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的最关键指标:场景足够复杂、数据量足够大、杠杆率足够高
本篇是《“好工作”的最佳标准:坚持理想,顺便赚钱——一个媒体人的心路历程》一文的“后续”,如果您读过上一篇,再读这篇,会更容易“进入状态”。
一.“学霸”们认知滑坡 & “学渣”们认知逆袭
2011-2012那几年,在玩人人网时,我特别崇拜一个比我小4岁的作者。“崇拜”对我来说是一个分量极重的词,不论是对历史人物还是现实社会中的大佬,我很少用“崇拜”这个词来表达我对一个人的感情,所以,我一旦说我很崇拜谁,这个人就真的很厉害,至少是在我心目中如此。
我之所以很崇拜那个小我4岁的作者,是因为他在23岁时的表现出的认知,超过了很多四五十岁的著名学者。那时,我试着在人人网加了对方无数次,都没有通过,但我还是不死心,每加一次,被拒绝一次。我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个我“高攀不起”的人物。
不知为何,在2012年下半年之后,我便很少在人人网上看到他了。2013年下半年,我在人人网的关注用户突破了6000,但也是在那时,我开始“敏锐地意识到”:人人网衰落了。我认为人人网衰落的依据便是“XX好久没出现了”。
一个作者离开了这个平台,竟然被我视为平台衰落的标志,可见这个作者在我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
2015年春节期间,我被一个朋友拉进了“那些年我们一起上过人人”的微信群里,在这个群里,意外发现了那个失散已久的偶像级作者,尽管他完全不认识我,但我还是很惊喜。我加了他微信,这一次,他通过了。我当然是迫不及待地去翻了一下他的朋友圈,然而,没有看到什么对我有价值的内容。
此后的两三年,我偶尔看见他在朋友圈发的东西,还是类似于张爱玲或安妮宝贝的东西,他完全不是当年那个“思想者”了。更关键的是,他写的那些男默女泪的东西,已经跟我有很大差距了。
2018年春节后,跟我的亲密战友GL一起聊天,在向我打听“前人人网大佬”近况时,GL特意问到“XX现在怎样样”,这里的XX,就是我在上文提到的那位偶像。在我简单介绍了XX在过去几年“思想水平的倒退”时,GL感慨了一句:在一个发展比较缓慢的社会待久了,人的思维方式不仅会停滞不前,而且还有可能倒退(XX曾在欧洲某国留学几年)。
在一个人的“大脑算力”既定的情况下,社会环境,就是他大脑算力的“应用场景”;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获得不同的“数据”(所见所闻),显然,在发展缓慢的社会里,当事人能获得的高质量数据是比较少的,因而,其“算法”(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的迭代速度就比较慢,甚至会因为长时期无法获得高质量数据,“算法”会倒回至几年前的水平。
这几年,网络上的文章中还经常提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些曾经的国内名校学霸,早早就出国留学了,毕业后在美国工作,近些年,他们挫败地发现,自己错过了中国过去二三十年快速发展的红利——一些当年不如他们的同学,不得不留在中国,如今却“混得特别好”,早已财富自由了;而他们这些留学生,现在还只不过是美国公司的一个普通打工者。
仅仅用谁收入高来衡量“谁更牛逼”,当然是肤浅且平庸。收入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自己在什么平台,另一方面,取决于认知水平;其实,一个人选择加入什么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认知水平。那些在美国公司打工的昔日学霸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跟留在国内并比他们“成功”的同学的差距,主要不在收入水平上,而是认知方面。
学霸们刚毕业就加入了制度文化很成熟的美国大公司,这些公司,早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从0到1甚至从1到10的阶段,新人们进去,不需要做太多探索,只需“按既定方针办”就行了。可以说,这些学霸们刚一参加工作就进入了“舒适区”,平时遇到什么问题,比较容易快速得到公司资源的支持,而不需要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去攻关。
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相当于所谓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动驾驶专用道路上跑,路上有磁钉、两边有V2X设备支持,看起来自己很牛逼,其实因为“场景太简单”,始终无法获得多少高质量的“数据”,因而“算法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相比之下,留在国内的“学渣”们,没能力考公务员、没能力进国企,不得不进入还处于创业阶段、每天都生死未卜的民营企业。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有幸经历了一个公司从1到10、甚至从0到1的阶段,在这样的公司里,组织制度都不完善,遇到问题找不到人求助(可能老板自己也不知道),到外面谈合作四处遭冷遇,要想在这样的公司立足,你必须要逼着自己去探索,如何搞定各种“极端工况”。
可以说,从0到1、从1到10阶段的民营企业,为这些学渣们提供了更好的“应用场景”, 这样的应用场景里,他们能获得丰富的、高质量的“异质化数据”,因而,“算法能力”迭代得很快。认知提升了,还怕挣不到钱?
那些身在美国大公司的昔日学霸们,如果还只知道羡慕别人的财产,而不知道羡慕别人的认知、更不知道羡慕别人所在的“应用场景”、不羡慕别人所能获取的“数据量”,那你跟别人的差距恐怕会越来越大吧?
二.“好工作”的标准:帮助你实现“人力资本”的升值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在国内工作就一定比在美国工作更好,关键还得看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平台。
我们常说找工作要选个"好平台",这个"好平台"该怎么理解呢?
通常,人们对"好平台"的标准是,看这个平台"有多少资源",我觉得这个不对——应该看平台"能给我多少资源"。换言之,平台的资源很多,但你能得到的资源很少,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的平台;而平台的资源尽管不多,但你能得到的很多,那它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好平台。
更进一步,从长期看,最好的平台,也不是给了你最多"资源"的那个,而是给你提供了最多高质量的"异质化数据"的——这里所说的数据,并不是指类似于存放于电脑硬盘或网络上的某个"文档",而是你在实际工作中遭遇的各种"工况",这些工况可用来训练你的"算法"(思维方式)。
在你日后离职的时候,也许平台的"资源"你没法带走,但这些数据训练出来的“算法”肯定归你所有。
上面这段话,是我于6月20日发在朋友圈的。这是我对自己在2016年4月-2017年2月及2017年10月-2021年3月这两段学习经历的总结。虽然是最近才写出来的,但我大概是在两年前就有了类似的观点了。
有心人也许已经注意到了,我在上一段提到我之前的职业生涯时用的词并非“工作经历”,而是“学习经历”。这不是笔误。在我的思维方式中,学习就是目的本身,工作只是手段而已,如果不是为了学习,我干嘛要干这份工作呢?
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在工作中学习与在学校学习的区别是:在学校学习,要交很多学费,并且还没有收入;在工作中学习,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还可以领一份工资。所以,选一个好的公司去学习,性价比要远高于选一个好的大学。
前几年,一些朋友在跟我交流跳槽计划时,我通常会推荐他们去初创公司。去初创初创公司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是可以近距离接触创始人。接触创始人的意义是什么,是更好地套近乎还是更好地装逼?是近距离学习。
别因为公司规模小就小看他们的创始人,其实,这些小公司的创始人,思维、格局,并不逊色于那些当大公司的高管——后者往往是职业经理人,打工者思维比较重,如果这个大公司的组织文化不足够好,有些经理人哪怕职位已经非常高了,也是为了那点”可怜的股票期权“在苟且,使命和愿景对他们来说只是口号而已。
你是更喜欢跟心中有诗和远方的创始人并肩作战,还是听那些拘泥于眼前的苟且的职业经理人指挥?
有初创公司的朋友向我吐槽自己的老板时,我是这么回复的:你说的这些,也许都属实。但现状是,你既讨厌你的老板,又离不开你的老板啊,他还是比你强不少吧?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一生能近距离接触到的最牛逼的人,也许就是自己的老板了。所以,先老老实实地学习对方的长处吧。
是否有助于个人人力资本的持续升值,应该是我们选择工作时的最高标准。
而人力资本能否持续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在这份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数据量”——这里的数据,包括你在跟客户、供应商、同事、下属、上司等接触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有效信息、知识等,跟他们打交道的方式,假以时日,这些数据,都会内化成为你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通常,在市场化程度越高、离前沿信息越近的公司及岗位上,越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异质化“数据”;而在离市场越远、离前沿信息越远的公司及岗位上,就越难获得高质量的“数据”。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一名北大博士,鼓起勇气从体制内辞职的感想》的帖子很火,他辞职的一个原因是“体制内的思维方式比社会整体水平落后10年,年轻人提出一点新观点新思路,领导会因为没听过或者求稳而直接pass”。文中还有一句是“领导其实有时候也在说‘体制内浪费了多少人才’”,便印证了思维方式跟“数据量”的关系。
当然,这个帖子的概括也不完全准确——如果一个人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公司里干的是行政、后勤这种离市场比较远的岗位,那他获取的有效数据也不会太多,思维方式的迭代也会受限;如果在体制内,是在工信部、经信委、科技部门这种跟市场、前沿信息接触比较多的部门及岗位,那他能获得的有效数据就会很多,思维方式的迭代也会比较快。
不是所有大公司的工作都“有意思”,也不是所有的体制内工作都“没意思”,关键还是得看“数据质量”与“数据规模”。
三.文章是个“以小博大”的工具
在理解了“数据质量”与“数据规模”对提升人力资本的意义后,我开始自觉地修正自己之前的一些错误观念。
比如,长期以来,我认为,文科生是没有必要读研究生的,在工作中学习的效果可能更好。但如今,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文科生读不读研究生,取决于你是在工作中还是高校里更容易快速获取高质量的异质化数据。如果在工作中很难获得这样的数据,而在读研的时候比较容易获得这样的数据,那读研就是划算的;反之,读研就是不划算的。
具体到我个人,我之所以觉得很多人给我提出的“读个研究生吧”“读个MBA吧”的建议价值不大,是因为,过去几年里,我在自己的工作中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获取高质量的异质化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是自动驾驶行业的专业知识,更有我在跟各公司的CEO、CTO、COO、CMO们频繁接触中学习到的思维方式、经营一家公司的思路。
我甚至认为,无论从提升认知的角度,还是从所谓“积累人脉”的角度,我之前在《建约车评》学习那三年半时间的收获,是要超过很多人去名校读个MBA甚至EMBA的。
很多人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你吹什么牛,MBA或EMBA的学费都大几十万、上百万,你一年的工资也就不过寒碜的二三十万,你凭什么认为你的收获比人家多呢? 我的底气来自于:我在这段经历中获取的“高质量数据”比很多人从读MBA或EMBA中获得的“高质量数据”多。
据说,多数人读MBA或EMBA的动机是“混圈子”“结交人脉”,但恕我直言,如果这就是你读MBA或EMBA的动机,那在动机层面上你就比那些“高人”矮了一大截。理想汽车CEO李想在一次内部分享中提到一个观点“社交的最主要价值是提升认知”,对此,我是“心有戚戚”。
长期以来,我对“社交”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果你不能帮我提升认知,我凭啥跟你社交”?这也是我一度有“社交厌恶症”的根本原因。其实,只要认知提升了,不管你是功利还是不功利,“人脉”自然而然就来了。
相反,如果没有意识到提升认知的重要性,只是热衷于“混圈子”,那你八成混不进高质量的圈子——认知层次不同的人怎么可能在同一个圈子里愉快地聊天?
我们村有一个人,跟我爸是同龄人,他儿子是浙大毕业的,这人退休之后也来杭州带孙子了,两年前,他们全家跟我们全家聚餐,席间,我聊到自己的一些经历时,这位长辈叮嘱他儿子:“平时也多跟你的同学联系,交流信息。”
回来后,我老婆对我说:“你这个老乡很有水平!”我明知故问:“你怎么看出他有水平的?”我老婆说:“因为他让他儿子多跟同学联系的目的是‘交流信息’!”
我当然知道老婆为何会这么说了——换做普通人,大概率是叮嘱儿子“多跟同学联系,看他们能否帮帮你”吧?
这一对比,是不是高下立见?(这位老乡,是1978年上的大学)
在社交中提升认知有两种途径:1. 从别人口中获取原始数据(信息),然后用这些数据来训练自己的算法;2. 直接获取别人的算法(观点、认知)。这位老乡给儿子的建议,其实是第一种。
我这几年在工作中提升认知,是以上两种途径同时在发挥作用。原始数据层面,以行业知识为主;算法层面,以采访对象的观点为主。
在自动驾驶产业,一个“普通”的工程师、“普通”的总监,认知水平都可能比许多只知道“混圈子”的MBA和EMBA高。那么,跟哪些人交流,你的认知更容易获得提升? 这是我敢说出“我在《建约车评》工作的三年,收获远大于很多人读MBA或EMBA”的最大底气。
《九章智驾》创办之后,起步特别快。很多人问起原因,我都说:“我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毕竟在《建约车评》的三年半里做过那么多高质量的选题,也采访过不少行业精英。此外,我写文章的高标准,最初也是余建约老师定下的。”
我老婆在点评这些时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文章,是一个可以以小博大的工具。 听到她说出这句话,我有点“小激动”,因为,在1月份,许良说过一句“文章就是个杠杆”。而在两年前,我还看到一个科技公司CEO在一篇文章中说“写作是最高质量的社交”。
所谓“文章是个杠杆”,一个是指,文章可以快速帮我们链接起通过其他方式无法链接到的人或资源;另一个是指,我们本来只有75分的水平,但通过文章,让别人误以为我们有“90分的牛逼”,这样,别人就更愿意跟我们交流了,我们就能学到更多。
我在4月2号发的创刊词结尾有一句话“出发之后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然后,陈康成找到了我,当然,还有好几个兼职作者;今天,我要再次利用起文章这个“杠杆”,希望能再吸引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们。如果你有兴趣加入我们,请接着往下看。
四.做一个“受人尊敬”的汽车科技媒体,需要一群怎样的人?
《九章智驾》自成立之后,客户的数量一度多到我们服务不过来。说起这些事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你们的资源真多。 我不太认同这个说法,把客户或用户当成“资源”,就意味着你打算去收割别人。我的解释是: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别人提供不了的价值。
我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我对一切跟求知无关的事情都充满深深的敌意”。至今,我依然如此。
我写给很多客户写的广告,大部分读者都“看不出来是广告”,这并非因为我“有高超的包装技巧”,而是因为,我是带着求知的目的跟这些公司接触的,顺便把他们的价值点挖掘出来就行了。
外人很难理解的是,我给好几家客户写的广告稿件,都有其他媒体主动联系我们,请求无偿转载。因为,那些媒体的编辑们觉得,自己转载的是 知识,而不是 广告。
我发现,媒体“找客户”,跟苏老师当年“找女朋友的逻辑是一样的:招蜂引蝶的难度,远低于寻花问柳的难度。
什么意思?苏老师在不会写文章或者文章没写好之前去追女生(寻花问柳),被拒绝的概率是100%;文章写好之后,女生主动找到苏老师(招蜂引蝶,我老婆在社交网络上对我说的第一句就是“我要对你下手了”),苏老师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自己拥有百分之百的主动权。
我的个人鸡汤号上,女性用户占比从一开始的不到40%上升到后来的将近70%。但我说“粉丝三万,我只娶一粉条儿”,结果,有一段时间,很多女生加我微信的时候都会在备注里面写一条“粉条儿”“我就是你想找的那跟粉”。
对应到内容创业中,媒体跟客户的关系也是如此。内容做不好,则营收困难,再不靠谱的客户你也得接;内容做好了,你就有底气筛选客户。
有一次,一个我感觉不太靠谱的“潜在客户”跟我谈合作,他还没把自己的项目介绍完,是就来了一句:"赚多少钱,只是一方面,我的首要目标,是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媒体。" 然后,对方就明白我是什么意思了。
“受人尊敬”,这是我跟葛占国同学于2009年底或2010年初在MSN上聊天时提出的目标。当时,聊到“崇拜和尊敬的区别”,葛同学说:“我崇拜乔布斯和江南春,尊敬你。”
我认识的很多人,尤其是媒体大V,特别享受别人的崇拜,但我从来不会,通常,如果谁说“我很崇拜你”的时候,我就不怎么搭理对方了;相比之下,我会特别认真对待别人的“尊敬”。为什么?崇拜使人膨胀,尊敬使人自律。
我知道,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很尊敬我,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么多年,在确保自己“思想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我还一直确保在自己价值观层面上能继续提升。
现在,我们欲招聘优秀的内容人才若干名,共同打造一个“受人尊敬”的汽车科技媒体。我们希望你是这样的人:
1. 价值观驱动型的人。如果你已认真看完我在前文写的内容,并“心有戚戚”,有加入我们的强烈愿望,那么,我相信你也是价值观驱动型的人。我坚信,人与人之间能长久地"在一起",最终一定是价值观高于利益,或者说,价值观就是核心利益。
2. 兴趣驱动型的人。对商业和科技有浓厚的好奇心、求知欲,并有一定的洞察力;并且文字应当是你的最高信仰,把对商业和科技的观察以文字的形式输出,能给你带来极大的乐趣。
3. 有很强的专注力。可能,你感兴趣的事情很多,但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做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可能会导致你所有事情都干不好,因此,需要阶段性地舍弃一些事情,以目标为导向,精力都专注于这一两件事情上。
4. 有工匠精神。想到选题方向、牛逼的观点、搭框架这些事情,壁垒没有那么高,真正的壁垒在于,往框架里面填冲内容,并将其打磨成精品。这需要有很强的“工程化能力”。
5. 有能力驾驭万字长文,能有效地平衡好广度和深度。我们对文章质量的最基要求:信息密度高于绝大多数券商的绝大多数报告,不低于《九章智驾》的平均水平;信息要高度稀缺,需要80%以上的信息是在其他媒体上看不到的,如果基于公开信息,需要有特别牛逼的独家观点才行。
6. 对新东西的快速学习能力极强。遇到第一次接触的内容,要能在两周内交出高质量的稿件。
7. 对收集素材有“强迫症”。文章的质量,基本取决于收集素材的能力,或者热情。
8. 死磕细节的精神。遇到自己有疑惑的问题,能打破砂锅问到底,敢于不断地质疑采访对象、客户,并交叉验证。
9. 有契约精神。答应别人的事情,务必要按时交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交付的,一定要提前说明理由;务必替客户及采访对象保守秘密,不要辜负别人的信任。
10. 能有效地平衡“深思熟虑”和“快速行动”,对写文章,既要有完美主义倾向,又不能有拖延症。
11. 同理心强、情商高,善于为别人考虑。你可能会质疑“不就写个文章吗,为什么要求情商高呢”,如果你情商不够,说话经常让采访对象、客户不舒服,别人凭啥敞开心扉跟你交流呢?此外,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早期的团队成员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可能是要带团队的,如果你同理心不够强,团队中的其他人都被你逼走了呢?
12. 不能太玻璃心,情绪管控能力强;不爱面子,不杠精。
13. 精力充沛,时间管理能力极强。我们不考勤,但要做好,可能比996的节奏还紧张。
14. 自律能力极强,独处能力强,能习惯在家办公。我所谓的“自律”,不只是要你“认真工作”,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也是自律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客户的合作稿件,希望你宁可延迟发稿,也别熬夜。当然,要同时兼顾“按时交稿”和“不熬夜”,考验的正是你的时间管理能力。
15. 有主见,敢犯错,快速迭代。
16. 对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知识有一定基础,并有志于参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这场会改变产业格局、重塑人类生活方式的大变革。
17. 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如果听说好,更佳。
18. 绝对真实、自我认知清晰,诚信。如果上述要求中的某一两条你未能完全满足,但你又特别渴望能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也请如实告知,我们来评估,你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完全融入。否则,你即使进来,也会磨合得很痛苦。
对我们来说,招错一个人,无非是“浪费了几个月的工资”,而对你来说,找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可能整个职业生涯都被毁掉了。因此,请务必诚信。
对了,渴望实现“财务自由”的人,请勿打扰。
此外,如果你是把写“10万+”当成最高目标的作者,最好不要投简历给我们;因为,我们希望输出的是有阅读门槛的高质量内容,而这种内容的目标用户的总数应该也不到10万。如果你的写作方式是迎合读者情绪,激发读者“共鸣”,也请务必不要投简历给我们。谢谢理解。
在这里,你将收获什么?
1. 跟行业精英面对面谈笑风生,不仅获取“数据”,而且获取可直接对方的“算法”
对喜欢跟人交流的人来说,跟业界精英建立直接联系、零距离谈笑风生,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是你最好的学习对象、可能为你日后的事业提供很大帮助,而且,这样的经历,也可以为你积累起雄厚的装逼资本。
不过,试想一下,如果你在一线财经媒体科技媒体当记者,近距离采访马化腾和王兴的概率有多大?几乎没有,能采访他们的机会,通常都属于“总编辑”。
他们刚大学毕业,还是个“普通小记者”的时候,王石、柳传志这些人还是刚起步不久的“普通创业者”,很容易接触;
优秀的资深媒体人,一定是可以跟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共同成长的。
现在,无人驾驶刚处于起步阶段,如今,很多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公司的创始人,就相当于上世纪80年底末、90年底初的王石和柳传志,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马化腾、马云、丁磊,还处于“普通记者可以接触到”的阶段,你现在加入这个领域,有机会通过跟这些人交流迅速成长起来。
2. 避免“中年危机”
写普通新闻,是拼体力的青春饭,我这样35岁以上的人没法和25-26岁的人竞争力(打字都没别人快),但做深度稿件,时间就是壁垒,因此,根本不必有年龄恐慌。
秦朔老师、吴伯凡老师,现在已经50多岁了,依然笔耕不辍,很多文章都在业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其实这是一条可复制的道路。
我坚持,我们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做深度报道,这样,你就不用担心到了35岁之后会被年轻人干掉。
3.收入问题
只讲情怀不谈钱的招聘,都是诈骗。
在关注自动驾驶的to B类媒体中,《九章智驾》在成立的第一个月便已是绝对的行业头部了,并且也得到了行业绝对头部客户的支持,目前,我们的收入水平已可确保5人的小团队在不需要融资的情况下活下来了,随着新人才的加入,竞争力肯定会越来越强。
在前两年,所有全职加入的内容人才都会有公司的期权(体现在劳动合同中)。具体薪资和期权,面议。
我们这么小的团队,谈“组织文化”,可能在别人看来比较“装逼”,我也确实有点不好意思。诚然,我们暂时还无法系统性地谈我们的愿景和组织文化到底是什么,但在这里,我可以先简单地分享几条——
我们深信,只要疯狂创造价值,我们自己就能活下来。
先说第一条:如果你的文章干货足够多,思路很清晰,行文也非常流畅,但流量很一般,请不要灰心,我们不会把点击量作为KPI来考核。
最近,陈康成花两周时间写了一篇关于仿真的文章,阅读量少得可怜。他有点不自信地说“效果不行啊”,我说:“不是文章没写好,而是市场还没爆发,很多投资机构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你不是还规划了一篇同题材的文章吗,哪怕阅读量不行,我们也继续写!”
“不是安慰,我真是这么想的。过两年,等这个市场热起来了,别的媒体才开始关注,而我们已经有很深的积累了。”
“2019年,我写的大部分关于自动驾驶的文章,都没阅读量,但我都写得很投入。实际上,不一味追求阅读量,就是我的竞争壁垒,我希望,今后,这也能成为我们团队的壁垒。”
有兼职作者说,他打算写一篇关于传统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职业选择的文章,“受众面可能比较小”,问我们可不可以。 我说:“这么有价值的事情,必须可以啊!”
我想起,五六年前,我写鸡汤文时,曾跟一个招聘网站合作给应届生做过关于职业选择的免费分享,开始前,看到那些孩子们提出的一个问题,觉得他们跟我大学刚毕业时一样迷茫,我马上就流泪了。过去几年,只要是学生来求助的,我哪怕特别忙,也会尽量抽时间去解答。
因此,在我看来,“我们写服务于学生群体的文章,哪怕流量很少,只要能真正帮助到一两个人,价值就非常大。”
关于“不隐忍”,我是觉得,同事之间的沟通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同意见,甚至是冲突,有的人脸皮比较薄,可能就会选择隐忍,表明上看,隐忍有利于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但我却很慌。
上周,我还跟一位同事说:如果跟我有不同意见,请你一定要公开表达出来,咱们该辩论辩论,该吵架吵架,辩论充分了、吵尽兴了,就不会有矛盾了。事实上,你表达的不同意见越多,我心里就越踏实;你越隐忍,我就越"缺乏安全感"——怕我在什么事情上让你很难受,你憋久了,哪一天突然就离职了。
至于“对每个同事的前途负责,鼓励大家都有跟苏老师‘翻脸’的资本”,这一点,我们不仅比很多媒体做得好,而且肯定比绝大多数大公司都做得好。
有一些等明星泛财经媒体,有一点做得特别不厚道:不允许作者署真名。比如,在吴晓波频道上,除吴晓波本人外,几乎所有内部作者的署名都是“巴九灵”;饭桶戴老板上,所有作者都只能用笔名。这实际就是,坚决不允许作者打造个人IP。
作者不能打造个人IP,就不太容易被别的平台挖走,也不大容易实现跳槽时“薪水翻几倍”;同时,作者也很难自立门户,哪怕是要做个跟现公司没有竞争关系的业务也很难。
这种做法,当然是极大地降低了平台的风险。但对作者来说,是否不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难道作者要一辈子给你这个平台打工?
由于我在创业后充分尝到了自己过去几年专注打造个人IP所带来的甜头,我希望所有的同事在有朝一日离开《九章智驾》后也能尝到个人IP所带来的甜头。
有了个人IP,过几年,作者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面试或创业,就不用花很多时间跟别人做“自我介绍”,而且溢价还很高;而如果不打造个人IP,他就只能是平台的“工具人”,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的升值。
所以,我们会鼓励,甚至是要求所有人都能打造个人IP。
过去两个月,我们的产能严重不足,同时,我也发现,找其他平台上的好文章编辑转载一下,流量及带来的用户增量也不错,因此,我一度打算让孙利老师把重心转移到选稿做编辑转载上,但我最终打消了这一念头,原因在于,“这样对孙利打造个人IP是极其不利的”。
没有个人IP,一旦《九章智驾》倒掉了,或者孙利因为什么事跟我翻脸了,不得不去其他地方找工作,那他肯定就中年危机了吧?所以,必须得保证他的重心放在能打造个人IP的事情上来。
陈康成,很擅长写结构化的、看起来像报告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特别受投资机构欢迎,基本是单篇文章能涨粉500以上,有的甚至涨粉700。但我在前段时间跟他说:
“中金的好几个中层都在分享你这篇。但坦诚地讲,我不鼓励你一直写这种像报告一样的东西。这种东西,对用户、对平台的价值非常大,但对你个人的价值很低——产品无法人格化,陈康成做还是苏清涛做,或孙利做,差不多,用户看了这种东西,只会认为‘这个平台做的内容可以’,但不大会对作者产生好奇,更不大会去跟作者联系交流,这对你打造个人IP是不利的。
“没有个人IP,哪天我们公司以后做烂了,或者你跟我翻脸了,要跳槽的时候,你很难获得溢价。我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独立的IP, 而不是‘给平台打工的螺丝钉。”
要打造个人IP,就得有很高程度的聚焦。但作者的聚焦,对个人是好事,对公司则未必是:某块业务过于依赖某个人,如果这个人突然离职了,你这块业务不就陷入瘫痪了吗?
为降低人员离职对平台运营的影响,一些媒体的做法就是,让每个作者“跨领域写作”,对各个板块都比较熟悉。但我的想法是,这样对平台、对个人都不利:对平台而言,你产出的内容专业度有限;对个人而言,很多时间都被浪费在他不感兴趣的事情上了,并且几年之后离职时还没有个人IP。
对公司来说,人才流失了,某块业务受到冲击了,后果无非就是损失了几十万(短期)、一两百万元(中期)的收入“而已”,放在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里,这只能算是个小挫折;
而对个人来说,离职跳槽时有没有个人IP,那他的人生轨迹是大不一样的——有个人IP的人,会持续升值,没有的,会快速进入“中年危机”。
因此,反复权衡了好久,我最终的结论是:必须要让每位同事都打造出个人IP;并且,在“确保作者能打造个人IP”和“降低作者离职对平台造成的影响”两者难以两全时,要优先确保作者的利益。
我宁可看到日后在某个同事离职后它所负责的那块业务临时瘫痪了,也不愿看到 在离开平台后,他自己就“瘫痪”了。 我长期以来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大公司特别擅长“批量生产废柴”,顶级名校毕业的人也能被大公司的“螺丝钉文化”给改造成“废柴”,我们绝对不能干这种残忍的事情。
甚至,对待兼职作者,我也不是“你给我写稿贡献流量,我付稿费给你”这种简单粗暴的态度,我非常尊重对方的时间,会特别考虑“除了稿费之外,写这篇文章,对你自己有什么好处”。大部分时候,给我写稿子,对兼职作者的价值就是“以输出带动输入”,学习效率更高。
但有的时候,我给的选题,可能没这方面价值,如前几天的“数据法规盘点”一文的作者,是个算法工程师,这个选题,是我在4月底建议他的,但在最近,我主动向他道歉了:“现在想想,挺对不住你的,这个题材的选题,没什么壁垒,对你来说也无法形成积累,浪费了你的时间,非常抱歉。”
我对外部作者都如此负责,何况是对自己的同事?
至于“如何防范人才离职给公司运营造成的风险”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很简单:应该通过提升组织文化、提升同事对公司的归属感来 “对冲”。
这如同于,在婚姻中,防止对方出轨的最佳途径是持续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并尽可能给对方赋能,让ta觉得自己跟你在一起很快乐,并且自信心也在提升,这样ta就对你很归属感了,而不是一味地“严防死守”。
也许有人很好奇:你为什么在前面多次提到“万一公司倒了/做烂了”,是你对做好《九章智驾》没信心吗?
不是的。我非常有信心。只是,我觉得,做任何重大决策需要考虑“极端工况”,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
也许,你还会好奇:你为什么多次提到“万一你跟我翻脸了”呢?你很难相处吗?
对此,我的解释是:假设一种极端工况,还是有必要的。此外,别人跟我翻脸,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我不好相处吧,万一是你自己不好相处呢?哈哈哈哈。
我可以信心十足地说,我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最好相处的人之一。
我同理心极强、情商极高,也重人情;我会带着激情做事,浪漫起来像个诗人,但你身边许多人常见的那些“情绪化”的问题在我身上永远不会出现,相反,在应对一些让我很不爽的事情,或者对待不同意见时,我会理性得像个机器人。
之前看到一篇写李开复的文章,说他“像个机器人”,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擦,这不是在说我吗。
当然,我也有让别人“很有压力感”的一面。
因为我对自己的要求极高,所以,我不太尊重某些所谓“人性的弱点”,我也特别反感别人拿所谓“人性的弱点”来替自己辩护,反感别人找借口、耍小聪明。
如果你在看过我们的上一篇推文《“好工作”的最佳标准:坚持理想,顺便赚钱——一个媒体人的心路历程》后有“心有戚戚”的感觉,并认同我们的愿景和组织文化,也愿意跟我这种“极其苛刻”的人长期相处,欢迎加我微信投递简历:charitableman;或者,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也欢迎推荐给我们,谢谢。
备注:
2. 《九章智驾》有个“汽车人转型交流群”,里面也会分享一些招聘的机会,有想加入的朋友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加陈康成的微信,并提供一下简历,然后拉您入群。加微信时务必备注您的真实姓名及岗位等信息,谢谢。
3. 如果您有兴趣给《九章智驾》投稿(“转型经历总结”及“知识积累整理”两个方向),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孙利的微信。加微信时务必备注您的真实姓名及岗位等信息,谢谢。
“知识积累”类稿件质量要求:A,信息密度高于绝大多数券商的绝大多数报告,不低于《九章智驾》的平均水平;B,信息要高度稀缺,需要80%以上的信息是在其他媒体上看不到的,如果基于公开信息,需要有特别牛逼的独家观点才行。多谢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