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方审美下的精神世界 | 郑志刚

Adrian郑志刚 Adrian郑志刚
2024-10-26

"

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 伏尔泰 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  



最近我重读一些哲学作品,看到审美对哲学有着一定的影响。当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不断更新的时代中寻找表达自我方式的时候,我发现,审美作为一种连接自身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正在被新生一代注入新内涵。


东方美学对于西方最初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并源源不断地传入欧洲,对欧洲文化产生的影响至今可见。比如现在英文词汇里关于纺织的词,最早是来自于东方国家的语言。“cotton(棉花)”以及“satin(缎)”这两个单词最早都是来自于阿拉伯语。而“silk(真丝)”来自于远东。瓷器、茶叶等物品更是直接改变了中世纪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的,不仅仅是各类精巧的东方工艺品,东方美学中的“意境”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通过丝绸之路的交汇,来自印度的佛教和中国自身的哲学贯通融汇,产生了禅意的审美,再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




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美学,最开始是通过符号和图像来传达。在历史研究上,普遍认为西方对于东方文化的认知起源于敦煌。天方夜谭的故事、精美的物品等,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所以许多设计师有一种“敦煌情结“,比如在珠宝设计中加入敦煌壁画的元素等等。



但我现在看到更多的是对于东方文化深层次的理解,让解读更加当代化。我觉得品牌和设计师对于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喜爱和理解逐渐加深,让审美更加贴近文化的本源,在其中寻找自我的价值,探寻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予人启发的敦煌文化,一直是东方审美的集大成者。敦煌壁画和石窟中的图案都是延续了东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展现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比如在敦煌文化中不断出现的万字纹,不仅仅展现线条美和重复美,更有一种寓意之美,万字是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有万福万寿之意。再比如有着“莫高窟最优美壁画”之称的《九色鹿经图》,工匠们以优美生动的线条,大胆的着色,展现了一个善恶有报的故事。



正是这些图案背后的寓意,传承着东方文化的底蕴。东方审美将文化沉淀于图形之中,而作为文化的继承者,我们一直都在不断探寻那些图形、审美背后的深层含义。周大福的工匠们精心雕琢的不仅仅是精美的珠宝,更是一段承载着文化内涵的故事。我们重现中华文化底蕴的审美,让古人的意境穿越时空,对新时代的我们带来启发。


周大福如来敦煌·传承


敦煌石窟艺术在中西艺术不断汇集与交融中,形成中国式的独特的“艺意之美”。我希望延续“中正、平衡”的中国式审美风范,承接“向善守正”的中式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审美重铸传统经典,传递我们对文化与工艺的坚守与执着——这是周大福如来敦煌·传承的初心。我希望可以用传统工艺作品,向中华文化致敬。也希望我们的文化可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贯通传统与当代的匠心和精神。引领新生代一起探寻中华文化,保育传统,弘扬精华,让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给下一代。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记于2023.4.13

Adria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drian郑志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