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美团为什么能做这么大?
近期万叔肩颈劳损,昨晚去按摩,店主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做正骨按摩。
按摩店做了美团和高德的推广。结账的时候问,你买了券吗?没买券的话,直接把钱给我就行。
万叔笑笑,团购逻辑变了以后,很少听见这种要求了。
以前团购的逻辑是这样的。
本来一个书包200块钱,团购凑了10个人一起买,批发价降到160,然后团购抽20块钱,买家少出20,厂家提升了销量,三方获利。
但后来做线下,很多店铺开始跳单。
你直接微信付款给我,你少付几块钱,我也多得几块钱,跳过美团,双方获利。
然后美团就不干了。
那,怎么制止这种行为呢?
和很多人想的一样,开始用神秘客户,罚款扣分的形式,处罚店铺。
但这样不可持续。
因为美团本身,还是要靠商家挣钱,处罚商家多了不在你这玩,大家都没得吃。
而且,神秘顾客、定期抽查,也都需要成本。
那,有没有正面的方法?
美团决定,只赚认知以内的钱。
什么意思?
正骨的小哥哥说,就是美团的地推,和你谈一个包年的费用,比如他的店就是8800,交了这个年费,你就可以上团购项目引流。
从分成模式,变成了买断模式。
再通过数据的积累,不断优化价格。
而这个价格优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提升的过程本身。
在此基础上,美团还推了一个投流服务,简单可控,花钱给曝光。
小哥哥说,控制权在你手里,如果你划不来,可以不上,但是上了美团以后明显感觉业务会好不少,所以就一直投了。
再讲一个故事。
假设你是一家超市,你怎么确认供应商给你的价格,是足够低,让你能赚到钱。
一两种产品,OK,淘宝查一查。
那如果你要一百种产品,一万种产品,二十万种产品?
你需要回到赚钱的本质,我赚的是什么钱?
你可能会说,低买高卖的差价。
但每一个产品,价格、利润、促销逻辑不一样,怎么判断?
我能不能转换一种理解,我不做中间商,我只做一个服务商,你来设计销售策略,我按一个恒定的价格,收你每成交一单的服务费?
不赚差价,只赚认知以内的钱。
真有超市是这么做的,这个超市叫天猫超市。
从中间商赚差价模式,变成了利益一致赚服务费的模式。
商家赚不到定价的差价,所以倾向于设定,采购价和零售价之间的价差尽量小,方便低价促销。
超市锁定了利润,不用去深挖价格和成本,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被吃信息差。
消费者拿到了相对较低的价格,对平台产生信任,促进复购和交易。
以前的采购,多是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通过三方比价、公开招标、比选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1、时间成本、比选成本高。2、可能出现围标串标的情况。
第二种模式,通过找到专业渠道的人,深挖成本结构,优化供应链,极限拉低价格。
最典型的小米供应链,当时雷军为了把一个充电宝的价格打下来,连生产曲线平摊固定成本这样的逻辑都用上了。
价格屠夫。
但这解决不了多品类的问题,动辄数万、数十万个SKU,是完全没有办法处理的。
因此,采购出现了第三种模式。
双方绑在一条船上,从博弈变成了服务,共同把产品卖好,各赚各认知以内的钱,优化到极致强化整体竞争力。
万叔讲这几个故事的原因是,最近上面的态度变了。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人都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哪怕凭运气赚到,世界也有100种方法收割你。
那,什么叫赚认知以内的钱?
就是认知深度到哪里,决策深度就到哪里。
不懂的决策放权、不懂的价值链放手。
说人话。
就是我在进入深水行业,认知不足的情况下,我只拿10个点的服务费,至于你能赚多少,是你的本事,我不眼红。
剩下的,通过不断加深认知,拉通基准线,算总利润、销售额,去优化结果。
美团和阿里的做法,异曲同工——都是把决策权,交给最懂业务的那个主体。
如果美团总是想着,你一个小店,我用大数据卡死只让你赚多少,美团做不大。
如果任正非总是觉得,离了华为平台,你什么都不是,所以你只能拿平均工资高一点,华为也做不大。
那,更大的经济体,要持续增长,是不是也应该,尊重这样的规律?
真的想把经济搞起来,还是要让企业家,真正懂企业的企业家,能坐到决策的位置上,搞好激励和分配,才有足够的动力解决问题。
最近马云回国,海南发声,大概也是想表达这么个信号。
欢迎来中国捞钱,多捞多得,我们不眼红。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