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包头:成就晶硅产业“发展高地”!

■ 信息来源| 包头日报

包头晶硅光伏产业发展,正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培育产业、集聚人才,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集聚更多下游企业和配套产业,加速壮大晶硅产业集群,为城市发展提供新动能,全力打造 “世界绿色硅都”。

“科”上聚力  跑出“包头速度”

走进内蒙古新特硅材料公司(蒙特公司)一楼展区,满满的“科技范”扑面而来。
全球首个10万吨级规模单体项目,引领行业进入10万吨级新时代;率先采用了4.5米直径的冷氢化流化床,年产三氯氢硅35万吨,世界第一;开发了宽电极间距的40对棒还原炉,大幅提高了沉积速率和致密料比例……“更重要的是,历经15年创新发展 ,完成八次技术迭代,形成行业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智能制造标准新模式,目前,已升级到2.0版本,形成智能制造专利83件,软件著作权11件。”公司总工程师范协诚介绍。初夏,3月份开工的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开足马力向前推进,将助力包头的多晶硅产能再创新高;通威集团全球首个单体20万吨级高纯晶硅项目,正在进行全面基础施工,将助力包头硅产业链迈向中高端。今年,包头依托硅产业这个新晋千亿元产值产业集群,努力跳过资源衰退期进入产业再生期,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产业聚链成群优势下,包头市已成为硅产业创新技术的“示范田”。已投产的弘元、新特、通威、协鑫、大全等光伏头部企业,不仅技术实力强,创新能力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军地位。5月16日,在双良三期50GW单晶硅施工现场,由双良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全钢结构间冷塔系统进入钢结构吊装阶段。“不断尝试利用新技术,推动企业降本增效、绿色发展。”双良集团公司副总裁、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银介绍。在弘元新材料硅片分选车间,机械臂上下挥舞,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从硅片清洗到分选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效率也提高了。单条生产线平均每15分钟就有2000片硅片打包装箱。“2022年,公司的总营收为219亿元,其中,99%来自包头基地。” 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郑永吉介绍,目前正在建设的四期40GW单晶拉晶及配套项目,应用了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项目建成后,产能将比同行提高10%—15%,节能降耗15%左右。如今的包头晶硅产业,已形成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局面,更多新技术、新工艺落地生根,助推产业发展跑出了“包头速度”。
通威、大全、新特等头部企业采用的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生产多晶硅最为成熟、最容易扩建的工艺。协鑫采用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生产技术路线,具有流程更短、生产效率高、可连续生产、含碳量少等优势。双良、弘元、晶澳、阿特斯、美科、东方日升等头部企业采用的直接法,是目前国际领先且应用最广的单晶硅生产工艺。弘元等企业的金刚线切片技术,是当前主流的切割工艺,在降本增效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阿特斯、美科、新特、弘元等企业打造的“数字化工厂”,体现了同行业数字化先进水平。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是自治区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装备制造园区,可以为硅业发展提供产业协作配套。早在2017年,包头就开始论证布局发展晶硅产业及关联材料产业。随着政策不断聚焦加力,短短几年时间,包头就吸引了12家光伏行业头部企业。未来三到五年,将大力支持重点硅企业技术研发,推动建立“世界绿色硅都”行业标准,努力把包头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硅产业中心城市。

“新”上布局  力争“全国领跑”

紧紧牵住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牛鼻子”,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包头晶硅光伏产业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的最大增量、最新动能。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光伏(硅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包头,为企业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到2025年,建成在全国光伏产业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包头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加快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努力推出有转化前景、有开发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随着众多头部企业入驻,各企业将在包头市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研发中心,光伏产业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将会在包头市制定,包头的光伏产业创新能力将在全国领跑。
弘元在包头市建立研发中心——弘元新材未来研究院,大全等企业筹划在包头建立研发总部。包头市与浙江大学硅基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的硅基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也在加快推进建设。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下,包头将打造成为全球硅产业制造中心和先进技术研发、认证、检测、推广中心,成为硅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如今,包头正快马加鞭,加快推进已谈和在谈项目建设、签约,壮大产业集群,优化多晶硅、单晶硅产业结构,壮大下游电池片、组件产能规模,加快构建光伏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引领全球硅产业发展。

“才”上落子  加速“双向奔赴” 

包头市充分发挥本地职教资源优势,建立光伏能源等一批校企合作产教联盟,通过“订单班”“工匠班”为企业定向培养大量实用技能人才。蒙特公司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博士8人、硕士28人,依托“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备建立包头分院,实现科技兴企、人才强企。 2021年11月30日,包头市第一家产业学院——美科硅能源学院正式落户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企校双方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光伏实习、实训基地,拉开了政校企合作的序幕,以为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今年投入使用的包轻院“弘元学院”实训基地,由弘元新材与包轻院各投入1000万元搭建全国一流的新能源光伏产业实训基地。这是自治区首个单晶硅生产实训基地,该项目正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校企合作”的示范标杆。如今,内蒙古科技大学正在筹建光伏学院,着力培养与光伏产业发展适配的技术和应用人才。昆区人社局积极探索党建联盟“政校企合作,产学研共赢”创新模式,针对区域内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整合6所高校和20家重点企业的资源要素,推动政校企资源共享,合力打造助力昆区产业振兴的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已为重点企业输送了5000余名专业技能人才。充裕的专技人才资源满足了包头10多家硅企业2万人的用工需要,为硅产业快速集聚提供了保障。如今,全市光伏硅产业已形成包括多晶硅、单晶拉棒、切片、组件等环节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2年,包头光伏产业产值增长3倍,成为全国首批光伏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城市。预计2023年,包头市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将占到全国40%以上、全球35%以上。 “到2025年,多晶硅和单晶硅的产能将占全国的50%以上,届时,包头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硅料生产基地,包头在光伏产业的话语权将更有份量。”市发改委副主任葛扬表示。



推荐阅读

1、有血亏有大涨!合盛、兴发、新安、东岳、鲁西、三友...15家有机硅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2、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硅料7、8万元/吨仍有利润!

3、总投资150亿!30万吨工业硅+15万吨多晶硅项目签约

4、硅料跌幅超10%!高纯石英砂暴涨至37万/吨!硅石、碳化硅维稳

5、总投资170亿!年产20万吨!东立高纯多晶硅项目签约

6、总投资20亿!多个石英砂及石英坩埚项目集中签约

扫码加入中国高端无机硅行业通讯录和微信群
责任编辑:陆颖 
电话:18171678788

联系邮箱:luying@acmi.org.cn

【免责声明】鉴于本平台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平台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平台联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平台将及时处理;本平台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需保留本平台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CMI硅基新材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