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教育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加大校园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倡导科学防控,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目前我国境内虽然均为低风险地区,各地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但常态化防控≠不采取防控措施,防控常态化意味着防护常态化,需要每个人继续做好防护,并把疫情防控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常态化防护具体如何做?
01
个人咳嗽及打喷嚏礼仪
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能够传播细菌或病毒,进而传播疾病,即便是健康人打喷嚏和咳嗽,产生的飞沫中也可能携带细菌或病毒!
当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产生的飞沫像一团云迅速扩散,能够把细菌或病毒带到2米左右的距离。所以,已经出现咳嗽打喷嚏症状,尽量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如果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在早高峰的地铁上),只有通过佩戴口罩才可以避免传播给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打喷嚏或咳嗽时,可以用纸巾遮掩口鼻,用完后最好尽快将纸巾扔入封闭的垃圾桶。如果一时情急,来不及准备,可以用肘部衣袖遮掩,因为肘部接触其他地方的机会少,不容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散播。这不仅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办法,也是文明素养的表现。
02
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勤洗手。在触摸眼、鼻、口前;如厕后;咳嗽、打喷嚏后;外出回家(宿舍)后;处理和存放所买的食物后;处理脏的物品(例如不干净的器具和用具、生活垃圾等)后,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流动水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液揉搓双手的每个部位,尤其是指缝之间和皮肤皱褶。每次洗手过程最好在20秒左右。洗手之后最好用暖风吹干或者纸巾擦拭,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03
规范佩戴口罩
科学佩戴口罩需要将口罩折叠面完全展开,将口、鼻、下颌完全包住,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两侧的铝片,以减少四周的气流泄漏。
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尤其是进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和密闭场所,以及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
如果需要外出就医,应选择就近就医。提前了解就诊流程,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减少在医院停留时间;就医期间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04
勤通风
返校后第一件事是打开所有的门窗进行通风,各类室内的学习、工作、生活场所都要加强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如使用空调,要加强空调系统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尽可能增大新风量、减少回风。
05
勤清洁
返校后要彻底打扫宿舍、办公室内及周围环境的卫生,定期打扫并及时清理积水和垃圾,避免蚊虫孳生。
对于遥控器、电脑键盘、鼠标、手机、钥匙、门把手等经常性接触的物品,可定期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06
勤运动
同学们在校期间要合理膳食,同时加强锻炼,注意合理安排作息,减少熬夜。
07
预防季节性传染病
2021年春季重点关注的传染病:新冠肺炎、诺如病毒感染、登革热、季节性流感,还需要关注:人禽流感疫情和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
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新增病例数持续存在,英国出现传播力增强的变异病毒,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要高度关注境外入境人员可能带来的风险,还要警惕进口冷冻货物及国际货物带来的感染风险。
近日国内中高险地区虽然清零,但应关注国外来(返)粤人员可能带来的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建议广大师生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做好防护措施:
①加强健康监测
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坚持每日健康打卡,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首先做好自我隔离,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到就近的、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校区医务室就诊(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②加强个人防护
到人群密集场所、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三类场所要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臂肘遮掩口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自觉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③减少人员聚集
在校期间尽量减少串门、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⑵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2021年春季诺如病毒感染暴发会继续保持高发状态。随着春季开学,学校等集体单位聚餐行为的增多将会增加疫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
①学校集体单位预防措施
病例管理: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医并隔离,尤其要注意规范处理患者的呕吐物。(可查看往期推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季校园防控健康提示!)
学生健康管理:做好学生个人健康管理、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开窗通风和环境消毒工作。
厨工健康管理: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饮用水管理:做好饮用水的管理,水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②个人预防措施
洗净双手:吃/做饭前以及如厕后务必洗净双手。
煮熟煮透: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
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生熟分开: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⑶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
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防蚊灭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积水), 消除蚊虫产生的源头。
全体师生要提高防蚊灭蚊意识,做好办公室、教室、宿舍和家庭防蚊灭蚊工作。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办法主要包括:
①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 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②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 3 天换水, 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③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④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⑤家里或宿舍安装纱门纱窗,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注意防蚊叮咬。
⑥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⑷季节性流感
根据既往流感监测数据,流感存在冬春季流行高峰,流感可导致重症甚至死亡(尤其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患流感时,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态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①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②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
③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可达39~40℃;可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常有咽痛、咳嗽等)应注意自我隔离,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
④前往人多的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佩戴口罩。
⑤打疫苗。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防护,接种流感疫苗。
⑸人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感染来源是接触染毒的活禽或去过受污染的活禽市场。患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呈重症肺炎等表现。冬春季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季节来临,存在人禽流感病例散发的风险。
污染的活禽市场及感染病毒的禽只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来源。应尽量少去或不去活禽经营市场。与禽类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家庭散养活禽和活禽经营者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措施
①勤洗手:尤其是接触禽鸟后及饭前便后。
②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
③早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就近就医。有接触过禽鸟要记得告诉医生。
④尽量避免在家宰杀活禽,如果一定要在家宰杀,建议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宰杀完成后立即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也要彻底清洁双手。
⑤不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家养,更不要与原有家禽混养。
⑥去公园、野生动物园、郊外等地方游玩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接触野生禽鸟,尽量远观,如近距离观赏建议戴口罩,不接触病死禽鸟,更不要捡回食用。
⑦处理和烹饪禽肉及其制品时,应注意生熟分开,切过生肉的砧板应做好彻底的清洗消毒,食物要煮熟煮透。
转载自:广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