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司令的“持久战论”,俄罗斯为何必须反对
“特别军事行动正在顺利推进,一切既定目标都会达成。”
——佩斯科夫,2023年11月2日
很久没有关注俄乌战局了,今天写一篇。
最近这一个月来,国际主流舆论的关注度都被哈马斯新一轮恐袭引发的以哈冲突所吸引。而非常“巧合”的是,也正是在这个一个月内,原本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陷入师老兵疲状态的俄军,发动了今年以来可能是规模最大的主动攻击。在扎波罗热、武莱达尔、阿夫迪夫卡、顿涅茨克等方向,都出现了新组建的生力军成建制的发动进攻的动作。
虽然这些进攻最终的收效最终被证明非常微小,俄军的伤亡数字在这个月内也出现了激增,乌克兰方面的公布的日伤亡人数已经接近千人,总伤亡数字则突破了三十万。但俄军这新一轮动作似乎验证了早前美国战争研究所(ISW)所公布的一则讯息——ISW在9月时曾放出消息,说俄总统已经给国防部长绍伊古下达了死命令,要求其必须在今年秋季结束以前夺回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主动权。
这个消息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个天方夜谭,因为彼时乌克兰方面的新一轮反攻尚在进行,俄罗斯在战场和外交上遭受的压力同样巨大。能维持住现有战线已经实属不易,想要反守为攻,似乎只能期待喀山圣母显灵。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短短一个月之后,突然发生的以哈冲突就扭转了这一切。国际关注度的减少和对乌军援的相对低谷期,真的给了俄军进行反攻的绝佳机会。虽然又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一战封神”的绍伊古将军麾下的战兵也不能说就完全重新获取了战争的主动权。但至少重将战局拖回了一战式的拉锯状态。哦,对了,俄罗斯国家杜马还在10月17日,全球都在关注中东局势时宣布退出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意味着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真的离解禁迈进了一步,以后战局万一再次对俄不利,搞个核试验吓唬一下全世界变得真有可能。如果国际关注度彼时还在俄乌战场上的话,单这一手俄外交的承压就会非常大。但眼下,这个议题完全被加沙地带的局势掩盖了。
所以刚刚过去的十月,对俄军来说真的是非常“幸运”的月份,但这份“幸运”到底是俄通过其毕竟残存的大国影响力一力促成的,还是真的凭运气就这么撞上的。这我们就不好说了,只能说俄军这波反攻确实卡时间卡的非常准——虽然到目前为止,其收效甚微。
这里要说一点,在二战后的历史上,以色列在西方阵营中一直是一个十分亲苏、亲俄的国家,俄乌战争爆发后,内塔尼亚胡政府因为坚持不对俄进行强硬表态,曾经备受国内外的指责和批评。此次以哈冲突虽然暂时转移了国际热点、减轻了俄的国际压力,但代价是彻底终结了以俄之间的良性关系。以色列方面已经放出话来,等他们收拾完哈马斯,将“确保乌克兰获得胜利”。
以一段传统的友好关系,换一个短暂的翻盘机会,这个交换对俄方来说到底值不值呢?我们还得再看看。
视角转向乌克兰方面,在今年以来最艰难的处境当中,11月1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公布了对乌克兰国防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一段采访。扎卢日内在采访中表示,除非出现能给乌方带来决定性优势的新技术,否则俄乌战争将陷入“一战式的僵持”。
按照扎卢日内的说法,他一开始觉得乌军反攻未能取得进展,是因为指挥官和士兵有问题,但是更换一些指挥官和调动士兵都并未起到作用。而阅读一本曾在学生时代看过的苏联时期出版的书,包括其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的分析,让他意识到,“这正是我们现在的处境,因为就像那时候一样,如今我们的技术发展水平让敌我双方都陷入了迷茫”。
他说,现在看来,乌克兰如果想要打破目前的僵局,收复国土,那么就必须依靠新技术。“我们需要关键的军事能力和技术来摆脱这种战争。其中最重要的是航空。控制天空对大规模地面行动至关重要。”
此外,电子战、反火炮、扫雷技术等方面乌军对新技术的消化与应用,也将对打破僵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扎卢日内还提到了乌克兰自身的“战争储备”问题,他强调战争刚刚开始时,乌克兰受限于其原先的国情,其战争准备是不足的,武器装备稀缺,且立法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使公民可以避开责任。而一年多之后,这些问题都在得到改善,系统的征召和训练体系正在被建立,当然,与乌军消化新技术一样,这套系统发挥作用尚需要时间。
最后扎卢日内强调,俄乌战局对乌克兰来说,并没有很多西方分析人士所说的那么乐观,不应低估俄罗斯,虽然俄军在战场上减员严重,耗费了大量弹药,但俄罗斯长期积累的军事优势和其动员能力仍是不可小觑的。俄军仍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在武器、装备、导弹和弹药方面占据优势”。
应当说,扎卢日内的此访谈的相当坦诚,作为作为长期身处战场一线的职业军事主官,他指出了俄乌战争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承认俄军其实仍然具有相当优势,是乌军不可速胜的,暗示了俄乌战争走向持久战的可能性。
但奇怪的是,这份乌军司令这番看似在给俄军戴高帽的表态,却遭遇了来自俄罗斯方面的严厉驳斥。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2日表示,他不同意扎卢日内的观点:“不,我们绝对没有陷入僵局!”
佩斯科夫称俄罗斯目前依然在稳步推进“特别军事行动,所有既定目标都会实现”。他还声称:“事实上,基辅政权很久以前就需要明白,他们想在战场上获胜的前景也是荒谬的。他们越早理解这一点,一些前景就会越早出现。”
……怎么说呢?佩斯科夫的上述言论,让人感觉像是从异世界穿越来的,本来,如果没有突发的以哈冲突,俄乌战争能不能呈现目前这样一个双方互有攻守的拉锯态势,都是两说的事儿,可佩斯科夫却非要梗着脖子说“特别军事行动”进展顺利,俄罗斯要实现所有既定目标。
我就问一句,你翻翻世界历史,哪有搞了快两年、死了三十万人还没搞完的“特别军事行动”?
可能有计划无战略的日本人在二战时搞过吧——依稀记得,那一次,那帮货最终输得很惨。
可是佩斯科夫为什么非要这样讲呢?我觉得,他的这番表态,主要还是对着俄罗斯国内说的。
俄罗斯独立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日前公布了一份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俄罗斯民众表示支持“尽快结束冲突”;而即便在俄罗斯向乌克兰归还乌东四地和克里米亚的条件下结束冲突,也仍有34%的受访者表示支持。
这里要说一句,这个“列瓦达中心”的身份其实特别耐人寻味,早在2016年,该“中心”就已经被俄罗斯政府列入了“外国代理人”名单,也就是说它是俄官方认定的“俄奸”,但虽然被官方认定了,俄政府却并没有取缔这个中心,而是允许其继续运营,还可以发布独立民调。甚至哪怕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还允许该中心搞这种“长他人志气”的民调数据。
这是咋回事?难道真是传说中的“心善”?
其实你细想一下也不矛盾。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官方媒体的所有报道,都维持了与佩斯科夫此次发言相似的调门,也就是“特殊军事行动进展很顺利,所有既定目标都会实现”。但就这么一直“顺利”了快两年,却总也拿不出一个“顺利”的结果。俄罗斯国内激进的皇俄派,如“网红大佐”斯特列科夫早已坐不住了,大骂俄军高层无能误国、俄罗斯官媒睁眼说瞎话。逼着俄官方不得不出手逮捕了这老小子。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俄官方其实也需要一些不那么激进的声音出来给在“信息茧房”里自嗨太严重的民意降降温。说一些俄官方媒体不太方便说,但不得不说的话。
于是才有了“列瓦达中心”这份七成民意支持俄政府尽快结束战争的“民调”。
请注意,这份民调本质上讲是在给俄官方找台阶下——就算这场“特殊军事行动”不获得胜利,把乌东四州甚至克里米亚都还给乌克兰人,现在也是“伏允所请”了。
这也是为什么“列瓦达中心”为什么明明被指认为“外国代理人”却依然被允许存在的原因,俄官方并不傻,他们知道彻底禁绝国内一种派别的声音,无异于自断自己未来的后路。
但是我们可以猜测,这份民调应该是相当片面的。因为几个月前,俄塔斯社刚刚公布的更大范围更权威的民调显示,有70%的俄罗斯民众支持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但请注意,这种“支持”背后隐含着两个要素。第一就是大部分俄罗斯民众其实并不了解眼下俄乌战场的局势如何,他们接受到的信息,依然是俄军在战场上掌握全面主动,获胜是迟早的事情。第二,则是俄罗斯既然已经为了这场战争投入了这么多的“沉没成本”,数十万士兵战死、上千亿美元的战争消耗投进去、国际外交格局空前被动、旧日攒下的“大国家底”在一步步被消耗……那么俄罗斯应该——更或者说必须——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获得些什么。这种心态跟百余年前克里米亚战争陷入僵局之后俄方的心态是非常酷似的——既然沉没成本已经搭进去,那么不获胜,俄罗斯民众都不会允许他们的政府下这个赌桌。
请注意,“列瓦达中心”所进行的民调,只是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俄罗斯大城市展开的,它所反映的是这些一线大城市中产人口的想法,对于这些了解战争实情、并懂得及时止损的人来说,这场战争当然已经进行的太久了。
但俄罗斯的民意从来不是由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少部分城市中产人口所决定的。俄罗斯人口的大部分,是塔斯社所反映的中小城市和更广阔的农村。他们才是为这场战争付出最多沉没成本的人。而那些地方的人群依然相信战局如佩斯科夫一直所宣传的一样——一切都在按计划推进。所以俄军如果不达成其所谓的“既定目标”,是不可以罢兵的,因为深陷在“信息茧房”中的民意不会允许。
所以佩斯科夫必须驳斥扎卢日内的“僵局论”,扎卢日内说目前的俄乌战局很像一战,可他也许忘记了,恰恰是俄罗斯,最怕把这场战争打成一战那个样子。
因为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拖垮了沙俄这个泥足巨人,当有着超强忍耐力又深陷信息茧房中的俄罗斯普通民众终于意识到他们投入成本巨大的那场战争无法获胜时,其爆发的怒意最终轰碎了冬宫的宫墙。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近一个月来,俄军在明明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依然不计代价的维持进攻——俄罗斯“碰上”了10月国际关注转移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绍伊古也许的确得到了总统“扭转局势”的命令,但在这个“机会”和命令的背后,是俄罗斯国内因为沉没成本过巨、信息茧房又太牢而形成的那股不可忤逆的民意。
所以对俄罗斯来说,俄乌战局不能僵持,只能“一切按计划进行”。
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特别军事行动”,最终会由谁来得胜呢?
我想,就像克里米亚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历次战争所呈现的一样——当战争陷入僵持,请让我们看看时间在谁的一方,那些敢于面对现实、坦然直面他的人民的人,那些与时间、历史同在的人,终将获得胜利。
全文完
本文4000字,感谢读完,发声不易,喜欢请三连加关注,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