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努力了两年,10年的血汗钱交了智商税,谁杀死了实体店?

电商君 电商报Pro 2022-04-01

作者:电商君

来源:电商报(ID:kandianshang)


“一铺养三代”一去不复返了!

曾经,在“一铺养三代”的口号激励下,无数创业者前仆后继,通过租赁商铺,苦心经营着自家的小店,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像7-11那样的世界知名零售品牌。

退一万步说,就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品牌的梦想越来越遥不可及,也可以通过加盟成为知名品牌的一员,瓜分一些知名品牌的红利吧?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2010年在桂林加盟了一家知名便利店。据他说,他那个不起眼的小店一个月可以做到30万的流水,扣掉6万毛利后,按照20%的利润率,一个月的纯利可以做到4万,一年的利润最少50万,比那些死蹲在办公室的白领要强多了。

另一位朋友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2019年,他同样加盟了这个品牌在东莞的便利店,但是努力运营了两年后,前后亏了50多万,如今只能在店门前挂起了“转行清货”的横幅,准备割肉退场!

按说,他家的店还不至于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啊!

首先,从城市属性来说,东莞怎么说也是准一线城市,作为曾经的“世界工厂”,东莞的人流应该比桂林要密集得多。

但实际情况是,东莞这些年产业空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之前千人以上的工厂都关停了,街头也很少有密集的人流,这个朋友盘下的那个便利店所在的那条街,到了早上10点多还是一派冷清。

其次,从购买力来说,他家便利店是一家知名开发商开发了三年楼盘的商铺,周围的配套已经相当成熟,而且便利店旁边就是小区后门,不远处就是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理论上,每天的人流还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其实上,熟悉东莞的人都知道,东莞开发的楼盘从来都不是因为刚需,而是用来炒的。像这个并不临深的楼盘,说是总共有500多户人家,但是实际上买楼的基本都是深圳客,很多深圳人在东莞买了楼后就空在那里等着升值,说是小区有500户人家,真正住进来的只有100户左右;而从便利店的具体位置来看,虽然这个店挨着小区后门,但是后门平时是不打开的。虽然不远处就是马路,但是马路和门前的停车场在对接时有明显的上下位差加以阻隔,为的就是不让外部车辆进入小区停车场:没有人流,他家的便利店还怎么开下去?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如果环绕着楼下的商铺走一圈就会发现,这么多的商铺中,包括他们家的便利店在内,已经有两家便利店和一家规模不算小的超市(如今全部关门谢客了),一个常住100户有家的小区,怎么养得起这么多的便利店和超市?还有更多的羊肉店、窗帘店、五金店……

所以,现在他们那里的真实状况是:万铺招租,空无一人!

放眼望去,很多商铺的门上大多都贴着“旺铺招租”。是的,虽然开发商的房子看上去建得还是高大上,但是楼下商铺的现状大多殊途同归:都是两年前开业的,现在都一家家倒闭了,或者正走在倒闭的路上。

10年血汗钱交了智商税,
50万投的便利店倒闭!

这位朋友说,为了这家店,他这两年差不多投了50多万,现在呢,转行清货的横幅也拉起来了,想抛又抛不了,店里的进货还清不出去,那叫一个两难啊!

这位朋友拿下这个店时,当时为了吸引他们这批小商家进来,是没有转让费的;五六十平的店面,每月租金3500元,要知道这个小区的商铺价位在3万一平,这样一算,这个便利店的租金的确也不是太贵。

那么,除了租金和人工,他的这个便利店50万的投入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一个是品牌加盟费,2.5万,敲门费,这个肯定是要交的。

其次是装修费,自己简简单单的装了一下,花了六万多,效果也不算太差。

还有就是设备费,比如说货架、收银机之类的啊,这些设备都是统一从品牌那边进的,总共花了五万;

再者就是交给品牌的管理费,每个月1000元,两年下来总共就是2.4万。

然后就是从品牌那边进货的成本,开店到现在两年多,前前后后花了30多万,抵完人工和房租剩不了什么钱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10年血汗钱交了智商税,50万扔出去了,连个水花都没有溅起!

谁杀死了实体店?

之前我们说到实体店的寒冬,通常会说,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实体店如今的惨状。

首先,高居不下的房租。

就像有人说的,房地产持续开发推升了商铺租金的持续上涨,加大了商家的成本。但是在这个案例中,房租不是主要原因,五六十平的铺面,3500一个月的房租,怎么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在这个案例中,真正杀死这家便利店的是没有人流,或者说预想中的人流和现实出现了严重错位:看上去这家店旁边就是后门,不远处还有马路。但是,不过店消费的人流就是耍流氓。所以,开店的位置能否真的引流这一点非常重要,租金倒是其次。就像深圳东门步行街的那家重庆酸辣粉店,十平米不到的店面,每月的租金就算10万,还是有钱可以赚,因为那地方每天人流不断,一直到晚上还有人排着队等着“撮一口”,而那家店平均10秒就可以卖出一碗酸辣粉!

其次,来自电商的冲击。

有人说,电商的出现冲击了价格体系,给实体店致命一击,特别是9元9包邮等促销手段让淘便宜货成为主流。但这本身说明实体店自己在价格等方面没有做出优势,或者说实体店没能通过其他优势弥补价格上的劣势。就拿加盟店的商品价格来说,加盟店进货需要从品牌方那里拿,品牌方进货价本身就比市场批发价高,这样的价格,怎么和电商竞争?所以只能通过便利性、送货上门、开展彩票业务等服务留住客户。

还有,入场的时机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时也,命也。其实,早些年开便利店,还是有很多人赚到钱了的,就像同样做加盟便利店,2010年开店那位朋友一年可以赚50万,2019年开店的朋友却两年赔了50万。这说明,开店的时机很重要。因为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现在整体便利店的形式并不好,但是品牌方不理会眼前的新变化:好不容易将品牌的名气做出来了,现在不收割等到何时?就拿朋友加盟的这个品牌来说,这是全中国第二大便利店,号称在全国有1万多家店,但实际上已经有四五千家倒闭了,还在开的六七千家大多也是在苦苦支撑。但是对品牌方而言,加盟店经营的好坏跟它们关系不是很大,毕竟中国这么大,一个加盟店做垮后总是会有更多人抢着进来,而品牌方该收的管理费、该赚的进货差价、该拿的设备费还是照收不误,总之,品牌方是旱涝保收,做不做得好全是加盟商自己的事。

事实上,放眼整个中国,这家加盟便利店的惨状并不是孤立的案例。现在在我们周边,除了理发店、培训店,很少有实体店可以活得下来。比如说,路边卖菜的流动摊位被社区团购替代了,家庭面包坊被品牌连锁店替代了……这说明了什么?一些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已经垄断了所有人的数据,而且通过大数据算法和降维式的营销策略,将所有人都变成平台的客户。如果未来不加强互联网反垄断,会有越来越多的线下商铺成批成批的倒闭。

普通人的故事,品起来才足够悲怆。回到这个案例本身,对普通创业者而言,5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很多人一年能存5万就很了不起了,要存够50万,至少得努力10年!然后花了2年时间苦苦努力,还是不能从亏损中摆脱!

这么宝贵的12年,就这样说没就没了,对于一个普通成年人而言,又有多少个12年?

所以,做实体店生意,特别是做加盟店,前期一定要做详细的调研,绝对不能凭着感觉做事。比如说,要在小区开一家便利店,最少需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分析潜在人群,到实地测试人流情况,不能光听品牌宣传和房产中介的忽悠,就把10年的血汗钱白白打了水漂!

血淋淋的教训啊!


今 日 视 频 推 荐


董明珠:我做手机分分钟超越小米。
关注电商报视频号,了解更多董明珠语录↓↓↓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Q:2881339630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钱大妈店主痛心陈述:月销售额50万,每月亏损超1万!


从年赚千万到负债三千万,坚持了10年,我在这场不公平的较量中输得体无完肤!

3年欠下400多万后,MBA硕士送外卖还债,全国还有7万多硕士送外卖为生!

15年血亏28亿?这个曾干掉耐克的大牌,如今再也撑不住了

“吃着吃着就瘦了”的智商税,有千万少女抢着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