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与海之间|迁徙过山瑶(上篇)

乡村星球编辑室 乡村星球研究所
2024-08-29


vol.2 山与海之间|迁徙过山瑶(上篇)
正文50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上一篇文章乳源| 在星垂平野的稻田中》讲到藏在粤北深山之中的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那么瑶族是如何起源与迁徙的?瑶族为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境民族之一?广东少数民族和中国其它地方的少数民族相比有什么特点?瑶族独特的支系--过山瑶的前世与今生如何?


本文分上下篇来回应上述疑问:

上篇以世界视角和中国视角描述瑶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从“会稽山”到“韶州府”,从“长江海”到“南洋海外”,瑶族传唱千年的《过山榜》和《迁徙信歌》为我们展现了延续千年,绵亘万里的民族史诗。

下篇以地方视角描述什么是过山瑶,以及乳源地区瑶客共生的独特景象。展示以必背镇为核心的过山瑶的祭祀、居住、服饰文化,和今日经济、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提升和改变。



上篇目录

1“盘王出世在乳江”--盘瓠的传说和瑶族的起源

2“漂洋过海到南方”--瑶族的跨境迁徙史

3民族的庇护所-- 南岭民族走廊 

                


1

“盘王出世在乳江”

盘瓠(hu)的传说和瑶族的起源


▲盘王像


“盘王出世先出世,盘王出世在青山。
盘王出世先出世,盘王出世在福江,
盘王出世先出世,盘王出世在乳江。”
《盘王大歌》

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各民族间,流传着盘瓠(hu)的传说。盘瓠又称“盘护”、“盘王”、“评王”,是能化为人形的神犬,为皇帝战胜敌国,迎娶公主,迁往深山,成为瑶畲(she)二族的祖先。


▲盘瓠战胜敌国的图像

盘瓠神话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和晋代郭璞《山海经传》、《玄中记》、干宝《搜神记》。在这些文献及后来的民间故事中,盘王故事有着许多细节不同的版本,但故事内核流传近两千年没有变化。如今已经很难断定究竟是应劭记载了当时瑶族先祖的族源传说,还是后世的瑶族将祖先故事攀附于盘瓠形象上,总之,从瑶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瑶族就与盘瓠神话紧紧联系在一起。

猺(瑶)本盘瓠之种,
产于湖广溪峒间,
即古长沙、黔中五溪蛮也。
其后生息蕃衍,南接二广,
右引巴蜀,绵亘数千里。
椎髻跣足,衣斑襕布褐,
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移一山。
《广东通志·卷五十七》

这段话为我们清晰地概括了瑶族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特征:自称盘瓠后裔,发源于湖广,后世迁徙至南方,散居山林,延续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
2
“漂洋过海到南方”
瑶族的跨境迁徙史

“飘洋过得江海,流落湖南南方安。
住此九百六十岁,漂洋过海南方逃……
长沙武陵平原地,江湖交叉鱼米香。
动着先民瑶山子,向南流落洞庭湖。”
越南瑶族《迁徙信歌》

瑶族先民从唐宋时起,筚路蓝缕,开拓山林,从湖南向更南方迁徙。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这场漫长而艰辛的迁徙史在正史中通常只有简略的数行记载。而在瑶族祖祖辈辈传抄吟唱的民间文本之中,为我们保留了瑶族迁徙历史的诸多细节和想象。
在晋代《山海经传》和《玄中记》中,盘瓠迎娶公主后,因狗身不见容于世,因而漂洋过海,迁徙至海岛之上繁衍生息。(“流之会稽东南二万一千里,得海中土,方三百里,而封之”--《玄中记》)这个“漂洋过海”的叙述,又在瑶族民间文本中,演变成反复出现的“上山”和“下海”两种叙事母题。


是“上山”还是“下海”?

瑶族的民间故事文本,主要有《评皇券牒》、《信歌》、《盘王大歌》等。《评皇券牒》是瑶族自称由中原统治者颁与瑶民,表彰瑶民功勋的文书。《信歌》和《盘王大歌》是讲述瑶族历史神话和迁徙历程的歌谣。
▲《评皇券牒》,又称《过山牒》
“大船果然得登岸南海游游进乐昌广东韶州乐昌县(今乳源必背)安居生活得太平“美国加州赵富堂录音《信歌》
在这些民间文本中,瑶民通常从祖居地“洞庭湖”或“会稽山”出发,或翻山越岭,或漂洋过海,来到“广东韶州府”就此安居,或继续向东南、西南、东南亚等地迁徙。


 © YOUXIAN DESIGNERS
(盘护)要女嫁之为妻,放内宫排宴成亲。
次日,敕令备鼓乐,集到五百客人,
迎引会稽山,安处七星(贤)洞左仙人洞右千家峒。”
广西灌阳县陡水村瑶族《过山榜》

“山”在盘瓠神话中反复出现。它有时候是“南京会稽山”,有时候是“青州县会稽山七宝洞”,有时候是“广东凤凰山”。途中则往往经过“七星洞”、“仙人洞”、“千家峒”等明显与山有关的地名。


 © YOUXIAN DESIGNERS“来到峒头黄河海,腾云过海外国城。过海来到高王国,搭台唱戏好闹热。”《盘王大歌》

同样,“海”也在迁徙故事中频繁出现。越早期的文本,海的位置越离奇虚幻,譬如并非瑶族祖居的“黄河海”“长江海”。而到近代东南亚瑶族《信歌》中,下海的地点就明确到海南、越南等真实的地理位置。


渡海神话

令人惊讶的是,“下海”的情节比“上山”更普遍。“渡海神话”成为了瑶族神话的重要母题,也成为很多地区瑶族过盘王节、还盘王愿的历史叙事来源。譬如湖南资兴茶坪瑶族村传说:
“我们瑶族最开始啊,不是生活在茶坪,都在会稽山。在会稽山久了,不懂得生产、技术不行,干旱、失火活不下去,就砍树造了船离开。在海上风浪大啊,好久好久都看不到岸,心里急啊!我们就求盘王。因为走的时候没走正门,没告诉盘王,没得到保佑。就说知道错了,请盘王保佑我们顺利上岸,以后我们十二姓子孙,就是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十二姓,每生一个儿子就献一头圆猪给您老人家还愿。说完之后,海浪果然变小了,没过多久就上了岸。我们这一支,后来就到了资兴。最开始在老茶坪,后来开了矿没水,就搬到了这儿。”
然而,从洞庭湖平原迁徙至岭南,怎么会需要漂洋过海呢?

民族记忆的重构和想象
历史上瑶族先民们因为战争和资源竞争的落败而流落四方。长达千年的迁徙史充满了辛酸和血泪。这些苦难的民族记忆只能通过《评皇券牒》等民间文本口口相传。一方面,文本中的记录有其真实性。另一方面,这些记录又在不断的转述、誊写、演绎中不断散佚、添补、失真,最终成为一部充满了真实记忆碎片,同时又选择性缝合了若干错乱想象的民族史诗。
▲泰国瑶学会会长邓进清家藏《评皇券牒》
《评皇牒券》自称由皇帝颁与十二姓瑶民,赐予瑶民世袭山林土地,许以他们“见官不下跪”“不用纳税”的特权
虽然学者们对于如何解读这些文本仍未有定论,但从中我们可以大致拼凑出唐宋以后瑶民从湖南辗转流离迁徙至粤北、赣南、闽南一带的艰难图景。因此,与其说“会稽山”或“长江海”是迁徙中某个确定的地点,或许更应将其视为瑶民对民族记忆的重构和想象。
可考证的迁徙史

▲瑶族迁徙示意图 © YOUXIAN DESIGNERS

“一直往南方开”
历史上瑶族首次以独立民族出现约在隋唐之际。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谭州杂有夷人名徭。”证明唐代湖南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封建时代,中央王朝对瑶民的盘剥和镇压使得瑶族大规模向岭南和西南迁徙。同时,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瑶民无法拥有更发达的生产力和定居生活,只能不断“食尽一山则他迁”;“伐木耕土,土薄则去”。“今岁此山,明年又别岭矣。”大约元明之际,瑶族逐渐南迁至粤北韶州乐昌县(今乳源县必背镇)一带。并由此向东扩张至闽粤赣交界地带的南岭地区。明代岭南已形成“无山不有瑶”的局面。

“比南方更南方”
随着明中后期南方人口增长,生存资源竞争剧烈,闽粤赣交界处的汉民与瑶畲之间爆发了长期的动乱和战争。王守仁平定“畲乱”之后,瑶畲民族又掉头向西回流至粤北乳源一带,并由此迁徙至广西、云南。
▲新建伯王守仁像
”投到南洋海外八百里"
瑶族迁徙至东南亚,或许自明代已开始。但能明确考证的大规模向海外迁徙,应始于清末。随着太平天国战火蔓延、广东土客矛盾的激化、以及黑旗军在越南的割据活动,海南、广西、云南的苗瑶等族携家带口,纷纷迁往越南、老挝、泰国,后来又迁往欧美各地,瑶族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境民族之一。目前国内瑶族人口约有330余万(《中国统计年鉴-2021》),海外瑶族超过百万。▲黑旗军
© Phongsaly museum of ethnic groups丰沙里民族博物馆
▲瑶族进入越南和老挝的路线图
© Phongsaly museum of ethnic groups老挝丰沙里民族博物馆

▲老挝勉瑶(Yao Lanten)
© Phongsaly museum of ethnic groups老挝丰沙里民族博物馆

▲老挝瑶族的盘王像

© Phongsaly museum of ethnic groups老挝丰沙里民族博物馆


▲《THE YAO》 Jess  G, Pourret

▲1920年的东南亚瑶族同胞《THE YAO》 Jess  G, Pourret



一个人的迁徙史
由于迁徙频繁,一个瑶民的一生往往经历很多不同的栖息地。日本学者白鸟芳郎等人记录了当时一个瑶族老人盘进清的迁徙生涯。他出生在老挝吞考,出生一个月就随家庭迁至泰国吞窝,2岁时迁到泰国南拉村,29岁迁到老挝普清,34岁迁到泰国会里村,44岁迁到泰国南老村,55岁迁到现在居住的泰国博锡良村(白鸟芳郎,1978)。广东乳源西部的过山瑶,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依然保持着三五年一迁的生活方式。(《乳源瑶族志》2006第一版)
▲越南老街省的红头瑶  © 维基百科
▲老挝瑶族▲越南红头瑶村长© 维基百科


3
民族的庇护所
南岭民族走廊

“中华民族聚居地由六大板块和三大走廊构成。
六大板块指北部草原区、东北高山森林区、青藏高原区、云贵高原区、沿海区、中原区。三大走廊是指西北民族走廊、藏彝走廊、南岭走廊。
板块之间以走廊相连接”
费孝通《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

▲三大民族走廊示意图 © YOUXIAN DESIGNERS
瑶族的迁徙,在元明以前,主要由北向南;元明之后,则是向西以及西南方向。大规模迁徙过程中有些回流(张有隽)。这个迁徙过程始终围绕着绵亘千里的南岭山脉。已故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因此提出了“南岭民族走廊”的民族人类学概念。南岭民族走廊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并列民族格局中的三大民族走廊。
民族走廊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少数民族研究超越了孤立的单一民族研究,而是以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民族格局、民族间的联系作为切入点。各民族之间的形成、合并和分化,也就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

费孝通与王同惠

▲费孝通与王同惠
1935年,费孝通先生与新婚妻子,刚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的王同惠女士同赴广西大瑶山进行瑶族田野调查。他们对广西花篮瑶的家庭、亲属、村落及大瑶山的族团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在调查中过程中,费孝通落入当地人捕虎的陷阱,双腿被压,无法行走。王同惠在下山求救的过程中坠崖身亡。获救的费孝通在悲痛中两度自杀未遂。后来,费孝通决定带着王同惠的理想继续活下去。他将二人在瑶山搜集的资料整理编写为《花篮瑶社会组织》,署名王同惠。 这本书首次全面介绍了瑶族的族源、语言、民风礼俗等情况,是第一部专业的田野民族志。费孝通始终对瑶族研究保持高度关注,并于80年代五次提出了“民族走廊”的概念,将瑶族研究上升到区域民族格局的高度。

地理的分界线

“南岭走廊”包括武夷山区南端、赣南山区、粤北山区、湘南山区、桂东北山区、桂北-黔南喀斯特区、滇东高原山区,东连闽粤沿海,西接横断山脉(“藏彝走廊”区域)及东南亚山区。南岭山区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山地组成,地形破碎散乱,无统一走向,岭间多大小不一的平缓山隘和盆地。这一区域是我国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大陆南部最具地理意义的山地。“南岭走廊”南北宽约330多公里,东西长约1000多公里。

▲南岭民族走廊示意图 © YOUXIAN DESIGNERS

南北连接的纽带
南岭走廊既隔离了南北之间的直接联通,使得岭南保持了相对独立的文化特征,同时它又是南北连接的重要桥梁。南岭山区相比于珠三角平原,更多呈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南北文化融合交流的特征
民族的庇护所
因为南岭群山的破碎艰险的地理特征,这里也成为了历史上少数民族躲避战乱、逃脱赋役的庇护所和迁徙逃亡的通道。相比于其它民族走廊,南岭走廊主要表现为苗瑶语系和壮侗语系的融合和交流。直至今天,这里仍生活着汉族、瑶族、苗族、畲族、侗族、佬族、壮族、彝族、毛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十几个民族。各民族族群呈现立体空间分布。民间有生动的说法:“壮族住水头,瑶族住山腰,苗族住山头。”

▲Hmongic-Mienic langyages 苗瑶语系分布 ©大英百科


唯一与海洋连接的民族走廊
南岭走廊与其他走廊地带相比,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水”文化特色,从江河溪涧到汪洋大海,水对于该地区族群互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人与水的关系,不仅构成了南岭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与南中国海的紧密关系也让南岭民族与世界的联系成为可能。苗族、瑶族也都因此成为跨境民族。


▲与海洋连接 © YOUXIAN DESIGNERS



--------------------未完待续--------------------山与海之间|迁徙过山瑶(下篇)
下篇目录4什么是“过山瑶”?--过山瑶的前世今生5瑶族的“大槐树”--世界过山瑶祖居地

6今日过山瑶--下山还是上山?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关于我们

ABOUT US



乡村星球研究所,一个聚焦乡村的讨论平台。集结一群对乡村抱有理想和热爱的人,以乳源瑶客共生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为契机, 记录项目进展,观察中国的另外一半——乡村的变迁和转型。我们致力于在当代中国剧烈嬗变的历史进程中,重新发现乡村被忽视的价值,也借此重新发现你自己。来乡村看星星吧!


作者:拎壶冲、猩猩

编辑:猩猩

校对:黄卓琪、张可泯

审核:李聪毅、王峥、裴雨霏






欢迎关注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星球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