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5月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刘源将军与《亮剑》

赵原野 鹰眼观新 2023-05-01

本文作者:方凯声。

关注鹰眼观心,看最新时评,防失联加yyguanx。

算是个老兵了,长期在解放军总部机关工作,2000年读到小说《亮剑》,五年后又参与了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拍摄工作。期间的艰辛难以忘怀。

一、小说《亮剑》把我带入了电视连续剧《亮剑》

2000年8月,都梁先生的小说《亮剑》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用了几个夜晚的时间将四十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一口气读完。

读罢,我拿起电话找到了小说《亮剑》的责任编辑,也是我的老战友董保存,提出与作者见个面。

董保存说,巧了,明天解放军出版社组织一个有各方专家参加的小说《亮剑》的学术研讨会,你过来吧。

第二天我才知道,都梁的这部处女作,曾经连续被数家出版社退稿,明确表示“问题很多,不宜出版。”

解放军出版社的副总编辑董保存收到书稿后一番审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块埋在文学厚土中的璞玉,精雕细琢后必是传世大作。董保存遂指导都梁围绕着突出中国军人“敢于亮剑的精神与气质”对小说进行了修改与充实,从而将《亮剑》的内在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研讨会上,我谈了对这部作品的感受。我认为,小说《亮剑》最大的成功,就是再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真实。

都梁先生不过是运用了现代春秋笔法,把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活生生的浓缩在一部文学作品里,结构故事亦悲亦喜不落俗套,众多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语言风格贴切感人直接地气,为全社会奉献了一部健康向上、具有开创性特质的“另类作品”,从而让每一位品读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真实快感,这就是小说《亮剑》的不同凡响之处。

要尽快搞出一部电视剧,我向都梁先生提出了建议。

北京的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铭先生,在美国纽约机场候机楼免税区的书店里看到了摆放的中文版小说《亮剑》,顺手买下,准备打发一下跨越大洋的空中时光。孰料,刘燕铭抵达北京后,航班刚刚落地还在滑行,就急着向公司发出指令“不惜一切代价买断小说《亮剑》的电视剧改编权,千万不要耽搁!”

经过一番艰难的周折,《亮剑》的电视剧本的改编权,从北京的都梁先生手里卖出,不到一年的时光,又被刘燕铭先生从广州回购到北京

都梁告诉我,刘燕铭先生考虑拍摄电视剧的主要场地在山西晋中地区,大量的军事资源怎么解决?据了解,当地的部队是武警第一八七师。

我说,第一八七师是我曾经的老部队。另外,我在国防大学刚刚结束了为期4个月的战略研究班的学习,武警部队的刘源副政委是我这个班里的党小组长。

我立即把小说送给了我的“党小组长”刘源将军,并报告了小说作者都梁和影视公司老总刘燕铭希望得到武警部队的支持拍摄电视剧的想法。

几天后,面容明显疲倦,眼中略带血丝的刘源副政委把我叫到武警总部他的办公室。

刘源副政委说,凯声,这两天我白天开会,晚上还要完成你交给我的看书任务,我一刻不停地看书,你可把我害苦了。不过,总算是看完了。你张罗一下,我们快点与都梁先生和影视公司的刘总见个面,商量一下拍电视剧的事儿。


二、电视连续剧《亮剑》四年的创作一波三折,命运多舛。

2001年9月12日晚间,在北京西三环路边上的香格里拉酒店,刘源副政委带着我和都梁、刘燕铭,以及广东、上海的两家影视公司的老总见面,商讨了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相关事宜。

刘源副政委说,电视剧应当围绕原创小说的故事线索,充分张扬李云龙的个性,展现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解放军骨子里的那种“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的胆魄和气质,这就是对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历史的大写真。在座的各位不要有什么可犹豫的,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搞出一部不同凡响的军旅史诗剧。

刘源副政委毛遂自荐,亲自出任该片的军事顾问。大家听罢非常兴奋。刘燕铭说,有刘源政委担纲把关,我们肯定能把《亮剑》拍出一个极致的高度。

刘燕铭当即确定聘请当时中国军旅影视文学剧本创作的顶尖大腕儿,南京军区的一名资深军旅作家负责《亮剑》剧本的创作工作,并邀请我来担任该片的执行军事顾问,协助刘源副政委操办具体事宜。

半年后,《亮剑》电视剧本的第一稿出来了。看得出来,这一稿剧本的整体框架还是显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但是,由于小说的社会影响太大了,大家对这一稿的剧本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刘源副政委说,原创小说中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书中人物语言风格的诙谐鲜活,每一个对话的安排都是非常的到位,非常的合适,让人读罢忍俊不住,没有一点的做作,给人以刻骨铭心的感受,而这一稿显得过于文化了。

深谙电视剧创作规律的刘燕铭感到,这一稿已经是大师之作,而原创小说骨子里的东西,只能由都梁先生自己去解决。再花一笔剧本费倒也没什么,只是都梁先生写得了电视剧本吗?


说起来大家可能还挺奇怪,时年46岁的原创小说作者都梁并不是职业作家。他有过五年的军旅生涯,离开部队后即在商海里打拼多年,此时正担任着一家民营石油勘探公司的法人。都梁说,在写小说《亮剑》之前,他甚至连一个“小豆腐块儿”都没在媒体上发表过。

据我后来的观察,都梁有很强的读书能力和思辨能力,强记博闻,文学水平不低。多年来,自娱自乐写了不少纪实散文作品,颇有积淀。

据说在一个饭局上,都梁叹息这许多年来,还不曾看到一部能够令人动心洒泪的原创战争题材的小说。朋友调侃道,你要是能发表一篇牛逼的小说,我的宝马座驾就送给你。

七个月后,小说《亮剑》问世,那位朋友开来宝马践行前诺。都梁说,这台车你就自己留着吧,我倒要感谢你让我忽然间变成了文化人。

果然,半年后,都梁版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剧本问世。大家一致称道,认为都梁不负众望,果然出手不凡,这一稿剧本又回到了原创小说的味道,遂于2002年底上报国家影视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岂料,一拖又是将近一年的时间,国家影视主管部门终于给出了审查意见。意见不少,最主要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剧本中的语言对白不干净,一号人物李云龙张嘴就是“片儿汤话”,有损人民军队的形象,有污染电视屏幕之嫌;第二,剧本中的后半部分,李云龙、赵刚等几位解放军的高级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均被迫害致死,情节过于惨烈,不宜在电视剧中表现。

都梁说,这两条意见恰恰都是小说最吸人眼球的亮点。在极不情愿的万般无奈中,都梁还是忍痛割爱,对剧本作了重大调整和修改。

至于剧本后半部分的展现,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与影视主管部门多次协商无果,刘燕铭向刘源副政委进行了汇报后,定下决心对原剧本拦腰斩断,把剧本故事写到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后即行收尾。同时,根据都梁的建议,大幅度增加了抗战故事情节。

2004年11月下旬,电视连续剧《亮剑》在北京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丰台王佐影视基地开机。在100天的时间里,我基本上盯在了剧组,亲眼目睹和深切感受到了剧组数百名演职人员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里“玩儿命”的赶时间赶进度的拍摄景况。因为中央电视台已经有了收购意向,要求电视连续剧《亮剑》必须在第二年5月前通过审查。

2005年2月9日,星期三,是中国传统的乙酉鸡年春节。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燕铭,制片人赵浚凯顶着漫天大雪,驱车千里赶到了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的拍摄现地——常家大院探班,亲自为剧组人员发送“红包”,还在旷野的雪地里和大家一道吃了一餐比平常的饭菜稍微丰富一些的盒饭。



2005年3月下旬,终于完成了电视连续剧《亮剑》的送审版。这一次,虽然很快通过了国家电视剧管理部门的审查,批准可以上市公演,但是中央电视台却突然不再发声了。大家当时揣测,可能是这部电视剧表现得“太个路了”吧,以央视一向审慎的风格,怕是不会收购了。

又是一次短暂的无奈,刘燕铭当即决定5月份在当年上海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电视剧交易大会上出售电视连续剧《亮剑》的转播权。毕竟是民营企业,1500万元资金的投入,当年也不是个小数字,至少应该快点儿把拍摄成本收回来。

万万没有想到,开市就是利好。刘燕铭在上海电视剧交易大会上刚一亮相,全国各大电视台就立即争相买下了电视连续剧《亮剑》的转播权。

现在回想起来,是两个因素促成了这个情况。一是小说《亮剑》已经获得了解放军文学奖,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发酵,电视剧业内的行家们都在翘首期待着这顿影视“盛宴”;二是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电视台要做好宣传纪念活动。

所以当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文字介绍和剧情片花在电视剧交易大会上一经展示,业内的同行们都敏锐地意识到——在中国,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题材电视剧终于闪亮登场了!各家电视台都以能够抢购到《亮剑》的电视转播权为快!刘燕铭率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在上海大获全胜,赚了个盆满钵满班师回京。

事情出现了反转。中国中央电视台为了筹备从7月7日抗战纪念日开始的电视剧展播活动,调集了《太行山上》《冼星海》《遍地英雄》等几十部抗战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进行审查遴选。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拨冗看完了所有送审的样片,沉默了片刻说道,送审的片子都看了,都不错。但是,今年可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了,我们还有没有一部更有血性、能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大振奋的电视剧?

央视领导遂从库存中调出了尚未入选的电视连续剧《亮剑》。中央领导同志用了两天时间认真看完了30多集的全部样片,又是片刻的沉默,最后大手一挥只说了一句话:“就是它了!”这位领导同志起身离开,泪水满目。

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通知:中央电视台首播《亮剑》,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视台对《亮剑》的播出放到第二轮以后。

就这样,命运多舛的电视连续剧《亮剑》绝处逢生,终于得以于2005年9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中的最后一轮压轴出镜首播,从此开启了在中国电视剧领域里连续播放了十七年而经久不衰的神奇历程。

这一刻,距离刘源副政委带着我们在香格里拉酒店第一次商定筹拍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时间,刚好走过了整整四年的时光。


三、支持与荣誉

2005年底,电视连续剧《亮剑》已经火遍中国。第一八七师五五九团在北京市朝阳区征兵。带兵的领导在朝阳区政府召开的征兵会议上介绍说,我们是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的部队,瞬间引起轰动。

要求到五五九团当兵的年轻人纷纷踊跃报名应征,一时间挤破了门槛儿。成功协助拍摄了电视连续剧《亮剑》,成为“老五团”新世纪的新荣誉。

电视连续剧《亮剑》是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以商业运作的模式,自筹资金向全社会倾情奉献的一部影响力超大的影视作品。在刘源副政委的积极运筹协调下,全力支持电视剧拍摄工作的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沈阳军区和武警部队,没有收取一分钱费用。

这么多年过去了,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老总刘燕铭每每提起这些往事,都是抑制不住地感叹不已。他说:“有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全力支持,才有了《亮剑》的成功火爆!”

《亮剑》成为中国电视剧领域里的巅峰之作,剧组演员们的艺术身价个个陡然倍增,尤其是临危受命演李云龙的李幼斌。

李幼斌时年46岁,典型的东北汉子,已经从艺多年,正是应该走向艺术巅峰期的年龄段。但最初看完《亮剑》剧本后,李幼斌婉拒了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邀约。

我后来问过李幼斌,最初不想加盟是不是对片酬有想法?李幼斌连忙摆手,说道,以我当时的情况,片酬不低。我主要是被剧本吓着了。100天的拍摄时间里,李云龙的400多场戏,几乎多是在冰天雪地里完成,创作难度太大了,我是怕身体顶不下来演不好对不起本子,只好选择了知难而退。

第二次,原定主角“罢工”,李幼斌没有推辞,痛痛快快的领命,接受了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老总刘燕铭的再次力邀。

一年后,一部在中国引发业内震动、万众热捧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在中国各大电视台玉树临风,傲然“霸屏”,李幼斌无可争议地跨入了中国一流优秀影视演员的行列。

李幼斌成为艺术人生的大赢家,应了那句老话,成功男人的背后,定然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李幼斌现在的妻子——史兰芽。

艺术世家出身的史兰芽,对小说《亮剑》有着超越一般女性的理解。据说,还是史兰芽最先给李幼斌讲述了《亮剑》的核心内容和对李云龙的理解与把握的体会。

抑或是有了史兰芽的这番“早教”和“真传”,才让李幼斌版的李云龙最终演绎得如此传神,且侠肝义胆,荡气回肠。李幼斌不仅获得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在日本朝野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2006年,日本一家媒体甚至呼吁外务省,以拒绝入境的方式对李幼斌实施“制裁”。


一晃17年过去了,电视连续剧《亮剑》依然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的电视银屏展现着光彩。

我认为,刘源副政委亲自挂帅操盘,把握住了《亮剑》剧本的内在魂魄,积极协调调动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各方资源,为刘燕铭董事长撑起了一片浩瀚的蓝天,这是最终实现了电视连续剧《亮剑》艺术价值最大化的核心原因。

当然,亦不能忘记史兰芽女士特殊的推动力量。如此,才促使李幼斌演活了《亮剑》,《亮剑》成就了李幼斌。电视连续剧《亮剑》,也因此成为了矗立在中国电视剧领域里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关注鹰眼观天涯,了解世间百态。
防失联微信yygtya。
往期精彩:
孰是孰非?
旮旮旯旯新闻酷评(11.19)
美国是怎么改造日本的?
那年•那月•那军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