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进展:Nature Materials评述-分子编织材料

今日新材料 今日新材料 2023-01-06

高分子链缠结,主要局限于配位聚合物和DNA。近几十年来,将分子构件 molecular building blocks,直接自下而上地组装成编织有机聚合物,仍然是一个令人向往但却难以实现的目标。幸好,最近在二维和三维分子水平编织方面成功案例,为聚合物科学和分子纳米拓扑学界面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研究方向。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David A. Leigh和张亮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评述文章,概述了聚合物链周期性纳米尺度编织的特征和潜力,将其与随机缠结聚合物网络和刚性晶体框架区分开来。同时,系统回顾了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实验进展,并通过考虑分子编织的研发潜力,有力地应对这一新兴领域当前和未来的一些挑战。

Molecular weaving

分子编织

图1:Busch和Hubin“真正的”分子编织概念和最近分子编织结构实验实例。


方框1|宏观与分子编织,周期与随机缠结


图2:控制交叉立体化学和连接性方法。


图3:模拟随机分子水平缠结框架概述。


图4:合成分子编织材料的策略示例。


在周期性有序缠结中,编织分子链有能力形成分子编织材料molecularly woven materials,这标志着聚合物科学和分子纳米拓扑学交叉学科领域。随着分子编织材料,现在变得容易获得,考虑这一新兴领域的一些直接和更长期的挑战是及时的。除了需要发明、优化和发现编织分子链不同方法和策略的局限性外,分子级编织也提供了一些开放性的挑战和理想目标:

1、获得不同编织图案,可能使用不同成分的分子链,但最终使用相同类型的分子链获得不同编织。

2、以确定不同编织图案、编织中的误差、丝束刚性和丝束间非共价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性能。

3、为了理解如何引入额外氢键,π堆积或静电相互作用改变编织链构象。

4、为了研究分子开关或马达,是否可用于驱动股线,缩短或延长特定片段,以使2D分子编织织物折叠成不同编程形状。

5、为了发现2D分子编织织物是否可以被诱导围绕类似宏观薄片的形状塑造自身,也许不是通过重力,而是由于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结果。

6、确定2D和3D编织之间的根本区别和可能性。

7、研究如何开发织物的网孔(尺寸、形状、化学结构和附加官能团)。

8、作为小构件的自组装替代,发现是否有可能以一种人工金属离子“分子伴侣chaperones”诱导聚合物链,折叠成不同结方式来编织预先形成的聚合物链。

9、以研究这样的分子伴侣,是否可将单个1D聚合物链“编织”成通过周期性缠结保持形状的持久2D层。

10、以确定传统聚合物(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或类似材料是否可以机织或针织。


文献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1-01179-w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1-01179-w
本文译自Nature。

推荐阅读
研究透视:Nature-量子材料-非厄米能带的拓扑复能编织
研究透视:Science-量子自旋液体材料,量子处理器揭示拓扑序
研究进展:Science评述-物质的量子相编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