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节目册 | 公益场《记忆变奏曲》:文本有变奏,记忆有生命
爱我你就星标我 🌟
别错过YOUNG剧场最新的演出及活动信息!
1月13日-14日,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系列项目,由三种碗合作社和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共同合作的舞蹈剧场《记忆变奏曲》将在YOUNG剧场演出。
作品以昆德拉的经典文本《笑忘录》为灵感,通过编作剧场的创作方法,将每位创作者对记忆与忘却的思考加入昆德拉原著的框架中。在重新感受昆德拉的同时,为观众提供一次公共的、集体的剧场体验。
除了剧场方式,创作者们也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与记忆的关系,通过Alphabet Guidlines(字母指南)的方式,更具真实地、多样地、有趣地邀请观众进入他们的记忆碎片。
↓相关文章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在昆德拉的叙事里找寻我们的记忆 -
- 创作者介绍 -
↓主题关键词↓
文字不仅记述了创作者们的记忆碎片,也汇编了昆德拉《笑忘录》中的几个关键词。这些词汇,或许曾经是这部舞蹈剧场的灵感来源,或者仍然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之一,而在创作者的记忆变奏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边界
《笑忘录》第七章题为“边界”,主人公是杨。再过几个月,扬便要动身越过边界。而一旦他想到通常在地理范围内使用的边界,他就又想起另一个边界,一个非物质的、捉摸不到的边界。“事物重复来、重复去,每次重复,都丧失掉一部分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每次都一点一滴地丧失掉自动预定着意义的生命力。在扬看来,边界就意味着:重复之物可以让人接受的最大限度。”
其实,在情欲和无聊之间,在悲剧和喜剧之间,在生与死之间,边界无处不在,而我们也将边界随身携带着。在这边挣扎的人,边界可能就在他们毫米之外;跨过去以后,会不会意识到曾经的挣扎很有可能不值一提。
PROFILE
力脱思特/Litost
昆德拉在《笑忘录》的第五章节写道,“力脱思特(Litost)是个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的捷克词。它的第一个音节是重读长音,读起来让人想起弃犬的哀号。”
这个昆德拉想触摸的捷克精神状态,便是“突然发现我们自身的可悲境况后产生的自我折磨状态”。它是一个咒语,也提供了一个更开放的讨论框架:当弱小面对强大,既不能妥协、也无处可去的时候;当没有胜利或失败的选择,而是只能在几种失败中进行选择;那么牺牲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
帽子
事情可以追溯到1948年。捷克领袖戈特瓦尔德在大雪中发表讲话,他的同事克莱门蒂斯很关切地借给戈特瓦尔德他的毛皮帽。几个月后,克莱门蒂斯陷入不幸,从历史画面中消失了。他站过的地方,现在剩下一个缺口,但他的毛皮帽仍然戴在戈特瓦尔德的头上。对于要忘记的力量来说,帽子是暂时侥幸留下来的污点。对于要记住的力量来说,帽子是努力后的残骸。
变奏
音乐给与昆德拉文学创作技巧无限的启发,比如复调、对位法,又比如,变奏。《笑忘录》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发展:一个层面是纯粹的叙事链条,而在另一个层面上,作品包含了一系列音乐主题的搭建。这些主题不断重复、不断变奏。
我们选择《笑忘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的小说,而是凝结了一系列异质文本(散文、短篇、哲学思考、杂文等等)的主题结构。《记忆变奏曲》想要呼应原著中的这种技法,把看似没有叙事链条的片段整合起来,且逐渐改变这些片段的循环和变化程度。但这些素材仍然相对统一地指向同一个主题——记忆。
写作癖
《笑忘录》中写道:“一个每天给自己的情人写四封信的女人不是个写作癖,而是个热恋中的女人。但是,我有一个朋友他把自己的情书都复印备份以便有朝一日发表出来,他就是一个写作癖。有写作癖不是有写信、写日记、写家族编年史的欲望(也就是说为自己或为自己的亲友而写),而是有写书的欲望(也就是说拥有不知名的读者大众)……在写作癖泛滥的时代,写书有了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词语所包围,就像置身于重重的镜墙之中,任何外部声音都无法穿透进来。”
我们恐怕正处在一个写作癖成为流行病的时代。我们也许不情愿纪录,但是痴迷于自我迷恋式的发表、出版、发圈。
↓演出信息↓
点击海报,即刻购票
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系列项目
舞蹈剧场
《记忆变奏曲》
演出时间
2024年1月13日 19:30
2024年1月14日 14:00
(两场均设有演后谈)
演出地点
YOUNG剧场·主剧场
演出时长
75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票价
¥80
↓观众须知↓
- 所有观众需持实体票入场。
凭取票二维码或者数字码现场取票。
票务中心地址:YOUNG剧场E2入口
- 为保证取票过程通畅,营造安全适宜的环境,建议演出开始前45分钟至60分钟取票。如遇取票高峰,请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扫码取票。
- 取票后请至剧场正门入场
- 为保证您的观演体验,请您务必留意演出开始时间,不要迟到,合理安排出行!迟到观众需等待约8分钟,后续入场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引。
剧场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155号
A. 建议采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地铁8号线黄兴路站3号口直达,距离剧场约100米,步行时间约3分钟。
B.自驾车停车场,自驾车观众可至剧场附近收费停车场或路边公共停车区域,车位有限,感谢您的理解!
↓主创介绍↓
出品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总监制 | 张麟
出品人 | 周蓓
艺术指导 | 余霄
制作人 | 刘建明、江帆
指导支持 | 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
编舞/演员 | 冯韦迪、龚馨怡、黄咏莹、栗子、吴鹏帆、王语瞳、向珂尔、许可妍、张乔、赵莹瑛、朱禹盈
(按首字母排序)
影像操作 | 黄志豪
技术支持 | 沈力、徐先根
剧照 | 胡一帆
三种碗合作社
概念/创作
“三种碗合作社” (The Three Bowls Co-op)于2017年由江帆和庄稼昀共同创建,意以弹性开放的创作态度、整合戏剧、舞蹈、影像、现场乐即兴、交互媒体等媒介和表现方式,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特别是女性议题。
庄稼昀
编剧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编剧专业,于洛杉矶加州大学 (UCLA) 获得戏剧和展演研究博士学位;Andrew Mellon 基金获得者。曾执教于北卡罗莱纳堂山大学戏剧系、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特聘教授、在美国PlayMakers Repertory Company 担任戏剧构作。她在国内和欧美等地从事剧场工作,专注于实验叙事范式,探索技术可能。2017年,她与上海编舞江帆成立“三种碗合作社”,进行跨戏剧舞蹈领域的实验,也探索女性题材的创作与表达。她也与国内外诸多独立戏剧团体合作,担任编剧、策划及戏剧/舞蹈构作。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江帆
导演
独立剧场工作者,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联合艺术家。2017年和庄稼昀创建 “三种碗合作社”。专注发展舞蹈剧场的叙事可能和跨界可能。舞蹈剧场作品《折影》获2015年上海壹戏剧年度小剧场奖。作为独立剧场人,与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上海组合嬲、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捷克Archa Theater、Zagreb Dance Center、Eurokaz Zagreb等合作;近期其他作品:一个人的战争(2008,2010),末日狂想曲(2012),折影1.0/2.0/3.0(2014-2016),饭桌(2016),流量(2017),菜市场-PLAC(2017),加载中,玩家请稍候…(2021),杂食动物(2022)。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王懿(EAU)
音乐设计
⾳乐创作者,⾳乐⼈,现⼯作⽣活于上海。EAU的作品试图表现⼀种冷静的情感和⽴体的多层构建,在法语中,EAU是”⽔”的意思,正如其作品,象征着思维的变化与时间的流动。EAU擅⻓music actual与electroacoustic,以声⾳作为沟通媒介,进⾏独⽴⾳乐创作与跨媒介艺术实践。
刘依兰
灯光设计
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灯光设计硕士毕业。 青年灯光设计,师从伊天夫、任冬生。
多次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全国舞台艺术重点打造剧目。灯光设计作品中,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剧《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入选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国家百年百部剧目。清唱剧《葡萄熟了》入选国家百年百部剧目。话剧《哈姆雷特》(濮存昕导演版)获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受邀参与乌镇戏剧节、大凉山戏剧节、大学生戏剧节、林兆华戏剧节等。歌舞剧《情系塞罕坝》荣获河北省“五个一奖”和教育部 2023 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近期部分作品:话剧《年龄是一种感觉》现代舞《我的身体去哪儿了》、《杂食动物》、《锡林河·尊姆》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史文华
实验影像设计
史文华是一名视觉艺术家和实验影像实践者,目前担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艺术系副教授。他以追求一种诗意的影像创作方法而著称,致力于在电影、视频、互动装置和声音雕塑领域探索概念的深度。他的作品曾在多家博物馆、画廊和国际电影节上展出,包括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欧洲媒体艺术节、雅典电影和视频节、安娜堡电影节、太平洋电影资料馆、2013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深港建筑双年展,以及意大利威尼斯阿森纳电影节等。他曾荣获纽约艺术基金会、纽约州艺术委员会奖,以及黑玛利亚电影和视频节评委奖等多个奖项。史文华同时也是RPM艺术节的创始人,以及该节的策展人之一。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执编 丁丁 | 设计 AYHM | 责编 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