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岂是请客吃饭!谁坐餐桌?谁上菜单?
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安会上的一番露骨言论语惊四座。
他说:“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要是有实力就在餐桌上吃别人,要是没有实力就在菜单上等着被人吃。
一部美国史就是一部掠夺史。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美国确立了世界头号强国地位,凭借超强的国家实力、战胜国的道义红利和“精妙”的制度设计,建立起了全球霸权。
也许是“霸权红利”吃得太久了,美国吃出了依赖、吃出了感情,迟迟不肯离开自己的“霸权餐桌”,还摆出一副“你不上桌,美国就让你上桌”“不为刀俎,即为鱼肉”的态度。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布林肯第一次说这句话了。2022年,布林肯就曾在参加论坛活动中抛出过“餐桌菜单论”的观点。
这种世界观深深植根于美国历史,从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到对拉丁美洲的干涉,再到频频在中东地区制造人道主义灾难,一部美国史就是一部以强欺弱的掠夺史。
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肆意发动战争、制裁、胁迫、欺骗,完全无视国际规则的约束。
而美国嘴中“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不过是用来要求、指责和约束别人的工具,本质上是维护霸权的遮羞布!
谁会出现在“菜单”上?
在美国的眼里,服务了美国的利益、屈从于美国的控制,就是遵守了规则、维护了秩序,就可能坐上美国的“餐桌”,品一品山珍海味。
那美国“菜单”上的又是谁呢?
事实上,出现在美国“菜单”上的不仅是对手国家,盟友也有可能变成“被吃”的对象。
很多人可能觉得,欧洲人应该已经坐在美国的“餐桌”旁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大搞拱火助战、极限制裁,导致欧洲投资环境恶化、能源价格高企。
一心替美国出力的欧洲,却被背后“捅刀”。美国趁火打劫,通过巨额补贴诱使欧洲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美国。可怜的欧洲,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见,胃口巨大的美国并不“挑食”,他们认为必要的时候,欧洲盟友也会被放上“菜单”,成为美国资本和政客分食的对象。
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美国的霸权焦虑明显上升,于是利用其军事、金融、舆论霸权地位,大肆打压他国,疯狂攫取利益。
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变本加厉,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公然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将本国私利凌驾于国际公益之上,吃相越来越难看。
“餐桌菜单论”注定行不通。
今年慕安会的主题是如何跨越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双输”,足以说明包括西方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对当前世界局势抱有悲观情绪。
面对充满动荡的国际局势、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面对世界各国的担忧与困惑,美国给出的答案不是对话与合作,而是充斥着零和对立思维的“餐桌菜单论”。
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美国奉行的那套“餐桌菜单论”是行不通的!
无论一个国家的实力有多强大,如果不能真诚、平等地对待其他国家,而是一味秉持本国利益至上,肆无忌惮推行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把别国当做自己利用的工具或欺负的对象,那么它早晚会陷入“失道者寡助”的境地。
与美国的“餐桌菜单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秉持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面对世界和平、发展、安全、治理“四大赤字”,中国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另见本号文章《正面交锋!东方之道 VS 西方之道》)
近年来,中国创造机会促使沙特与伊朗达成历史性和解,推动安理会通过巴以冲突以来首个决议,在俄乌冲突中积极劝和促谈……
中国始终奉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为世界注入了更多确定性。
今天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想成为别人“菜单”上的菜,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决定“吃谁”或者“和谁一起吃”。
如果有人狂妄地认为自己是“餐桌”的主宰,那他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