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继续
3Q营收37.5B(买方预期34.5B)是个清晰的beat,毛利率75%符合预期的75%;4Q指引37.5B低于买方预期38B,同时毛利率踩线;
数据miss 5亿美金可能不那么重要,在产品转型,B卡大幅推进并得到验证前都不会改变大逻辑与叙事,而指引往往比真实低2B的玩法也心知肚明。
除此之外的核心信息包括:
- B卡的毛利率将在70%的中值,约75%左右;
- B卡的需求继续incredible,也超之前30亿美金的下Q指引,可能会在50-70亿,往后可能会关注什么时候B超过H;
- 网络部分是环比下降的,幅度还不小,但管理层指引后续的增长会恢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都去买以太网了,下个季度需要再观察;
- 中国区的部分比例再上升,这个季度54亿,占比15.4%,上个季度37亿,占比12.2%;
国产某C:报道称良率20%
据产业链专家调研了解,当前已经解决良率、网络架构等问题,现在已经陆续开始出货,明年预计出货60万颗以上(大概率会更多),服务器算力是H公司未来重要的发力方向之一,也是台积电新的产能限制之后大陆唯一能够大规模量产的先进算力芯片。
单颗性能可以直接对标英伟达H100,且重点优化集群互联性能,未来将会大幅缓解国内AI算力紧缺状况,助力我国AI产业发展。
PS:这个是今天产业链专家说的,很多人经常咨询H的AI有没有什么进展,实际上H这边有点迷,它的进展非常的不透明,毕竟是与中芯合作,也不敢太过于高调,因此机构研究员跟踪起来难度大。
也正是因为H这边的进展不好说,像光迅科技这种提供光模块的,出货起来就没有像此前“易中天”供货英伟达一样顺利和流畅。
对于国产AI我们需要知道两点:1.国产AI放量的趋势不会像英伟达那么流畅;2.国产AI步入成长期的趋势不可阻挡。
XC:产业落地时刻
1)预计台账即将上报完毕;
2)预计行业XC大单陆续出现;
3)预计各环节收敛加快,H系异军突起。
规模上:从已经报的部分看,是2020-2022年规模的3-5倍,符合预期。
China for China:
1、ST宣布“China for China game plan”,半导体zz可控步入新篇章。ST宣布将与华虹合作,计划在2025年底在中国本土生产40nm MCU,其认为在中国进行本地制造对其竞争地位至关重要。根据意法半导体的计划,其STM32系列产品在中国制造的计划将帮助意法半导体在未来5年将客户基数扩大50%。
2、中国半导体zz可控从被动阶段向主动阶段过渡,“China for China”支撑上游晶圆制造端产能扩张。19-23年,半导体zz可控主要源自zhi裁,美国zhi裁华为,缺芯导致汽车停产等是核心矛盾。24-27年,半导体zz可控一方面源自zhi裁升级,一方面源自“China for China”。“China for China”(ST用词)、“local for local”(SMIC用词)将缓解市场担心的产能过剩问题,并加速local成熟类xin片的全方位导入,包括一些不敏感行业。
3、中国大陆xin片进口额度约4000亿美金,替代空间仍然巨大,不仅要替代更要走出去。2021-2023年,中国大陆xin片进口金额分别约4326、4156、3494亿美金,逐年下降。3494亿元的xin片进口额折算成晶圆代工费约1000亿美金,这是留给中芯国际、华虹公司、长存长鑫等企业的成长空间。庞大的xin片进口额是大陆各地逆周期扩建产能的底气,现在市场担忧的晶圆制造产能过剩问题在五年后会变成另一种“幸好”。
半导体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汽车产业吗?
过去一段时间半导体行情之所以明显占优,前期是受到了“海外映射”逻辑的影响,中期则得益于科创50ETF的助力,而后期则主要受到了“zz可控和国产T代”情绪的推动。
从产业赛道的角度来看,我们通常关注产业爆发的两个层面:一是需求侧的爆发,二是供给侧的变革。在过去几年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给人的山寨感,到逐渐变得可用,再到超越合资品牌,甚至有望走向全球。这一过程的背后,除了政策的大力推动外,最核心的因素是供给侧最关键的产业链环节——锂电池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而引发了全产业链和全生态链的巨大变革。
从现实角度来看,第二季度半导体的景气拐点应该是明确的。同时,在过去10个月中,中国集成电路的出口额达到了9311.7亿元,同比猛增21%,这反映出我们在成熟制程领域半导体产业的较强竞争力。在10月底,我们高度关注到国产28nm GKJ的落地,这一重要事件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既然敢于官宣28nm,那么是不是更先进的制程已经在研发中了?当然,这种猜测有些阴谋论的意味。
回顾日美半导体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种误解,认为日本在80年代后期半导体技术超过了美国。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日本在半导体质量稳定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上超过了美国。也就是说,过去日本半导体公司的定价并不是基于技术超越,而是基于其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公司。
那么,28nm GKJ对于半导体产业链来说,是否能等同于锂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意义呢?这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如果明后两年真的是“半导体是下一个汽车产业”的起点,那么半导体当前所面临的高估值和景气层面的忧虑就会迎刃而解。毕竟,在2020年上半年,也有很多人认为宁德时代的估值过高,业绩增长有限。
对于半导体产业链的演化,我们需要时刻关注2025年的情况。我们始终期待着半导体能在国产替代的变革点、第二季度的景气拐点以及A1产业链海外映射这三个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产业基本面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