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个大脑”决定孩子行为!不了解这个秘密,就是给亲子关系埋雷

Luna 外滩教育 2022-07-11

 看点    孩子们叛逆、厌学的青春期让人头疼不已,许多家长好奇这一时期孩子为何会发生这些变化。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行为由大脑中“本能、情感和思维”三个不同区域决定,青春期正是孩子们大脑发育的高峰,此时若受到环境的高压影响,大脑功能会因紊乱而出现“青春期问题”;不过家长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转压力为动力,激励大脑为孩子带来出色表现。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Luna    编丨Travis


青春期,一个困难重重的时期,对孩子和家长来说,似乎都是麻烦的代名词。

这个时期,孩子们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开始追求自己的个性,种种亲子问题接踵而来,许多矛盾也都在这时期爆发。

有的孩子有心事也不愿意和人说,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


有的孩子变得厌学,抵触写作业,父母软硬兼施都没办法;


有的孩子被网络、游戏、社交占据了全部生活,学习却不管不顾……



这个时期的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做出这么多激烈的反应?

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对早已脱离青春期的成年人来说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大脑的生长发育,来了解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一书中,来自英国的临床心理学家贝蒂娜·霍恩、简·吉尔摩和塔拉·墨菲就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了孩子大脑的秘密。


父母总是关心孩子们身体成长发育好不好,学习好不好,但或许会忘了,孩子们的大脑其实也还在发育之中,本能大脑、情感大脑与思维大脑在危险和安全的不同情境下各司其职。

高压力的环境,具有威胁感的沟通都在压抑着孩子大脑的健康成长,也限制了他们的表现。但是,如果能够充分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让孩子能够从情感中得到依靠与激励,他们的大脑将会带领他们做出出色的表现。

本能、情感、思维
三个大脑决定着孩子行为

在不少养育方法论中,都提到家长要和孩子共情,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但是,这该如何做呢?当孩子做出旁人都觉得匪夷所思的选择后,家长要怎么才能克制自己的怒火,不问出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这么做?你当时到底在想什么?”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家长因为孩子不理智的做法而生气,可是,当家长因为出离愤怒,而用这种责备的语气问话时,不也正是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了吗?

背后的原因其实显而易见——每个人的大脑并不会时时刻刻都能理性思考。相反,思考对于大脑来说甚至称得上是一种奢侈,“感觉”才是大脑最优先的反应。

都说行为是大脑功能的窗口,通过了解大脑,家长或许就能更容易去理解孩子做选择的原因。


美国神经学家保罗·麦克利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三合一脑”的框架,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描述了大脑的三个不同区域——本能、情感和思维——是如何影响人的决策的。

本能大脑在危机中占据主导地位。当人在受到威胁时,包括非常焦虑或者压力非常大的时候,本能大脑就会优先发挥作用,应对危机——它会选择战斗、逃跑或者原地不动。有些交通事故中,人们会在原地呆若木鸡,看似不合理,但正是本能大脑做出的反应。

情感大脑负责感受并激励。人对任何体验的反应都会由情感大脑来评估,如果是危机,那么接下来就会由本能大脑来接管;如果是安全的环境,那么思维大脑就可以登场了。情感大脑还会存储对事件的情感记忆,可以加快学习速度。

思维大脑进行思考并推理。顾名思义,这部分负责理性思维,并且一直到25岁左右才会发育完全。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大脑的作用:情感大脑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会将事件与特定的情感联系起来,让人更快做出反应。比如不小心被火炉烫到,下次就会记住不要再这样做了。

这个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学得更快,但也可能成为学习的阻碍。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在养育过程中,学习的成果总是家长很重视的,尤其是长久以来作为考核标准的分数、排名等数据。

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孩子们自己也会担心自己能不能学好。这就导致了思维大脑在不断与情感大脑、本能大脑争夺支配的优先权。

但是大脑做决策必定有先后,不可能一边指挥身体逃跑(逃离危险),一边做数学题。这两者必须有先有后。毫无疑问,大脑认为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障,做数学题还有什么意义?

理解了大脑的运作机制,或许就能帮助家长们挑一个和孩子谈话的好时机。

如果孩子正因为考得不好而难过,因为被同学戏耍了而生气,为学不好而感到焦虑,那么这时候的任何长篇大论哪怕再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他们的思维大脑这时候并没有主动权。

利用孩子爱冒险的天性
情感大脑如何帮助学习

在加拿大和新西兰的部分地区,除了家庭成员以外,青少年在车内最多只能与一名同龄乘客同车。这条规定和孩子们的大脑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

前面提到,人做决策的方式取决于三个大脑谁占主导。

根据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经典双系统理论,人在青少年时期的社交场合中,也就是有同伴在场的时候,思维大脑没有足够的肌肉力量来做出及时的合理反应,也不能超越情感大脑的强大动力和驱动力。

这就意味着,同伴的存在,会让孩子的情感大脑占据主导。

此外,喜欢冒险也是青少年的一大特质。尤其是当冒险和同伴两个因素共同存在时,情感大脑的奖励敏感区会更加活跃。

这就导致,孩子们会在和同伴相处时,更容易受情绪大脑支配。


劳伦斯·斯坦伯格曾进行了一项玩驾驶视频游戏的研究。

游戏中,遇到交通灯时,可以选择冒险前进(获得更多积分,但可能会撞车),也可以选择等待(避免撞车,但积分较少)。

实验对象分为四组:

独自游玩的成人、


独自游玩的青少年、


觉得有同龄人在旁观的青少年、


觉得有成年人在旁观的青少年。


结果表明,觉得有同龄人在旁观的青少年,是冒险次数最多的。

这就不难理解开头的那条驾驶规定了,与一群同龄人同车,孩子更容易选择冒险,而在驾驶中这通常意味着危险。


但这也给了家长关于教育的启示:能不能让“同伴”与“冒险”两个因素,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多动力呢?

当然可以,因为学习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从本质上来说,孩子缺乏知识,这在同伴面前是一种脆弱。孩子天性喜欢冒险,需要的是成年人结合他们的情境,保护他们,也锻炼他们。

一是鼓励正面风险。情感大脑的奖励敏感区活跃起来,会促进孩子的行动。因此,不妨给他们一些激励或奖励,不一定非要是物质上的,身份提升和精神鼓励也是不错的选择。

比如孩子想要竞选学生会主席。与其给他敲警钟,一味强调负面结果,不如换个措辞,鼓励他去尝试。

(X)去年的主席也在竞选,如果你落选了,会感觉很不好受。


(√)你可能不会当选,但是没关系,下次就更有经验了。这是很好的一次尝试。


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不要让孩子害怕失败,而要鼓励他,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从中得到提升。

“你已经准备了很多,考试分数不是评价你能力的结果,而是让你从错题中知道自己遗漏了什么地方,是一种快速查漏补缺的方法。”


二是仔细评估风险。家长对帮助孩子规避真正的风险和危险责无旁贷,但是怎么劝解孩子非常考验人。

比如几个孩子一起相聚玩耍,但是没有成年人在场,家长想劝孩子不要去。这时候,如果直接宣布自己的决定“谁知道他们会干什么?你绝对不能去”,会给孩子带来危机感,本能大脑将会主导。

要让孩子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家长的考虑,一定要和孩子共同探讨具体的场景和风险:“有朋友的父母忙进忙出照看着是可以的,但是完全没有大人在场照看,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遇到了紧急情况可能会没办法处理。”

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让思维大脑大显身手

根据“三合一脑”理论,思维大脑是进行理性思维的智慧所在。但是只有合适的环境下,它才会发挥自己的决策作用。

英国德比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保罗·吉尔伯特描述了影响思维大脑的三个因素:


首先是安全,当年轻人觉得自己很安全时,会更善于动脑。


其次是驱动力,当青少年主动想要做好某事时,表现会显著提高。


最后是感觉/情感,它可以让人快速了解环境,并采取行动确保自己的安全。



德国心理学家汤姆·森宁纳提出了三个不同的压力区域,以及这三种情形下大脑的学习效果。


“舒适区“——学习者感到安全,但因为根本没有挑战,所以也没有在学习;


“学习区”——学习者不断学习和成长;


“恐慌区“——学习者压力很大,学习受到阻碍。


这个结论也和人们的常识接近:没有压力或者过大的压力都无益于学习,只有适度的压力环境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果。

对于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压力来源,或许就是学习成绩了。因此,压力对他们来说是一直存在的,就算撇去学习压力不谈,正值青春期的他们也会有其他生长发育带来的困扰,身份认同、社交情况等。

所以,转化压力两种方式就呼之欲出了:要么减少,要么转化。


如何减少?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将“威胁”转为“激励”。

在一项研究中,小白鼠的学习行为,展现了充满威胁的环境是如何让学习无法进行的。三组小白鼠分别在家里、陌生房间里,还有笼子里,笼子外还有一只虎视眈眈的猫。

结果不用说:

在安全的家中的小白鼠学习效果最好,思维大脑的区域平静而放松;


陌生房间中的小白鼠学习效果略微差些;


而笼子中的小白鼠不仅没有学习,反而还不断犯错,记忆中心没有出现与学习相关的神经元联结和细胞变化。


如果我们把情境转换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动辄打骂惩罚,孩子不就正是那组处于笼子中的小白鼠吗?

“你考得这么差是怎么回事?”“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再学不好就把你的游戏机扔掉。”这些话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实实在在的恐吓与威胁,不如换些鼓励的话。“我相信你能做得好。”

或者简单地陪伴在他们身旁,也是一种减轻压力的方式。


如何转化压力?简单来说就是转换思维模式,让大脑相信“压力就是动力”。

斯坦福大学曾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一组被试被告知“研究表明,压力可以提升表现力”,另一组被试则被告知“研究表明,压力会让人变得消极和虚弱”。两组被试还看了更多相关的视频,来佐证被告知的观点。

实验的测量结果表明,被告知的观点以及相关视频都加强了被试者的信念,他们对于压力的观念切实地有了改变。

在生活中,家长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成长型思维。“我失败了”并不意味着“我”的能力止步于此,相反,每一次失败都是一堂课,“我”能在以后做得更好。

成长型思维,说简单些,就是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提升和增长的。因此,家长与其盯着分数、标准这些结果,不如关注孩子的能力成长,同时也让孩子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


当孩子学习中遇到了挫折或者犯了错,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他们的大脑正在发生改变,正在从不断的尝试中学习。第一次做得不好,是因为大脑还没有形成特定的回路。

如果孩子们做得好,告诉他们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这时候最忌讳的是夸他们“聪明”、“有天赋”,因为这些话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你是因为有天赋才做得好,没有天赋的人根本做不好。这会让孩子们又陷入固定思维的模式里去。

正如书名说的那样,青少年的大脑是不可思议的,青春期是一个令人兴奋和充满憧憬,并且蕴含着巨大潜能的时期。从生长发育的进程来看,大脑和身体一样,在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在不断发育着。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父母不应该期待孩子时时刻刻都是理性的,他们那些意外的行为,有时确实会带来危险,或者是不良的后果。但是谁没有被情绪掌控的时候呢?

要理解孩子,就要接纳这样的他们,他们会生气,会难过,会焦虑,也会开心,会有信心。帮助孩子们正面挫折与失败,鼓励他们去冒险与尝试,才是与青春期的相处之道。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500+篇优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