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珍贵视频资料】齐美仁增堪布 | 新作『射向怀疑的箭』有声书连载(中)

堪布齐美仁增 通往解脱之路 2023-05-15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829s3ss8r&width=345&height=258&auto=0&auto=0


有声书可点击“阅读原文”,

通过喜马拉雅进行收听。








平台君的话




几天前,平台君收到了齐美堪布的文集《射向怀疑的箭》,感到非常欣喜。


一方面,心灵乐园希望这么好的文集能够以多种方式与更多人结上善缘,另一方面,由于使用手机阅读文字非常伤眼睛,于是我们希望将其制作成有声书,并分三次连载完。


尽管现在这本文集的电子文档资源已经满天飞,但心灵乐园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平台,虽然想在第一时间把这份资源分享给大家,但为了让我们能够更方便地了解到文集内容,还是希望在音频录制结束后再刊登连载与大家见面。在录制过程中,或许因为众生共业的原因吧,频频发生各种事故,故而拖延至此时。


在此真诚地对大家说一句:抱歉,久等了。




射向怀疑的箭

——请张开信心的弓



【堪布齐美仁增 著】


(中)





:学过《俱舍论》的都知道,须弥山外有佉提罗、伊沙陀罗、游干陀罗等七金山环绕,山山之间又有七海相隔,这七山七海该如何理解它们的所处位置以及呈现状态?




: 不管是对七重大海还是七座金山的描述,时轮金刚与俱舍都不尽相同。产生这两种不同说法的具体原因我于此处不准备详加分析,但我会更侧重于宣讲时轮金刚的观点,只是因为时轮金刚的说法更相应于大家的思维特点。


不过作为对照,还是要大略讲一下倶舍的见解:须弥山周围空旷无边、没有什么能遮挡住它,其外层层环绕有几千至几万由旬之阔的大海,以及几千至几万由旬之高的大山。


但若据时轮金刚的说法,虽说须弥山外有七海七山,不过从外面我们却根本看不出来——因为从须弥山的各个方向均向外伸展出如鸟之羽翼一般的整整一圈“山角”,这些鸟翼一般的“角”遮挡住了全部的七大金山、七重海水,所以没有人会看到它们——我们所能够见到的仅仅只是须弥山伸展而出的一点点“山角”而已,这些山水中的真正主人则是天、龙诸类。


还有一点也希望你们注意,我个人觉得在喜马拉雅山下一定有湖、海等水质形态,所谓的科学考察不也在这片区域内发现了大量的水生植物等的遗迹吗?!虽说时轮金刚认为人类根本看不到七山七海,但不管是时轮金刚还是别的佛教经论都一致公认,我们看不到的,恰恰正是龙族、阿修罗等类众生的所见——佛经里的此类说法原本就是在讲这些众生的所见。如果有人说:就算七山七海等处是龙王、阿修罗等类众生的居所、就算喜马拉雅山下有湖、海、河等水质形态,但这些水、这些山动辄长宽几万由旬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回答这类疑惑,我还是先从一个公案讲起吧。


以前在青海玉树地方,有一个叫仓央嘉措的瑜伽士(非第六世尊者),在他的自传中就记载了他本人与非人交流沟通的一件往事:一次,羊卓雍措的龙王邀请他前往龙宫,他颇为不屑地回复说:你们的地盘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个小湖而已嘛。使者殷勤邀约道:您去看看再说,您去一下就知道了。而当他来到羊卓雍措的龙宫之后,这才大开眼界:天哪!龙王的城市、龙王的街道、龙王的民众、龙王的宫殿……这一望无际的浩渺龙宫龙刹皆为我们人类众生完全无法想象的龙族之世界!


如果站在我们人类自身的角度,羊卓雍措再大,此岸喊彼岸也能听到,终究逃不出几个有限的长宽数字——而在龙界众生以及有特殊因缘能与他们沟通的瑜伽士看来,我们以为边界有限的几个数据对他们而言竟广阔如许!引用了这个公案,打了以上的比方,我想你们就不会对此再有疑惑了吧。

 





:佛教经论里在在处处提到的这座须弥山,抛开我们肉眼凡胎所能见到的喜马拉雅山不说,我们人类能够真正望须弥山一端吗?佛教资料里有某些人真正见到须弥山的相关记载吗?




当然有,而且有关记载还不少。在龙钦巴尊者的传记里以及别的众多高僧大德的自传或传记里,都可以找到相关描述。无垢光尊者在修吉祥天女法并圆满修成后,亲见了吉祥天女。吉祥天女把尊者放在自己的手心上,带着尊者绕着须弥山以及四周的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还有北俱卢洲游历了一番。


在刚才提到的那位一百多年前的玉树上师仓央嘉措尊者的密传里,也记载了尊者的相关事迹:当时有一些空行母迎请尊者前往兜率天,当他跟着空行母飞到空中之后,瞬间就跃身到了须弥山的山顶之上。在向下看时,他顿然发现,须弥山、四大部洲以及辽阔无尽的大海、大山与佛经里的描述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距今约一千年之久,有一位修时轮金刚的大成就者曼龙格日也曾被一些空行母带至须弥山,空行母们向其一一介绍了须弥山、四大部洲……曼龙格日不仅游历了须弥,还幻游了香巴拉、邬金等等很多人间刹土。


六百多年前的竹巴噶举派一代大德雍衮巴尊者的密传里也提到了尊者曾到访过须弥山:尊者不仅告诉我们须弥山有多少层,甚至还提到了尊者为天人们传法的情景……佛教资料里关于须弥山的记载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关于某些福报超越普通人的转轮圣王转绕须弥山的描述就见诸多处;没有记载下来的、实际发生过的、游历须弥山的经历应该更多更多,我只是随意抽取了这几例以飨各位。


对修证境界超凡入圣的人来说,我们凡夫看不到、体会不到的龙王、天人、非人等类众生的境界,他们绝对可以现量触证!非人所见如何,这些大成就者们亦所见如何!龙王所见如何,尊者们决定所见如何……


少数人可能还会有一些疑惑:佛教徒经常挂在嘴边的某些上师亲见天堂、地狱还有种种别的境界、处所,但我们却完全看不到此类现象!这些上师们的自传或传记会不会打了妄语?甚或胡说八道?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清楚、客观、公正的回答。地位或高或低、修行或长或短的人都有打妄语的可能;但修行成就者绝非一个两个、也绝非仅仅出自一个民族——印、藏、汉等地各个民族的修行人从古到今一起、一直打这种妄语,你觉得有此种可能性吗?!千百年来成百上千的修行有成者前赴后继地重复这类“谎言”,你觉得有这种必要吗?!更重要的是,任何一个成就者如果不遵守戒律的话,是绝不可能修行有成的!对所有戒律清净的修行人来说,守持清净戒律都比保存性命要重要得多,持戒与护命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如此一来,这些成就者们如果在叙述亲身经历时破了“不妄说上人法”这一根本戒条,其果报将如亲手杀人一般!所以不要说高僧大德了,一般的持戒者在过午不食等戒条上都要详加取舍、审慎抉择,那么在没有任何必须以及必要的前提下,以随意打大妄语而破根本戒——这完全不可能!


外人不知道佛教徒,特别是真正的佛教徒对戒律的重视程度,但我们自己应该清楚。故而理当相信:高僧大德绝不可能破不打妄语这一根本戒!指望人人都不打妄语可能性并不大,但护戒如目者绝对会这么做!不仅仅是在亲历或未亲历须弥山这一问题上须如实而言,在任何情境下都应持守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之戒律要求。其实你们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很容易地明白这个道理:不愁吃穿的高僧大德为何要编造一个会让他们堕落到地狱的谎言?这种谎言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切身利益?而且,要那么多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顽强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相同的妄语,这种画面想想就觉得滑稽可笑。


当然了,我希望你们看的是名副其实的大成就者们的自传,或真实记录他们言行的传记,而不是由各种别有用心者所著的充满夸张、掩饰这类话语的所谓“略传”、“广传”等等。


你们上面所提到的有关须弥山、七山七海等等的问题,我想在这里做一个小结:把日、月环绕地球而转、须弥山以及须弥山四周的环境情况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我们要明白佛经当中之所以如此叙述的原因所在。而要理解这些看似与现代科技观察所得不尽相同的佛教观点,希望大家除了深入经藏以外,更要多多结合高僧大德的传记以及关于神山圣湖的游记等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分析。


以前的众多上师在宣讲神山等地的功德时,其说法也为大多数现代人所不解。比如,当他们在讲到玛旁雍措、龙宫等圣地时,大多会提到这些地方皆以珍宝而为严饰;它们的大小、长宽、高度等情况常常超越普通人的理解范畴。


在讲到青海的阿尼玛卿神山时,圣者们往往会提及这座神山之上有一格萨尔王的刹土,八大龙宫位居山下,其地皆以珍宝组成,护法神的宫殿安止其中……若按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阿尼玛卿除了石头、冰雪等外,哪里也找寻不到珍宝的踪影。就算我们用尽各种现代化的仪器,把阿尼玛卿神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钻透个遍,也找不到龙宫所在;反反复复把阿尼玛卿探测无数遍,也寻觅不到格萨尔王的一根毫毛、一丝踪迹——但据此就可以否认阿尼玛卿的神山属性了吗?


在高僧大德的传记当中,我们见不到也理解不了的境界随处可见;若成百上千的成就者们都如此宣说,那就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考虑了。如果说一个人可能产生错觉,几百、几千人而且皆不是普通人都会产生错觉、并广为传播这种错觉吗?你们很多人在研究佛法时,往往只抓住佛经当中的一两句文字、一两处地方,然后就紧紧揪住不放,并据此而得出你们对佛教的全部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太过狭隘也太过片面了!


即便你们想推翻佛教的宇宙观,也不要仅仅只推翻日月绕着地球而转等佛经当中的一两个观点,佛教关于宇宙人生实相的一切观点,不管是佛经里面宣讲的,还是成百上千的传记等资料里面所透露的,你们最好能找到能把它们全部推翻的根据,不要仅仅只围绕着日月绕地这个问题打转转;同样,如果要安立佛教的见解,也不要只找到安立某一种现象的某一个特殊根据,而要能找到安立全部观点的颠扑不破的根据。你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这种思维局限:只及一点,不及其余!不仅在叙述大的地理范畴诸如须弥山等地时会出现此等普通人理解不了的景观描述,在讲述某个具体的小小地方时,也会有同样的情况发生。


以佛经当中频频出现的灵鹫山为例,宣讲《妙法莲华经》等经典的灵鹫山在佛经里是非常大的一处圣地。龙树菩萨在其《大智度论》中曾说:“是山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圣人住处。”别的资料里则提到,灵鹫山中生存有数百种动物、长有数百种植物,甚至还有数百处湖泊……但如果我们来到现在的灵鹫山,恐怕再也难觅往日“多好林水”的风光了。


这个问题以前的学者们也争论过,有些学者就认为:佛在世时,灵鹫山确实很大,这是佛的神通加持所致;而在佛圆寂后,它当然会变小——这样的争论很多年以前就发生过。现在来看灵鹫山确实很让凡夫迷惑:那么小的地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安立那么多个湖泊!但就在这个关键点上,我希望你们能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一个智识正常的普通人在讲到山的大小、动植物的大致种类、湖泊等数量时都不会出错,大觉佛陀在讲述自己亲身安住的地方——灵鹫山时,怎么可能颠倒妄言?普通人都不会分不清喜马拉雅山与泰山的差距,佛会看不清自己居住的地方吗?


距今约一千年之久的藏地大译师嘎·洛扎瓦在去灵鹫山朝圣时,真真切切就见到了佛经当中所描述的众多的花、草、树木以及湖泊等景观,其数量、形状、大小等情况与经典所述毫无二致。一般人见个灵鹫山都只能被业力所限,所见迥异于圣者;甚深因果还能指望他们见出什么端倪来呢?


不仅灵鹫山,圣湖玛旁雍措也是一个引起广泛怀疑与争论的所在。按俱舍的描述,有一个大湖呈四方形,每边长度各约五十由旬。沿着湖的四面分别向东、南、西、北各发源出四条大河,且每条河都要旋绕圣湖几圈之后才分别流向印度等地。但这个湖具体在什么地方,这一问题直至米拉日巴尊者出世之后才得以最终敲定。


尊者认定俱舍里所说的这个湖就是现今人们所共称的玛旁雍措。有些人以人们所普遍见到的玛旁雍措并没有俱舍里所描述的该湖水的诸般功德、大小、范围等特性而指责米拉日巴尊者张冠李戴,但尊者据以认定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据却任谁也无法否认:那就是发源于此湖水的四条大河!也只有在玛旁雍措的四边才流淌有四条河流——东为马泉河,南为孔雀河,西为象泉河,北为狮泉河,分别是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以后即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萨特累季河、印度河的源头。


俱舍中还说到在此圣湖的旁边矗立着一座雪山,米拉日巴尊者则将其指认为是冈底斯山——很多人依然以冈底斯山周遭与俱舍所云的雪山环境对不上号而向尊者发出问难。其实俱舍当中对雪山有多高、湖水有多深、山水有多美丽的描述,以人类的眼光确实难以触及,我们只能捕捉到我们心前所呈现的冈底斯山、玛旁雍措的景象——但你见不到的,不一定别的众生也看不见。


在高僧大德的传记当中还记载了很多与此类似的现象,敦珠法王就在其传记中如是写道:一日,珠日神山的护法邀请法王说:可否请您参观一下我的宫殿?在跟随护法进入其居所之后,法王发现,这珠日神山的护法竟然居住在一个高入云端的三层巨大阁楼之中。第一层居住的是龙王等等;第二层则是护法眷属们居住的地方;第三层才是真正的珠日护法之宝所。


若以凡夫的眼光来看,珠日神山很普通、也很不起眼,一丝一毫也看不到珍宝的痕迹,更谈不上高广大严的宫殿,但敦珠法王所见就是如此。在护法宫中,法王与珠日护法交谈了很久,其间还谈到了色达的未来境况。这段描述再次印证了众生业力不同、其所见亦完全不同这一观点。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一两部佛经描述了不同众生的不同所见,太多太多的上师传记以及种种游记都提到了我们看不到、体会不到的种种境象,这样的传记我本人就至少阅读过五十本以上——而我没看过的此类记载只会更多。


上文我们已经安立了所谓香巴拉刹土就在现在的喀喇昆仑山,而时轮金刚在谈到这须弥山附近的香巴拉刹土时曾描述说,此刹土高广几千由旬,且内里遍满持明者,大量的空行勇士于中修行、传法,大家都住在雪山里;而时轮金刚的巨大宫殿即香巴拉刹土国王的皇宫则矗立在刹土中间最高的雪山山顶上。除了拥有庄严的时轮金刚坛城以外,香巴拉还遍布漂亮的湖泊、鳞次栉比的宫殿……——不过这一切雪山刹土中的种种景观都只能是持明者的所见,根本不是我等的境界。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喀喇昆仑山就在那里,在我们的心相续未获得转依之前,它永远只能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样貌。至于香巴拉刹土中的众生类别,则毫无疑问同属人类,而非非人。


当年释迦族人在佛祖示现成佛后听闻了佛陀于米积佛塔处宣讲的时轮金刚法要,随后即返回至这一他们原先所居住之地,并开始修行此甚深大法,且最终成为了学修有成的持明者——因此之故,这是一个以持明者为居住主体的清净刹土。如果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香巴拉刹土的具体情况,可自行查阅《无垢光讲义》。最后再重宣一下以上所讲的要点:佛陀于经典当中所描述的、高僧大德在各种自传以及游记当中所展示的并不仅限于人的所见、所感;不同众生的观感都是佛宣法的内容所在。不要以人类狭小的眼界而局限一切众生对无尽大千的无穷感受——你所见到的离事实、实相还相距甚远!





佛经上说,人道众生所居住的地方是位于须弥山四方的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每一大洲的外围又有两小洲。须弥山之东是东胜身洲,因其洲之众生人身殊胜、胜于南瞻部洲,故得此洲名。


《长阿含经》中说——其土正圆,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圆,像彼地形。而南赡部洲则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然,像此地形;且身高约为东胜身洲众生的一半,人寿大约百岁,比东胜身洲的二百五十岁少了很多;此洲人众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征——能造业行,能修梵行。


至于西牛贺洲,其得名则以本洲独具如意牛、能如摩尼宝一般满足众生一切所愿而来。


西牛贺洲的地理位置在须弥山的西方,其地形如半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而人身之高更达到了我们南瞻部洲的四倍之多,寿命则有五百岁之久。


须弥山以北则是北俱卢洲的所在地,其土成正方形,纵广一万由旬,状如盒盖,人面亦如其地形,且身长达到了南瞻部洲的八倍以上。此洲之众生寿命长达千年,且命中无夭,生活平等安乐,没有忧虑。佛教资料里面说,四大部洲的人民不仅形状、样貌各不相同,而且生活方式、生存质量、性格状态等等也大为不同。


生活于这四大部洲的人类,所赖以为生的自然环境,则每洲都有其独具的与众不同之处。要是单单从表面上来看,好像北俱卢洲的环境特别殊胜:那里有种种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园、树果等;器物多由金银、琉璃、水晶等珍宝制成;并且大众没有抢夺、争执,更没有盗贼、恶人;其人民命终之后还能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似乎是四洲之中果报最为殊胜的——但因无佛出世,故而是没有佛法流通的学佛八难之一。


这种种的经论所言,让我以及很多人都有一种相同的困惑:除了我们地球上所生存的这六七十亿人类众生以外,佛教经论里面所宣讲的这些人寿一千岁、人寿二百五十岁等等的别的部洲当中所生存的人、所居住的与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南瞻部洲大不同的环境,为什么我们一个都看不到?


我相信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看不到,似乎我们普通凡夫全都看不到。最令我困惑的一点是,比如地球的南半球有大洋洲,北半球有欧亚大陆等等——我特别想知道的是,是否能将我们地球上生存于西半球的人类对应为四大部洲里的西牛贺洲人等等?或者说,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见不到的其余三洲的人民及其生存空间到底存在与否?既然都是“人”,为何却完全无法互相沟通与了解?甚至连面都见不到?!




不能认为一切人民或所有人类都只能拥有我们这六七十亿人所拥有的形态、所长有的样貌特征!我们能够看到、接触到的同类,其特征只能是我们这六七十亿人的业力所感、业力所得。换句话说,我们所拥有的同分妄见也只能让我们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感知我们的业力能够让我们拥有的面孔、身材等等。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四大部洲的所有人类都必须拥有与我们这六七十亿人业力所感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存环境毫无二致的生存情境,就像一谈到天人,绝大多数凡夫下意识地就会认为天人们长得完全一样——其实在我们的分别念中整齐划一的天人,其生存空间与生命特质大不相同:四天王天的天人、三十三天的天人、夜摩天的天人、兜率天的天人、化乐天的天人以及他化自在天的天人,仅仅这欲界六重天的天人,虽然都冠以“天人”的名称,但怎么可能是同一种天人?


前面已经讲过,下下界众生见不到上上界众生的生存环境;同样,虽同为人类,我们不一定绝对看得到别的空间内生存的人类有情。每次看到你们听我答疑解惑时的眼神,我心里就明白,你们的内心又起了每每听到我的回答时的相似怀疑:你说的有根据吗?根据肯定是有的!


你们当中有谁在佛经里看到过这样的文字表述:南瞻部洲人看西牛贺洲人如何如何;北俱卢洲人看东胜身洲人如何如何……如果出现这样的文字,那我就很难自圆其说了。但我们根本看不到佛经当中曾描述过不同空间的普通凡夫是如何互相看到以至互相沟通的——你们可以于此处仔细观察一下。


大众皆以为只要是人就一定能够相互见到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人情万种,这个还真不一定。我们以前曾经提到过的游历过香巴拉等刹土的大成就者曼龙格日,在其游记当中就向我们展示了他所见到的人类到底呈何样貌。在现今隶属于新疆等地、靠近香巴拉刹土的地方,尊者看到了非常特殊的一些人类有情:比如那里的众生肚子完全呈现中空状态,就像我们用一根扁担挑起行李一样,那里的人也经常用一根木质的棍棒穿过一个人空空如也的肚子而将此人架起来。两个人各担木棍的一头,抬着这个人走,恰恰是此地表达恭敬的独特方式——这样的人,我们恐怕做梦也梦不到。


有些佛教资料中还提到过,某些小岛上的人类唯有一足,且他们普遍认为两只脚的众生根本不能算作人类,只能称其为非人。还有一些地方的人,其男根女根皆长在足部……放眼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整个地球,这样的人你我何曾见到过?所以说对普通凡夫而言,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见到与我们没有共同业力的众生所赋有的当然与我们不会相同的形态特质。你我眼中各自看到的样子是你我的同分妄见业力所感,所以别指望业不同而样貌却相同。


《华严经》、《十善业道经》乃至佛教的众多经论当中都广泛宣说过:十种恶业中根据造恶的轻重、程度之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等——其最轻的恶业可导致造恶者堕落于饿鬼道中;中等程度的恶业会引领行不善业之人往趋畜生道之中;而最严重的恶行毫无疑问会让造作此类恶业的众生直堕地狱之中。既然堕落之因——所造恶业各不相同,那么其所感得的果报必然会导致造恶者身形不同、承受果报的环境不同、感受的痛苦亦大不相同。


《涅槃经》等经中还提到与十恶业相对的十善业,虽说皆可引 领行善之人往生善趣,但若要细分这十善业的善根大小,还是可以分为下、中、上以及上上四种。行善到位、到量,那么所行之十善业即可令行此最大十善业之人投生于南瞻部洲;稍显不圆满的十善行可令行善者往生西牛贺洲;所谓的中十善业,可致行此等善业者往生东胜身洲;而下等的十善业行则可让行此等善法者往生相应的北俱卢洲——就像你刚才在提问当中所说的那样,虽说此洲环境曼妙无比,好似人间福报最大,但此洲毫无佛法流布!所以还是希望你们不要发愿往生此洲——善报一旦享尽,堕落的日期就不远了。


若按照密宗的《大乐续》所云,则此南瞻部洲之人以造相应的善业、恶业为因,必感得毫厘不爽的或快乐或痛苦之果报,此洲之人不论行善或造恶,其由因感果之力皆非常巨大。


按《大乐续》的描述,我们南瞻部洲之人可类比为是因上播种者,就像种地者一般,而非享用者。与我们南瞻部洲的种因之人不同,其他三洲皆主要为享果者。对这三洲的人来说,他们不像南瞻部洲之人一样,由种因而感果、其力势不可挡——这三洲之人的种因就好比在冬天随意于土壤里撒几粒种子一般,其力比较微弱,故类比其为感果者——他们的存在主要在于享受果报。既然有这么大的区别,怎么可能让他们相互面见、相互沟通?!


其实善业远不止十种,恶业之分类亦成千上万,只不过大略依身语意三门而做此等划分。所造之业既千差万别,那么这些不同的业力必然导致四大部洲的人各自感得与其业力相应的生存环境、地方大小、身材形状以及寿命年限等。再以我们再三提到过的北俱卢洲为例,那里的众生不仅寿命长远,而且其生长环境已经非常接近天人们了,就连他们的身色都显纯白。


梵语“郁单越”、汉言“胜处”,指的就是此土胜于其余三洲故也。而东胜身洲之人,其眼根不仅能见色法,还能够听到声音、尝到味道,这种功能岂是我们南瞻部洲的人类所能拥有?


你们内心的疑惑一定是一个接着一个,可能大家又要想了:这些我们见不到的其他洲、其他洲上的众生,如果以我们的地球为坐标系,应该怎样在其上安立它们的生存空间呢?


关于这点,时轮金刚以及俱舍其实都讲得非常清楚:西牛贺洲的大致位置可对应于今天的非洲一带;北美洲等地可对应于北俱卢洲;大洋洲等地的所在约略等同于东胜身洲的地理范围;而南瞻部洲毫无疑问则以印度为中心——大致的对应情况就是这样。


如果你们又开始怀疑:即便勉勉强强可将地球上的东南西北笼统地对应于佛经里的四大部洲,但这些北美洲啊、非洲啊等等地方,他们的形状完全对不上佛经里面对四大部洲的描述:哪里有什么四方形之地;哪里有什么半月之脸型……对这样的问题或者说疑惑,我只能再次重复我们已经宣讲过很多遍的观点:于众生各自不同的心前,必然呈现出与其业力相应的种种显现;不管是大小、形状、体积、方位、环境、样貌等等等等,皆不要把地球上我们这六七十亿人的所见安立为是其余三洲之人的所见。


至于地球上的东南西北如何具体地与四大部洲相对应,因其细节非一般凡夫心所能揣摩,故不在此处特别详加安立。


还有一点也希望你们能注意,以非洲大陆上的黑人为例,其实他们都是我们南瞻部洲之人,并非西牛贺洲的众生!是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慢慢多起来之后而迁移到别处去的!故万万不要把非洲等地的黑人、北美洲或大洋洲等地的人众误以为是其余三洲的众生——其余三洲的众生,再重复一遍,根本不是我们这六七十亿人所能见到的——此为佛教观点!






:请教堪布,佛经里提到过无数遍的冷地狱、热地狱又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地球上吗?如果在的话,又具体在地球的什么部位?呈现为什么样的具体形态? 



按照《正法念处经》以及俱舍等的观点,所谓的地狱在南瞻部洲下一千由旬至四万由旬间,其名曰等活地狱、无间地狱等共有八热地狱。当然了,从属于这些八热地狱的眷属地狱则有十六种、甚或无数种之多。这些纵广几万由旬的地狱,身处其中的众生所感受的无量无边的惨烈痛苦实在是不堪描述。


不要以为这些说法都只是些没有任何来源与证据的泛泛空谈——经、续当中皆如是断定:大地之下地狱纵横,受苦众生于中长住。


先看热地狱。


科学所观测到的地下滚热的岩浆就是热地狱众生的受难之处——我们所看到或观测到的翻滚的、炙热的、烧得通红的可怕岩浆,在地狱众生自己的境界当中,则以比我们人类所感恐怖无数万亿倍的状态呈现。


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根据肯定是有的,比如佛教经典当中有一部《广戒经》(此经内容在汉传《律藏》中似缺失)就曾提到过这么一段公案:一位印度的施主一日于家中设斋供养佛及诸比丘,供养圆满之后,比丘们于河边洗钵。


一比丘问阿难:此河水来自何方?阿难尊者答言:此水源于玛旁雍措。


比丘又问:玛旁雍措不是八功德水吗?八功德之中有清凉之用,此水缘何不凉而温?阿难尊者被这一问题问住了,竟无言以对。


后来这一争论传到了佛陀那里,佛陀对众人说:日后你们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审慎思考、仔细观察,之后再作答复!玛旁雍措虽如你们所言乃八功德之水,但湖水流至此地时,中间经过了热地狱之处所,因其下热浪翻滚,才导致流经于其上的河水水温升高。此河所流经的热地狱之处,地狱数量足有五百之众!


按照此经之描述,我们可以看到:玛旁雍措在流向印度时,其流经区域内有我们人类看不到的地下热地狱;而在人类所能理解或看到的岩浆、显现为煤炭等形态的物质背后,必然有无量无边的地狱苦难众生。至于冷地狱,我则认为其存在于南北极等极寒之地的下面,还有那些阳光遍洒不到的处所之下——这些都是冷地狱的大致所在,也是冷地狱众生的受煎熬之处。我个人觉得此种观察未违佛经,故做了如上之宣说。至于对不对,需要你们自己再再思考。




拾壹


:但是堪布,讲到这里我就又不明白了:整个地球即便穿透也才不足万把公里;但佛经里描述冷热地狱动辄就以几万由旬几万由旬计。这几万由旬的纵广地狱怎么可能容纳进不足一万公里的地球之内?你就是把地球放大个十几倍也不够地狱众生的生存空间啊! 



  

地狱的长、宽、高等都非以人类的眼光来衡量,此为地狱众生自己的所见、所感!我们人类根本见不到的几万由旬几万由旬的可怕地狱,在地狱众生自己的心前则完全呈现为燃烧、飞腾起漫天大火与烈焰等的情景。佛意非指此等景象乃人之所见,分明是以地狱众生的所见而展开描述;至于几千、几万由旬的冷地狱也是一样。




拾贰


上师,您提到佛教经论里所描述的须弥山、七山七海、东胜身洲等其余三洲……这种种的境象都是我们普通凡夫所见不到的,我们看不到天人们等不同众生的生活,感受不到他们的境界,这些我都能理解。


但是我想问的是,我们能见到的并身处其中的生活,我们人类的生存境况,特别是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比如非洲、欧洲、大洋洲等等,这种种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有人情世故、自然景观、地理环境、人种差异等等,这些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是我们现量感受到的方方面面,佛为什么避而不谈?他为什么总是在我们见不到的境界上大做文章?而外在显现上好像不大关心我们人类的切身处境。



 

不仅仅是佛菩萨,任何人在说话、做事之前都要想清楚他如此说、如此做的目的何在。能达成他心中所想要达成之目标的方式、方法以及包括语言在内的手段等等,他才会采用,目的只是为了更圆满地达成自己心中的愿望。


随便举一个例子:假若厦门本地的一家旅行社以及医院都要在媒体上推出自己的相关广告的话,因其欲达成的目标不同,故其最终发布的广告内容也绝不可能雷同。旅行社的产品介绍一定会侧重于向潜在的游客宣讲厦门的风物特产、独特的地理环境,这样打广告的目的只为吸引更多人前往厦门旅行。它不会像医院为自己做的广告那般大谈什么此医院的独特医疗资源、所拥有的独家秘方等等。而在医院的广告中,我们也不可能看到医院会将介绍的重点放在环境及景物的详细描写上——难道你们去医院是为了观光吗?这是所有说话、行事的共同特征:我们得清楚如此表达的目的到底何在。


那么,佛陀讲法的目的与侧重点又到底在哪里呢?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最根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们超越束缚自己的轮回枷锁!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离苦得乐!正是因为我们离事物的真相越来越远,正是因为我们深陷于轮回的烦恼与痛苦之中,佛陀才要宣讲佛法以利群生。


轮回的世界,我们已经感受得够多、够充分了;背觉合尘的状态我们已经经历得够久远了;世间八苦乃至千苦万苦我们生生世世都深受其缚——但我们从中脱离了吗?我们找到了一条离苦得乐的正确道路了吗?所以佛陀才会宣讲那些我们普通凡夫如果不经佛陀点拨永远也体会不到的、超越自身经验局限的、更深层次与更高境界的内容!为了让我们能够了解、感受到我们日常所了解、感受不到的境况,佛陀才婆心切切、横说竖说,以这数不尽的种种法门帮助我们跨越自身的狭小处境,而展开越来越深广的向上智慧。


如果我们的所感、所知、所想永远都停留在人类的眼界这一层次的话,超凡入圣的境界何以能在我们的心相续之中次第生起并冉冉增上?因而,佛才有必要向我们再再揭示龙之所见、天人之所感、菩萨之所得以及佛最极清净的净见量之境界。若能如此理解的话,那么我相信你们慢慢会明白,佛为什么不广泛宣讲黑白皮肤的不同、各个民族的差异、各大洲的具体形状等等此类内容。


其实佛也不是没讲过这个世界的某些具体情况,比如俱舍当中就曾提到过:南瞻部洲以印度为中心,无有佛法流通的大的边地有16个,小的边地则有1000多个;至于语言的种类,则大约有360余种;而红头发的人不能出家等等。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切轮回中的现象如果不经佛陀揭示,就永远只能欺骗我们的感官而已!不管是黑人、白人还是有色人种,生存于此世间的价值不应该体现在肤色或文化的差异上;所有人都应找到人生的目标与终极意义,至少也要保证不堕于三恶趣之中。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以上的种种目标,佛陀才会向我们一一介绍超越我们日常所见的种种境象。如果我们不幸堕落到三恶趣之中了,那就必然会感受无量无边的长劫痛苦——这不以我们凡夫见得到还是见不到为转移!


正因为如此,世尊才会向我们描述三恶道的可怕图景。而讲到人道的所见、所得,佛也仅仅只是以此为基础,而最终目标依然是要引领我们次第进阶、向天道等更高的生存境界迈进;直至达成将所有罪苦众生安置于离苦得乐的大菩提果位之目的。


如果你们仅仅将佛说法理解为是向我们传播有关人类生存的知识与技能,那就实在是错解并辜负了佛陀的悲智本怀。传授知识,世间智者也可以做到;但这些世间智者与其所掌握的世间知识,唯一的结果就是让他们自己以及被传授的我们一世又一世地沉陷于轮回苦海之中——解脱与你掌握多少世界地理概况、拥有多少发明专利、熟悉多少物种的分类与特性有什么本质的必然关联?怎么超越轮回世间?怎么获得究竟解脱?唯有听闻佛法并依教奉行!


- 连载中 -


点我→:【珍贵视频资料】齐美仁增堪布 | 新作『射向怀疑的箭』有声书连载(上)



👑《不离》有声书 全集(17集) | 目录「珍藏」

🍀素食戒杀 菜单目录(一)

🙏🏻电视剧《佛陀》五十四全集-无广告(国语版)

🙏🏻佛曰-【印剧】佛陀_Buddha 预告片

需要进群学习的师兄请加微信号:

lvdumu20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