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宝阁:藏世界,博古今 | 郑志刚

Adrian郑志刚 Adrian郑志刚
2024-10-24

在西方世界,有一种被视为现代博物馆起源的传统空间——奇珍室(Cabinet of Curiosities)。


它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用以满足王宫贵族和精英知识分子的“好奇心”收藏。室中放置各种式样的陈列柜,收纳大抵三类物品:古希腊罗马的古物、自然珍奇,以及人造之物(如艺术、机械等)。它像一个微缩版的宇宙,走入其中,可以一览古今内外的各色珍奇,何其快哉!


《珍奇柜》

多米尼克·雷普斯(Domenico Remps)

1690年,布面油画,佛罗伦萨硬石博物馆


由KCG策划的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开幕特展——《曹氏的四时食单·夏(The Four Seasons Recipe of the Cao’s–SUMMER)》正在进行,展厅内也有一处功能相似的奇珍室,叫“百宝阁”:


自清初至当代数十组工艺珍品陈列其中,观众可以发现许多与清人曹雪芹或名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故事有关的宝物线索,譬如怡红院藏碎银子的“螺甸小柜子”、贾府筵席必备的“炉瓶三事”、经过法国工匠鎏金再造的广彩红楼人物盖盅、康熙王朝红极一时的文房顶配“豇豆红”、记载曹雪芹祖父诗酒日常的《楝亭集》…… 


展览《曹氏的四时食单·夏》

第二单元“怡红雅筵”

观众转过“镜厅”“花之筵席”,最终抵达“百宝阁”



    百宝阁内古今工艺珍品(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百宝阁,便是能广纳宝贝物什的结构空间,也被称作多宝阁或博古架等,形制上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文人书房,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更因收藏之风迭起而广为流行,成为从宫廷到贵族家居陈设的时代风尚。


与西方奇珍室偏爱各式奇特、变形之物不同,百宝阁是极见中国传统文人审美品位的,追求雅致趣味。清代的宫廷绘画就为我们呈现了不少直观的视觉体验,很典型的譬如《胤禛行乐图·围炉观书》、《雍正十二美人图·博古幽思》:帝王与后妃日常活动空间的背景中,皆置百宝阁,阁架或采用雕刻,或镶嵌、描金、錾铜之类装饰工艺,华美非常。架上收藏文人雅士喜好的古代彝器、工艺珍玩、善本书籍等。


《胤禛行乐图·围炉观书》,清代,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十二美人图·博古幽思》,清代,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字里行间,能够一窥其所依存的、一个在工艺上登峰造极的文化盛世。


第六十三回故事“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发生在主人公贾宝玉的住所“怡红院”,“百宝阁”正是与书中怡红院内的“集锦槅子”虚实呼应的巧妙设定。书中这样描述:


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


这一段描述,华丽丽地渲染了屋中百宝阁之“花团锦簇,剔透玲珑”,犹如雍正到乾隆早期室内场景的奢华复刻,为故事人物的出场做足了功课。


学者复原的怡红院内百宝阁意象,见三联书店《移步红楼》(2010年)


特别一提,在明清室内陈设传统中,百宝阁的布置颇有章法,“当代的器物通常与古董组合起来陈设展示。一般的规则是,藏家越富有,把古董作为室内装饰的可能性就越大。”足见当时人追求古董与时尚的结合,进而形成一种博古通今的审美风貌。


而这一点,恰好是与KCG的策展初衷是一致的:从今天回看三百年前,我们可以从许多层面阅读传统。希望与今时今日的学者、工匠、艺术家、设计师一道,从工艺与文化传承的视角重新阅读《红楼梦》这部巅峰巨著。《曹氏的四时食单食》是一个系列,以《红楼梦》的时代工艺再现其时代故事,以“食”为媒,与观众共同探讨中式生活之美。





记于2023.7.27

Adria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drian郑志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