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華珍、丁鑫美:近現代中日漢字詞源流考述
近現代中日漢字詞源流考述*
何華珍 丁鑫美
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原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34輯
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24年第2期全文轉載
提要:基於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選取不同階段的中日漢字詞,以此探求近現代中日詞彙形義源流,揭示漢語詞彙對日本新詞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影響,探討近現代中日同形詞的演變軌跡,補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之疏誤,推動語言接觸與東亞詞彙交流史研究不斷走向深入。
關鍵詞:西學;蘭學;明治維新;中日漢字詞;探源
本文所說的“近現代”,泛指明末清初至1949年前後,即西學東漸背景下的中日歐語言文化交流時期。從中國方面看,往前涉及明末清初的早期西學,往後涉及民國時期漢語新詞。從日本方面看,往前涉及江戶時期的蘭學譯語,往後涉及明治維新之後的漢字新詞。
關於近現代中日漢字詞彙交流史研究,中日學界成果豐富,各類論著不勝枚舉。本文在此對近現代中日詞彙交流史不進行宏觀描述,只是選取不同時段的漢字詞做個案源流探討,揭示傳統的漢語詞彙在近現代新詞產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再現中日近現代同形詞的演變軌跡,補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的有關疏漏,以此推動中日詞彙交流史深入研究。
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歷時300多年,可以大致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一時期從1582年利瑪竇入華傳教到1724年雍正禁教,歷時140多年。早期西學主要是傳教士的“學術傳教”,如利瑪竇著譯《坤輿萬國全圖》(1602)、《乾坤體義》(1605)、《西字奇跡》(1605)、《幾何原本》(1607)、《泰西水法》(1612)、《同文算指》(1614)等。諸如此類的西學著作很快傳播至日本,為日本吸收西方科學技術提供了方便,也為譯語的流播提供了契機。日語中的“地球、月球、半球、赤道、南極、北極、地平線、子午線、熱帶”等地理學新詞,“直線、平行線、直角、鈍角、平角、余弦、正弦、長方形”等數學詞彙,均是中國早期西學新詞,從漢語傳播至日語。下文略舉數例具體分析。
1.蒸餾
“蒸餾”,在日語中也寫作“蒸餾”或“蒸留”,一般都認為是日制漢字詞,早見於《舍密開宗》,是蘭學時期出現的一個化學新詞。黃河清在《談〈近現代辭源〉的得與失》一文中說:
“蒸餾”這詞,原以為這是一個來自日語的詞,《近現代辭源》所提供的書證選自1889年傅雲龍《遊歷日本圖經》。本來以為這個書證算是早的了,因為它在20世紀初日語外來詞大批涌入之前。可誰料想,最近我發現在熊三拔《泰西水法》(1612年)卷四中有這樣一句話:“凡諸藥系草木、果蓏、穀菜諸部具有水性者,皆用新鮮物料依法蒸餾得水名之為露。今所用薔薇露,則以薔薇花作之。其他藥所作皆此類也。”這裏就有“蒸餾”這詞,而其意義與今義相當。這樣一來,此例就比傅雲龍例足足提前了227年。而且這一書證的發現,還能證明這詞並不是日語詞,而是漢語原本就有的詞,至少也是日本將它借去,經過廣泛使用後,又來到中國的回歸詞。①
眾所周知,熊三拔,德國人,1606年來華,同年到北京協助利瑪竇工作。1612年,承徐光啟之請,撰著《泰西水法》六卷,介紹取水蓄水之法。該書三處出現“蒸餾”一詞,除上文所引之外還有:
(1)又蒸餾所得,既於諸物體中,最為上分。復得初力,則氣厚勢大焉。不見燒酒之味醲於他酒乎?(卷4)②
(2)當其上時,皆如蒸餾。今用鹻鹵之水,如法蒸之,所得餾水,其味悉淡。海中之水,蒸氣成雲,海雲作雨,雨亦淡焉。(卷5)
其實,“蒸餾”一詞,在明代已經使用得相當普遍了。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介紹了“蒸餾繭法”:
《韓氏直說》曰:“蠶成繭硬,紋理粗者,必繰快。”此等繭可以蒸餾,繰冷盆絲。其繭薄,紋理細者,必繰不快,不宜蒸餾。此上宜繰熱盆絲也。其蒸餾之法,用籠三扇,用軟草札一圈,加於釜口,以籠兩扇坐於上。(卷31)
再如,方以智《物理小識》(卷1)介紹“水火本一”時云:“不見夫雨露霜雹,皆陽氣之蒸餾”。《佩文韻府》(卷85)收有“蒸餾”詞條,引用宋濂詩:“今年度庾嶺,熱氣甚蒸餾。”
宋濂(1310-1381),明初詩人。“今年度庾嶺,熱氣甚蒸餾”出自《贈劉俊民先輩》詩。《漢語大詞典》(以下簡稱《大詞典》)中“蒸餾”第一義項“形容熱氣蒸騰”,即引該詩爲例,《日本國語大辭典》(以下簡稱《日國》)“語志”欄亦引用該詩,義指熱氣蒸騰。宋濂既然用“蒸餾”來形容熱氣,想必其時已經出現蒸餾技術。前述熊三拔、徐光啟、方以智,其時代都在宋濂之後。因此,“蒸餾”至遲應該出現於明初吧。
關於“蒸餾”的起源,科技史研究者有不同看法。大致有五種說法:東漢說、唐代說、宋代說、金代說、元代說。這涉及蒸餾器的出現、蒸餾技術的發展、蒸餾酒的製作等。按,《農桑輯要》是元初大司農司根據《齊民要術》《務本新書》等書編纂的綜合性農書,成書於至元十年(1273),其中記載了“蒸餾繭法”。徐光啟《農政全書》所言正是直接引自《農桑輯要》。可見,從“蒸餾”一詞起源來看,其產生時間最遲應該出現在元代。
2.視角
“視角”一詞,《大詞典》未收,《近現代漢語辭源》(以下簡稱《漢語辭源》)新增該詞條,釋義為“觀察物體時,從物體兩端引出的光線在人眼光心處所成的夾角”(1379頁),首例引自1875年丁韙良等《中西聞見錄》。
《日國》認為“視角”是荷蘭語“gezichtshoek”的譯語,解釋為“眼睛與物體兩端引出的直線在人眼光心處所構成的夾角”,首例出自《氣海觀瀾廣義》(1851-1858):“其視角〈略〉これが為に一倍大をなして。”
其實,該詞屢見於徐光啟《新法算書》(卷30),其“視角”語義與《日國》的解釋一致:“凡角之末銳,必在瞳心,名為視角。角之大小,稱物之大小。若視角極微,目不見物,乃不能定其大小。若視角過大,則目眶所限,不能盡角之廣,必移目。兩視乃得全見。”
3.視線
“視線”一詞,《日國》“語志”認為其作為醫學用語,開始一般使用“視軸”,明治中期以後在小說中大量使用“視線”,表示眼睛朝向之義,至明治後期則作為一般用語固定下來。
在日語中,該詞早見於《新精眼科全書》(1867),對譯荷蘭語“Gezichetslijn”。在《大詞典》中,表示“用眼睛看東西時,眼睛和物體之間的假想直線”的“視線”,早見於《九尾龜》(1906-1910)。
《漢語辭源》義項有二,一是“用眼睛看東西時,眼睛和物體之間的假想直線”(1380頁),首例引用1674年南懷仁《新制靈臺儀象志》(卷1):“凡測天之法,必從天之中心,以天之經線為窺目之視線,指定夫在天之度分也。”二是比喻注意力,首引1910年《圖畫日報》。
倘若調查明代西學文獻,可見“視線”一詞早已出現。利瑪竇《乾坤體義》(卷中):“論曰:首圖目在甲視乙丙一球,則如作甲乙丙三角形,其乙丙即球之徑線為底邊,乙甲丙甲二條視線為兩旁腰邊,乙甲丙角為目內角也。”
《新法算書》是明代徐光啟等中西人士譯述的西洋曆書。該書中“視線”一詞出現20餘處,如卷28:“系凡簡㑹食不當在戊與丁兩切線之上,蓋目在己巳丁巳戊兩視線切圈。其所切之處,難辨其髙下之凖分也。”自注:“視法曰:‘凡斜望圓圈,圈作一直線’。又曰:‘視線切圓圈之兩旁,人目謬見曲線為直線,其謬直線中間有上行下行者,雖動而目視之若不動。’”
二
日本蘭學與中日詞彙源流日本蘭學的成立,以1774年《解體新書》出版為標誌。後來,日本相繼出版了一批有關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化學、物理學、植物學、語言學、博物學等著作。例如《蘭學階梯》(1788)、《西說內科撰要》(1792)、《地球全圖略說》(1793)、《曆象新書》(1798)、《醫範提綱》(1805)、《眼科新書》(1815)、《氣海觀瀾》(1825)、《植學啟原》(1835)、《舍密開宗》(1837)、《扶氏經驗遺訓》(1857)等。這些著作中出現了許多新的漢字詞,後來為明治期譯書所繼承,進而為漢語所吸收,如“膵、膣、腺、瓦斯、沸點、靜脈、神經、軟骨、網膜、粘膜、纖維、絕緣”等。
關於蘭學與中日詞彙交流,有一個比較重要問題需要探討,即蘭學譯詞是否直接影響了中國後期西學翻譯,英國傳教士合信的《全體新論》是否參考過《解體新書》等蘭學著作?
舒志田在《〈全體新論〉と〈解體新書〉(重訂版を含む)との語彙について——日本の洋學から中國への影響の可能性》一文中,提出了34個《全體新論》與《解體新書》的同形詞,指出有漢籍來源7詞,有漢籍來源但無法確定源流4詞,出自中國早期西學書如《醫學原始》11詞,詞源不明12詞。
筆者認為,這34個漢字詞是研究蘭學與中日詞彙交流的標本詞彙。其中既有中國古典醫學詞彙的繼承,也有另起爐灶的意譯新詞。在利用古詞新譯時,既有原封不動的承用,也有語義的更新換義。問題在於哪些是古已有之,哪些是全新創造,該文並未進行原始資料的全面調查與甄別。比如,無法確認詞源中的3個詞,其實都是《解體新書》之前的中國古籍已見詞彙。
1.腕骨
《大詞典》已收“腕骨”一詞,引文見清代《醫宗金鑑》,用例偏晚。按,唐代《千金要方》(卷87):“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明代《普濟方》(卷416):“腕骨二穴在手外側腕起骨下陷中。”這是醫學文獻中的早期用例,但東晉以來的佛經文獻已出現“腕骨”一詞,如東晉十六國時期譯經《禪要經》(卷1):“兩手甲骨、指骨、掌骨,腕骨、臂骨、肘骨、膊骨,胸骨、心骨、齒骨、肋骨。”③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卷25):“扼腕骨碎五指血出,當時迷悶良久乃穌。”《大般涅槃經》(卷12):“依因臂骨以拄腕骨,依因腕骨以拄掌骨,依因掌骨以拄指骨。”
2.掌骨
《大詞典》未收,《漢語辭源》(1901頁)首引書證為1851年合信《全體新論》,用例偏晚。按,唐代《千金要方》(卷8):“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卷11):“掌骨不成,能匍匐而死。”如同“腕骨”一詞,《禪要經》《大般涅槃經》(卷12)亦早出現“掌骨”一詞。
3.趾骨
《大詞典》未收,《漢語辭源》(1945頁)首例書證為1851年合信《全體新論》,用例偏晚。《醫宗金鑑》(1742年刊)卷89列有“足五趾骨”條,謂“趾骨受傷多與跗骨相同。惟奔走急迫,因而受傷者多。”
至於出處不明的“眼球、采聽、精囊、大腦、小腦、牙床、淚囊、淚管、膽管、尿管、坐骨、上臂骨”等12詞,有些是因為翻譯之故,屬於仿譯過程中的偶合,或者尚未發現漢籍語源罷了。如:“大腦”“小腦”,《解體新書》開始翻譯為“大腦髓”“小腦髓”,屬於仿譯的偶合。如“尿管”“牙床”等,古籍中已經出現,詞彙形義沒有發生變化,屬於古詞新用。
4.尿管
《大詞典》未收。明代張介賓《景岳全書》(卷34):“使氣從尿管透入膀胱,氣透則塞開,塞開則小水自出,大妙法也。”同書卷39:“又火之盛者,必熱渴躁煩,或便結腹脹,口鼻舌焦黒,酷喜冷飲,眼眵尿管痛。”清代《醫宗金鑑》(卷69):“凡生毒患,宜速潰,根淺。但遇根深,遲潰腐傷尿管,漏溺不能収斂者至險。”
5.牙床
《大詞典》收錄該詞,義項有三,一是“飾以象牙的眠床或坐榻,亦泛指精美的床”,首舉南朝蕭子範《落花》詩:“飛來入鬥帳,吹去上牙床。”二是“即齒齦”,三是“中醫指下頜骨”,後二義項未舉用例。其實,作為醫學術語,南北朝佛經文獻已見。《正法念處經》(卷11):“既燒齒已,次燒牙床;燒牙床已,次燒項骨;燒項骨已,次燒背骨。”明清醫學典籍中亦可見,如《普濟方》(卷66):“右等分為末,先以炭一塊為細末,揩痛處,連牙床並揩淨,以藥擦痛處。”《證治準繩》(卷84):“上下牙床潰爛,舌板堆裹黃垢,名曰‘口疳’。若不早治,則床脫牙落而成漏矣。”《醫宗金鑑》亦有承用。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可知,《解體新書》等蘭學文獻沒有直接影響合信等後期傳教士譯述,其蘭學詞彙主要通過明治後期進入中國語。但是,有一種情況必須特別注意,即見流不見源,模糊了中日間詞彙交流的多維流向。例如:
6.動機
《日國》認為,“動機”一詞早見於蘭學文獻《曆象新書》,指“推動物體、機械等活動的原因,動力”,後來用於哲學、倫理學、心理學等領域。《大詞典》中該詞包含兩個義項,一是“推動人從事某種事情的念頭或願望”,舉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等用例;二是“契機”,舉孫中山《北上宣言》。《漢語辭源》在“促使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念頭”(355頁)义项下首引1897年3月3日《時務報》:“有二大動機,推移於冥默之間,而最為關鍵。”
按,在宋代典籍中,“動機”一詞多有出現,且與今義基本相同。
(1)《莊子口義》(卷3):“杜權不動之動也,權與機同,但機微而權則露矣,於杜閉之中,而動機已露。”
(2)《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卷21):“於杜閉之中而動機已露。”
“機”,指事物變化的原由。《莊子·至樂》:“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成玄英疏:“機者發動,所謂造化也。”“動機”也常常出現在道教、佛教典籍中,簡省自“動之機”,表示自然萬物生機之原由。如唐代《成唯識論疏義演》(卷7):“佛即約現行次第,說諸法如幻,因果不離等四勝義也。故動機有異,不可齊責。”
明清文獻多有其例。
(1)《讀易餘言》(卷3):“夫風者,動機也。驅水氣至則寒涼,驅火氣至則溫暖,風烏有寒暖哉!”
(2)《天仙正理直論增註》(道原淺說篇):“此言凡遇有一動之炁,卽要煉之以完一周天。若一天不煉,則真炁不長旺,而速於神化,又不可一周完。而不歇,雖無大害,亦遲其動機,爲無益也。”又,“而靜極之際,正有動機”。注曰:“動之機,頓然之覺,不著世事,故言機。”
(3)《御覽經史講義》(卷8《周易》):“自人言之則顯,而立言行事微,而積慮處,心皆動機也。”
“動機”又作“動幾”。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10):“蓋吾心之動幾,與物相取,物欲之足相引者,與吾之動幾交,而情以生。然則情者,不純在外,不純在內,或往或來,一來一往,吾之動幾與天地之動幾相合而成者也。釋氏之所謂心者,正指此也。”
7.分泌
《大詞典》收有該詞,釋為“從生物體的某些細胞、組織或器官裏產生出某些物質”,未舉書證。《日國》首引《醫範提綱》用例,揭示幕末至明治初又作為英語“secretion”的譯語而固定下來。《漢語辭源》釋義為“生物體內的腺體或細胞產生某種物質的過程”(455頁),首例引1903年項文瑞《遊日本學校筆記》。
按,“泌”有“分泌”之義,本義指由细小的孔或缝排出、渗出。“分泌”一詞,早见于明代醫籍,其義表示初步經過胃消化的飲食,又需要經歷小腸的泌別清濁作用,古今词义有别。古代醫書中則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卷1)已見該詞:“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小腸主分泌水穀,為受盛之官。”《續名醫類案》(卷26):“此中宮虛熱,津液下陷,膀胱氣化,不能分泌以歸脾。”
作為表示“液體滲出”的“分泌”一詞源自其本義,詞義範圍縮小至特指細胞液體滲出,從而固定使用於醫學領域。
8.化膿
《日國》認為“化膿”一詞早見於蘭學醫籍,明治初期的《醫語類聚》用作“Diapyema”的譯語因而固定下來。《大詞典》釋義為“人或動物體的組織因細菌感染而發炎生膿”,例舉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漢語辭源》(682頁)中舉1857年合信《西醫略論》(卷上)之例。
按,“化膿”一詞,宋代以來醫書屢見,例如:
(1)《衛濟寶書》(卷下):“六化丹,即犀角丸。易名以神貴,其藥而俗子所珍。因其能化風、化熱、化毒、化結、化積、化膿為水,故曰‘六’也。”
(2)《仁齋直指》(卷22):“消毒只如湯潑雪,化膿漸使肉生肌。”
(3)《婦人大全良方》(卷23):“如毒氣已成,能化膿為黃水,毒未成,即於大小便中通,利疾甚。”
古典醫籍中的“化膿”與現代含義稍有不同,它是指“從局部滲出”。日本蘭學文獻《厚生新編》正是使用古典醫籍這一義項:“内外諸科に於いて腫瘍の于液を収斂して消散せしめず化膿を促して終に潰破せしめて其瘡を癒す剤なり。”古代医籍中有“六化”之說,“化膿”意为“使膿变化”,如“化膿為黃水”、“化膿為水”。明代《普濟方》《赤水元珠》《證治準繩》《本草綱目》《景岳全書》等,均多處可见。“化”“膿”在古代醫學典籍中詞義逐漸粘合,變作合成詞。同時,“化膿”之“化”,詞義發生轉移,由“變化”演化為“產生”,從而使得“化膿”由“從局部滲出膿液”義演變為“產生膿液”。
中國後期西學指1807年馬禮遜來華後至20世紀初葉,前後跨度近一百年,主要是編撰英華/華英辭書,出版報紙、雜誌、科學類書籍。辭書類如《華英字典》(1815-1823)、《漢英字典》(1842-1843)、《英華韻府曆階》(1844)等。新聞類如《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15-1821)、《遐邇貫珍》(1853)、《六合叢談》(1857)等。在此以馬禮遜《華英字典》為例,說明從歷時角度研究中日漢字詞本末源流的意義。
關於《華英字典》中的新詞問題,黃河清發表了《馬禮遜辭典中的新詞語》(2008)和《馬禮遜辭典中的新詞語(續)》(2009)二文,對馬禮遜辭典中的新詞語進行了整理研究,特別指出該辭典中新詞在日本的傳播和影響。經筆者統計,在流傳至日本的詞彙中,前一論文揭出31詞,後論文揭出51詞,除去二文重複的詞彙,共計71詞。其中,《漢語辭源》收錄了52詞,具體如下:
《馬禮遜辭典中的新詞語》:度量衡、墮胎、發酵、灌木、海運、合法、奇數、精神、樂園、卵生、炮火、炮眼、批評、鉛筆、喬木、肉欲、使徒、新聞、胸骨、眼科、演習、英文、折尺、支出、知識、直腸。
《馬禮遜辭典中的新詞語(續)》:磅、包皮、被告、薄荷糖、草紙、雕塑、墮胎、發酵、帆布、風化、關係、海獺、合法、奇數、精神、狂犬、卵生、碼、末日、默示、檸檬、品質、上告、手淫、顯微鏡、行為、陰莖、陰毛、宇宙、預言、真理、知識、直腸、紙張。
在此,不妨以上述52詞為標本,對中國後期西學與中日詞彙交流問題做初步考察。首先,有些漢字詞只要查檢《大詞典》或《日國》所示語源,源流問題基本清楚,如“度量衡、灌木、海運、奇數、卵生、炮火、喬木、胎生、墮胎、胸骨、眼科、原價、被告、草紙、狂犬、瘧疾、上告、行爲、陰毛、紙牌”等。
其次,有些漢字詞雖然未被辭書收錄,或即使收錄亦用例晚出,但在歷時文獻中早已出現,並不屬於馬禮遜雙語辭書創制的新詞。例如:
1.發酵
《日國》首舉《舍密開宗》(1837-1847)用例,意指酵母、細菌、黴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或者因氧化還原而變成有機酸類、二氧化碳等情況。《漢語辭源》(403頁)首例引1819年馬禮遜《華英字典·PatrⅡ》。
按,該詞至遲明代即已出現。方以智《通雅》卷39:“蕭子顯《齊書》曰:永明九年正月詔,大廟四時祭薦宣皇帝,起面餅。注曰:‘今發酵也’。智按,韋巨源食單,有婆羅門輕髙麺,正籠蒸饅頭發酵浮起者也。”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25:“發酵使麫輕高浮起,炊之為餅。”
2.海獺
《日國》視為“あしか(葦鹿)”的異名。《箋注和名抄》(1827):“葦鹿〈略〉按,本草拾遺云:海獺大如犬、腳下有皮、如人胼拇、毛著水不濡。”《漢語辭源》(619頁)首舉1643年方以智《物理小識》用例,亦引1819年馬禮遜《華英字典·PartⅡ》用語。
按,宋代《證類本草》(卷16):“海獺,味鹹無毒,主人食魚中毒,魚骨傷人,痛不可忍,及鯁不下者,取皮煑汁服之。”明代《本草綱目》(卷4):“海獺皮。”又,明代《山堂肆考》(卷219):“獺,......又有腳下皮如人胼拇毛著水不濡,謂之‘海獺’。”元代王元恭修,王厚孫、徐亮纂,清代徐時棟校刊《至正四明續志》(卷第5):“海獺,大如狗。腳下有皮,如人胼拇,毛著水不濡。”
3.炮眼
《日國》首舉《玉石志林》(1861-1864)用例,意為“為了發射炮彈,打開炮塔、城壁、艦船而形成的洞穴”。《漢語辭源》收列兩義項,一是“工事上的火炮射擊口”(1143頁),與《日國》釋義基本一致,首例引1822年馬禮遜《華英字典·PatrⅢ》。二是“爆破前在岩石等上面鑿的孔,用來裝炸藥”,首舉1953年《科學畫報》。
按,《皇清開國方略》,成書於1786年,其卷7有例:“二廣五丈深,二尺皆剡木樹。其內又築攔馬牆,間留炮眼,排列鳥槍炮,具眾兵密佈衛守城上,兵亦登陴堅守。”
4.紙張
《日國》首引《多聞院日記》(1543)用例:“纸张沙汰了。”《大詞典》舉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滿地都是包過了東西的紙張。”《漢語辭源》(1943頁)首舉1819年馬禮遜《華英字典·PartⅡ》。
按,明代《石洞集》(卷4):“本縣榜文告示紙張工料四兩。”明《闢邪集》(卷1):“若謂要人施捨些錢財,備辦些齋飯,燒化些紙張,便是功果,恐彼二氏亦未必心服。”清代吴之振《宋詩鈔》(卷57)載吳儆《寄題鄭集之醉夢齋》:“梅花霜雪姿,紙張蔬筍臭。”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新詞,就目前資料所見,可能最早見於馬禮遜辭典,尚需進一步研究。如“樂園、肉欲、使徒、英文、折尺、磅、包皮、薄荷油、碼、檸檬、手淫”等。還有一些據固有詞彙引申的語義性新詞,也許與馬禮遜辭典有關。如“精神、批評、鉛筆、新聞、知識、方向、東方、風化、關係、顯微鏡、預言、宇宙、真理”等。
明治期間,日本出版了大量辭書及術語集,譯介了許多西方文學作品和科學著作,形成數以千計的漢字新語。這些新的漢字詞,隨著晚清訪日官員和清國留學生的文字西傳,不斷進入現代漢語詞彙系統,形成龐大的日源詞彙群。本節主要以魯迅著作中的部分漢字詞為例,說明明治之後日制漢字詞對現代漢語的影響。
魯迅著作中受日語影響的詞彙主要有兩類,一是尚未進入現代漢語系統的“日語詞”,一是已被《大詞典》等收錄的日源漢字詞。前者主要出現在魯迅書信集及雜感之中,屬於一時借用或個人用語,如“殘念、名所、主催、食素、萬年筆、自動車”等。後者則包括詞彙性新詞和語義新詞,詞彙性新詞指日本創制的新漢字詞,語義新詞指借漢語固有詞彙增添新義的漢字詞。④
從《大詞典》所收錄的魯迅詞彙看,第一義項和首引用例出自魯迅作品,可以初步判斷為來自日本的詞彙性新詞。其中有的詞彙已被《漢語外來詞詞典》等收錄,有的則沒有劃入日源外來詞研究的範圍。被學界認定且被《大詞典》等收錄的日源外來詞,如“版權、舶來品、策動、出版物、催眠術、毒素、廢止、反感、敏感、社交、思潮、談判、圖案、喜劇、現實、象徵、要素、意譯、議員、債券、作品”等。
這些詞未必最早見於魯迅作品,但日詞西傳過程中,魯迅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是無疑的。筆者對以上漢字詞進行初步文獻調查,發現有的詞古已有之,不能算是詞彙性日源漢字詞。例如:
1.裁判
《日國》認為“裁判”一詞早見於《石清水文書》(1023),漢籍中沒有用例。《大詞典》義項收列有四,一是“法院根據事實,依照法律,對訴訟案件加以裁定和判決”,首例引李大釗《“五一”MayDay運動史》;二是“泛指對事情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首例引魯迅《吶喊‧一件小事》;三是“根據體育運動的競賽規則,對運動員的競賽成績和在競賽中發生的問題作出評判”,未舉用例;四是“指在體育競賽中執行評判工作的人”,首例舉柯岩《快活的小詩‧看球記》。
實際上,“泛指對事情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之“裁判”,唐代即已出現,如杜牧《樊川文集·原序》“樊川集原序”:“至于裁判風雅,宰製典刑,標翌時濟物之才,編志業名位之實,則恭俟叔父中書公于前序。”此處的“裁判”為對“風雅”進行評價判斷,而非法學層面的詞義。又,“依照法律,對訴訟案件加以裁定和判決”之“裁判”,宋代即已出現端倪,如呂祖謙《宋文鑒》(卷87):“故立大中之法,裁判天下善惡而明之以王制。”
可見,“裁判”一詞無論是法學領域上的依法裁決之義,還是評判之義,古已有之。“裁判”一詞經由魯迅作品流播至日本,實非全新的和制漢語。
2.廢止
《大詞典》釋義為“取消,停止使用”,引魯迅《三閑集·無聲的中國》用例:“當時又有錢玄同先生提倡廢止漢字,用羅馬字母來代替。”《日國》引《布令字弁》(1868-1872):“廃止,ハイシ ヤメルコト”。
按,“廢止”一詞早見於宋代文獻,詞義一致。如《冊府元龜》(卷500):“明帝即位,初禁鵝眼綖環錢,其餘皆通用,復禁民鑄,官署亦廢止。”宋王得臣《麈史》(卷上):“近年如藤巾、草巾俱廢止,以漆紗為之,謂之‘紗巾’。”宋呂祖謙《春秋左氏傳續說》(《續金華叢書》)(卷1):“自秦以來三時皆廢止于秋時,講武世之論者,遂謂古制三時。”
其中,有的雖然沒有劃入日源外來詞範圍,但《大詞典》首例為魯迅作品,基本可以作為候補性日源漢字詞,如“排貨、爆彈、布達、部員、殘存、策源地、差違、超人、持續、初版、初等、鋤燒、創刊號、創作家、趣旨、粗製濫造、催進、代價、投稿、讀物、獨身主義、飛行機、分店、公益、構圖、購買力、國民性、機關炮、畸形、加盟、警吏、痙攣、局部、理想鄉、女性、普通教育、輕氣、全線、全權、燃料、人身攻擊、神經質、世紀末、書店、新陳代謝、業績、診斷”等。
這些詞有的古已有之,為古漢語既有之詞,只是沒有收入辭書罷了。如:“布達”早見於明代孫傳庭《白穀集》(卷4),“殘存”早見於明代祝允明《懷星堂集》(卷13),“催進”一詞早見於《晉書》(卷67),“業績”一詞早見於宋代韋驤《錢塘集》(卷9)。
語義新詞中,不少也是經由魯迅等引進現代漢語中,屬於日源外來詞研究範圍。例如“反對、注射、水道、經濟、經費、理論、浪人、歷史、漫畫、信用、唯心、影響、資料”等。但有些詞作為語義新詞大概沒問題,至於是否源自日語,是否經由魯迅作品引介,則需要進一步研究,如“同意、弛緩、出場、大將、登載、隨筆、惡作、官報、觀光、觀賞、候補、幻滅、灰色、紀念、記事、劇曲、課題、廣泛、凝固、偶像、前記、情死、熱烈、勝利、書房、曙光、問題、學問、修辭、音譯、語法、原狀、贊同”等。
總之,以近現代為中心的中日詞彙比較研究,是漢語詞彙史和日本國語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前輩時賢做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中日詞彙的雙向流動,關係複雜,文獻浩如煙海,要廓清其來龍去脈,絕非易事,亟需對一些疑難漢字詞,做個案式文獻調查,以此推動近現代日中詞彙交流史研究。
注释
* 基金项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越南漢字資源整理及相關專題研究”(17ZDA308),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日漢字詞比較研究”(05BYY016)。按,本文是在“近代日中間における漢語の交流の歴史”(何華珍,2011)日文版基礎上,吸收近年有關成果增刪修改而成。在修改過程中,承蒙本刊匿名評審專家提出寶貴意見,補充了佛教文獻相關考證。特此致謝。
①《近現代漢語辭源》“蒸餾”(1915頁)條對此進行了增補更新,首引1612年熊三拔《泰西水法》用例。
② 文中所引用例大多利用《四庫全書》電子版檢索系統,並與原圖像文獻對照。陳力衛《語詞概念研究中的古典追溯有何意義?——以〈四庫全書〉電子版為例》(2021)指出《四庫全書》對近現代中日漢字詞源流研究之重要價值,詳參《亞洲概念史研究》(第7卷)。
③ 本文有關佛經文獻的用例,大多引自“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全文檢索平臺”。
④ 參見姚德懷《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序”,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年。
参考文献
一、中國出版
王立達.現代漢語中從日語借來的詞彙.中國語文,1958(2).
高名凱.劉正埮.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漢語教研組.五四以來漢語書面語言的變遷和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劉正埮,高名凱,麥永乾,史有為.漢語外來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
紀昀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紀昀等.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羅竹鳳.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3.
高柏著,徐文堪譯.經由日本進入漢語的荷蘭語借詞和譯詞.學術集林(卷7).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何華珍.日本漢字和漢字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尚智叢.傳教士與西學東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沈國威.近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漢語新詞的創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華書局,2010.
沈國威.漢語近代二字詞研究:語言接觸與漢語的近代演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黃河清.近現代辭源.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黃河清.談《近現代辭源》的得與失.語文建設通訊(香港),2010(96).
李運博.近代漢日詞彙交流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陳力衛.東往東來:近代中日之間的詞語概念.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黃河清.近現代漢語辭源.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
史有為.新華外來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朱京偉.近代中日詞彙交流的軌跡——清末報紙中的日語借詞.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
陳力衛.語詞概念研究中的古典追溯有何意義?——以《四庫全書》電子版為例//亞洲概念史研究(第7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二、日本出版
山田孝雄.国語の中における漢語の研究.大阪:寶文館,1940.
斎藤靜.日本語に及ぼしたオランダ語の影響.東京:篠崎書林,1967.
佐藤喜代治.日本の漢語:その源流と変遷.東京:角川書店,1979.
佐藤亨.近世語彙の歴史的研究.東京:桜楓社,1980.
惣郷正明,飛田良文.明治のことば辞典.東京:東京堂出版,1986.
森岡健二.改訂近代語の成立.東京:明治書院,1991.
沈国威.近代日中語彙交流史:新漢語の生成と受容.東京:笠間書院,1994.
荒川清秀.近代日中学術用語の形成と传播——地理学用語を中心に.東京:白帝社,1997.
大辭典刊行會.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東京:小學館,2000-2002.
陳力衛.和製漢語の形成とその展開.東京:汲古書院,2001.
朱京偉.近代日中新語の創出と交流:人文科学と自然科学の専門語を中心に.東京:白帝社,2003.
舒志田.《全體新論》と《解体新書》(重訂版を含む)との語彙について——日本の洋學から中國への影響の可能性.或問,2004(8).
笹原宏之.日本の漢字.東京:岩波書店,2006.
笹原宏之.国字の位相と展開.東京:三省堂,2007.
佐藤亨.現代に生きる幕末・明治初期漢語辞典.東京:明治書院,2007.
黃河清.馬禮遜辭典中的新詞語.或問,2008(15).
黃河清.馬禮遜辭典中的新詞語(續).或問,2009(16).
笹原宏之.当て字・当て読み漢字表現辞典.東京:三省堂,2010.
何華珍.近代日中間における漢語の交流の歴史.東京:日本語学,2011(7).
三、數據庫
CBET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全文检索平台: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search/
END
編辑|杨宇凡
审核|周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