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普京添堵的,还有他
最近,普京的烦心事可真不少!除了遭遇俄罗斯近二十年内最严重的恐袭外,还不得不面对法国等北约国家在俄乌问题上更加强硬的姿态。
法国总统马克龙,这位长期被视作欧洲对俄“鸽派”的领袖,突然升高了对俄乌问题的调门,抛出一番“不排除出兵”的言论。
俄乌冲突初期,他还曾因呼吁不要“羞辱”俄罗斯而被乌克兰疯狂吐槽。
这次180度转向“鹰派”,不仅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也招来普京的强力反弹,一时间俄乌冲突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火药味渐浓的隔空对战。
2月26日,马克龙在“支持乌克兰峰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不排除直接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可能性”,一语惊起千层浪,瞬间引爆了国际舆论。
北约盟友跟不上节奏。
马克龙此言一出,把常年自诩顶在“援乌抗俄”一线的北约盟友们搞了个措手不及。
援钱援物还是小事,“核大国”真刀真枪下场对打可就不是儿戏了,于是北约各国纷纷出来划清界限。
美国白宫迅速声明没有派兵打算。拜登总统在采访中甚至还说出“我们不应该进入乌克兰”这样的“口误”,也不晓得是不是他真正的心里话。
英、德、意、西和北约掌门人也都异口同声说没有派兵计划。
马克龙不开玩笑。
马克龙的“出兵论”在法国国内也引发强烈震动,左翼和右翼的政敌们结成统一阵线强烈抨击反对,外交部长塞茹尔内不得不出来圆场说“不会跨越交战门槛”。
正当外界认为马克龙可能是“激情开麦”时,他却再次用行动表明,自己绝不是一时兴起。
3月16日,法、德、波兰在“魏玛三角”峰会柏林会晤后,马克龙明确表示援乌抗俄“不应该排除任何选项”。
同日,他接受《巴黎人报》采访时,又强调“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在乌克兰采取地面行动”。
这一遍遍的重复,似乎在向世界喊话:我可不是开玩笑的。
俄罗斯人毫不示弱。
面对马克龙的“狠话”,俄罗斯总统普京又岂会示弱。
3月13日,普京在访谈中明确表示“如果我们主权和独立受到威胁,随时可以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任何武器”,决意用“核战争”反将一军。
3月19日,俄对外情报局长更是公开爆料“法国将向乌克兰派遣包括2000名军事人员的特遣队”。虽然法国国防部紧急出面否认,但双方隔空对战的火药味已经飘满了整个欧亚大陆。
“由鸽转鹰”的无奈与算计。
目前看,马克龙的“出兵论”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丝毫没有收回的意思。如此大的转变,到底因何而起呢?
美国盟友“管杀不管埋”。
俄乌冲突延宕两年多,曾在开战前疯狂撺掇、开战后慷慨承诺援助的美国,如今态度却十分微妙。
随着美国大选日益临近,对乌援助问题成了两党互相攻讦的重要火力点。
在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的美国颇有“拔腿走人”之意,特朗普甚至宣称胜选后“24小时叫停俄乌战争”。
现在这样的局面下,不论马克龙是否情愿,乌克兰这个欧洲家门口的“烂摊子”已经摆在他面前。
俄乌战场局势“火烧眉毛”。
最近,乌克兰陷入了较大的战略被动。
乌方声势浩大的“反攻”无功而返,战略要地阿尔杰耶夫卡被俄军占领,与此同时,美西方援乌“疲劳症”逐渐加剧,乌军武器和物资补给面临巨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欧洲领导人的地缘安全焦虑持续上升,但马克龙的欧洲邻居们却各有心思。
不论是“魏玛峰会”难达一致,还是德国总理拒不提供“金牛座”导弹,似乎都在刺激着马克龙。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马克龙坦言“俄罗斯的胜利将使欧洲失去尊严”。
马克龙满怀“接管欧洲”雄心。
马克龙向来以推动欧洲战略自主为己任。
这次“出兵论”实际上暗合了他长久以来的宏大构想——作为欧洲大陆唯一核大国,法国接管整个欧洲防务。
具体来说,马克龙有三重雄心:
一是通过点破美国的“不作为”和德国的“难作为”,全面扭转法国“援乌不利”的形象,以最小代价谋得西方在俄乌问题上的领导指挥权。
二是通过试探欧洲盟友态度,进一步统合各国政策,不断稳固自身在欧盟和北约中的特殊地位。
三是通过对外释放强硬立场,缓解当前国内经济和选情带来的内部压力,为自己的政党继续执政创造条件。
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当前,俄乌战场局势仍然十分焦灼。马克龙这次“主动出击”,进一步增加了俄乌冲突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
虽然很多分析人士认为,马克龙此举主要是通过扬言“不排除派兵”的模糊战略,对俄施加战略威慑,但事实上的确极大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近日表示,在西方成为俄乌冲突的参与者之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已在事实上转变为一场“战争”。
马克龙应该认识到,作为北约成员国的法国不可能只代表自己,《北大西洋公约》的“共同防御条款”随时可能被激活。
随着北约的不断扩张,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区越来越小,双方不设限的领域越来越多,发生正面冲突乃至核战争的可能性也在逐步上升。
莫斯科恐袭事件发生后,俄方极有可能以“乌克兰涉嫌参与”为名,进一步加大对乌攻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北约国家直接下场、推升局势,一旦发生极端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无论哪一方,无论是谁,都应该想清楚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