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热点】“小红书妈妈”如何在线育儿?
小红书是一个以实际生活和消费经验为核心的内容生产平台。作为新生代妈妈的女性用户在该平台进行大量信息检索和发布,组织结成以儿童抚育教育为主要话题的母婴社群。这个社群以知识多向传递和社会资源交换为核心逻辑,衍生和再造一种根植于传播基础设施与技术的数字母职实践。基于此,本章通过考察女性用户在小红书内容社区的信息发布检索行为,探讨女性日常母职实践数字化的行动策略,积极回应网络如何让女性进行不同于常态母职的信息活动。
改造网络称谓
“姐妹”作为一个古已有之的词汇从亲缘关系代称转变为网络流行“拟亲属”称谓,被赋予特殊的情感和价值符号。小红书平台育儿类笔记中,最常用作交际活动先导的称谓就是“姐妹”。“姐妹们,请问有没有闲置的儿童衣物?”“想知道各位姐妹都是多大给孩子断夜奶?”“求教各位姐妹早教班该不该报?”等育儿笔记大多以“姐妹”来称呼所有潜在的互动用户,甚至有男性用户在笔记或留言中声明性别后,类似于“我们不管,来了小红书就是姐妹”高赞评论也成为常规回复。“姐妹”一词的网络亚文化语境构建了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数字母职话语体系,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母职身份的弱势地位,社交媒体平台塑造了一种在性别内部突破年龄禁忌、在性别外部打破男权规训的强势话语权,对内平等化和对外领地意识也标志该平台育儿信息鲜明的性别化色彩。
女性用户的母职自主权构建还体现在对作为丈夫与父亲的男性称谓的非传统改造上。小红书平台的育儿笔记中,大多女性用户选择用“队友”这一称谓来指代丈夫,而非现实母职中“爱人”“老公”“先生”“孩子爸爸”等常见称谓。女性用户在数字平台使用“队友”指代丈夫,将文本中女性对夫权的依附转化为两性之间的合作,既体现其对男性作为丈夫和父亲进行再生产劳动的认可,又规避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使用非传统称谓带来的文化休克和另类凝视。
发帖与标签
小红书女性用户习惯使用该平台APP手机终端对育儿信息进行搜索。相较于PC终端,手机终端具有移动化、场景化的特征,女性用户能随时保持在线状态以应对育儿突发状况。在育儿信息庞杂、儿童个案差异化、检索信息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女性用户会进一步使用发帖功能对希望获取的育儿信息进行提问。小红书女性用户通常会根据家庭经济收入与儿童发育状况在线发帖,寻求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建议,通常会有大量热心妈妈甚至专业的母婴博主留言解惑,而评论区的互动和发帖文本形成互文性,成为其他检索用户的信息源。
发布育儿类笔记,除了文本内容外,还要通过配图、加标签等方式增加笔记在信息流中的可见性,通过上述引流手段增加自身笔记权重,一方面可以增加自身笔记被推送至其他同类用户首页的概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身笔记在其他用户搜索关键词所得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位置。“育儿经验”“90后宝妈”“带娃笔记”“科学育儿”“新手妈妈”等标签常常被插入文本信息末尾,而未插入标签的笔记获得大范围曝光的概率较小。
平台间的流动
在小红书平台,女性用户会根据某一孕产育儿话题形成小型社群,例如“待产群”“新生儿妈妈群”“托育班妈妈群”等。较之现实母职实践,点击关注、拉好友进群的指尖行动更容易结成可靠社群。当女性用户感知到内容社区的公开评论或一对一私聊功能对于知识流动和情感交流的限制时,就会进入由某一用户牵头组成的群聊进行互动。尽管小红书平台也对普通用户开放群聊功能,但由于不同平台对敏感词汇和外部链接的包容性不同,大部分小团体选择更具开放性的微信平台组成群聊。
即使在未建立其他群聊的情况下,女性用户在小红书平台的育儿信息交流中仍然可以通过替换和修改关键字的方式将流量导向其他电商平台。多名受访者提到“某宝”“某东”“PDD”代替“淘宝”“京东”“拼多多”的规避屏蔽技巧,这种圈内“黑话”几乎成为每个小红书妈妈进入群体后的必学语言。
在跨平台交往中,小红书的育儿社群还能对既有育儿知识进行本土化改造与选择性吸纳,弥补女性常态母职中个体缺乏在地化知识的局限性,让全球化科学育儿知识经由数字交往完成理论国际旅行。以蒙台梭利教育、婴儿睡眠训练、美吉姆/金宝贝早教体系、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IB课程体系等为代表的国际育儿知识体系在国内新生代父母群体中逐渐流行,然而海外知识的中国落地并不完全由知识生产或教育体系自身来进行改良和优化,在国内教育实践中以家庭为单位对海外理论的改造也融入家庭文化和国内教育体系。城市中的“蒙氏妈妈”就通过加入蒙氏教育微信群来讨论如何对蒙氏教具进行工具性改造,改造后的知识能力提升课程虽然脱离蒙台梭利的原著精神,却为缓解“蒙氏妈妈”应试教育焦虑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
想更多了解小红书妈妈们在线育儿的
内在逻辑、行动策略和群体认同?
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全文。
数字母职实践:
在线分享育儿信息的内在逻辑、
行动策略与群体认同
赵雅馨
代际育儿差异、前台展演形象管理和寻求专业化情感支持等因素驱动了母职实践的数字化。以育儿信息检索发布为基本单位,女性用户创造性地使用数字技术,形成了改造网络称谓、发帖引流、跨平台建立群聊、规避算法审查等行动策略。基于数字交往形成的群体认同赋能女性用户,通过增加自身社会资本、资源置换来降低育儿成本和做博主有偿劳动赋予育儿经济效益等方式,完成了“小红书妈妈”对数字母职实践的认同与内嵌,提升了母职的社会能见度,指向了新时代网络公共空间的一种可能性。
责任编辑:张友庭
《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3期
投稿方式:登录《当代青年研究》官方投稿平台(qing.cbpt.cnki.net)进行投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后,可在平台查看稿件状态,若三个月后没有收到反馈,可另行投稿。
赵琪|审核
芦焱琦|编辑
图源网络
侵联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