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奎等:人怎么会有尾巴
点击蓝字,关注学界动态
编者按:李守奎教授和王永昌博士的新著《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通过对具体字例的形体结构的分析和发展演变的考察,将汉字的来龙去脉、结构理据、字际关系、文化内涵浓缩在一篇篇千余字的短文中,生动展示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全书150讲构成了一个形散神聚的整体,是汉字阐释理论和方法探索的一次成功实践。经李守奎教授授权,汉字文明开辟“汉字阐释”专栏,陆续连载有关内容,敬请期待。今天推送第五十一讲“人怎么会有尾巴”。
本讲要点: “尾”字是人的臀部安装着一条假尾巴,假尾巴用倒过来的毛表达。这个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可能是远古的记忆。
说解汉字: 尾、毛
这一讲我们领略一下“尾”字中蕴含的有趣文化。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葛优的父亲葛存壮扮演了一个反面人物,讲“马尾巴的功能”的教授。大学课堂讲马尾巴功能这种没用的知识,是“臭老九”的无事生非!我们今天可以在面向全球的喜马拉雅平台讲“尾”字的构形功能,时代进步了!
先来分析现代汉字中的“尾”:尸、毛。
首先排除尸体长毛的可能性,不能根据现代汉字的字形和音义系统去解读汉字的构形理据。前面讲过,尸是突出臀部的人形,人臀部怎么会有毛?查一查《说文》:
尾巴和毛确实有关系,但人没有尾巴,“尾”怎么是人安着一个假尾巴呢?许慎解释得很到位。
“尾”所从的是倒毛,不是毛。为什么是倒毛?人的毛发大都是往上长的,挂着个动物尾巴,毛的方向与人的体毛发方向相反,这就与人的体毛区别开来了。
寻找接近造字时代的字形,甲骨文中有“尾”字:
(合集0136) |
这个字与许慎所说的“从到(倒)毛在尸后”的“尾”字完全相合。古文字中的“毛”字这样写:
(此鼎, 集成2821) | (召伯毛鬲, 集成587) |
倒过来就是“尾”字中的写法。
人类进化,尾巴弱化消失,只剩下深藏在肉里的尾骨。没有尾巴是部分灵长类动物的重要特征。我小时候听到过有人骂街:你个长尾巴的东西!不长尾巴的是人,长尾巴的是动物,但古人造“尾”字,却是人拖着一条尾巴,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造出这么一个字?远古洪荒,很多现象无从追溯。对于“尾”字的构形理据,汉代学者给我们留下一些可追溯的线索。
尸是突出臀部的人形,倒毛连在人的臀部就是尾巴。这条尾巴显然是附着上去的动物的尾巴。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的先人,身后拖着一条假尾巴,头上可能还戴着羽冠,很有风情。原始人类如此装扮也不难理解,但没有证据,就是我们的想象而已。许慎做过调查,给我们提供了证据,说当时的西南夷就是这样。这很像我们现在人类学的调察方法。不论为什么拖着一条假尾巴,确实有这样的族群,“尾”字的构形据此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我们强调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强调表意字与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必要的。但文字的构形理据有时需要突破语义的范围去探索,例如“尾”字的语义是动物躯干末端突出的部分,不会有人带着假尾巴的意义,但“尾”字的构形却蕴含了这样的信息。
另一方面,字形上虽然是人拖着一条假尾巴,但不能认为词义就是如此狭隘,它记录的是“尾”这个词,所有的尾巴都是“尾”。
古人栓一条尾巴干什么?装饰?跳舞?无论是什么都很原始,造这个“尾”字的时侯,我们已经进入到文明时代,我们的祖先还是这样吗?这个字反映的是当时的事实,还是远古的追忆?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实录,那造字的时代就非常早了,我想大概是远古的追忆。人类的这条假尾巴比起其他动物的尾巴来,虽然没有实用价值,但文化内涵可就丰富得很了。
现代汉字为什么把甲骨文、小篆中的倒毛变成了“毛”?
古文字中文字倒写,大都表示特殊的意义,例如“人”倒过来是
这种联系还是容易解说一些。
从尾的字有“屈”“属”等,从倒毛的字有“隶”“肆”“肄”等,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理论延伸与思考
文字阐释需要结合历史文化,许慎就开了好的先例。“尾”字像人安装着假尾巴,远古如此,汉代时期的西南夷还是如此。
《说文》中有一些部首是从文字部件中分解出来的。倒毛可以构字表意,许慎为什么不设定为部首,确定部首的原则是什么?
作者简介
李守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
王永昌
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后,现任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
文章选自:《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
李守奎、王永昌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年版
编辑 | 仇俊豪
审核 | 张振楠