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存储巨头美光在华销售产品未通过审查 存储市场影响几何?

21记者 21Tech 2024-04-11
存储市场变局。

来源:21tech(News-21)
作者:倪雨晴
编辑:张伟贤  卢陶然
图源:图虫


5月23日上午,存储器板块有所回调,截至记者发稿,江波龙、朗科科技股价微涨,而兆易创新、佰维存储、北京君正、德明利等有所回落。

日前,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

5月21日晚间,网信中国发布的信息显示,审查发现,美光公司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影响我国国家安全。为此,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结论。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


此次对美光公司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目的是防范产品网络安全问题危害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欢迎各国企业、各类平台产品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据报道,美光对此回应称:“美光已收到网信办对我司在华销售产品进行审查后发出的通知。我们正在评估相关结论,考量下一步工作。我们希望能继续与中国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美光产品禁售

首先看最直接的影响。根据网信中国的发布,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目前来看并未直接涉及到更大的消费级市场,那么何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按照2021年公布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

上述提及的基础服务设施对于存储产品的需求,更多集中在服务器、通讯领域。从销售的方式看,美光等IDM厂商既有芯片类产品可以直接卖给模组厂,也有自己生产的模组类产品卖给终端客户。根据德邦证券日前预计,审查将导致美光产品在国内销售受阻,且美光模组产品所受影响将大于晶圆颗粒类(芯片相关)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美光遭审查后,产业链公司或转向采购三星、SK海力士等韩厂的存储产品,同时国内存储厂商也在加快替代的脚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遭遇审查后,近期美光宣布增设中国区总经理职位,由原本负责DRAM封装与测试部门的吴明霞担任美光中国区总经理,并继续兼任DRAM封装与测试运营企业副总裁。美光表示,这项人事安排是为了“展现该公司对中国在地技术生态圈、企业营运与中国各利益相关者的坚定承诺。”

整体而言,从手机、电脑、汽车等消费级终端,到服务器、基站等工业级产品,都需要存储芯片。目前,韩国、美国和日本的大厂仍垄断全球存储市场,占据核心话语权。不过在存储寒冬中,大厂也直面亏损,美光2023财年第二财季营收为36.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7.9亿美元,同比下降约53%;亏损23.1亿美元,其中包含计提超14亿美元的库存损失。

随着中国对美光的审查和举措,周期低谷中的美光在中国的营收面临进一步下滑。2022财年年报数据显示,美光在中国大陆的收入为33.11亿美元,同比增长34.8%,占总收入的10.76%。曾经中国大陆也是美光的大市场,一度营收占比超50%,如今已经跌至10%左右。



机构预计国产化提速

存储芯片可以简单分为闪存和内存,其中闪存主要有NAND Flash、NOR Flash,内存主要为DRAM,美光正是全球存储巨头之一,主要的产品就是DRAM和NAND Flash,尤其是DRAM领域,美光位列前三。

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市占率分别为45.1%、27.7%和23.0%,三者一共占据了96%左右的份额;NAND Flash厂商营收排行榜上,美光排名第五,市占率为12.3%,三星、铠侠、SK集团、西部数据、美光前五家的市场份额总计在97%左右。

国内的存储厂商也在不断成长中,而多家券商认为,此次审查将加速中国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国产化。德邦证券在报告中指出,“美光网络安全审查”事件有望成为行业拐点催化剂,助力国内厂商承接美光原有客户与订单,从而加速存储行业国产替代进程。


有芯片资深从业者向记者分析道,国内存储厂商面临着替代的市场机遇。比如在DRAM领域,按照内存规格看,目前国内在DDR3、DDR4、小容量Low Power DRAM上可进行替代,在NAND Flash领域,3D NAND和SLC NAND产品上可以进行替代。


德邦证券表示,相比于国外厂商,国内存储厂商的规模仍较小,因此各厂商都从自身擅长领域出发,并逐渐扩大自身业务。如兆易创新在NOR Flash实力强大,2021年已成为全球第三大NOR Flash厂商,目前正逐步向DRAM业务发力;北京君正为全球第二大车规DRAM厂商,持续培育车规Flash;东芯股份聚焦中小容量存储芯片,以NAND为主要发力点,SLC NAND国内市场占比超50%。

如下图所示,根据德邦证券的梳理,国内的存储力量正在向上突围。 


同时,在诸多存储厂商中,外界特别关注美光审查对于国内模组厂的影响。从目前江波龙、佰维存储等企业的披露来看,厂商们基本都已经有长期的多元供应链布局,包括和三星、美光、西部数据等存储晶圆原厂建立采购关系,和国内的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保持合作。并且,目前停止采购的应用场景有所限定,而现在存储芯片库存较高,生产经营目前保持正常。



存储芯片何时回暖?

二季度以来,存储芯片价格仍在下行。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显示,由于DRAM及NAND Flash供应商减产不及需求走弱速度,部分产品第二季均价季跌幅有扩大趋势,DRAM扩大至13%~18%,NAND Flash则扩大至8%~13%。

集邦咨询表示,由于PC DRAM、Server DRAM、Mobile DRAM占总DRAM消耗量超过85%,且DDR5比重仍低,DRAM价格跌幅扩大的主因是DDR4与LPDDR5的库存过高。

而NAND Flash均价下跌主要因为市场供过于求状况仍未改善,Enterprise SSD、UFS跌幅扩大,两大产品占总NAND Flash消耗量超过50%。

当前,存储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2022年开始企业们盈利承压。美光之外,三星、铠侠、SK海力士等都遭遇下降。其中,三星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9%,主营芯片业务的事业群首当其冲,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下滑幅度约97%;铠侠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跌幅高达30.5%,主要是PC及智能手机客户需求疲弱,以及数据中心客户库存调节所致;SK海力士则受到客户去化库存持续及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影响,2022年第四季营收仅17.6亿美元,环比减少30.9%。

在市场压力下,三星、美光、SK 海力士、西部数据都宣布将于2023年大幅度削减资本开支甚至减产,供需情况也在变化之中。



有存储厂商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去年各家上游减产以及各区域客户砍单的情况来看,上游库存最高的时间在今年一季度,预计大部分客户的库存调整将在今年内结束,因此从供需角度来看,今年底大概率会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德邦证券的报告指出,若以谷底计算,存储行业周期约为3~3.5年,2022年第四季度行业龙头合计营收下降44%,处于筑底阶段。若以三年计算,本轮下行周期预计在2023年第三季度前后结束。

报告进一步分析道:“随着各龙头厂商的减产,行业供需结构有望优化,带动存储产品价格触底反弹。预计行业经营有望于2023年第三季度逐步完成库存去化,第四季度迎来周期反转。”




21Tech

南财集团特色栏目


往期推荐

对话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杨立:零售业数字化转型需遵循三大主线

05-22

立讯精密股东大会直击丨董事长王来春:汽车业务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预计30%-50%

05-22

华为“夏季大作战”,终端产品线多面出击

05-19

SEC掀起监管整顿风暴,加密世界何去何从

05-19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