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贾浅浅的总结陈词

老稻 光阴的故事2021 2021-11-15

其实所有观点在隔壁《围攻贾浅浅,欢乐又安全,傻子才不干》已经表述清楚了,但是看到争议不断,还是忍不住再把这个事儿捋一捋。

01.屎尿屁

大部分人看到“诗”里面出现了“屎尿屁”,就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不适,这个很可以理解。但是,如前文所述,诗歌并不神圣,只是源自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没有谁规定什么可以入诗,什么不可以入诗。

关于这个,网友“丁佰胜”说得更专业,转述如下:

这种后现代诗风的确带有一种反叛解构传统审美标准的意味,因为传统的审美标准带有一种古板保守的色彩,且时间长了也会助长一种不假思索的附庸风雅

真正的诗歌艺术在言辞之外,就如这首屎尿诗,它所要反映的,恰恰是一种错误认识——平常或卑微中没有诗歌与美。

这种反叛是另一种对古典美学精神的确认与继承方式。就如魏晋风骨,它们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表面上看反对儒家的那套伦理道德信条,其实恰恰对这些信条的真实内涵最为恪守。因为推崇解放人性、尊重自然,在当今虚伪遍地、人性诡诈的时代,魏晋风骨显得更加有魅力。

“车过黄河,我在厕所小便。”在我们的认知中,这很难登大雅之堂,可伊莎想打破的就是这。在失真的社会里,诗歌被迫承接这种时代赋予的重任,把生活从虚假的歌颂和赞美中解放出来,还其真身,尽管它看起来丑陋不堪。

有人问庄子,何谓道?

庄子说道在蝼蚁,道在稊稗, 道在瓦甓,道在屎溺。

二者有内在的联系,那就是道的遍在性。我们要想真正得道,就必须去掉分别心,完整接受生活的全部,而不是赞美一部分拒绝一部分

何况,也有不少养育过孩子且懂诗的人觉得:那两首“屎尿”诗颇为清新可喜。

02.盲人摸象

稍微往前捯一下就会发现,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故意在贾浅浅的作品中,挑了几首辣眼睛、打破传统审美标准的诗,呈现给大众——也成功收获了TA期待的效果。

也就是说,如果把贾浅浅的全部作品比喻成一头大象,那么始作俑者巧妙地利用信息不对称把大家的眼睛都蒙上,然后领着大家来到大象的屁股后面。于是,大家得出一个千真万确的结论:这是好大一坨屎!

同样的手法,如果在《四大名著》里摘出一些片段,也足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三国演义》中的“刘安杀妻待客”,《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调戏蜘蛛精”、《水浒》中的“李逵斧劈小衙内”等。

——当然,在不同的年代,也确实有人这么干过,说这些书“诲淫诲盗”。

03.“文二代”

贾浅浅的诗很烂——贾浅浅出版了很多作品,获了很多奖,拥有很多头衔及赞誉——贾浅浅的父亲是著名作家贾平凹,顺着这个逻辑,大家很容易联想并推理:这里一定有不公平、有特权的影子。

除了逻辑链条的原点(贾浅浅的诗很烂)以外,我一点儿都不反对这种质疑,这也是我认可的社会共识。

不过这个事儿放在艺术领域就很难讲。自古以来,文人就有提携后辈的传统,而艺术界也类似科学界,真正的评判来自于共同体的圈子——也就是说,大部分普通人,其实并不具备评判的能力。


蒙克:呐喊

比如上面这幅画,初看时我觉得就是一坨屎,但我弟却一下子被震撼了,觉得特别特别牛~Bi。

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听崔健的《一块红布》,我嗤之以鼻:“这也叫歌儿?”然后才上小学六年级的弟弟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我擦?这……这……是我听过最牛Bi的歌!”

不久我完全接受了我弟的结论,并得出另一个结论:艺术鉴赏,是需要天赋与悟性的。我觉得不好,很可能是因为我还不懂。

回到贾浅浅。我完全赞同对特权、不公的讨伐,但通过贾浅浅的事儿来讨伐,多少有点不够令人信服。

04.正面作用

贾浅浅事件的炒作,无疑对可能存在的文坛腐败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另外,几乎所有的微信群都在讨论诗,不少网友还秀出了自己或诚意或讥讽的诗作——有些居然是押韵的!

有人认为诗歌固然并不神圣,但需要尊重。我说呢,多看多写,才是对诗歌真正的尊重。

诗歌借着屎尿屁,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也……挺好。

虽然如此,我个人依然认为贾氏父女多半是被陷害和冤枉了。结果或许有正面作用,但过程却充满了臆测、网暴、群体无理性,这是我坚决反对的。

这是一个常识,我希望也成为共识:没有程序正义,结果正义无从谈起。

【老稻简介】70后,北京人。王阳明门下走狗,汪曾祺门下走狗,齐白石门下走狗,罗大佑门下走狗。


扫码关注【光阴的故事2021】

【公众号简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告别的年代里,光阴的故事,希望能打动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