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6岁的孩子,不可能完成18岁甚至30岁的发展任务
每个学期,芭小都会进行一系列内部教师培训。这篇文章,是芭小教育督导文燕3月19日的培训笔记之一,为连载的第二篇。
连载第一篇的链接:“奖励和惩罚,对我来说就像噩梦”
作者:文燕
卡拉老师用“七个微观过程”来解释人如何在环境中发生变化。
这七个过程的顺序如下图所示:
人们从外界“吸入”一些东西,经过自身的“加温”,一部分成为“滋养”,一部分被“排除”。“滋养”的部分,一些用来“维持”已有的,一些用来“生长”新的。当“生长”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人会对外界有“产生”,比如创造些什么,或者表现出什么。
这七个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反复进行,不光是从物质层面,还包括情感、思想层面。
有人说,如果我进入一个不好的环境,我关闭我的边界,不“吸入”可以吗?
但是边界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有自己的“节律”。它不可能一直关闭,也无法一直开启。就好比食物通过我们的嘴巴进入身体,嘴巴张开时,食物进来。但是嘴巴无法一直张开着。
对孩子来说,特别是刚出生的孩子,他们的边界是无意识地打开和关闭的,他们还没有成长起去控制的能力。所以他们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环境的影响,去建构他们自己。
有的孩子很幸运,幼年时与懂孩子、懂教育、智慧的成人一起生活,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但是孩子到了6岁仍然是不成熟的,他在6岁时的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很好地完成了0到6岁的发展。再好的环境,也没法让孩子在6岁就达到18岁、30岁甚至40岁的成熟。一个6岁的孩子,无法完成18岁甚至三四十岁的发展任务。
6到12岁的孩子仍然在大量吸收外界环境的影响,仍然有很大的可塑性。有些东西与他6岁之前建构的一致,孩子就能顺畅地吸收、滋养、维持。有些与之前建构的相悖,孩子会困惑,会拣选,会“更新”,也可能“排除”,不吸收。还有大量内容,是他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比如班里更加多层次的人际关系、多学科的学习等等。或者即使之前环境中有,受年龄和身心发育阶段所限,孩子也只是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随着他的成长,他对这些内容又有新的发现、困惑、思考......
以前我们总说,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他是能适应环境的。是的,即便是一个对发展有限制的环境,孩子也能“适应”,但这个“适应”,无法抵消这个环境对发展的限制。很多限制发展的行为模式,在一个限制孩子发展的环境中,恰恰是一种生存智慧。
小乔在小学时遇到一位比较情绪化的班主任。同样一件事,老师心情好的时候怎么都好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很严厉,语言暴力的现象很多。
有一次,老师在讲课时出现了一个错误,班里有两名同学指了出来。老师大概觉得挺没面子吧,把他们两人训了一顿,并号召全班一起反对他们。
在这样的事件中,作为旁观者的小乔吸收了什么呢?小乔说,她觉得很不公平,但是又不敢去抗争。她感觉自己很没用。而小学阶段正是自信建构的关键时期。许多这样的“吸入”,累积出来的“产生”,就是“不自信”。
小乔还回想起来,她对班主任交待的工作会有很大的焦虑,会反复检查,会投入更多精力。这种做法在那样的环境里显然是智慧的,是帮助她适应环境的,她很少被老师批评。
甚至在后来,因为小乔工作质量高,效率高,她总是会成为群体中特别受权威喜爱的人。但是,也因为她会为此投入非常多的精力,一旦权威表现出一点不认同,她就会觉得特别委屈。随着年龄增长,工作量增加,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小乔发现,这种“讨好”式的生存实在太累了。
通过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学习,小乔开始觉察和反思:领导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班主任了,但她还是那个小学生;环境已经不是限制发展的环境了,而她却还在用限制发展的模式生活。这就是一种“自我限制”。
现在,小乔正在练习改变自己的模式,虽然很难,但是她很有决心。
作为教师,为孩子们创设理想的发展环境,这个工作也让我们有机会去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觉察和改变那些“自我限制”,这是这项职业给我们的礼物。
● 延展阅读,点下方标题可看:
招生电话:010-58408205,17310225341也可识别下方二维码联系:
www.liyu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