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克服文化短视,实现有效传播——读《文化的冲突与共融》|读书笔记

新媒体重点实验室 NewMediaLab 2024-01-26


热点资讯▕  知识分享▕  专业解读

☂ 订阅NewMediaLab ☂

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

《文化的冲突与共融》的作者理查德·D.刘易斯是一位跨文化传播专家。开办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传播公司,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设有跨文化培训基地和咨询公司。他于1989年创办了《跨文化》(Cross Culture)季刊,多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地进行讲学,其客户包括梅塞德斯-奔驰、宝马、菲亚特、吉列、辉瑞、安达信等著名品牌。


本书根据跨文化交流学的基本理论,对世界41个国家和地中海、中亚、阿拉伯、东南亚、拉美地区各民族的历史、价值观、时空观、思维模式、行为禁忌、性格特征及谈判行为等分别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和介绍,并指出如何克服“文化短视”、实现基于文化差异上的心意相通的途径。



全书内容主要被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文化定型、语言和思维之间内部关系的问题。第二部分讲的是跨文化管理,引入了管理学的内容,并把世界文化粗分为单线活动型、多线活动型、反应型三个种类。第三部分从地理维度,介绍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更清晰地向读者阐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有着他们那样的行为方式,并就减少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文化定型、语言与思维


第一部分里首先从词汇的角度看文化多样性,介绍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对于“表象与真实”、“合同与道德”、“常识”、“闲聊”、“沉默”等词语的认知和态度,进一步引出了语言对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重要影响、思想如何被文化定型等重要的问题。



文章介绍了英国人和祖鲁人对于“绿色”概念解读的例子:祖鲁人能创造出39个用来表述“绿色”的单个词汇,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各种情境状态下的“绿色”有一个准确的表述,这是十分惊人的。虽然原始非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对于科技和金融等前沿知识的了解并不多,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也许他们的文化是所谓“落后的”,但他们的语言对自然、因果、循环、重复和结果等方面的描述极其精炼且富有逻辑,他们对于自然的敏感度令人惊叹。通过这一例子,作者证明了不同层次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先进的科技知识帮助我们向外拓展,去认识世界;而传统的感知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向内探索,去认识自己。



“文化定型”也是书中重点介绍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思想应该是不受约束的,但是实际上“集体性思考程序”在潜移默化地为我们的思想“定型”。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同一地区国家的人会形成当地独有的文化共同点。因为处在集体中的人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其行为也就要向社会规范靠拢,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共同点也会被不断加强、不断深化,实现“文化定型”。文化定型其实是很危险的,如果长期保持固有文化体系,人们的思想就会越来越禁锢,认为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好的,对于外来文化会产生本能的排斥,这样就很难去正确地认知客观事物的全貌。如果能打破这种僵局,用不同于自己的思考方式来看待问题,也许会有助于对客观事实的认知。


单线活动型、多线活动型与反应型


本书作者将世界文化粗分为单线活动型、多线活动型、反应型三个种类,并对这三种文化的组织关系与管理模式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为跨文化企业与组织的管理提供了借鉴。作者给出了单线活动与多线活动等级排列表,其排列等级主要是按照国家地域划分的。在本书中,作者认为西方人多属于单线活动型和多线活动型;而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大多属于反应型。



单线活动型指的是用直线的方式制定计划、安排日程、组织工作,在某一段时间里专心只做一件事的人。在单线活动型的人看来,集中精力于一件事可以保证工作效率。这种严谨的性格使得他们在资料处理上偏重于资料中心型文化,即经过充分调查后,依赖搜集到的信息采取行动。德国人、瑞士人通常会表现出单线活动型的特点。


多线活动型的人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情绪和事件的重要程度进行时间分配,他们通常不会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安排工作,甚至常常没有准时的概念,比起单线活动型文化来说,持多线活动型时间观的人看起来会更为散漫与灵活,意大利人和拉美人往往会呈现出这种特征。



在介绍反应型(倾听型)文化时,书本主要以日本为例,提到了反应型文化中的“自我贬低”概念。这种自我贬低不是一味的放低自己,而是一种智慧的相处之道,其目的是减少自大所引起的冒犯他人的可能性,自我贬低者的内心其实是希望得到赞扬与肯定的。但是在国际场合中,这种放低自己的行为有可能被不了解这种文化的人误认为是地位低下。


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启发


加拿大学者霍斯金斯(Colin Hoskins)和米卢斯(R·Mirus)曾提出“文化折扣”概念,它指的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在语言文字、思维习惯、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文化出现市场吸引力降低的现象。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跨文化传播对于企业和国家都至关重要。


1. 寻求传播共性,创造情感共鸣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在内容确立上积极建立“共通”之处是降低文化折扣影响的重要途径。情感是一种超出语言的、具有全球共通性的主题 ,包含着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关系,不同的语言文字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而情感在人类社会中是共同的。以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主线,更容易引起不同地域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



2. 受众个性分析,实现精准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地方甚至有可能得到截然相反的解读,因此对受众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实现精准有效的传播成为必须。随着时代发展,传媒业已由过去奉行“内容为王”的理念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于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成为共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跨国精准传播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在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需要借助科技力量,通过大数据收集、算法分析实现对用户的精准画像,进而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


在世界各国企事业单位的跨国、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实环境下,跨文化管理相关的知识变得愈发重要。企业和社会发展都需要更好地认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发展障碍,促进文化之间的差异转化。《文化的冲突与共融》一书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能为非管理领域的读者提供一种看待世界文化的新视角。


王奕凡 | 文字

王奕凡 | 编辑

刘晓英 陈晓婷 | 责任编辑




END



往期精彩推荐


月满中秋,师恩难忘!


如何才能让宠物吃到一口放心的好粮?

肯德基恐怖广告片狂揽流量,恐惧营销生效了?丨案例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克服文化短视,实现有效传播——读《文化的冲突与共融》|读书笔记

新媒体重点实验室 NewMediaLab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