却很温馨的小家得以最大程度的延伸。在这里,家是她对生活的一场“策展”,所有的回忆与期待都在这个“不设边界”的家中,留存、展示、延伸……设计师黎苏柳祎(Royi),本科于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2023年4月7日
其他

艺术家蔡锦:她的花卉创作,交织着繁盛和腐朽的生命

从夜上海到冒险世界,她为1500平米的家建造一场玩性十足的“绮丽梦”香港M+博物馆:一个文化地标的诞生巴西现代主义的“峥嵘岁月”点击上图直达订阅小程序
2023年4月6日
其他

香港M+博物馆:一个文化地标的诞生

3月下旬的香港已准时入春,艺术热度更是一路高涨。负责M+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建筑事务所团队来到香港,包括两位创始人雅克·赫尔佐格与皮埃尔·德梅隆,这是他们首次亲临落成后的建筑。来自瑞士巴塞尔的赫尔佐格在城市艺术氛围的浸染中成长。“我曾经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但发现建筑才是更加适合我的表达语言。”他玩笑道。相较于艺术创作,建筑设计多了一些理性元素,但赫尔佐格的创作起点却不乏感性——那是一个带着发现的眼光,用心去感知此刻、此地的过程。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2023年4月5日
其他

隐世之邸 | 从夜上海到冒险世界,她为1500平米的家建造一场玩性十足的“绮丽梦”

美食节目当家女主持、新手妈妈梦遥的地中海橄榄绿之家点击上图直达订阅小程序
2023年4月4日
其他

巴西现代主义的“峥嵘岁月”

Rocha:将自然转化成真正的人类宜居地她是20世纪最被低估的建筑师,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异乡人”点击上图直达订阅小程序
2023年4月3日
其他

Chat GPT大火之下的家居设计新趋势

Starck在内的一众设计大师都预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工智能将令设计创意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图片从上到下依次为:沙特阿拉伯Neom开发项目The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美食节目当家女主持、新手妈妈梦遥的地中海橄榄绿之家

Josephine的两位设计师在马德里做设计,她的朋友在巴塞罗那帮助翻译设计文档和家具采买信息,中国设计师孔爱静则负责将一切在北京落地。每周,他们会开三四次视频会,Casa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Open Door|走进演员David Harbour与音乐人妻子Lily Allen的布鲁克林百年别墅

Frey出品。从主客厅移步至其他区域,你会发现不同色彩、线条、材料与艺术品相互碰撞、和谐共处,“这房子就像他们从有着美妙品味的古怪意大利祖母那儿继承而来的一样。”设计师笑说。作为空间的灵魂,Lily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野性生长”的巴西,在家具器物中传承过去、着眼未来

咖啡、足球、桑巴,巴西的骄傲远不止于此,20世纪的巴西设计也许是现代主义思潮中最后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伟大实践。曲直有度的结构、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丰富的肌理和材质表达,更重要的是那份扎根南美大地的民族自信。1925年,Rino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外滩沙美大楼部分修缮改造完成;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强势回归;M+博物馆呈现草间弥生回顾展|AD News

春天进行了一半有余,好看的好玩的全来了,值得打卡的地标、新展可真多,“艺术春游”最适合迎接人间四月天。SOM将在苏州金鸡湖西畔打造一座460米高的超高层塔楼;外滩沙美大楼部分修缮改造完成;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强势回归;香港M+博物馆呈现草间弥生回顾展;上海藝術門画廊新展“装饰艺术=设计?设计=艺术?”......三水绕城,三塔交汇SOM将在中国打造的首座超高层公寓塔楼塔楼外观效果图
2023年3月25日
其他

AD Solution | 把春天留住的5种冷门快手花艺

动辄购买十几种花材和花器练手的朋友不在少数,但几日的欣喜后,花朵将会凋零,这种“一次性”的美丽无形中造成很大浪费。成本超低且选材环保、只运用当季花卉果蔬的DIY花艺是这样的:会小学手工就能让小盼草变身高档餐厅桌花,不会画画也能用插花复刻古典油画,带着秘诀进厨房选几样蔬菜水果就能做大型盆花,边角料花叶也能变身下午茶道具……本期,我们与植物装置艺术家顾晨忆,在家DIY这五款花植景观,在极简与永续中与每一株植物的生命对话!顾晨忆Gu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Studio2046创始人的家:致敬《花样年华》的幻想空间,追求属于未来的浪漫

提到2046,便会联想到王家卫的电影,这部普遍被认为是王家卫的电影前作《花样年华》及《阿飞正传》的续集。故事讲述住在东方酒店2047号房间的作家周慕云(梁朝伟饰)遇到了住在2046号房间的几个女人的故事。对于意大利设计师Daniele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隐世之邸 | 见证港岛之巅的传奇大宅,优雅与活力并蓄

Peak正是提供这样一种居住方式。让家成为一件藏品,一种可以忽略时间的永恒。Timelessness对于一个家的重要在于,选用的木色面或石材等原材料,尽量让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置身于Central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半岛树屋”:降落在江西山林中的美术馆之家

“我认为如今的乡村生活并不等同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画面。”随着年轻一代对乡村生活有了新的想象,90后设计师熊永康为他的大学同窗老胡设计打造了梦想中的村居树屋,用极简而富有艺术性的建筑语言,呼应年轻的房屋主人对审美的追求。此处远离喧嚣,万木葱茏,却和陶渊明式的寄迹山林无关——在这里,咖啡、经典设计、艺术才是生活必需品。KIND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AD独家|我们在设计之春搭了10座“给设计住的房子”,共谱浪漫之道

“我喜欢浪漫这个词。世界存在着各种观点,人类饱含复杂的感情,许多情绪无法被定义,这种模糊的概念充满潜力和变化。冲突的元素以某种方式拥抱彼此,截然不同的人克服分歧和谐共处。浪漫的视角可以作为设计的一种工具,为我们指引方向以及更透彻地理解事物。”—金智虎(Howard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Taste of You Vol.14:演员陈妍希

Vol.10:日本设计师兼UNDERCOVER主理人高桥盾Taste
2023年3月18日
其他

上海的温柔极少主义“园林”:先谈生活,风格自然在诗外

Minimal)的“园林”之家,Linc将之命名为“方华”——“方寸一瞥,风华犹见”,用八个字淬炼出了空间神韵。建筑师、设计师Linc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漳州小周末,古城二三事

漳州地处闽地最南端,三面环山,面朝大洋,脚踩温泉,海水与烈焰在这里合奏出山海奇景。来自山的农耕文明为它注入安定的绿色血液,来自海的海洋文明赋予它不羁的蓝色基因。两种文明不断叠加交融,孕育出个性鲜明的漳州城和漳州人。虽身于闽地,漳州却少了几分“爱拼才会赢”的外放,多了一些温文与内敛。如果你来漳州,请多给它一些时间,它的故事,你要轻轻问、慢慢挖,越相处,越爱它。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与海天为邻,一封来自Visionnaire Benetti号的邀请

Table|筑造“半融豆乳芝士大宅”的大犬建筑夫妇,咸与甜是基本法则“巴西粗野主义之父”Paulo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AD Table|筑造“半融豆乳芝士大宅”的大犬建筑夫妇,咸与甜是基本法则

Yan的上海工作室:洋房里的黑白实验跨越百年的米兰公寓:艺术在场,作品自己选择了所在的位置点击上图直达订阅小程序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巴西粗野主义之父”Paulo Mendes da Rocha:将自然转化成真正的人类宜居地

Rocha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建筑师,对“技术”怀有十分的热忱和敬意。他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后不久,便赢得了圣保罗保利斯塔诺体育俱乐部(Paulistano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Anya Yan的上海工作室:洋房里的黑白实验

Perriand而设计和定制的。“从初次接触建筑这个学科,就很关注女性设计师,很喜欢看他们在这个男性主导的行业里如何发光,我喜欢现代主义先驱EleenGray和Charlotte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跨越百年的米兰公寓:艺术在场,作品自己选择了所在的位置

Vanoni的公寓里只有作为工作室的房间布置得非常密集,四面全是书架,书架上的书满到溢出边际,到处堆满了书籍、摆件和艺术品。鉴于屋主分享的艺术自由理论,我们并不惊讶地发现,在这间工作室里,Carlo
2023年3月9日
其他

长沙的800平米极简大宅:她用200平米专宠自己,余下空间造就质感生活

远处有麓山,近处坐拥一湾湘江支流包围。在设计师彭洋位于长沙的家中,山水之景与四季日常融合得恰到好处,自然的静谧与生活的烟火气进退皆宜。这间800平方米的复式大宅以黑白极简为底色,不乏细腻而丰富的细节,有质感的生活“痕迹”比比皆是。这位热爱生活亦热爱自己的设计师,将整个空间的1/4塑造为完全属于她自己的独立精神空间——这是她生活的中转站,也是她休憩时的心灵居所。在200平米的自留地,她拥有自我与心灵的自由,踏出去则是温暖而热闹的生活。独处与陪伴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节奏,却无不带给她强大的力量。彭洋,湖南土家族人,8C室内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她拥有20多年室内设计的丰富经验,专注于住宅设计的私属定制化、空间生活美学化。“达洛维夫人说她要亲自去买些花装饰自己的画室。”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开篇如此写道。意识流的笔触下流淌着女性意识的萌芽,她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湖南设计师彭洋在800平方米的复式大宅中,用1/4的面积近乎“奢侈”地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自主空间——完完全全地只属于她。白色扶手椅来自日本设计大师喜多俊之为Cassina做的设计,黑色边几同样出自Cassina,由Franco
2023年3月8日
其他

张晓刚:创作40年,依然魔幻,依然文艺

在“蜉蝣”开展的前几日,我们在龙美术馆见到了布展中的张晓刚,只见他拿着砂纸,打磨入口处的一块不锈钢板,“怎么样,还不错吧?”他笑着问。展览前言不能直接上墙,布展前期,他想到这个主意。“找了这块板,打磨一下,再把前言印上去,有点作品的意味,但又不是作品。”而当观众涌入观展时,他们也将在阅读前言时看到镜面不锈钢板中的自己。这恰巧与张晓刚多年来的创作有一层关联性——目及大的时代与社会,更关注这浩瀚中的个体。“蜉蝣”展览开幕前,我们在龙美术馆见到了布展中的张晓刚。在北京预先定制了水泥板床架装置(尺寸可变),来到龙美术馆,颜色显得稍浅,艺术家决定将它们刷黑,提升在特定场域中的展示效果。等待上墙的作品是:《世界的秩序2号》,2018年,纸本油画,
2023年3月7日
其他

客座编辑Maria Porro:她眼中的生机与勇气

Porro在前往办公室路上的车里接受了这次采访。她可以说是出生成长在意大利家具业的孩子,家族品牌成立以来,她是第四代传人,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她对家具展并不陌生。在米兰国际家具展(Salone
2023年3月6日
其他

Taste of You Vol.13:西班牙工业设计先驱André Ricard

Vol.10:日本设计师兼UNDERCOVER主理人高桥盾Taste
2023年3月4日
其他

住在上海城市中心地,静观阳光和时间之美

从日出到日落,晴日里可长达10小时的阳光倾泻,也许是这个位于上海城市中心的空间打动了Jasper一家人,让她决定从澳洲搬至上海。当站在阳台上远眺,地平线处的高架在日光照耀下,展现出如同河流一般的湍急流动,而四周的风景,又奇妙地凝结了上百年的时间于当下——红瓦新里建筑群和城市新地标建筑之间,疏密有致,如植物般自然生长。而阳光和时间带来的温度与宁静,也成为了家的起点。客厅和阳台之间的折叠门可以完全打开,将室内外融为一景。室内空间由雅致的黑色和自然的橡木色进行统一,并辅以各种天然材质,创建出了一种谦逊内敛、独具意蕴的居家氛围;空间由上海月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操刀负责,这是一家跨越多领域的设计工作室,由顾家成立于2013年,业务涵盖办公、零售、展览空间、私人住宅、文化机构及艺术装置等,致力于创造独特、现代且富有中国式审美情趣的空间,继而引发出感性和隽永的氛围体验;顾家求学于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2023年3月3日
其他

AD独家|陈妍希的家,是浅浅的温柔

冬去春来之时,我们拜访了陈妍希的家,与她一起书写了《安邸AD》全新升级为Bookazine后的第一个封面故事。陈妍希的家颜色淡淡的,气氛暖暖的,在简单线条与结构之间,是一家人难以复刻的珍贵日常。这是她的安全堡垒,一个藏有故事的家诉说着她浅浅的温柔。陈妍希,演员。裙装来自Alexander
2023年3月2日
其他

漆茶人梁峰:直到有一天,漆会告诉我什么时候停

梁峰,自号漆茶人,出生于福建连江海边,1992年开始跟随福建工艺美术实验厂和福建省漆画研究所的老师学习传统大漆技艺,后北上北京学习摄影与油画,逐渐在自己的创作中将传统大漆技术与当地艺术观念相结合,创作出带着新思考与新方向的漆画、大漆装置与大漆家具、茶器物等作品。图为梁峰与自己创作的大漆家具和装置作品在一起,这些家具的材质均为金丝楠木、大漆。梁峰身着的棕色印花科技府绸扭花领衬衫、防水紧密棉哔叽直筒褶裥裤、黑色短靴均来自
2023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