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现场摆满了寄托哀思的鲜花
当孩子忽闪着疑惑的眼睛,将这些叮当作响的问题摆在家长面前时,我们不是搪塞回避,就是胡乱作答:结果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和恐惧。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学者萧功秦曾感叹:“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太单一了,大家都像一个经济动物,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我们缺少了死亡教育。我们惧怕死亡,因而妄想逃避死亡,但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上这一课。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在于给别人带去快乐。别逃避,正视死亡,就是尊重生命,我们谈论死,就是为了珍视生!生时珍惜,敬畏死亡;死时淡然,无悔生命,这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虽然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但死亡教育开启了新角度:未知死,焉知生?
巴雷特说:“只有认知死亡,才可以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02/
知无常
飞机都有掉下来的时候
索达吉堪布
常听人说,某某自从父亲死后,就得了抑郁症。某某自从离婚后,心态就变了。某某曾经很成功,后来他的工厂倒闭,从此不敢面对任何人,这些人想不通:“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了?”其实,人生本就是无常,每一刹那、每一天、每一年,所有的人、事、物,包括你最执着的地位、名声、才华、容貌,都在不断变化,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中。 如果明白这一点,就能坦然面对任何改变,“既然佛说万法都是无常的,我小小的家庭、小小的事业、小小的朋友圈,发生一点变化又算得了什么?”
藏族有一位歌手,曾经非常受欢迎,后来嗓子哑了,从此一落千丈,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
这个社会很现实,用得上的时候拼命追捧,用不上的时候,又纷纷抛弃。 有人问:“你原来那么出名,现在变成这样,难受吗?”他笑笑说:“没事,飞机都有掉下来的时候。”的确,当无常出现,飞机也会从万米高空坠落,何况是人生中的那些名声、地位、财富,本就很容易改变。这样想,心不容易打结,不会有疙瘩,慢慢就能接受一切无常。
/03/
茨威格曾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面临各种无常的威胁,每一次疾病的发生,每一个意外的来临,都有可能让我们站在死神面前。谁也不清楚自己生命的旅程能走多远?最终又通往何方?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却误以为一切都会长长久久,似乎无常离我们都还十分遥远,但其实,它一直在那里,只等我们认出它!但往往认出它时,为时已晚!如果早一点警惕无常的存在,也许我们会活得低调一点,贪心会少一些,对因果的取舍会再谨慎一些!那时得到的快乐才不会如水泡般很快覆灭,那时的心才不会被很多虚妄的财富、名声所累,最终迷失了生命的方向!
如果死亡只出现一次,我们就没有机会认识它。但幸运的是,生命就是生死共舞,无常律动。每当我听到山溪奔腾、浪涛拍岸,或自己的心跳声,宛如听到无常的声音。这些改变,这些小死亡,都是我们活生生地在和死亡接触。它们都是死亡的脉搏、死亡的心跳,催促我们放下一切的执著。
——《西藏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