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百度
4
习近平
5
@纽约时间
6
@诉说趣闻
7
百度傻逼
8
bxss.me
9
上海
10
//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百度
4
习近平
5
@纽约时间
6
@诉说趣闻
7
百度傻逼
8
bxss.me
9
上海
10
//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故意按摩让女生“产生欲望”后发生关系,算性侵吗?
洗牌电商圈!阿哲放话全网:挑战抖音所有机制!爆全品类大牌!
阿哲现身评论区,@一修!肉肉痛哭,无限期停播!回应舆论黑料,关闭私信评论区!
登热榜!某牙电母被S,榜一求爱遭拒!柚柚阿哲合体年度走红毯!
小敏感喊话阿哲,出镜抖音!欠钱不还,小白龙再被扒借贷官司!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凶手真的是乌克兰吗?
Original
九万里快评
九万里
2024-08-30
近日,有外媒披露称,
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发生近两年后,德国联邦总检察长于今年6月发布了针对该案嫌疑人的第一份逮捕令。
据报道,该嫌疑人名为弗拉基米尔·Z,是一个乌克兰人,最后的行踪出现在波兰。
一时间,关于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
真凶的讨论再度热了起来。
(另见本号文章
《18个月过去了,真相还会到来吗?》
)
丹麦国防部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了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
2022年9月,“北溪”管道发生爆炸,4条管线中的3条发生泄漏,共有4处泄漏点,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
爆炸事件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了调查,但迟迟没有结论。
于是乎,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真假难辨,上演了“北溪”事件版的“罗生门”。
乌克兰,很有嫌疑。
8月14日,美《华尔街日报》援引德国警方、荷兰情报部门和多名匿名人士的消息称,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批准了几名乌军官提出的摧毁“北溪”计划。
然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很快获悉了这一计划,并立即向乌克兰发出终止指令。
面对中情局的指示,泽连斯基随即命令乌武装部队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停止行动。但扎卢日内无视命令,执意推进并成功实施了这一秘密行动。
前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和乌总统泽连斯基。
此后,扎卢日内于2024年3月被免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一职,转而担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
目前,德国已将扎卢日内及其助手列为“北溪”管道爆炸案的调查重点。
(另见本号文章
《演员,将军,阶下囚》
)
报道称,德国警方通过电子邮件、手机、卫星电话通信、嫌犯指纹和DNA样本等证据,部分证实了上述人士的说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调查并未直接将泽连斯基与秘密行动联系起来。
对于《华尔街日报》的这一指控,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一名高级官员坚决否认,称乌政府与此次破坏活动不存在任何关联。
报道一经发布,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但也有人认为这篇报道真伪难辨、漏洞百出、逻辑混乱,指出乌克兰想要通过几名军人和一艘游艇,就把位于外海海底的管道炸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综合看下来,这篇报道更像是把乌克兰当作了美国的“背锅侠”,甚至有分析称美欧政客和媒体似乎是在玩一场游戏,“看看能让人们相信多么荒谬的故事”。
美国,嫌疑最大。
众多网友似乎还是更相信另外一个版本,也就是2023年2月美国资深调查编辑、普利策奖得主西蒙·赫什发布的调查报告。
在报告中,赫什指出拜登政府才是策划并实施破坏“北溪”管道的幕后主使。
赫什的调查报告内容详实、细节丰富,从计划构思到执行过程的每一步,从在哪里引爆到如何帮嫌犯洗清嫌疑,都被一一公之于众。
根据赫什披露的信息,美情报部门在2021年12月就开始密谋破坏“北溪”管道的计划。经过数月准备,拜登最终拍板。
2022年6月,美军人员潜入海中安放炸弹,9月挪威海军的飞机投掷声呐浮标后引爆炸弹。
“北溪”天然气管道遇袭后的海面画面。
赫什称,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德国使用这条能源动脉,减少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确保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跟着美国走。
同时,美国内的声音,也能一定程度上印证赫什的报告。
从“北溪”管道建设之初,美国就一直是这个项目的坚决反对者。
而到了“北溪-2”管道建设期间,美国就曾以“威胁欧洲能源安全”为由反对管道建设,并对参与该项目的欧洲企业实施制裁,试图阻击这个项目。
2022年1月27日,美国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也表示,“今天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无论以何种方式,我们都会让‘北溪-2’完蛋”。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不久的2022年2月7日,拜登也曾对记者表示:“不会再有‘北溪-2’了。”
“北溪”管道爆炸案发生后的2022年9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竟称这次破坏为“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过,对于这些指控,美国一概否认,甚至还反咬一口,把矛头对准了俄罗斯。
其实,要判断凶手是谁,不一定非得看证据,因为证据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
相较而言,动机分析可能是更有效的判断方法。简单点说,谁从“北溪”管道爆炸中获益最大,谁就最有可能是凶手。
这样一来,凶手是谁,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判断了。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扫码关注“九万里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九万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