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摩宏观策略谈:2025中美变局展望
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名额有限,11月30日截止报名!!!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教授郑也夫:伺候好自己的兴趣,要比考上名校更重要
外滩教育
2022-10-29
看点
兴趣自生长而成,教育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兴趣,为未来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在一次面向本科生的演讲中表示,拥有自主探索的学术兴趣,远比优异的绩点更有价值;且资讯更全面、方向更多元的通识教育(即博雅教育)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案。
文丨郑也夫 编丨
喀戎
为什么兴趣比勤奋更重要?
什么是兴趣?我们从功能的角度来解析。
兴趣把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均等地放在你所遭遇的人物、学科、游戏、事件上面。
在我们的身体里,能完成这种功能的有两个系统,
一个是理性,另一个是情感。
兴趣落在情感这个系统中,它是情感工具箱当中的一个工具。
在哺乳动物崛起的过程中,随着进化慢慢产生一些得心应手的工具,叫作情感,喜怒哀乐、恐惧、厌恶,等等。
当你遭遇不同对象的时候,马上有一个情感涌现,帮你做出选择。
在灵长目晚期的时候,进化出另一个系统,叫作理性。
这两大系统在相当多的场合相辅相成。一个下快棋,一个下慢棋;一个当机立断,一个仔细算计。
但是不幸有的时候它们发生了对峙,比如说就在前不久你要参加高考,此前你有兴趣听音乐、踢足球,但是理性告诉你:不能干这个了,要去补你学科上的短板。而我们对劣势科目多半是没兴趣的。
两个系统影响行为的强度不一样。兴趣能给你注入更大的热情和能量。理性算计了半天,同意做这事,可是远不如热爱时的状态。
有诸多因素能推动你的学习,我认为兴趣能排第一位。
不做对比的说辞是空洞的。
第一个对比是勤奋。
我们看到两个同学的学习都是废寝忘食,但是一个是兴趣驱动,另一个是功利驱使下的勤奋。这是大不一样的学习。
有兴趣者是点点滴滴到心头;另一位目的达到后,就与努力学习的东西拜拜了。这些枯燥东西占据我头脑里的硬盘,清盘吧。
很多顶级的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都曾告诫我们:做好一件事情靠勤奋。这其实和我观点一点也不对立。
他们说勤奋,是对有兴趣的人说的,即不能只凭兴趣,还要勤奋。
如果你对大师说你没兴趣,他会说:你去干别的吧。大师们讲“勤奋”时,兴趣是不待言的。
第二个对比是智商。
要学好东西,兴趣要紧还是智商要紧?兴趣。
有个门槛理论,说要想学到一流,智商没有120是不成的。但是过了这个门槛,可就不看智商了。智商150的人未必超过智商120的人。
过了门槛后比的是性格,性格因素里排在比较靠前的就是兴趣。想象力、自主性、意志力,这些东西通通都对你的学习发生作用,绝不仅仅是一个智商。
人类这一百年来都魔怔着崇拜智商,崇拜最过火的是我们中国人。但是
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出的东西是个性,
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进来的人智商都挺高的,但是别的素质,兴趣、自主性,都强吗?
大概是这些方面弱,所以我们北大的毕业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一个学习拉提琴的爱好者要能上台演奏,必要操练过3000小时,一个专业的琴手则要操练过1万小时。能练1万小时真的难乎其难,光靠励志和刻苦精神干不下来。刻苦精神和兴趣一定要都具有才可能完成,而天才都是乐在其中的。
我个人以为,做学术应该有两个支点,缺一个动力就不够充沛。自然科学家们的动力是什么,是经世济民吗?不是。
如果我们向爱因斯坦和陈景润提出同一个问题,您二位的研究成果,将在何年、何月、以何种方式造福人类?我断定他们二位答不出来。不知道自己的成果怎么造福人类,为什么要做它?
那他们的动力是什么呀?是对大自然,对数学奥秘的极大兴趣。数学最前沿的成果,应用到其他领域当中通常是一二百年以后,有些上千年,甚至一直没有应用的场合。
造福人类是伟大科学发现的副产品
。没了兴趣,科学家这个队伍将萎缩。社会科学比起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可能和经世济民的关系更直接一点,但也就是一点儿。
我以为,
教育的宗旨和使命,是帮助受教者产生这样那样的兴趣
,包括对工作技能的兴趣,也包括对生活的兴趣,对音乐、美术、体育的兴趣,对木工、烹调的兴趣,等等。
否则,不管挣多少钱,都生活乏味。
因此,教育成功与否最重要指标的是,受教者有没有因为教育,而提升了他对某个事物、某个游戏的兴趣。如果没有,教育是失败的。
兴趣,是一种自生长的过程
兴趣是怎么形成的?三个字:
自生长。
它依赖一些条件:
第一,要有空;
第二,要能自主;
第三,整个受教过程当中要能比较广泛地接触到好多学科、游戏、信息,才更可能发育兴趣。
这三个条件本来应该稀松平常,但不幸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
前些年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认为,成才的路径就是向孩子灌输知识。
今天有些家长好像明白过来了,不能这么对待孩子,我要培养孩子
的兴趣。
他们好像开悟了,其实是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
孩子的兴趣凭什么是你能培养的?太霸道一点了。
兴趣是一种生命体验,你能做的事儿,是让他多接触一些信息、游戏、学科,仅此而已。
孩子对哪个有兴趣,之前谁都看不清楚。
那是自生长过程。
打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就是自由恋爱,不是包办婚姻。
家长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大概比找对象,概率还要低一点。
兴趣是如此微妙诡异的
东西,一个人着迷一件东西之前,外人看不出来,他自己也不预知。
我非常敬佩日本人的幼教。
我们现在的幼儿园也知道,不能提早教孩子课业、认字、算数,
国外甚至有法律规定。
为什么这个年龄段不要认字和算术?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很弱小,不能重负,你让他认字算数,他能学会,可是他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注意力,这会影响性格的发育。
而性格的培养,包容广大,它包括自立精神,该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的时候就自己做,
还要学会交朋友,能够着迷一些游戏。
中国幼儿园的游戏课上,中国老师会说: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什么游戏呢,拍皮球。
日本幼儿园里老师说:
同学们这节课是游戏,玩去吧。
教室四围都是玩具,游戏是你自选择,你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拍球,跳绳。
甚至有些孩子不要道具就一块儿玩起来。
为什么要放任?
给孩子们自选择的机会。
日本幼儿园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值日生宣布今天的菜谱,大家
轮流做值日锻炼说话能力。
把桌子拼起来一块儿吃,吃完这顿饭以后,同学们还要打扫卫生,锻炼自立。
吃饭的时候,座位随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坐在一起。
日本幼儿园里还发生了这么一个镜头,一个男孩儿打别的孩子,老师在那边冷眼旁观,不干预。在一旁观察的
人类学家问这个日本老师,为什么不去干涉。
她说:
我是有意不去管教的,如果打得很重我会把他拉开。
去训斥一顿能校正过来吗?
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手段。
孩子的社会跟成人的社会一样,是互动的,要在互动中成长和解决问题。
有时候被打的孩子找老师。
老师第一时间要跟他说:
打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抵抗,打不过你不会喊叫吗?
每个被欺负的孩子都学会抵抗,爱打人的孩子就慢慢收敛了。
幼儿园要培养的是
自立、自主、自卫、自娱
的性格。
小学学习过程当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么小的年龄就开始追求高分。
大家都忘了分数的设计中有一项叫作及格,及格是个好事儿啊,怎么在我们这儿成垃圾了。
及格是个大坎儿啊,比优良中那些坎儿都重要。
孩子过了这道坎,家长应该释然。
我为什么说追求高分是荒诞的,因为它意味着学过的东西必须一遍、二遍、三遍地复习,以求得到高分。
即使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仅仅是及格,五六年级的时候,拿来一年级的生字,我几乎每个都认得。
到六年级,四年级以前的生字全都认识。
这个路子叫作“以新带旧”,学习新的东西,就把旧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复习了。
那为什么一年级的时候非要争取高分呢?高分是有成本的,不光是时间,还浪费了感情,增加了无聊。达到及格几乎没有成本。及格多么轻松,剩下时间就撒欢,就玩去了。
中学问题的焦点是高考,高考的不二法门是补短板。
当你不断地补短板,到最后,你的兴趣已经不复存在,你没在那里发育
。
高中期间是一个人智力成长的花季。
到了花季争奇斗艳,各展才华。
在我们这里,高中则是一个肃杀的季节,都忙着补短板。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除了复习还是复习。即使
有几个潜在的天才,也在复习中消失殆尽。
我写过一本书《吾国教育病理》。我在书中说了一段话:
一匹潜在的良马拉了一年磨,今生绝无可能做千里马。
爱因斯坦说,他为了准备一个考试复习了小一个月,三个月都没缓过来。
我们整个高三就是复习的一年,孩子得花多长时间缓过来啊?何况有些人还要复读,复读有的是为了考上大学,还有的只是为了考北大清华,真是愚不可及。
我在母校北京八中给全校师生做演讲,我说给个体出主意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不一样。但我想对你们当中最优秀的一些学生说,你们多半能考上北清。但我劝你们放弃北清,
好好伺候你的兴趣。
演讲中我说,我初三的时候是这个学校800公尺的年级冠军。我们每次比赛都是第一圈太快,不敢落后啊,跑第二圈时体力不支。我在西城区比赛,第一圈用时比第二圈快了7秒钟。
可如果第一圈慢3秒钟,后发制人,我可能是西城区第一名。
但一块儿跑的人第一圈没有人敢放慢。
有个学术名词叫“囚徒困境”,我这个道理可以叫“八百米赛跑困境”。
绝大多数孩子发现兴趣
要靠通识教育
在提倡通识教育上大家有共识,可是在解答为什么要提倡通识教育上,很多解答没说到点上。
在本科
这个阶段
搞
通识教育,是因为你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学术兴趣在哪儿。
让你接触的学科宽一些,别上来就进入一个胡同,过后发现根本不喜欢。
美国中学生报考的是大学,不是其中的某个院系。入学后最晚可以在三年级开学时确定院系。前两个学年,任何院系的课都随便听。在这样的学校里还用得着提倡通识教育吗?
广泛的资讯供同学们选择,这才是通识教育最大的支点。
钱锺书高考数学不及格,陈景润对文史没什么兴趣,数学家杨乐高一时就确定了一生的方向... ...
但这些不是大概率。
多数学生要通过通识教育,发现自己的兴趣,确认自己的方向
。
我认为这是实行通识教育的大道理。
一个十六七岁的人上来就痴迷数学,痴迷诗歌,有什么不好?对这一小撮兴趣很早定型的人,有无通识教育是无大所谓的。
我反对让人厌学的复习,但极力鼓吹多读书。就是说,读书跟读书方式太不一样了。你过手的多数书,不必读第二遍。非常重视的地方,做个笔记,做个索引,知道有哪些观点,在哪本书多少页,
有个模糊记忆就够了。
你应该读非常多的书。网上搜一搜,看看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对本科生、研究生要求的年阅读量,能吓着你。
我们这里,要求学生读的书不多,时间都花在了复习和考试上面。
这两种读书方式有天壤之别。
如果从正常的教育过程中走过来的人,到高中就发育出兴趣来了。
兴趣的发生几乎是一件无意识的事情,就好像一个适龄的男女,置身在同龄男女中,你不必有意识地提醒自己。
发现意中人的时候是不由自主的,还用提醒吗?
但很多人是在一个异化的教育环境中走过来的。
到了这个阶段,还对自己的兴趣一脸茫然,你面临的问题是“亡羊补牢”。
所以,你要不断提醒自己,要在今后几年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你要把无意识的发育,变成一个有意识的活动。不然,你大概就错过了你一生中选择兴趣的末班车了。
怎么办?希望你们能抓住这四年。如果大学的四年中还没有找到自己在文化上思想上的兴趣,以后几乎是找不到的。
怎么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
最后要谈的是,怎么找到你的学术兴趣。
你要珍惜在这个校园里,在今后四年中的种种因缘,读到了一本好书,遇到了一个良师,相识了一位辩友,脑子里纠缠的大小问题等等。
当你遭遇这些人物、事件、图书、问题的时候,你心中升起的一些兴趣,你要珍惜,不可以让它们随风而去,这些兴趣不会没完没了地出现。
第一点,先说怎么选书。
通常读过五分之一就知道这本书合不合你的心。如果符合,就提升对它的关注度,马上开始一个伺候自己兴趣的阅读过程。
通常一本书能打动你,这个作者的其他著作打动你的概率是很大的。你要马上查看这位作者还有哪些著作,他的书你都得过一遍,竭泽而渔。
还有就是,学术是一种传承,书中有些观点特别打动你,对此他引用了一些别人的著述,你把那些书也找来读读。
一本好书后面的参考书目你一定要看,从其中选书,找来翻一翻。
这个过程就是“滚自己的雪球”。
世界上好书很多,但平庸的书更是汪洋大海。找书读不能没头苍蝇似的。
何况什么是好坏,涉及主观。有很多书也很好,但跟你没缘分。别盲目听别人说,为自己“滚个雪球”。四年下来自己喜欢的书能有二十本,你可望成才了。
第二点,喜欢哪个课程的老师,盯住他。
平庸的老师肯定比优秀的老师要多很多,而优秀的老师当中和你有缘分的只是一部分。
所以,对
哪个
老师有兴趣,搜索他的履历、作品,和他神交,想出一些你自以为深刻的、怪异的问
题请教他,争取吓他一跳。
第三点,寻找智力生活中趣味相投的同学。
要珍惜生命当中的这些机会。你本来有一点兴趣,可能很薄弱,如果在这个兴趣上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你俩一起切磋,这个兴趣就会壮大。
我从来都以为,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当中,同学间的帮助超过老师。因为彼此接触太频繁了,而且名校中不乏少年天才,这些同学给你的激发,给你的营养,不低于老师。
你毕竟处在这样的一个年龄,很多问题会来敲击你。
要珍惜这些问题,努力解答
。不要轻易相信成人、教师、教科书、官方给你的答案。
它既然成为一个问题浮现在你头脑,就说明你对现存的答案不怎么认可,有了怀疑之心,这太可宝贵了。
首先是自己解答,常常找不到完美的解答,你要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一路问下去。这种穷根问底叫作研究精神。
我评价学生,不看绩点,而是看他们能不能自己找书读,选择好的老师和课程,交到兴趣上的同道中人,并能不断地提出和解答问题。
形成这样的习惯,就是上路了,可望成为一个学者。祝愿你早日上路。
本文为
作者对北大社会学系一年级本科生的演讲;
首发于《南方周末》;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500+
篇优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