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产芯片大厂紫光展锐CEO楚庆下课,是功臣还是“罪臣”?

周路平 赵艳秋 数智前线 2022-05-07


2月28日,国产芯片大厂紫光展锐CEO楚庆被董事会解职。楚庆担任CEO的三年时间,展锐的业绩获得增长,但有人认为楚庆在公司治理上的频繁调整,经理层的动荡,没有中长期发展战略,是他下课的主要原因。楚庆在展锐的功过将如何评说?

文︱数智前线 周路平 赵艳秋
编 | 游勇

2月28日傍晚,国产芯片大厂紫光展锐董事会解除公司CEO楚庆的新闻在业内流传开来。这由楚庆本人在股东群里发的一条告别信息引发。

 

 

此后,紫光展锐的公告证实,董事会一致同意免去楚庆的CEO职务,并由芯片技术专家任奇伟担任。


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关于楚庆离职的各种猜测。


楚庆在展锐担任CEO的三年时间,展锐的业绩获得了增长,但楚庆在公司治理上的频繁调整,造成经理层动荡,没有中长期发展战略,这被认为是他下课的主要原因。



 楚庆去职,猜测纷纷 

 

“我之前就听展锐离职的高管说,新的资方过来,肯定要换楚庆。”芯片行业资深人士王临彬(化名)对数智前线说,资方对楚庆的表现并不满意。董事会的公告,也只是在最后简单对楚庆表示了感谢,并未谈及具体。

 

由于事发突然,2月28日中午,还有媒体发布楚庆即将参加某行业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的信息。而就在上周五,紫光展锐还向媒体通报了公司去年市占率超过三星等重大利好信息。


 

坊间对此有猜测,认为楚庆离职与紫光集团赵伟国的变动有关,称“一朝天子一朝臣”。

 

楚庆的离开是在紫光集团重组后。紫光集团是展锐的大股东。2021年12月,紫光集团宣布完成重组,新的投资方智路建广进入紫光集团,而董事长赵伟国最终退出。本月中旬,赵伟国也不再担任展锐董事长,而楚庆是赵伟国当年从华为海思找来的人。

 

但多位相关人士告诉数智前线,此事与赵伟国一事无关,“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在楚庆接手展锐半年到一年的时候,赵伟国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但后来调查组进入紫光集团,赵伟国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件事情了。现在紫光集团的破产重组已经有眉目了,新的股东和管理层第一步就是要把他解职。”一位展锐的离职员工对数智前线说。

 

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年任命楚庆为CEO的时候,赵伟国似乎就有了迟疑。一个细节是2018年9月,紫光宣布楚庆加盟,并出任集团执行副总裁。两个月后,楚庆与曾学忠共同担任紫光展锐CEO。赵伟国原本想在当年的南京峰会上宣布对楚庆的任命,但不知为何没有这么做。

 

“不会单纯的某个事,应该是总体上的一些安排。”一位熟悉楚庆的业内人士评价。楚庆本人在股东群里发的那条信息也特意强调,“展锐三年脱困,已经步入强烈上扬发展轨道。”

 

不过,楚庆从紫光展锐离开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展锐离职员工对他的情绪非常复杂,甚至表达了不满,称“今天是个好日子”。

 

此前,有媒体将楚庆形容为临危受命的“功臣”。“没有让大家感到惊喜,也没有让大家觉得要完蛋了,就觉得还有这么一个公司在做着。”一位芯片行业投资人评价。



 公司治理能力受质疑 

 

2018年11月,楚庆加盟紫光后,与曾学忠并列为展锐联席CEO,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曾学忠在几个月后就离开了紫光,去了小米。



而楚庆的到来,一度被认为是临危受命。

 

当时展讯和锐迪科的两个团队刚刚完成合并,内部确实比较混乱,展锐在市场的竞争力跌到了谷底。

 

楚庆曾对《每日经济新闻》描述,“接手的时候,整个公司正在跑的产品项目有上百个,谁都能决定立项,谁都不能决定要砍掉哪个项目。”

 

他在不到三周时间,带领公司进行了项目清理,所有业务指向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和泛连接三个领域,目的是让公司资源及力量能够集中,形成能够盈利的方向。“没有那顿’大杀大砍’、团队大调整,我们不可能把力量集中起来。砍掉的项目所占的比例不是50%,是90%。”楚庆说。

 

所以,他也毫不避讳地说,在自己领导下,一改展锐曾经混乱、松散、官僚的组织架构,建设了面向未来的功能化组织。

 

2021年,展锐的营收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手机芯片的出货量更是从原本不足10万片增长到880万片,进入国产手机芯片销量的前五。对于这一成绩单,楚庆曾在社交平台上称:“三年脱困,一个生龙活虎的展锐!”

 

但也有不少人对这一成绩有不同看法。

 

“楚庆赶上了比较好的时机,实际上换谁都可以。”王临彬说,随着联发科把重心放在高端芯片上,展锐在低阶芯片没有竞争对手,只要能生产出来,都有市场。

 

“楚庆在紫光这几年,业绩还算好,这当然也跟总体的宏观形势有关系。”另一位熟悉楚庆的人士对数智前线说,“不过,至少楚庆还是把局面维持住了,不能说他做得太烂,能够跟上行业发展。”

 

事实上,不仅是展锐,其他芯片厂商如联发科在2021年也同比增长53.2%,创历史最佳;高通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62%,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165%。除了大厂,芯片小企业因为基数小,增速更加惊人。

 

“展锐需要一个能团结带领公司中长期发展的CEO。”上述投资人对数智前线表示,“客观讲,楚总是有功劳的,可能他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使命吧。”

 

紫光展锐在官方通稿中也提到了替换CEO的原因,“为加强公司治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楚庆来展锐后,频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频繁更换管理层,也造成相当一批展锐老员工的出走,其中一些人是放弃手中的期权离开的。这造成了恩怨。

 

2020年4月,紫光展锐消费电子业务总经理吴迪、营销部部长陈杰峰和泛连接事业部总经理王泷离职,公司专门发布文件,称前两者存在严重违纪、违规报销等问题。

 

而楚庆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也引发了不少员工的质疑。据数智前线获悉,当时楚庆安排员工在吃饭时录下聊天的内容,并以此为证据开除了上述几位公司元老,还将此事在媒体上公开,让这些人在业界“抬不起头”。

 

与此同时,楚庆又引进了几位高管。而这几人都曾在海思工作,与楚庆有过交集。再加上COO本来也是楚庆在海思的前同事,所以展锐的大部分管理层都换成了海思的人。此后,楚庆又开始从新人入手,提拔到关键岗,一些员工称楚庆在打造自己的“小圈子”。

 

“经理层动荡,频繁换人,没有中长期发展战略。”上述投资人对数智前线说。

 

而一位上海芯片设计界资深人士则认为,不应该为此责怪楚庆。“楚庆接手的时候就是一个混乱的局面,一般人也很难有能力应对。当年武平(展讯创始人、原董事长)下台的时候,也说武平管理不行,后来做投资也做的挺好。一个人的能力是有时代背景的,时势造英雄。”


 

 动荡中的展锐 

 

在华为海思遭遇打压后,紫光展锐是当下国产最大的手机芯片企业,曾经承载着国人对“中国芯”的期待。但从2001年前身之一展讯成立算起,展锐这20多年的历程可谓命运多舛。

 

它是国内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两家手机芯片公司——展讯和锐迪科合并而来。这两家企业都有着突围上市的高光时刻,也有着动荡低迷的低谷期。

 

以展讯为例,早期发展顺利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公司成立后没两年就赶上了全球手机市场的井喷时代,也赶上了当年手机芯片设计从欧美向亚洲转移的大潮,欧美竞争对手要么不做了,要么卖掉了。而当年国内取消手机牌照,一下冒出了数千家山寨机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不怕死的海归带着一帮更加不怕死的本土团队,凭着一口气在2007年公司就冲上了市。

 

上市后不久展讯就陷入了低谷期。管理混乱、内耗严重、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新品计划不利......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展讯的股价在2008年底就火速掉到了不到1美元。

 

此后有跨国芯片公司背景的李力游接手,成为新一代的展讯CEO。他与三星打过不错的交道,展讯芯片得以打入三星手机,销售恢复。

 

但好景不长,2011年以后,智能手机兴起,产品门槛一下子提高了,长期做山寨机市场的展讯、锐迪科没能迅速跟上,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2013年12月和2014年7月,紫光集团将展讯和锐迪科分别以17.8亿美元和9.07亿美元私有化,两家公司随后从纳斯达克退市,并进行合并重组,组建了紫光展锐。

 

但重组后,紫光集团采取了让两个公司各自为战的策略,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战略混乱,项目一堆,质量问题仍然棘手,老客户慢慢流失。

 

此后楚庆操盘,一位投资人称,客观讲,楚庆统一了思想和战略,凝聚了部分人。

 

2021年,展锐完成了上市前的新一轮53.5亿元融资,准备冲击科创板。但如今,随着重组进行,在新的资方进入之后,这家在芯片行业存在感不强的企业,又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而接替楚庆的任奇伟今年53岁。一位与其共过事的人士告诉数智前线,任奇伟清华大学毕业后,赴荷兰留学。博士毕业后在欧洲工作了几年,于2006年回国,加入位于西安的德国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奇梦达当年是全球第二大DRAM存储器公司。



“像很多欧美公司一样,奇梦达有技术岗和管理岗两条线,任奇伟一直在管理岗。”前述人士向数智前线回忆,“受到欧洲公司的影响,他的管理风格偏宽松化、人性化。”逢年过节,他还会给周边朋友,包括相熟的媒体发送自己写的诗,遥寄祝福。

 

即便后来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被山东浪潮集团收购,这位人士也听说,任奇伟仍然一定程度保留了上述管理风格。

 

另外一位芯片行业人士告诉数智前线,这些年任奇伟的职业生涯,伴随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的并购重组,也发生了剧烈变化。而其在奇梦达重组中与一位名为罗建华的人士有重要联系。而罗建华是参与这次紫光集团重组的智路资本合伙人。

 

2009年,德国奇梦达宣布破产后,任奇伟推进了浪潮集团并购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一事,期间,他本人也注册公司参与收购,由此诞生了西安华芯。此后,几经周折,紫光集团接手了西安华芯。重组后的公司于2018年在A股上市,改名紫光国芯。

 

由这些经历看,任奇伟不仅长期管理芯片设计企业,还有着公司并购、上市等资本运作经历,并与智路资本相熟。这也跟当下展锐已到一个历史节点相吻合——近两年,展锐科创板上市的的进程一直备受关注。

 

“公司政治都会有,展锐可能更激烈一些,难免有些动荡。”前述投资人称,“但我相信,随着新控股股东的强势进入,应该会一定程度结束这样的局面。”

 

在紫光展锐几经动荡的局面下,如何稳定住大局,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齐头并进,是任奇伟和高管团队接下来将面临的挑战。




数智前线信息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或商务合作联系后台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数智前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