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醫療改革】(1)「有病才看醫生」根深蒂固 發展基層醫療 推廣「治未病」 社區健康試點市民反應冷淡

坚料网 坚料 2023-09-20


公共醫療服務跟不上社會發展需求,這是香港其中一項最凸出的民生問題,新一屆特區政府將會重整醫療體制,增加資源推動基層醫療,改變過去以公立醫院為中心,重治療,輕預防的政策方向,轉為以社區為中心,預防為重。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於今年底前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並將成立基層醫療管理局,改善香港的醫療狀況。
到底基層醫療是一個甚麼概念?上一屆特區政府早已推出地區康健中心的先導計劃,推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堅雜誌》訪問了身兼基層醫療督導委員會成員的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以及關注基層醫療和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他們均認為,基層醫療政策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改變市民根深蒂固的「有病才看醫生」的傳統觀念。


文:文 武 圖:黃冠華

香港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提升,令本港以公立醫院為主的醫療體系承受巨大的負擔,經常出現超負荷運作的問題,遇到較大規模的流行病,則容易出現危機。


◽看病難的民生問題變得越來越難解決。

看病難成民生大患



◽看病難成備受關注的民生問題,醫療改革勢在必行。

看病難,尤其是輪候公立醫院的專科,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有些甚至要等幾年,這已成為市民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而如果按照現在的模式,繼續以公立醫院為中心,重治療,輕預防,不僅需要龐大的資源,也很難跟上社會的需求,看病難的民生問題只會變得越來越難解決。

上一屆政府提出推動以社區為中心的基層醫療健康理念,並且推出先導計劃,首先在葵青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進而在上屆政府任期屆滿之前,完成了全港十八區都設置好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並且已經繪就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新一屆政府延續了發展基層醫療健康的理念,並已表明,將會全力發展基層醫療,年內將會有具體措施推出。

多數市民不明基層醫療概念


◽沈豪傑表示, 市民對社區康健中心的認知不足。

不過,對於大多數普通市民而言,基層醫療概念,以及地區康健中心,仍未廣為人知,多數市民也尚未能接觸到這項服務。

沈豪傑接受《堅雜誌》訪問時指出,上屆政府推動落實基層醫療和設置十八區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遇到多方面困難,2020年起出現的新冠疫情,令政府將主要精力都放在防疫抗疫工作,落實推動基層醫療和設置地區康健中心雖然仍在持續推進,但進度慢了下來。另一方面,尋找合適的地點設置地區康健中心,遠比想像中困難,但最終上屆政府完成了預訂的目標,在全港十八區都設置了地區康健中心,未能設置中心的,則設置康健站。

市民誤以為地區康健中心為診所


◽市民健康問題是施政報告其中一個重點。

而在推動基層醫療和地區康健中心的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困難,則是普通市民對這一概念和政府提供的服務了解不多,甚至存有誤解。他表示,葵青區是全港首個地區康健中心的試點,但中心成立後,服務效果未如理想。原因是大多數社區市民,並不認識這種新的模式。

「最初我們收集市民意見時,聽到很多市民問,可否來看傷風咳?是否有夜診?還有人問,是否有牙醫服務?是否有精神科?」沈豪傑說,許多市民聽到地區康健中心的名字,都誤以為是一間能提供二十四小時醫療服務的公營醫療中心。

康健中心只是健康服務樞紐


◽各區雖都已開設地區康健中心,但尚未能廣泛接觸市民。

但實際上,地區康健中心其實並非提供治療服務的醫務中心,甚至沒有醫生,它只是一個樞紐,主要的功能就是促成醫社合作,一方面聯絡社區內的公營和私營的醫療機構、私家醫生加入服務網絡,另一方面則是聯絡社區組織、社福機構、區議員、社區工作者,以及透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直接接觸社區居民,逐步建立起一個社區健康服務的網絡,讓社區居民可以及早預防慢性疾病,建立一人一家庭醫生的體系。

沈豪傑說:「中心只是一個樞紐,要有很多不同的衞星。除了中心之外,在不同屋邨有服務點或流動的服務車去宣傳或提供服務。營運中心的NGO機構,還須聯絡其他不同的社區組織,透過他們去搵客。」

記者在位於鑽石山啟鑽苑的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所見,這一中心由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運營,中心內設有儀器可為市民提供量度血壓、血氧、心跳,以及身高、體重等健康數據。中心內的職員主要協助前往中心的市民辦理會員登記,並預約與護士見面協助分析健康情況,有需要時可轉介區內的家庭醫生或其他可以提供相應服務的醫療機構。

地區康健中心未發揮功能


◽彭鴻昌認為,政府須加強宣傳改變「有病才看醫生」的傳統觀念。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同發展基層醫療的理念,他指出,基層醫療健康由上一屆政府開始啟動,本屆政府在此基礎上有比較明確的落實措施,包括將會成立基層醫療管理局,開始試行慢性疾病的護理醫療計劃,以及推行一人一家庭醫生的概念,另外也有些政策措施去推動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上屆政府2019年在葵青區設置了首個地區康健中心,隨後陸續在十八區都設有康健中心或康健站,但暫時未能完全發揮其功能,參與這項服務成為會員的市民,相對於地區人口的總數,仍只屬少數,曾經接受過康健中心服務的市民數字仍然偏低,所以地區康健中心仍需要更擴大其服務範圍,增加區內市民對康健中心有更多的認知。

市民習慣於有病立即去急症室



◽上屆政府2019 年成立首個地區康健中心試點,但效果未達理想。

彭鴻昌認為,如何協助市民轉變對健康和醫療服務的理念,改變市民有病才去看醫生的習慣,是基層醫療能否成功發展的關鍵。

他指出,香港市民習慣於身體出現疾病感到不適時,立即去看醫生,或者直接前往公立醫院的急症室,這種習慣令公立醫院的急症、專科、住院服務的負荷加重。病人平時不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到病發時才找急症,病時嚴重就要入院,令醫療開支變得沉重。醫生也是這樣,當發現病人有某種病徵時,立即寫轉介信到專科,而不同的專科之間也互相轉介,導致專科負荷加重。

協助市民認識慢性病維持健康

他認為,有病有事才找醫生的觀念,深植在市民心中,不可能一朝一夕可以改變,基層醫療健康的服務,就是要慢慢去扭轉這種觀念,令市民明白,第一重的醫療服務主要是協助市民加強健康知識,注意平時保住健康,同時也讓市民知道,當遇到某些病症時,怎樣去尋求協助,病發時怎樣可以求醫,出現慢性病,如何才能維持住健康狀況,如何控制住疾病。

須廣泛聯繫社區組織 建立工作關係

而地區康健中心要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則需要廣泛聯繫社區內原有的社區組織、社區網絡建立起工作關係,例如,與地區長者中心、區議員辦事處,或者同其他已有的社區組織,以及即將會成立的十八區關愛隊聯繫起來,再透過這些原有的社區組織社區網絡,再接觸市民,才能拓闊康健中心與社區的聯繫。

而且,地區康健中心建立起的服務網絡,也不僅僅是由醫護人員組成,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不只以醫生、護士為主,還須聯絡社工、區議員、社區領袖,共同建立起的服務網絡。

基層醫療管理局 有助統籌跨部門服務



◽特首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基層醫療。

彭鴻昌認為,落實推動基層醫療政策,有必要成立基層醫療管理局。因為基層醫療健康所涉及的並不只是醫療界別的事務,政府其他部門,例如社會福利署、教育和民政部門,也須投入其中,單從醫務衞生的政策範疇去處理這一事務,可能會存在視野較窄的問題,成立基層醫療管理局有助整體上去監督基層醫健康的發展,統籌不同政府部門的相關服務。

建立一人一家庭醫生體系

基層醫療另一重點是建立一人一家庭醫生體系。沈豪傑表示,推動基層醫療一定要有私家醫生參與,每個承辦地區康健中心的NGO組織,首要的任務就是要聯絡當區的私家醫生,甚至要接觸區內每一位私家醫生,希望他們能參與其中,希望能達至每一位市民都有一位家庭醫生的目標。而且,參與基層醫療的私家醫生也須經過一定的培訓,必須達至一定的水平。

他指出,現時,許多市民每次都看不同的醫生,醫生對病人的病史、醫療史都很陌生,雖然可以透過醫健通,看到一些過去的記錄,但這些記錄也是由不同醫生所寫,只是冰冷的文字。相反,建立了一人一家庭醫生體系後,由家庭醫生定期與病人見面,不僅熟悉病人的病史,也熟悉病人本身,了解他的個性,更能掌握好病人的情況,所以,要推動家庭醫生概念。

應由政府資助部分費用



◽公私營醫療合作,市民亦需負擔部分醫療費用。

推動基層醫療,改變市民有病才看醫生的傳統觀念,建立一人一家庭醫生體系,但也有可能會讓一些基層市民須由公立醫院轉向私家醫生,面對較高的醫療費用。沈豪傑指出,基層醫療督導委員會也曾討論過這一問題,擔心如果全部費用都由市民自己出,會令部分市民負擔加重,但由政府全資資助,又可能會扭曲市場,因此,傾向於由政府提供部分資助,市民也須支付部分費用的模式。

彭鴻昌則認為,政府須考慮建立監察機制,防止濫用亂收費,同時也須對一部分確實有困難的基層市民,提供較高的資助額,比如,對於領取綜援的市民,應全數資助,對於領取在職家庭津貼,或者經濟收入比較浮動的市民,資助水平也須高一些。另外,他認為,政府也須為基層醫療網絡的醫療費用的上限封頂,他說:「如果封頂,比如三千元為限,三千以上就由政府全額資助,這會增加市民在尋求這方面服務,參與計劃的誘因。」

「三高一低」常見病都須兼顧



◽康健中心職員協助市民量度血壓、身高、體重。

政府也將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轉介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至私營界別,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醫療費用由政府資助一半。

沈豪傑認為,首先揀選高血壓、高血糖作為先導計劃,是有科學數據的依據,這兩類長期疾病患者人數最多,對公共醫療系統構成的壓力較大,需要長期治療,如果能預防好,未來可以減輕醫療負荷。

彭鴻昌歡迎這項政策,但他認為,常見的疾病並不只限於糖尿病和高血壓,所謂「三高一低」,包括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還有骨質密度低,現在只處理了高血壓、高血糖兩項。而高血脂及骨質疏鬆同樣會引發較多的慢性疾病,如果要做治療或手術,需要較長的康復過程,還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基層醫療體系應該對「三高一低」都有最基本的預防監察。

援引物理治療有助防治都市病

此外,還有其他常見的都市疾病,例如,長期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常見有頸梗膊痛,婦女做家務做得多會有主婦手、五十肩等疾病,這些肌肉的痛症,如何紓緩,怎樣教市民做拉筋,鬆弛肌肉,鬆弛肌腱等服務。

彭鴻昌亦歡迎政府修訂輔助醫療業的條例,允許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可以在指定情況之下,免轉介為患者提供相關的服務。他指出,從病人角度看,病人自己識得選擇需要看醫生,還是直接看物理治療師。這項措施對基層醫療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因為基層醫療健康不是以醫生為主,而是一個健康網絡,只要市民有健康的關注時,應該可以從這一網絡中找到第一個接觸點,這個接觸點可以是醫生,也可以是物理治療師,或者社區的藥劑師、視光師,只要認為自己有健康問題,透過這樣的接觸點,再轉介一個適當的其他醫療專業,如果這樣去構思整件事,就會發展得比較全面。

中醫對基層醫療發展有幫助



◽香港醫生人手短缺,目前每千名市民只有約兩位醫生。

彭鴻昌亦認為,引入中醫對基層醫療發展將有重要幫助,允許中醫師也可轉介照X光、電腦掃描,或做化驗,會有助於基層醫療健康的發展。他指出,在新冠疫情底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成效很好,香港值得向這方面發展。而且,香港醫生人手短缺,目前每千名市民只有約兩位醫生,註冊西醫大約一萬六千人,但註冊中醫師也有一萬至兩萬人,如果結合兩者看,醫療專業相對人口比例就會提升很多。允許中醫師做基層醫療服務,日後發展與西醫結合,對市民健康服務將會有大的提升。

防疫顯見基層醫療的重要性

經歷了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彭鴻昌認為,從中亦可看到發展基層醫療的重要性。他舉例說,在疫情初現之時,市民對於如何防疫,應該做些甚麼,應該怎樣做,缺少足夠的資訊,不容易掌握。到接種疫苗之時,市民對疫苗也存在許多疑惑,甚至誤解,直至今日,仍然有許多市民對是否接種疫苗,身體出現某些症狀是否由接種疫苗所引發,以及出現一些症狀之後,能否再接種疫苗等問題,都未能及時找到他們所信任的醫生作諮詢。這反映出,當香港未建立起一個好的基層醫療健康系統時,市民沒有一個他們所信任的機構,可以獲取準確信息時,會對整體防疫效果造成影響。

相比而言,日本每個社區都有特定的基層醫療中心,當地居民在區內與中心有聯絡,中心職員可以主動打電話聯絡居民,呼籲他們去打疫苗,解答問題,所以他們疫苗接種情況,相對比較好。

他認為,基層醫療系統對於應對疫情,一定會有幫助,對預防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有其作用,值得發展。


1、 中國堅持開放抓住彎道超車良機

2、 跳出防疫條條框框,展現香港更好活力!

3、 疫情最大的代價不是死 而是不生

4、 堅定看好人民幣

5、 世界盃會戳穿投資市場的美麗誤解


点击下方名片,订阅香港最新资讯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