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完《封神》,对不起,我又骂早了!

海报编辑部 海报时尚 2023-08-10



上周跟大家聊了《芭比》,这周咱们继续,说说另一部“对不起,是我骂早了”的新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编辑原本没打算去看,主要是对奇幻类题材没太大兴趣,加上被之前那些“中式魔幻大烂片”败了好感,从此对这类影片“绕着走”。
为啥最后又跑去看了呢?是主编下的任务
她的第一句话:“大家对于这次的男演员反应挺好。”
一部男性群像戏,对男演员的观感好,意味着至少选角过关了~(心动指数20%)




第二句:“希望大肌肉能抚慰你写稿的灵魂。”



到这里,本直女心动指数95%。
那...就去看看?



看完:这些真·肌肉帅哥,真的很赏心悦目哎!!!快要冲出屏幕的男性荷尔蒙~~嘶~~哈~~深吸一大口气。(图片还是差点意思,建议你们去电影院看“活”的)




还有还有,读到一条影评说商王(62岁的费翔老师扮演)的胸比妲己的还大。
看后表示:也是真的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电影院回家的路上就在编辑群开启热聊模式,结果主编飘过一句:那就写一篇呗~
这不,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等等...说好的大肌肉“抚慰写稿的灵魂”呢,为啥抚慰完回来还得写一篇??!(中了老板的套路!!)
就还是,写吧~
抛开大肌肉,关于这部电影到底值不值得去看,或者说值不值得花钱去电影院看?是我们今天重点讨论的话题。



先从编辑老本行“审美”聊起:
这部电影敢自夸“史诗级大片”,必须得有点东西。片中有不少“大场面”,色调低沉饱满、气势恢弘,在大荧幕看,的确有种“很爽”、“被震撼到”的感觉。



纣王和妲己纵情享乐的“鹿台”(成语“酒池肉林”的来源),耗尽百姓血肉而建,却美好、虚幻得像仙境一样,天上飞着鹤,池边小鹿奔跑......实在是讽刺。




影片中有大量戏份是在室内(宫廷)搭景拍摄的。不过与以往提到皇宫就是“满目黄金”不同,这里并没有使用极为炫目的金黄色,而是浅浅的金,加上大量的白,既有华丽,又有历史的厚重感。
编辑翻了相关采访和幕后资料,才知道白+金的设定,来自五行五德里的“殷人尚白”一句:金出自白,更可以凸显白




但有必要说明的是,这个配色并不符合历史。
根据《封神》美术团队的采访内容,他们其实做了两版置景。一版符合历史(据考古,殷人更喜欢朱红色,而“殷人尚白”是后来五行五德理论里强加的);另一版则是有殷商元素而靠近传统认知的“非历史”版本,也就是最终呈现的白色+金色)。
之所以选了后者,是因为美术团队觉得《封神》是个奇幻故事,而不是真正的历史。另外呢,也是考虑到大家对神话的熟悉度,如果搞出来的商朝跟大家认知里的相差太远,反而会影响观感。



顺便提一嘴,影片里的“金色”也不是源于黄金,而是青铜原色。
这种颜色在古时被称为“吉金”,呈现出的效果不是金灿灿的,而是有点泛白的亚金色,跟白色更搭。



在服道化的部分,美术团队专门去山西等地的寺庙采风,还研究了不少雕像和壁画的服饰特征作借鉴,最后决定“三七分”。
三分是殷商的历史:强调一种精神性的野蛮。比如纣王的发冠、盔甲,质子团的服装铠甲、头冠及玉石装饰,还有他们舞蹈时拿在手上象征盾牌的木调道具,都是狰狞、狂放的野兽图腾元素。




七分来自元明时期的水陆画:几位主要角色生活中的造型,道教、仙人、妲己的服装,都是飘逸而缥缈的,营造出东方的意境美。






在这里还要highlight一下:当中袁泉出演的姜王后造型,真的太美了~!
借鉴了殷商时期的冕服和贵妇的常服,,很符合传统、高贵的贵族女性形象。




当然了,咱们说一个电影到底值不值得看?除了服道置景and大肌肉,最重要还有这个片子的价值观对不对。




买票前,编辑读到一些说这部电影是“魔改”的评论,当时真有点不想去看了~没想到,这次的观影体验,是从“不看好”到“居然还挺好看”的过程。
至于部分评论说的“魔改”,大概率是基于《封神演义》及旧版《封神榜》下的结论。
但老实讲,长大后回头看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和那些老版剧,你们真不觉得它的价值观有问题吗?透着一股“宿命论”的陈腔滥调。



《封神是参考了更早的宋元时期《武王伐纣平话》的设定,加上对主要角色的人设修改,“拨正”了核心价值观。下面展开来说说:



先来说说一些影评吐槽《封神》“爹味重”的问题。
《封神》“爹味”重吗?的确有点哦~



电影开篇殷寿(商纣王)讨伐冀州城,苏氏质子(苏氏被迫送到殷商做人质的儿子)被用来胁迫对方投降,胁迫不成,殷寿便以父亲和领袖的身份要求对方自戕。

以及后续纣王要求四伯侯质子杀死亲生父亲、许诺姬发杀掉父亲即为太子等多个片段,都是父权、强权对弱势一方的pua。




反过来,太子殷郊、质子旅对纣王的维护和崇拜,反映出一般男性对于强权与父权制度的态度:是既敬畏又渴望的。




明知是父亲或君王犯错,他们也会主动找理由:红颜祸水。
本质还是为了维护父权制度,因为他们也是父权制的既得利益者。甚至不惜为了维护这种制度,甩锅和残害无辜的女性。



另外,影片之所以把切入点落在“父与子”的关系上,一方面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同时也点明了“父权”这个关键。




最后,姬发杀死纣王这个形式上的父亲与君王,也算是打破父权制的一种象征。



编辑看了不少评论,都提到《封神》推翻“红颜祸水论”这一点太棒了。

先不急评价,我们先来看看编剧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从人物设定上。以往的封神剧里,纣王经常被塑造成油腻、残暴的昏君形象。而在《封神》,费翔扮演的纣王却很有反派魅力,身形高大、骁勇善战,是很多人崇拜的对象。其实有历史可以佐证,司马迁就在《史记·殷本纪》里写商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纣王形象丰满而复杂的同时,让妲己更接近传统文学里“报恩妖狐”的形象。这样一改动,就让“女性魅主”回到了“君王野心”本身。



其次,直接通过剧情和台词,讲出妲己没有“祸国”的事实。
比如姜子牙的那句:“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再比如,比干“挖心”的桥段,最终证明祸国的并非妲己,而是纣王的野心和欲望。




但这就能说明《封神》在女性问题上进步了吗?
编辑觉得,有,但不多。




因为父权制的另一体现,还集中在男性与女性的权、位不对等上
以纣王为代表的男性是绝对的领导者,女性则是需要依附男性且可以被任意牺牲的一方。比如,当太子需要理由为纣王开脱,他首先想到杀掉妲己。
这也是“女祸论”的源头,本质是为父权制的利益服务。




即便是当时权势最高的女性——姜王后,也是可以被随意舍弃的。



别跟编辑说这才符合历史!
历史是什么?根据近几年对商周遗址的发掘,考古专家发现,商代上层女性不仅拥有封地,还能亲自领兵打仗,甚至可能直接参与政治,完全不是只能蛊惑或迎合男性统治者的“附庸”。




就算不必完全尊崇历史,从《封神》标榜的“价值观进步”这一点,也大可以从姜王后的人设上,再往上拔一拔、立一立。



不过以上两点,都不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核心价值观。
那《封神》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就是这个小标题👆打破宿命论,强调“人可以胜天”的力量。



《封神》把故事架设在西周,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周朝取代殷商,神治转向人治。



不难看出,影片虽跨仙、人、妖三界,但最核心的还是关于人。
为救苍生“下凡”的姜子牙是人,“祸国”的纣王是人(而不是妲己这个妖),最后杀掉纣王的姬发也是人。




电影还通过改编,对《封神演义》里尊崇的宿命论调进行了反驳。
什么是“宿命论”?一是“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的思想,二是明明是正邪两立的斗争,但最后都是“一道灵魂往封神台去了”的结局。用白话翻译一下:人活多岁数、获多少成就都是由天决定的,人服从上天的安排才能积福除灾。
那“天”是什么,是不是另一种父权制度?



《封神》是怎么改的呢?它强调人治、人的重要性。
第一重:“马看到什么,是由人决定。”
说的是人的思想,改变思想,就有办法破解困境。




第二重则是借姬昌的口:“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还有他在救雷震子时说的:“就算它是妖,是善是恶,也全看以后教诲如何。”
都是在表达,不要太在意出身,个人成长更重要。
从这一点说,《封神》更符合当代的价值观。




不足的地方当然也有。除了前面提到的女性角色被弱化、边缘化的问题,影片还有一些脱离历史的戏剧化“致敬”:
妲己被裹在战旗中、献俘时妩媚一笑的画面,让编辑想到埃及艳后将自己裹在地毯里呈献给凯撒的场景;历史中纣王名正言顺的继位,被改成“弑父杀凶”,这种野心家麦克白式的人设,其实也容易误导观众。
借鉴西方史诗大片的元素也有不少。比如开篇的冀州城,让人“穿越”到《权游》里的绝境长城,脑袋里不断响起“winter is coming”...



不过这些问题,不足以否定电影本身。
封神榜本就是中国神话史上非常重要的部分,讲的是故事,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叙事。或许,比起还原《封神演义》,讲好一个贴近这个时代的故事更加重要。

看完《芭比》:对不起,是我骂早

Jane Birkin,“要在一分四十秒里把你总结好是不可能的,我试过。”

看完温网Angelababy的“上流社会”穿搭,忽然想问问为什么“老钱风”尤其在今年这么火?



图片来源:ins\网络\实拍\侵删
监制:Teresa Zhao
编辑:Yokiko
撰文:Yui
设计:蒜苔coe
©海报时尚

海报日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