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热点】你玩过“相亲剧本杀”吗?
“相亲剧本杀”是新型复合消费业态之一。这一活动类型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逐渐流行开来,受到了广大青年群体的青睐。作为一种新兴的择偶形式,“相亲剧本杀”打破了传统的择偶模式,也折射出当代青年群体的择偶需求和文化。
将南京市一次“相亲剧本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作为一个整体性事件,考察青年群体参与活动的动机与体验。此次活动由两位“80后”“斜杠”男青年组织举办。活动的宣传标语是:“当‘相亲会’遇到‘剧本杀’会发生怎样有趣的化学反应呢?如果面面相觑的相亲,令你尴尬不已;如果没有话题的交流,让你窘迫万分;如果庄重拘谨的氛围,令你无所适从;那你一定要来参加,有趣又好玩的‘剧本杀’活动!”活动地点设在KTV,每两周举办一次。报名费为50元,活动时间为周六14:00—18:00。考虑到场所的容纳量,活动报名人数往往限制在20人之内,以保证互动的有效性。每次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固定,并以“分组分包间活动—集合进行自我介绍”的流程开展。活动的“剧本杀”文本类型多样,本次活动有欢乐本《市井狂人》、推理本《年轮》、刑侦本《想要的订单》和情感本《古木吟》。
不少受访者表示,参与“相亲剧本杀”首先是出于对消费支出的理性衡量。“花50块钱就能认识很多人”,表现出青年对此次活动经济投入性价比的认可。传统一对一相亲活动形式较为固定,且成本较高。喝咖啡或者吃饭是传统相亲的普遍方式,少则一两百、动辄四五百的相亲成本,对青年而言是较大的经济负担。“相亲剧本杀”的活动形式新颖,费用也远低于传统相亲活动的花费,性价比较高。此外,受访者表示,对活动的时间成本也有所衡量。对于城市青年而言,周末是极为珍贵的、自在的闲暇时光。他们追求周末时间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和行为的高密度,希望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尤为担心“浪费时间”。“这样多对多,3个小时就可以接触很多人。” “实在没有合适的,就当玩了。”高效率的相亲形式、休闲与相亲的双重功能,符合青年以效率逻辑为导向的倍速生活方式。
“相亲剧本杀”活动设定了量化的准入门槛,高效筛选出较为优质的适龄青年。主办方所列出的报名条件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女生重在容貌,男生则以学历和身高要求为主:“单身,工作所在地为南京,女生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颜值中上,男生211 or 985 or 海归,或身高175+统招本科以上学历,其他条件优秀者可适当放宽。”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活动报名时会审核报名者的学位证或者学信网截图。城市青年的择偶呈现出数字化、理性化的资源匹配取向,工作地域、学历、年龄等是择偶实践中考量的关键要素。组织方明确且严格的报名条件发挥了“过滤器”的作用,为城市青年提供了符合需求的相亲资源库。“我就希望找个学历不要太低的,身高起码175吧,平时相亲有的时候不好意思提条件,这个活动报名的时候,就已经帮我筛选出来了”。“这个活动还是比较靠谱的,有门槛,我之前参加过两次。总体看下来,男生条件都算相亲市场上不错的”。
“先游戏后自我介绍”的活动流程为参与者提供了更为轻松和自由的社交空间,打破了纷杂现实世界中的社交壁垒。参与者暂时性地从职业、身份、地域等符号中抽离,以平等的玩家身份进入游戏中,体会“打本”的快感。在沉浸式的游戏氛围中,参与者通过角色扮演、逻辑推理和话语表达,较快速地熟络起来,并初步了解各自的性格,形成对他人的初步印象。例如,一位男性玩家表示,“9号玩家(女生)自己是凶手,还在游戏中故意爆出来3号是凶手。她这么玩,应该是特别想赢的,这么玩也可以,但比较少见就是了。”通过这轮游戏,他对9号玩家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认为其胜负欲较强,虽然长相比较甜美,但其性格不符合他“温柔、不争不抢”的择偶条件。所以在一轮游戏后,就将9号玩家排除在了考虑范围之外。
为了提高效率,避免因活动中凭“感觉”“眼缘”的印象与实际产生偏差,多线接触成为参与者普遍的行动策略。这种行为并不违反道德,甚至成了默许的潜规则。“很少会有人只看一个的吧,这样会比较局限。你都走到相亲这一步了,自然是要多看,然后再对比,最后再筛选。”“有一个人,一模一样的信息发给我两次,绝对也是和其他人同时聊着。不过这也没什么,可以理解,也不是原则性问题。”人们对接触对象进行量化的审视甚至打分,在比较中不断权衡。只有当与某个对象达成确定性的交往时,多线接触才会终止。“一般三四次见面可以确定发展,愿意约三次的就代表对方有继续交往的意向。所以我一般见面就会了解感情经历、征信、经济、未来规划这些问题,拒绝回答的、不符合我预期的都被Pass。”“如果感觉只是找普通朋友而没有结婚打算,也直接Pass。如果双方情况都满意的话,就可以回绝掉其他相亲对象,专心发展了。”
想更多了解“相亲剧本杀”中的青年情感消费和择偶逻辑?请阅读全文。
以休闲之名 :
“相亲剧本杀”中的青年择偶实践
程晓莉 詹行 赵旺来 董乔生
在情感消费视角下对时下流行的“相亲剧本杀”活动进行考察发现,该消费实践呈现出“自目的性”的特征,身份虚拟的游戏形式和沉浸体验使青年暂时性地从现实情境中抽离,相似的择偶困境激发参与者彼此的情感共振,为参与者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然而,由于青年人“兴趣投”与“经济婚”并存的择偶需求,以及“加速识”与“安全爱”拉扯的择偶焦虑,导致活动中的短暂欢愉和浅层情感联结难以发展为长远稳定的亲密关系,活动的相亲成功率并不高。
责任编辑:刘汶蓉
《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1期
点击阅读全文即可获得全篇
投稿方式:登录《当代青年研究》官方投稿平台(qing.cbpt.cnki.net)进行投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后,可在平台查看稿件状态,若三个月后没有收到反馈,可另行投稿。
赵琪--审校
曲容良--编辑
图源网络/视觉中国
若有侵权/私联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