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佛修行,见过这世面吗?

在路上 修行广角镜 2022-06-1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学佛修行,见过这世面吗?


经常会听见有人说:“这个人真是个乡巴佬,没见过世面”。


什么是“没见过世面”?众说不一。对于什么叫“见过世面”,没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于见世面的认同度不同。


比如,他认为用古奇、LV、阿玛尼包包是见过世面,我认为用有个性的手工包才是见过世面;他认为见过高楼大厦叫见过世面,我认为每天晚上躺在草地上数漫天的繁星才是见过世面;他认为吃着五分熟、七分熟的牛排是见过世面,我认为每顿都能吃得到无污染的饭菜才是见过世面......


事实上,无论命运把你抛在了哪个地方,你能当下展开搜索,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才是见过世面的样子。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优越,因为再聪明的人、本事再大的人,见过的只不过是世界的一个小小的面而已。而世面这东西没人能见得完,人只要活着就一直在见世面。


能看到别人的错误是不算什么,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是才是真本事。我们长久以来认为我们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其实不对,我们是被自己看待这个事情的观点所困扰。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唐代有叫李渤的江州刺史,自认见过世面饱读诗书,他曾经向智常禅师请教:“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是否太夸张了?小小的芥菜籽怎么可能容得下须弥山?智常禅师反问李渤,人家都说你读书破万卷,那么你读的书都装在哪里了?李渤说当然都装在脑子里了。智常禅师说你一个椰壳大的脑子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李渤听了禅师的话恍然大悟。


南无当今住世的佛陀在《世法哲言》中这样教导我们:一个人如果有了骄傲、蔑视、看不起他人的心行是很不好的,因为这种心行就像一颗霉坏的种子,是不可能吐叶、开花、结果的。这种人往往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所以人们不愿意与之接触,更不愿意帮助他了。


造成这种愚痴的最大弊端,主要是自以为是,用自己的标准、观点、尺度去衡量别人。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就是心智未开、事理不明、片面看待问题、以偏概全,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无知境界当中。实际上这种人才是无知愚人。


作为一个佛弟子,我理解的“见过世面”应该是这样的:


亲眼得见住世的佛陀在十多分钟内返老回春,从80多岁老翁形象瞬间变成20多岁英俊无比的小伙子模样,是见过世面;


能亲眼得见无人能复制的雕刻作品“神秘雾气雕”,是见过世面;


见过大成就者释证达教尊隔空推动2000公斤金刚玛尼石,是见过世面;


见过大成就者旺扎上尊提起1000斤拦殿杵,是见过世面;


住世的佛陀单手提起434.8磅的金刚杵离地13秒,此佛陀圣力,全球无人可达,两位善信出资2000万美金全球悬赏有此圣力之人,全球鸦雀无声。可是偏有“没见过世面”愚蠢之人说:“哦,圣者就是比举重啊?”殊不知,“拿杵上座”本来就是自古以来鉴别圣者体质体力是否超凡的“辨圣法宝”,可惜愚人无知。


“没见过世面”,没什么好丢人和感觉可耻的,今天没见,明天就可以见,何况“世面”本来就是相对的。


然而,在学佛修行上,如果自己没见过世面,就冒然然否定佛门的殊胜因缘,人云亦云,甚至诽谤住世的佛陀,那就不是丢人和可耻的事情了,而是永堕三恶道的果报在等着你。是故,如果对佛陀住世之大事因缘,没有做过系统求证,没有“见过世面”,就不要人云亦云,也别自以为是,更不要给自己“下套”——堕落地狱的套。


撰稿:在路上

往期推荐


佛陀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众生为何看不到?


“赶佛潮”是真正的佛弟子吗?


读懂《金刚经》就能 明心见性、成就解脱吗?


佛陀真的降世人间了,可为什么你不敢相信?


因果岂是肉眼凡胎能了彻的?


若要佛法兴,真的要靠“僧赞僧”吗?


扫码关注我们

修行广角镜

树立正知见      弘宣正能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