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日报典藏 | “笑脸墙”上,有你我的2021

天津日报 津报观察 2022-07-09

《天津日报》今日年终专版导读


2021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里程碑上,标注了我们党百年华诞,标注了全面小康千年梦圆,标注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标注了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用“年度表情”为2021年立碑存照。我们收集一张张笑脸,力图用最平凡的人物记录最深刻的变局,用最朴素的面孔呈现最灿烂的风景。







2021 一张张笑脸温暖人心
本报记者 王立文


2021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里程碑上,标注了我们党百年华诞,标注了全面小康千年梦圆,标注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标注了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冬日暖阳下,我们回望2021年,时代荣光照亮时间隧道,里程碑上的印记如此鲜亮清晰、这般温暖坚定!

这一年,百年变局深刻演化,世纪疫情阴影未尽。尽管,各种不确定性增加了前行的难度系数,但我们在党“百年总结”的辉煌史诗里、在天安门广场上万民欢呼声中、在“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鲜明对照下,一次又一次确认最有底气的“确定性”。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确立”,为“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提供了更加坚定的方向指引、更加强劲的磅礴伟力。

这一年,我们用奋斗成就梦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2000多年前《诗经》的这一咏唱,承载中华民族朴素而执着的梦想,走进了欣欣向荣的新时代,走进了亿万人民可触可感、共建共享的现实生活,民族“大梦想”与百姓“小日子”幸福牵手,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迹,“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

这一年,我们用突破填“格”赋“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天津制造业立市底色未改,新动能培育力度空前。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串链补链强链”,“链链不舍”;现代中医药、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等5个海河实验室全部揭牌,实验室里“种”淀粉,信创谷、细胞谷、生物谷等“五谷丰登”,科技创新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能。

这一年,我们用开放拥抱机遇。沿着海河,一路向海。意式风情区重装开放,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一期建成启用;津滨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生机盎然,吸引市民竞相前往,成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生动课堂;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增速保持世界前十大港口首位。这一年,天津与上海、北京、广州、重庆一道,被国务院“点名”出征,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增添新的机遇、拓展新的空间。

这一年,我们秉持“人民至上”情怀。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聚焦百姓“急难愁盼”。连续六年提前供暖,“一老一小”体贴入微,“双碳”“双减”连接国计民生,两条地铁线同日开通刷新城市建设史。天津坚决扛起“首都护城河”政治责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中北保卫战”24小时6万多人完成核酸检测,津沽大地构筑防疫长城,再次彰显制度优势、动员能力和天津温度。

躬逢盛世,我们有幸见证;身为记者,时代值得铭记。里程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历史如何发生,更在于未来如何开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用“年度表情”为2021年立碑存照。我们收集一张张笑脸,力图用最平凡的人物记录最深刻的变局,用最朴素的面孔呈现最灿烂的风景。立足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深知,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政党,对于一个迈向伟大复兴的民族,甚至,对于一座正在坚定走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城市而言,这些笑脸虽难以承载历史的厚重,难以媲美岁月的风华,但他们确实是质朴的、是真诚的,足以温暖人心!












——建党百年庆典——


我在现场


河东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 杨增寿


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75岁的河东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关工委主任杨增寿,作为老战士代表,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他说,看到直升机带着党旗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那一刻,内心激动不已,全场沸腾的欢呼声至今仍不时回响耳边。


10年志愿宣讲700余场,受众10万人次;带头捐资助学,140名家庭困难孩子得到资助……多年来,杨增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兵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忠诚本质。“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退休不退责任和义务,继续发挥余热,积极投身义务宣讲工作,传播党的红色故事,传递志愿服务大爱。”杨增寿说。



——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


蓟州区下营镇青山岭村 魏玉良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温暖万千民心。


今年,蓟州区下营镇青山岭村共收获70万斤苹果,比去年增产20%。这本是件高兴事,果农魏玉良却犯了愁:“今年上半年干旱,下半年雨水又多,还受了雹灾,口感没问题,品相差了些,全砸手里了。”


12月14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带队到村里开展“联点访户”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得知苹果“丰收不增收”后,发出了“‘以买代帮’消费帮扶参与乡村振兴,用爱心为果农加油助力”的倡议。


12月23日,一辆满载2000斤爱心有机苹果的车,驶进市级机关湖北路办公区,滞销苹果一次“清仓”,魏玉良开心地笑了。



——科技自立自强——


实验室里“种”淀粉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蔡韬

      

人类不靠种地,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个颇具科幻色彩的设想,日前被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变成现实。经过6年探索,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典型的0到1原创性突破”。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天津工业生物所副研究员蔡韬说:“这意味着,我们所需要的淀粉,今后可以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通过类似酿造啤酒的过程,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出来。”蔡韬表示,这一人工途径为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生产的工业车间制造打开了一扇窗。



——全面小康 千年梦圆——


瞧,这就是幸福的模样


天津玖润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杜乃合


杜乃合,人称“杜叔”,是天津玖润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但杜叔自认是“老蟹农”。


2017年,为配合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杜叔关闭了在湿地内的水产养殖场。正琢磨着干点啥,2019年,恰逢天津发展小站稻种植,杜叔与人合作成立了玖润公司,种植2000亩“金稻919”,其中自己的家庭农场种了200亩。种田不忘老本行,杜叔发挥从事过水产养殖的优势,在稻田里进行七里海河蟹的繁殖、育种,实现稻蟹生态化立体种养。“杜绝农药、减少化肥、增加效益,我们实现立体种养,是华北地区主要的七里海河蟹蟹苗供应商。”提起蟹稻田,杜叔的骄傲藏不住,“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早就过万元了!现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绿屏成生动课堂


津南区双桥河镇西官房村 谢贵元


今年78岁的谢贵元,是津南区双桥河镇西官房村村民,也是村里的一名“草根儿”宣讲员。


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津沽大地的生动实践。西官房村将绿色生态发展贯穿乡村振兴,实现绿色产业兴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


谢贵元特别喜欢和老伴儿一起到家门口的“绿屏”里散步、遛弯儿,享受出门见绿、处处花香的同时,他主动办起了“板凳课堂”。在鸟语花香的小花园旁,乡里乡亲围坐一起,一边听谢大爷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文明乡风,一边感叹村庄这几年的环境变化和绿色发展,一片片绿色彰显生机,一方方板凳汇聚民心,一句句乡音诉说幸福,一张张笑脸打动人心。



——高质量发展——


先进制造业建“谷”强“链”


天津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 崔凯


“加入新的城市、新的单位半年时间,就参与到了如此重要的研发工作中,我的2021年非常充实,也非常幸运。”说这话的崔凯今年35岁,现任天津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副经理。2021年7月,崔凯被“海河英才”计划吸引,携妻带子从山东入津,凭借自己在计算机领域10余年的工作经验应聘成为天津长城的一员。


崔凯参与的工作是天津长城自2020年年底开始的研发基于PKS体系的国产化智慧一体机和OPS电脑,经过近一年努力,今年新品成功上市,国产化率达90%以上。“新品主要由国产化智慧一体机应用软件、长城天创系列OPS主机、交互式触控大屏构成,获得了第六届‘创客中国’天津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三等奖和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一等奖,在全市先进制造业建‘谷’强‘链’中,我们年轻的长城人一定大有作为。”崔凯自豪地对记者说。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意式风情区重装开放


天津市福莱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李云飞


2021年“五一”至“十一”期间,重装亮相的意式风情区累计客流突破580万人次,同比增长61%,人气商气持续提升。


意式风情区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是意大利本土之外、亚洲唯一保存良好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落。通过提升改造,把意式风情区打造成全市独具魅力活力的特色商业街区,为天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津市福莱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飞带领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建设、文化艺术以及历史风貌保护工作,被称为意式风情区的“修复者”。异域风情的马可·波罗广场、独具特色的雕塑、老厂房改造的范本……都源自他们的精心打磨。一座座园林,一条条老街,李云飞修复着天津的老建筑,又设计着这座城市的新元素,12月刚刚完工的图兰朵广场,以城市再生为理念,让意式风情区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十四五”开局——


天津港标箱突破2000万


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岸桥操控员 王新地


2021年12月18日上午,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操作中心,自动化岸桥操控员王新地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高清显示屏,一手快速点击触摸屏,一手精准推动操纵手柄,远程操控自动化岸桥。随着一个集装箱吊装到中远海运“天盛河”轮上,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标志着天津港集装箱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天津港在全球的国际枢纽港地位进一步提升。


此时,王新地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码头前沿作业的传统岸桥司机转变为自动化岸桥远程操控员,并成长为远程操控岗位能手,王新地说:“新的一年,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全力以赴。”



——统筹发展与抗疫——


“中北保卫战”赢得民心民气


西青区城管委干部、 社区防控群众服务工作组 王帅


自12月21日西青区中北镇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1200余名区、镇机关干部下沉防控区域,组建起社区防控群众服务工作组,区城管委“90后”年轻干部王帅便是其中一员。


在封控区,王帅每天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为居家隔离的群众提供倒垃圾、买药、采买生活用品等日常服务。同时,王帅还积极做好入户信息采集工作。她负责4个楼栋,共走访148户,记录409人信息并录入“健康码”底册。对于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王帅认真汇总并协调落实,组织群众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保证管辖区域内的居民全员参与筛查。


“我负责的区域,有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也有急需用药的患者,我通过微信和定时入户,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居民也很理解、支持我们。守护平安,我们共同努力!”王帅说。

  


——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启用


中建八局国展二期项目安全主管 谢朝阳


2021年6月24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正式启用,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累计吸引了22万人次参展参会。现任中建八局国展二期项目安全主管的谢朝阳清楚地记得自己在2019年4月初到建设项目时的景象:“当时现场正在做前期工作,一排排载满管桩的挂车停在路边,一百多台桩机同时作业,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敬畏生命,守护安全”是谢朝阳一直记在心里的话:“安全管理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我热爱这份工作,工人兄弟们脸上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收获。”如今,气势恢宏的一期展馆已经矗立在人们眼前,每逢展会都热闹非凡,一条路之隔,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谢朝阳也在这里继续监督施工安全。“能参与北方最大会展中心的建设,我感觉十分荣幸、十分自豪。明年,二期也将竣工,我希望有机会带着家人来参观,让他们一同见证自己奋斗过的地方。”他说。



撰文:张清 李国惠 张璐 耿堃  杜洋洋 吴巧君 宋德松 万红 王音 马晓冬 
摄影:王涛 张磊 孙立伟 王志臣 潘立峰



推荐阅读·津报观察
一周记事 | 100亿基金+每年10亿专项,天津何以大手笔建“中国信创谷”?
观察 | 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大排名,看看各区排第几?
新政 | 惩戒学生如何拿捏?天津出台教育惩戒“操作指南”
解读 | 天津区级领导班子换届,释放哪些强烈信号?



← 老铁请扫码关注天津政能量感知发展新趋势


天津日报时政部 津云·津报观察工作室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